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震中或轉移至美國;李蘭娟披露武漢封城細節:1月22日深夜上...

2021-01-15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步靜

1丨鍾南山稱疫情震中可能轉移至美國

據央視新聞,國內是否會出現疫情的二次暴發?鍾南山院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估計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在中國群防群控的基礎上,新增病例可能就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我不相信在我們這麼強有力的措施下,會出現大的暴發。」今天,鍾南山院士接受總臺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其他國家採取行動已經有三周了。除少數國家新增病例數有些下降以外,其他國家還在上升,特別是美國。現在,美國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中國,有可能「震中」會轉移到美國。

2丨李蘭娟披露武漢封城細節:1月22日深夜向上匯報必須封城

據中國衛生雜誌,對於武漢的封城細節,李蘭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1月18日出發去武漢時,我曾跟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張平主任通過電話,請他「守牢」浙江,防止出現第二代病人。1月22日晚上深夜,張平主任給我打電話說,近期有大量的人從武漢返回浙江,不僅引起了第二代感染,還引發了聚集性疫情,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回來,會造成更大的疫情擴散。我感到疫情形勢非常嚴峻,如果連浙江都守不住的話,那麼全國其他城市的防控工作將更加艱難。結束電話後,我立即向上匯報:基於疫情狀況,武漢必須馬上封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封城的時間絕不要拖到1月24日大年三十,否則疫情會更大規模向全國播散。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英明決策。

3丨湖北省衛健委:武漢將有計劃解除社區封控

據湖北日報,3月27日,在湖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柳東如表示,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全省正在逐步有序解除離鄂離漢通道管控,武漢將有計劃解除社區封控。進一步強化社區、單位、集體、個人依法主動健康申報的責任,發現有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要向疾控醫療機構報告。對任何隱瞞、謊報、緩報的,都要依法處理。

4丨貴州茅臺:取消貴州白酒交易所控股子公司貴州佰酒匯的經銷權

貴州茅臺集團官網公告稱,貴州白酒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的茅臺酒營銷行為,對茅臺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我公司根據《貴州茅臺酒(特約)經銷合同》約定,決定取消其控股子公司貴州佰酒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茅臺酒經銷權並解除經銷合同。

5丨伊朗新增確診病例2926例

根據伊朗衛生部最新消息,當地時間27日,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926例,新增死亡144例。截至27日中午,伊朗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332例,其中11133例康復,2378例死亡。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01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傳來重磅好消息,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時間,全國人民歡呼雀躍。這是自武漢疫情之下沉重心情中的一抹甘霖,讓人心安,也給了武漢人民希望。和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如今已經73歲,卻依然奮戰在武漢抗疫第一線。
  • 李德仁對話李蘭娟:「網絡空間精準管理」替代封城
    8月18日,在第九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學家李蘭娟,以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圖「操盤手」董恩盛,三人網絡連線討論了當今時代,如何利用新技術防疫、抗疫的話題。本次對話由泰伯聯合創始人單蘊睿主持。
  • 李蘭娟:武漢還需要我,我就留在這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武漢還需要我,我就留在這(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王艾冰)1月17日,向國家衛健委提出可作為專家組成員到武漢;1月18日,接緊急通知前往武漢,明確提出「人傳人」;1月22日,連夜向相關部門建議「武漢封城」;2月1日,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
  • 《科學》披露武漢「封城」效果:中國新冠感染少了96%
    4月8日,武漢即將解除「封城」。 自1月23日起的武漢 「封城」為中國遏制新冠疫情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疫情的蔓延,美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已經成為震中,目前疫情嚴重的國家也正在採取或考慮採取「封城」(lockdown)來控制和扭轉疫情態勢。那麼武漢封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隔離事件,疊加各地的緊急響應措施,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 李德仁對話李蘭娟:基於北鬥、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網絡空間精準管理」替代封城
    8月18日,在第九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學家李蘭娟,以及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圖「操盤手」董恩盛,三人網絡連線討論了當今時代,如何利用新技術防疫、抗疫的話題。本次對話由泰伯聯合創始人單蘊睿主持。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從隆冬到初夏,如今中國疫情防控已穩定向好。回看這場「武漢保衛戰」,「封城」舉措愈發顯示出其果斷,愈發彰顯其作用和意義。「封城」後武漢迅速成為全國抗疫主戰場,集結號響,人力、物力緊急調動,中國舉全國之力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作戰。
  • 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李蘭娟院士等專家回應
    這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在與武漢一名醫護人員的對話,從12月31日醫院裡來了第一位患者,至今,她已經在一線堅守了60餘天。疫情結束後的願望就是回家,好好睡一覺。「我真的渴望疫情能早日結束,最好是明天。」浙江的樓先生也告訴記者,武漢封城前來到這裡當志願者,目睹了武漢從慌亂到逐漸步入正軌,相信這一天總會到來。
  • 鍾南山等4人獲最高榮譽,提出封城的李蘭娟呢?這一獎項更加適合
    據了解今年九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大會上對鍾南山、張定宇、陳薇、張伯禮四人授予國家最高榮譽—那麼提出封城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沒有獲得呢?其實李蘭娟已經被提名了國家最高科技獎,顯然這一獎項更加適合她。
  • 時代的塵埃:一位武漢基層官員眼中的封城前8小時
    回想起1月23日,武漢封城的那一天,作為武漢市武昌區的一位基層督查官員,梁鑫(化名)至今依然有種透不過氣的感覺。「封城是個正確的決策,能夠將傳染源風險控制在最小程度。
  • 《自然》雜誌評選年度人物,李蘭娟上榜後,高調拒絕「夾帶私貨」
    1、"夾帶私貨" 《自然》雜誌中,將李蘭娟院士稱為"封城設計師",雖然在簡介中沒有明確指出,但卻一直在暗示李院士就是2020年年初武漢封城令的"指揮官"。
  • 這就是封城後的倫敦 五個細節意味深長
    他們本以為脫歐談判如果破裂,明年1月1日才是一劫;哪知道,1月1日還沒來,劫難卻提前到了,而且,是困得一動不能動。卡車司機很焦慮,向英國政府施壓。詹森能做的,只能是緊急喊話馬克龍:我理解我們朋友們的焦慮,但我們認為,這些獨自坐在車廂裡的司機,攜帶病毒的風險很低……所以,法國人,趕緊把門兒開開吧!
  • Nature發布2020十大科學人物榜單,李蘭娟、張永振上榜
    公開報導顯示,今年 1 月 18 日,李蘭娟院士與其他專家抵達武漢;20 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系統專家鍾南山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存在人傳人;22 日,李蘭娟在接受採訪時建議將武漢市對李蘭娟的建議,武漢迅速反應。1 月 23 日凌晨,武漢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告,做出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車站暫時關閉的決定。1 月 23 日上午 10 時,武漢正式 「封鎖」。當時春節將至,「封城」 被認為反應過度,也有少數身在武漢的異鄉人連夜出城,回家過年。
  • 疫情時期的怕與愛:「封城」20天的江城面孔
    「封城」頭幾天,他也曾如饑似渴地琢磨每一條疫情資訊,這場去年歲末暴發的新冠肺炎大疫情,已從武漢蔓延至全國甚至全球不少國家。他知道那個「造謠」被訓誡的醫生叫李文亮。可後來消息實在太多,陳煒索性不再看新聞,每天宅在出租屋裡聽有聲書《穿越寒冬》。花店庫存是年前留下的,沒有緬懷逝者的菊花。陳煒用粉色霧面紙包裹幾枝白玫瑰,點綴上紫羅蘭,騎電動車送到三公裡外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
  • 李蘭娟院士致函《Nature》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就被英國《自然》雜誌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致函該雜誌並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她的介紹與事實不符,希望予以更正。圖源nature李蘭娟在聲明中指出,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自己作為傳染病學專家,加入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武漢的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人救治等工作。英國《自然》雜誌在介紹材料裡稱自己為「Lockdown Architect」(封城設計師)並基於此將自己評為「2020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李蘭娟認為不符合事實,希望予以更正。
  • 張永振教授、李蘭娟院士獲評Nature雜誌2020年度人物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張永振向Nature雜誌遞交了有關病毒組的論文,並去了武漢,以獲得了有關病毒的第一手資料;過程中他收到Nature雜誌一位編輯督促他發表病毒序列的郵件。1月11日,在飛往北京的飛機上,張永振收到其在澳大利亞的合作夥伴Edward Holmes打來的電話,由此上傳了數據。張永振也否認了有媒體報導的「因為上傳序列,他的團隊受到了懲罰」。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利?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他回溯了武漢當時的情況:在僅有40多個病例時,做出元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的決定,只用了幾個小時;從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到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有幾天;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多,而當時武漢報告的病例僅有500多例。
  • 傳染病防疫專家李蘭娟院士是中國的希望
    李蘭娟院士生於1947年9月13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學專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李蘭娟入選
    海外網12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等人入選。
  • 張伯禮院士:武漢「封城」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
    【專家點評】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 武漢「封城」為全球抗疫提供了經驗1月23日,春節來臨前夕,離漢通道關閉。「隔離」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在人類歷史和城市發展史上前所未有。大年初三,72歲的張伯禮院士逆向而行、直奔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