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李蘭娟:疫後去過武漢三次,發展狀態很好
李蘭娟在論壇上表示,「人工智慧將改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讓醫療更加精準方便,更加有效,人民更加健康」。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主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於在烏鎮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接受了包括新京報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的採訪。
-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作為一個醫療工作者,李蘭娟每天6時左右就起床,8時開始門診。即便晚上睡得再晚,早上起床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她具有超強的毅力和自制力。這讓她在工作上創下了不小的成就。李蘭娟的丈夫鄭樹森40歲左右那年去華西醫科大學讀博,畢業後李蘭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攻讀博士後。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李蘭娟院士說出第三次去武漢的原因是帶了「一個大問號」
這次疫情研判來自於大數據的信息,大數據的研判對於傳染病的發生、發展的情況以及疫情預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以後通過大數據的平臺,尤其是對尋、管、研、服為一體的整合對疫情研判的模型,對遏制疫情的傳播、擴散,助力疫情的防控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李蘭娟:武漢還需要我,我就留在這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武漢還需要我,我就留在這(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王艾冰)1月17日,向國家衛健委提出可作為專家組成員到武漢;1月18日,接緊急通知前往武漢,明確提出「人傳人」;1月22日,連夜向相關部門建議「武漢封城」;2月1日,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記者 邢翀2020年元旦前夕,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診斷病例,這是一種此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過的冠狀病毒。截至1月21日24時,全國已有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40例。疫情已有蔓延之勢。資料圖:1月23日,空曠的武漢高鐵站。
-
獨家專訪!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做了什麼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承擔了不少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但網絡流傳的 「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實驗室洩露的」等謠言,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
專訪: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做了什麼---中國科學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承擔了不少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但網絡流傳的 「新冠病毒源於人工合成」「病毒是從實驗室洩露的」等謠言,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
-
東航武漢積極助力地方經濟疫後重振
尤其是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上線後,對提振航空旅遊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並帶動航空行業聯動反應。自4月8日復航以來,東航武漢公司旅客運輸同比增速回升明顯。數據的變化,反映的是民航恢復持續向好。6月4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省長王曉東等領導與東航集團劉紹勇董事長、李養民總經理就東航集團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支持湖北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等進行了座談交流。
-
學會組織全國頂尖專家為武漢疫後提供諮詢
5月20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線上視頻連線共同組織召開了《武漢市疫後重振規劃》專家諮詢會,學會邀請了十餘位專家,就武漢市疫後重振工作,進行了線上諮詢。
-
獨家專訪!抗疫期間,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做了什麼?「轉」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科研人員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承擔了不少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副所長關武祥接受了科技日報獨家專訪。收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相關樣品後,研究所連夜組織優勢隊伍進行病原檢測和鑑定工作,獲得結果後迅速向有關部門做了匯報。科技日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病毒所承擔了哪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任務?這些任務的進展如何?
-
莫問李蘭娟院士去了哪,勳章榮譽是對無數抗疫英雄奉獻的肯定
這次的評選很多人們心中也有一些疑問,像李蘭娟院士到哪去了呢?,是武漢力量的代表;陳薇院士有少將身份,是軍方醫療力量的代表,在疫苗研製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讓我國相關疫苗研製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李蘭娟院士經常直面傳染病威脅,不懼安危,深入一線,為我國成功應對各種傳染病、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她主編專著11部,其中《傳染病學》系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人工肝臟》、《感染微生態》均為中國該領域的首部專著;李蘭娟院士曾經說過「我永遠是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人類最終能夠戰勝傳染病。」
-
親身經歷武漢封城後,韓國總領事說「現在全世界武漢最安全」
正因如此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取得勝利,武漢能夠重新恢復安全和穩定。」16日下午,韓國駐武漢總領事姜承錫在武漢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專訪時表示,現在全世界武漢最安全。武漢人民在2個多月時間裡克服難關,完成轉變,扭轉局面,這一定會在世界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李蘭娟:小長假可以適當旅遊
中新網杭州4月15日電(記者 王逸飛 張煜歡)15日,結束14天集中休養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到杭州,並圍繞無症狀感染者問題、「五一」假期能否出遊、海外華僑如何防護等接受了中新網專訪。
-
專訪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為避免下一次疫情暴發提出警告
「必須提前去了解自然界野生動物攜帶的這些未知病毒,做到提前預警。」石正麗被稱為「蝙蝠女俠」,在新冠疫情來襲之際,曾一度處於「陰謀論」話題的焦點。26日下午,CGTN官方微博發布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接受其獨家專訪的視頻。以下為部分實錄:石正麗接受CGTN採訪。
-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8日 1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中新社武漢3月28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作者
-
國內航班加速恢復,東航武漢積極助力地方經濟疫後重振
特別是6月4日東航集團劉紹勇董事長、李養民總經理同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省長王曉東等領導就東航集團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發展、支持湖北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等進行了座談交流後,在2個多月的時間裡,東航武漢公司採取一系列舉措,積極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
錦天城:「城」承眾志,馳援武漢加速度丨硬核之戰專訪
從最初45名律師成長為全球擁有23個分支機構、超2900餘名執業律師的大型律所,錦天城之發展變遷,可謂中國律師業41年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其成立20周年慶典儀式上,錦天城成立了價值1000萬元的「錦天城公益基金」,堪稱國內最大的律所公益基金。如此大手筆做公益,既是錦天城20年來的文化認同,也昭示著錦天城未來發展的戰略坐標——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彰顯大所之大。
-
...疫情震中或轉移至美國;李蘭娟披露武漢封城細節:1月22日深夜上...
每經編輯:步靜1丨鍾南山稱疫情震中可能轉移至美國據央視新聞,國內是否會出現疫情的二次暴發?鍾南山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估計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在中國群防群控的基礎上,新增病例可能就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
-
獨家| 武漢封城建議者:向武漢人民致敬,向援助武漢的人致敬
中疾控專家:美國先問問自己良心鳳凰獨家 | 中疾控曾光:美國總統好像什麼都懂,實際是外行鳳凰獨家 | 曾光: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取決於最不發達國家鳳凰獨家 | 曾光:群體免疫絕對錯誤!幾千年來沒有一個國家成功過鳳凰獨家 | 曾光:醫改10年實際是公共衛生滑坡的10年獨家 | 曾光回憶防控甲流往事:美國同行笑話我們,不就是流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