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人工智慧將在智能醫療基礎保障體系等四大方面發展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 (成方) 12月13日上午,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即將在衡陽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李蘭娟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在醫藥領域將會有很多方面可以發展,這裡主要列舉四大方面:第一是建立智能醫療基礎保障體系;第二在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智能疾病預測及幹預、智能群體健康管理和智能醫藥監管等領域,希望能實現大的突破;第三,要在智能醫療跨媒體數據智能、人機混合智能醫療、醫療群體智能決策、智能手術機器人等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和進展;第四,應該要建立一批智能醫療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和團隊,建成一批應用的示範基地來推動人工智慧醫藥領域的發展。

【更多精彩,請點擊論壇專題】:2020 中國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

相關焦點

  • 院士談「新基建+醫療」:大健康為人工智慧提供價值潛力
    中新社杭州11月14日電 (張煜歡)14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20年浙江省醫院大會上,多名院士專家就「新基建+醫療」未來展開探討,提出大健康為人工智慧提供價值潛力,應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醫療治理領域的新應用,在「老藥新用」的科研攻關中引入人工智慧等技術。
  • 專訪李蘭娟:疫後去過武漢三次,發展狀態很好
    李蘭娟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慧將改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讓醫療更加精準方便,更加有效,人民更加健康」。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主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於在烏鎮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接受了包括新京報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的採訪。
  • 李蘭娟等院士專家聚山東 獻策生命科技和醫學融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李蘭娟等20餘位院士及千餘名中外醫學界、科技界、產業界人士參會,獻策生命科技和未來醫學融合發展,為世界生命科技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本屆大會以探索、融合、創新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的形式,設置院士主題報告和7個平行論壇。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李蘭娟院士說出第三次去武漢的原因是帶了「一個大問號」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力量,在疾病診斷、篩查隨訪、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國內鞏固全球協作、人工智慧顛覆性的創新能力有望成為當前抗疫的支撐力量以及未來經濟復甦的發展引擎。中國工程院李蘭娟院士在今天上午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指出,在新冠疫情防控戰中,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參與,成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人工智慧逐步釋放應用價值,走進疫情防控和人們的生活,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力量。未來,人工智慧結合醫療成為最可期的機遇之一。
  • 李蘭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抗擊新冠肺炎)李蘭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社湖南衡陽12月13日電 (記者 餘湛奕)在13日湖南省衡陽市舉行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
  • 院士熱議人工智慧醫療發展現狀:AI醫療初露鋒芒,也存在發展短板
    分析算法背後隱藏的風險,讓人工智慧更安全地投入臨床使用,這也許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不少人好奇,人工智慧醫療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組長潘雲鶴表示,在大數據智能影像識別系統逐漸成熟時,臨床已成功把大數據智能閱片的技術嫁接到醫療設備,實現了邊檢查,邊讀圖分析。
  • 獨家專訪李蘭娟:疫後去過武漢三次,武漢發展狀態很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 實習生 林夢雪)11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採訪,她表示,疫後去過武漢三次,武漢的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狀態很好。
  • 李蘭娟院士推薦新藥涉嫌利益輸送?真實情況或是這樣
    基於上述科研結果,李蘭娟院士建議將以上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同時,團隊成員、浙大一院副院長陳作兵提醒,這兩種藥為處方藥,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的高管信息,來源:天眼查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打造新一代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信息平臺,與醫藥研發並不相關,其主要方向為:1.拋棄原有以業務流水線為主體的產品體系,改為以醫療服務中各個服務對象為基礎模塊的區塊化產品體系;2.拋棄原有以醫院財務、醫院服務流水線的產品架構,
  • 鄭南寧院士新書《人工智慧本科專業知識體系與課程設置》發布會...
    作為為高校教育科研服務的出版社,非常榮幸出版鄭南寧院士關於人工智慧培養體系的書籍,這本書對我國人工智慧領域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人才是制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瓶頸  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經多年持續發展,我國在人工智慧部分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在基礎理論、原創算法、高端晶片和生態系統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姚期智院士作學術報告。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基礎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濟大學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8月11日電 (黃艾嬌 許婧)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11日在同濟大學作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時指出,基礎研究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至關重要。報告中,姚期智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人工智慧|醫藥|醫療|...
    我國從2015年開始先後頒布了《中國製造2025》《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重要國家級戰略規劃,各地方政府也積極出臺政策支持人工智慧發展,形成了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熱潮。醫療人工智慧是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運用與發展,其應用主要表現在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健康管理、智能藥物研發和醫療機器人等方面。
  • 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開幕:話科技智能 助推數字革命
    據悉,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智能產品博覽會、2020全球人工智慧大會是第22屆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的核心項目,活動旨在推動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做強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助力杭州打造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地。
  • 首發丨李蘭娟院士團隊最新成果:人工智慧輔助COVID-19影像學識別——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0.04.010導語近年來,人工智慧(AI)在醫學領域取得長足的發展,AI技術正逐漸走出實驗室,走向臨床及公共衛生應用。AI技術不僅可以用於對醫療圖像定量數位化分析,為診斷提供指導, 還可以用於流行病早期預警, 醫療大數據智能分析等廣泛領域。
  • 何積豐院士:智能製造仍面臨AI無法解決的挑戰
    人工智慧的發展給教育、醫療、零售、製造業等領域帶來改變,但同時也伴生了網絡安全的問題。中科院院士、計算機軟體專家何積豐在7月10日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一場「在線經濟,安全賦能」論壇上,就智能製造等領域面臨的痛點和安全挑戰發表觀點並提供建議。何積豐院士認為,人工智慧推動了工業實現柔性製造,但是智能製造最大的一個難題是數字建模,現在人工智慧還無法提供解決方案。
  • 李蘭娟院士榮獲浙江科技大獎,300 萬元獎金將全部捐出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李蘭娟教授榮獲「2019 年度浙江科技大獎」,接受省委書記車俊頒獎,並作為獲獎代表在大會發言。李蘭娟院士表示,作為一名醫療科技工作者,她十分幸運獲得浙江科技大獎,但這份殊榮不僅僅屬於她個人,更屬於整個團隊,屬於這個時代為醫療和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的每一個人
  • 後疫情時期醫院如何高質量發展?李蘭娟、吳朝暉、譚蔚泓諸院士專家...
    圍繞這個中心,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浙江省醫院協會會長馬偉杭分別就智慧醫院改變未來醫療、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創新臨床研究推動健康中國、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整合型服務體系框架下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 莫問李蘭娟院士去了哪,勳章榮譽是對無數抗疫英雄奉獻的肯定
    在貢獻方面,鍾南山院士作為第一次就疫情發警示之人,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張伯禮院士是中醫力量的代表,是國務院小組成員,他主持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顯著成效,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對中醫發展有特殊貢獻;
  • 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毛軍發院士藍寶石正面發聲
    我國信息技術發展目前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信息化的理念從上到下深入國民的心中,為全面進行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二)5G即將商業化使用,將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
  • 李蘭娟院士:北京「戰疫」成功關鍵就在於……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對進一步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確,2020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50元。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