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科學家12月2日說,他們已經用「裡程碑式」治療方法恢復了小鼠視力,讓細胞恢復到更加年輕的狀態,並且未來可能有助於治療青光眼和其他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據法新社東京12月2日報導,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戴維·辛克萊說:「能夠讓因衰老和疾病——特別是像痴呆這類無有效治療手段的疾病——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的器官及組織恢復活力,我感到很興奮。」
辛克萊說:「我們希望兩年內(在臨床試驗階段)用這種方式治療人類患者的青光眼問題。」
報導稱,這種療法基於胚胎發育階段人體細胞的特性。在這一階段,細胞可以自我修復和再生,不過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能力迅速下降。
報導還稱,科學家推斷,如果能誘導細胞重回年輕狀態,它們就能夠修復損傷。
報導指出,為了讓時間倒轉,他們修改了用來創造被稱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的「白板」細胞的方法。這些細胞通常是通過注入由有助於給細胞重新編程的4種蛋白質的混合物來創造的。
報導稱,研究人員不想將細胞重新編程至最初的「白板」狀態,而是讓它們恢復較為年輕的狀態。於是,他們對混合物的構成進行了微調,只使用了3種「恢復青春」蛋白質,也就是OSK,希望這樣能讓時間倒回到正確的節點。
報導還稱,他們的研究對象是眼睛中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這類細胞通過被稱為軸突的連接方式與腦部相連。軸突形成視神經,而軸突若因受傷、衰老或疾病而受損,會導致視力低下甚至失明。
據報導,為了測試蛋白質混合物的效果,他們將OSK注入視神經受損的小鼠眼內。他們看到,存活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數量增加了一倍,神經再生提高了四倍。
辛克萊說:「這種治療讓視神經重新向腦部生長。而在正常情況下,它們只會死亡。」
報導稱,在有跡象表明OSK能夠逆轉損傷造成的破壞後,研究人員轉而應對疾病帶來的影響,尤其是青光眼,這是致盲的重要原因。
報導指出,他們在數十隻小鼠身上複製了這種疾病發生的環境,即提高眼內壓力並對視神經造成破壞。
根據刊登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的研究結果,接受OSK治療的小鼠獲益良多。試驗表明:「因眼壓上升而損失的視敏度有一半得以恢復。」
據悉,這項研究歷時一年,新療法在小鼠身上沒有產生任何副作用。
未參與該研究的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安德魯·休伯曼說,這一發現「必定會令人極度興奮」。
報導最後稱,雖然研究結果還需要在進一步的動物試驗中得到驗證,而且在人類患者身上使用這種療法可能要在很久以後,但休伯曼認為,這仍是「該領域的裡程碑」。
他寫道:「數十年來,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了解正常的神經發育過程有一天會帶來修復衰老或受損大腦的手段……而(此項)研究工作表明,這個時代如今已經到來。」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