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019, 思科26億美元收購Acacia(46%溢價)成了平靜夏日中一聲驚雷。各路人士紛紛對此發表看法。當事雙方當然誇這是雙贏的選擇。思科方面稱Acacia的可插拔相干模塊技術有望讓思科長期以來的IPoDWDM技術最終成為主流,而Acacia說,他們和思科對於網絡架構未來,尤其是傳輸層面未來的演變有許多共同的看法。一位思科內部朋友告訴編輯,「Luxtera的混合封裝技術,Acacia的相干技術和思科自身的下一代交換機,安全軟體等技術,這些的整合會讓思科的未來非常光明。」
市場研究公司Lightcounting從Acacia的角度談了對這次併購的看法。他們認為在當前商用相干DSP晶片的市場不到整個DSP市場的六分之一(從DWDM埠數銷量的角度),華為,Ciena,Infinera等許多大廠都自己做,而中美貿易戰也對Acacia的市場帶來很大影響,故此,對Acacia來說這個時候選擇賣掉算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不是市值最高點附近。
編輯大約是昨天傍晚時候看到國外媒體對這次併購的報導,當時的第一反映是並不太詫異。今年OFC上,光纖在線編輯曾經採訪Acacia的市場總監Tom Williams,主要向他了解相干光模塊技術和市場的前景。Williams先生告訴編輯,隨著通信速率不斷增加,傳統技術很難繼續支持下去,而隨著相干技術成本的不斷下降,相干光模塊的市場會越來越大。作為基於矽光技術的相干光模塊市場的領導者,Acacia身上集中了矽光,相干,DSP等多個當前光器件領域的熱門技術,對於思科這樣一家渴望不斷擴大邊界,確保領先地位的企業來說,這樣的收購併不奇怪。
最近這兩天,北美傳來多條通信領域的投資併購消息,除了這個併購,矽光初創公司Rockley光子完成5200萬美元E輪融資,虛擬路由器公司DriveNets獲得1.17億美元A輪融資。這些消息都表明業界主流對通信設備發展趨勢的一個看法:軟體和晶片會越來越重要。
思科併購Acacia的重點就是DSP晶片,這種將軟體和晶片集成到一起的技術從1970年代末發展到今天,雖然已經可以說相當成熟,但是中國大陸能做這個產品的,尤其是能用到光通信領域的,仍然是屈指可數(已知的只有華為海思)。
鑑於DSP晶片的重要性,中國大陸最近幾年來也投入不少力量進行研發,代表性的如中電38所的「魂芯一號」,「魂芯二號」,中電14所的「華睿1號」,曾任中電58所副總工程師黃嵩人博士創立的進芯電子開發的產品等。這些產品通常對標的是TI, ADI等公司的產品。這些產品並不能直接用到光通信系統中來。
在光通信領域,隨著速率的不斷提升,傳統的直接調製技術已經到了極限,於是才有了基於各種各樣調製技術的新一代高速光傳輸技術,比如現在400G模塊必須的PAM4,還有Acacia等擅長的相干通信技術。這些技術都依靠對傳統模擬光信號進行數位訊號處理來提升性能。除了Acacia,代表性的相干DSP晶片供應商還包括了Inphi, Infinera,Ciena,諾基亞,NEL等。華為海思應該是中國唯一具有相干DSP晶片開發能力的公司,可惜他們並不外賣,無法解決模塊工業的難題。南通的飛昂(WINGCOMM)前不久在北京Optinet上展示了自己的PAM4晶片,但是他們也不肯透露更多的信息。
思科併購Acacia,核心技術越來越被壟斷在少數幾家大公司手裡。沒有DSP,甚至沒有PAM4,中國的光器件工業只能另尋出路。或許這就像劍橋科技黃鋼博士前不久在接受編輯採訪時提到的BOB的例子。或許我們還有第二條路。領導國產DSP晶片「魂芯」的開發團隊的中國電科總經理吳曼青院士同時還是矽光技術的堅定支持者。中國的Acacia,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