翼狼Elang:給宅人的動物行為學入門指南

2020-12-04 騰訊網

本文根據有意思博物館演講劇場——「物種日曆專場「神奇生物在這裡」」現場演講整理。《物種日曆》自2015年面世以來不間斷更新1300天,背後是一大波通天徹地神出鬼沒的科普作者。本場演講特邀七位物種日曆作者,為大家分享了超有意思的生物故事。

演講人翼狼Elang:果殼物種日曆作者,靈魂畫手,動物園愛好者,動物行為學專精。

演講人翼狼Elang:《給宅人的動物行為學入門指南》

提到「動物行為學」這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野外——所有實驗都要去野外完成。很少有人記得,現代動物行為學的祖師爺康拉德·洛倫茲,他一生中有很多實驗其實都是在他自己居住的城鎮裡完成的。所以說,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算是一個宅在城市裡的人也可以成為動物行為學家。

根據日曆娘的要求,我今天的演講必須要有「動物」「城市」「靈魂」。所以接下來的幾分鐘,我會用直擊靈魂的畫風,帶大家做一個動物行為學的實驗。

1

確定實驗對象

既然是做實驗的話,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實驗對象。既然要在城市開展實驗,首先,實驗對象必須選擇在城市能看到的——所以臺下如果有朋友想看藍鯨的話,建議打消這個念頭。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非常重要的東西要注意。

其一,你選擇的研究對象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比如說,今天我想看我家大橋下遊過的那群鴨,結果因為處在深秋的時節,第二天我再去看它們的時候,它們大部分已經飛到南方去越冬去了,甚至有的不幸被做成了烤鴨——好吧,這一天的時間我的實驗對象都沒有了,那我的實驗就沒法再往下做了。像這樣不穩定的研究對象,我是不建議大家去選的。

其二,建議大家選擇一種容易分辨個體的研究對象,這是什麼意思?臺下可能還有朋友分不清小浣熊和小熊貓,更別說研究家裡的小強甲乙丙丁——可能你真的不知道你今天看到的是它的爸爸還是它的媽媽。

所以,要把握前面這三個原則,我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很好觀察的實驗對象:家養的寵物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城市裡有動物園的話,也可以去看看動物園裡的動物。我們身邊還有一種很容易找到、但又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的動物,就是智人,包括智人幼崽、你的同事、朋友或者是同學。比如我今天可能就會不停地拿盧平老師來舉例子。不過,研究智人可能有一定的不方便,這個不方便我們接下來再說。

2

定義要觀察的行為

確定研究對象之後,我們需要看怎麼去做一個研究了。既然是行為,看的無外乎這幾樣:吃、喝、拉、撒、睡、社交、娛樂、交配——提到動物行為是離不開交配這個話題的,但是如果你想選擇智人作為研究對象的話,看這個是會被警察叔叔抓走的。所以我們折中一點,看一下求偶的行為就好了。

不過說到這個,有一個問題。同樣一個動作,在不同人眼中看起來它可能會有不同含義。比如,我現在在臺上取出一朵花,獻給剛才前一位演講的盧平老師,那麼,我這個行為在你們眼中,是求偶還是社交呢

所以說,在開始做你的行為學實驗之前,我們有一步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明確定義你要記在觀察記錄上的行為。

這裡也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就拿一位沒有到現場的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物種日曆編輯老貓老師來舉例子。我們可以把老貓老師喝可樂的行為定義為喝水,還可以把他吃薯片的行為定義為攝食。大家看到了,這個定義可以是非常主觀的,但是在主觀之餘,還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注意。

第一,定義必須客觀。什麼叫客觀?比如說,我現在把老貓老師喝涼茶的行為定義為喝水,結果實際實驗做下來發現老貓老師根本就不喝涼茶,那可能留下「老貓老師十天沒喝水」的記錄,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是有問題的。所以,如果你定義的行為,在實際觀察的時候你的實驗對象壓根不會做,那你的定義就是無效的。

第二種情形,我第一天在記錄上把老貓老師喝可樂記錄為喝水,第二天它被記錄為攝食,第三天它變成了社交,第四天它的記錄又變成了娛樂……那這一份實驗報告在別人看來,同一行為在不同記錄上標註的標籤是不一樣的,那也會讓人產生混亂。這樣的行為定義也是無效的。

所以你定義的行為還需要有可重複性。可重複性的概念就是,當你拿著你的實驗報告給另外一個人看的時候,別人根據你定義的行為標準觀察你的實驗對象,能夠看到同樣的行為發生,這樣子的定義我們才覺得是有效的。

3

選擇實驗方式

確定好行為的定義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選擇我們的實驗方式。提起實驗,大家一般認為是要去實驗室裡倒騰,實驗者要去幹預一些條件,控制實驗的方向。

但是在行為學研究領域裡,有種實驗比較特別——實驗者本身不會參與任何實驗條件的設置或幹擾,而是以完全旁觀或者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實驗對象,這種實驗叫做觀察實驗。

觀察實驗有兩種不同的實驗方式,一種叫狗仔式、一種叫埋伏式

狗仔式就是像狗仔隊一樣,實驗對象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全程跟拍24小時無休的那種。好處是可以完整觀察到實驗對象一舉一動。但是壞處也很明顯:一來真的很累;二來,如果你的研究對象是智人,你很可能被人當作跟蹤狂。

我建議大家選擇埋伏式的實驗方式,這個的好處是你可以宅在一個地方不用動,沒那麼累;而且因為你不動,你對你觀察對象的行為影響也會比較少。但是也有缺點。比如我現在站在臺上演講,你在觀察我,你可以在實驗記錄上寫「翼狼在臺上演講」;轉身我回到後臺去我跳了一段舞,你坐在這裡看不見,在你的實驗記錄上面就只能寫「翼狼離開了我的視線」,就會出現觀察對象離開你的視線,你沒法記錄它的行為這樣的狀況。

4

確定實驗時間和周期

確定實驗方式之後,我們可以來確定下實驗時間和周期。「時間」的意思比較好理解,相當於每天幾點到幾點上班,上幾個小時。「周期」的概念就是一個星期要上幾天班,以及打算在工作上做多長時間。

實驗時間建議大家要相對固定,因為我們生物都是有節律性的。還是以盧平老師舉例,他可能每天的生活節奏是這樣的節奏:第一天八點我發現盧平老師在吃早餐;第二天凌晨四點看到他在對月高歌;第三天深夜十一點我又發現他正在肝稿。這種情況下,我能說盧平老師有哪一天的行為是異常的嗎?

這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很有可能盧平老師每天四點鐘都要對月高歌,那凌晨對月高歌就是他的正常行為。

所以說,如果你的觀察時間不一致的話,很難判斷他的行為是不是異常的。觀察的周期建議儘可能長。比如還拿盧平老師舉例,我觀察他,連續看一個月,發現他每天都在四點唱歌;結果有一天他四點不唱歌而在幹別的事情——那這一天,我才能說他的行為是異常的。

了解上面這些之後,你就可以自由發揮、自由組合你特別喜歡的研究方式去開展我們行為學的研究了。

5

研究來做什麼

那麼,行為學研究實際上有什麼意義?

接下來還是拿我們沒有到現場的老貓老師舉個例子。如果我觀察發現:老貓老師每天要固定上一次大號,結果有一天他蹲了四次馬桶。我們發現行為異常後,注意到這個信號,就會去進一步研究,到底是什麼東西導致他行為異常呢?

是因為他吃了冰箱裡某位老師放了四天的那隻雞腿?還是說他昨天喝了一瓶放了20天的可樂?還是說他只是純粹因為稿子沒寫完壓力太大?

行為上的變化,其實是動物的環境、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基因發生了變化;在社會性動物裡邊,也有可能是發展出了特定的種群文化。行為上的異常實際是動物很多東西發生變化的一個最顯著的標誌。在那之後我們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研究去探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行為上的變化。

除此以外,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身邊的寵物或者人行為上發生變化,那有可能意味著Ta的身體或者心理狀況出現了問題,我們關心Ta,發現異常就可以提前介入或者幫Ta做一點事情。

不過,如果要我說的話,研究行為學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動物行為學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這點非常是重要的,希望大家記住就可以了。

有意思博物館是果殼旗下科學活動IP,以流動博物館方式,呈現各種新奇、有料、好玩的活動。

本文整理自意思博物館演講劇場——「物種日曆專場「神奇生物在這裡」」,首發於物種日曆微信公眾號。

物種日曆

既有萌點奇怪的「冷知識」

也有豐富「走心」的自然科普

每天一物種,帶你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動物行為學及其起源——動物行為學系列(一)
    動物行為學(Animal Ethology)是以動物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活動作為研究對象的,是動作和動作的變化、信息的傳遞與接受及個體之間的行為互作,通常指動物的各種形式的運動、鳴叫、身體的姿勢,個體的通訊和能夠引起其他個體行為發生反應的所有外部可能識別的變化(Aubrey Manning,1998)。
  • 動物行為學2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動物行為學。昨天,本著尊重動物的標準,我們稍微了解了各種動物的天性之後,大家大概想要挑選一名動物伴侶了吧。洛倫茨就給出了第3條原則,哪些動物最適合養在家裡呢?首先,挑選動物的標準,洛倫茨說,除了要能讓動物自由、愉快之外,也還要考慮養起來要有趣、有意思。咱先說不好養的。
  • 有機體:入門級嬉皮士速成指南
    「有機體生存指南」覆蓋生活方方面面,它全方位無死角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正經的生活方式。
  • 第一章(動物行為學)
    應該蠻好玩的哈   ​              什麼是動物行為?   答:  動物行為指動物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和內外生理狀況的改變作出的整體性變化。           動物的行為通常表現為某種動物或運動形式,如跑 跳 遊 飛等。
  • 中國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
    (簡稱中國動物行為學會,Animal Behavior Society of China, ABSC)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同時,於10月11日至14日舉辦了生命科學論壇(動物行為的功能、機制和進化)、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培訓班。
  • 【動物行為學科普】萬物有靈|你知道動物們的「行為學」嗎
    自然學家與哲學家對於動物行為的觀察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但是也就僅在上個世紀對於動物行為學才有了重大意義的發現,正是得益於以下4種理論。1. 比較心理學它是遺傳、神經方面的著作、也是動物行為學內分泌系統的基礎。心理學家在實驗室及野外也開展了關於動物學習模式以及行為發展模式的研究。
  • 第二屆動物行為學研討會暨整合行為學研究技術培訓班第二輪通知
    現代神經生物學技術在動物行為學研究中的應用-汪作新(Zuoxin Wang)教授,Florida State Univeristy, Psychology;4.抑鬱、成癮等精神疾病動物實驗模型的建立-隋南研究員,心理所;5. 神經遞質的在體分析方法-施國躍教授,華東師大化學系;6.
  • 中國動物學會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新聞—科學網
    動物行為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和培訓班圓滿結束
  • 第五屆中國動物行為學研討會、培訓班
    曲靜(北京生科院),010-84504379,18511172831,quj@mail.biols.ac.cn (前沿論壇);     會議內容:     一、 動物行為學研究前沿論壇 (10月11日)     二
  • 繼續宅家生活指南
    有的人的加長版春節假期已經結束有的人的卻仍在繼續大家在家還宅得住嗎?疫情尚未徹底結束還不到踏青賞花之時能宅家的還是繼續在家宅著吧今天小編就給幾乎快要按耐不住的大家推薦一些宅家好活動首先憂心忡忡的你可能對流行病這件事更上心所以可以看看相關專業圖書漲漲知識然後心浮氣躁的你當然需要學習一點靜心之術
  • 《漫漫長夜》故事模式新手入門指南
    《漫漫長夜》故事模式比起生存模式,該模式是新手上手遊戲的好選擇,其中包括了一些基礎教學,能讓玩家逐漸了解遊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Donald」分享的故事模式新手入門指南,一起來看看吧。 《漫漫長夜》故事模式比起生存模式,該模式是新手上手遊戲的好選擇,其中包括了一些基礎教學,能讓玩家逐漸了解遊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Donald」分享的故事模式新手入門指南
  • 關於動物行為學實驗,這份功課拿走不謝!
    動物行為學實驗是研究人類發病機制、評價動物模型造模效果和新藥效果的一種重要實驗手段,在生命科學、醫學、藥學、軍事醫學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動物行為學實驗可以科學客觀地評價動物的溝通行為、社交行為、學習行為和探索行為等,它可以幫助科研人員探索認知、情緒和運動等複雜的生命現象。
  • 【複選稿件39】動物行為學是一面給人類反思自我的鏡子
    《黑猩猩的政治》:動物行為學是一面給人類反思自我的鏡子這幾個星期來,我用碎片化的時間不緊不快地讀完了《黑猩猩的政治》。就我而言,這部通俗科學著作,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書中每一隻黑猩猩精彩的權利鬥爭,更多的是一種欣慰,欣慰於動物行為學以一種通俗的方式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動物行為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英文為「ethology」,這個單詞源自希臘文中的ethos,有風俗習慣、社會思潮的意思。所以,我們不難看出,這個詞的原意就包含著社會性、思想性、創造性等這些概念。
  • 小科普|送你一份「識雲指南」(入門+進階)
    如果你對「雲從石上起」「雲隨落日橫」的美景情有獨鍾,或者哪怕只是想自娛自樂,那麼,這裡有一份「識雲指南」(入門+進階)送給你,為你介紹關於雲的基本知識,以及必要的識雲資源。一起來看吧。首先,讓我們先學習幾個拉丁語單詞根據不同的形狀和高度,雲被分為10個不同的雲屬。
  • 即將結束肥宅生活,快來展示你的宅成果吧!
    宅家的生活各有千秋,無論是已經復工、還是等待覆工、復學的你一定會有自己的宅成果,讓我們來看看各位小夥伴宅家的成果吧!叮的一聲,宅生活模式開啟……1、宅出了廚藝還記得微博掀起的電飯煲蛋糕嗎?還記得全民一起做涼皮嗎?還記得一起學做雙皮奶嗎?還記得自己在家炸酸奶嗎?
  • 動物行為學實驗方法在醫學疾病模型中的應用
    一、模型評價實驗方法 動物行為學已逐漸成為一門工具學科應用於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 一份通俗易懂的馬克思主義「入門指南」
    追根溯源,尋木之本,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把密鑰,卻深藏在經百年而不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中,這,也是我們紀念馬克思的最好方式——真正去理解、認知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那麼,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要從哪些角度入手呢?最新一期《求是》文章《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為我們整理了思路。
  • 自學葫蘆絲,你需要這份入門系統課導圖,一看就明白要怎麼學
    很多網友在自學葫蘆絲道路上,內心或許都會想,「要是有個指路人告訴我,先學什麼,再學什麼,就好了」。如果您在學習道路上也有這樣的渴求,那下面的這份類似於葫蘆絲的指南書或許能幫到您。木生葫蘆絲入門系列課指南剛入門的朋友可按照圖片中一到十三的次第順序自學葫蘆絲,以最快的速度上手葫蘆絲
  • 統計學速成班:谷歌首席決策工程師的一分鐘入門指南
    這裡有一份通俗易懂的講解指南。本文介紹了統計學兩大學派:頻率學派和貝葉斯學派的基本觀點,一起來看看大咖是如何講解統計學術語的。統計學的意義是什麼?這份懶人指南將用8分鐘,告訴你統計學所有的基本思想!如果你特別趕時間,只看加粗內容,一分鐘就可以啦!
  • 小科普 | 送你一份「識雲指南」(入門+進階)
    如果你對「雲從石上起」「雲隨落日橫」的美景情有獨鍾,或者哪怕只是想自娛自樂,那麼,這裡有一份「識雲指南」(入門+進階)送給你,為你介紹關於雲的基本知識,以及必要的識雲資源。一起來看吧。如果說積雲像棉花球或棉花糖,那麼高積雲則會讓人想到爆米花,因為這種雲經常堆在一起或是卷在一起。高積雲也是最變化多端的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