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環境暴露因素影響兒童發育

2020-10-28 參考消息

西媒稱,在生命的最初幾年,生活在空氣汙染較重和人口密度較高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身體質量指數(身高體重指數)上升,而綠化空間多樣且平衡的城市規劃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0月26日報導,以上是西班牙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這項研究基於加泰隆尼亞城市區域近8萬名兒童的數據,首次分析了多種城市環境暴露因素與身體質量指數增長軌跡之間的關係。

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第一作者赫羅恩·德邦特解釋說,城市區域的環境暴露因素,如汙染、綠化空間和人造環境,與對兒童發育和肥胖症的可能影響有著日益密切的聯繫。

德邦特說:「這些影響可能很早例如在懷孕期間和出生後的頭幾年就開始了。」

報導稱,這項大型縱向研究發表在英國《環境汙染》期刊上,其主要創新點在於同時分析各種暴露因素。為此,研究人員從加泰隆尼亞地區基層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庫入手,對2011年至2012年期間出生於城市區域的79992名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直至他們長到5歲。

據報導,研究人員通過多次測量這些兒童的身高和體重,估量出身體質量指數的增長曲線,並計算出他們居住的人口普查區周圍的各種城市暴露因素:空氣汙染(二氧化氮和懸浮顆粒物)、綠化空間和人造環境(人口密度、街道連通度、土地使用和交通便利指數)。

德邦特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空氣汙染較重和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暴露可能導致兒童5歲前的身體質量指數小幅上升,而綠化空間和土地良好規劃可能導致身體質量指數小幅下降。」

他認為,這些關聯在出生後頭兩個月內最為密切,「這或許可以用懷孕期間暴露影響的延續來解釋」。

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馬蒂娜·弗賴海德表示,此前的研究表明,身體質量指數與環境汙染之間的關係可以解釋為,後者「可能會通過氧化應激和炎症影響胎兒生長,以及通過誘發胰島素抵抗和激素紊亂來影響嬰兒的基礎代謝,從而增加肥胖風險」。

弗賴海德認為,另一方面,身體質量指數下降與接觸綠化空間之間的可能關係可以解釋為,後者「是母親和小孩進行體育活動的寶貴場所,因此對胎兒和嬰兒的發育都有潛在的有益影響」。這也可以用綠化空間的空氣汙染水平偏低來解釋。

報導認為,至於人造環境的特點,人口密度較高可能導致身體質量指數上升的原因是,「空氣汙染更加嚴重,以及西班牙人口稠密區域的交通也更繁忙,這會讓家庭成員缺乏安全感,從而減少主動出行(步行或騎自行車)並增加兒童肥胖」。(編譯/李子健)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環境暴露因素影響兒童發育
    參考消息網10月28日報導 西媒稱,在生命的最初幾年,生活在空氣汙染較重和人口密度較高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身體質量指數(身高體重指數)上升,而綠化空間多樣且平衡的城市規劃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0月26日報導,以上是西班牙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 兒童發育期間維持健康和疾病發展的腸道微生物群
    對於這每一個問題,腸道微生物群因素都尤為顯著。腸道微生物群與兒童發育之間的關聯為改善健康預防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也是兒科醫學的基石。環境會影響微生物群的發育 (圖1)。雖然關於微生物群在出生前是否通過胎盤的子宮內微生物定植而受到影響的數據存在衝突,但一致認為出生後立即微生物定植的數據顯著性增加,其中初始定植由兼性厭氧菌引起,隨後是專性厭氧菌。
  • PLoS Med :空氣汙染會使兒童認知發育功能降低
    2015年3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據發表在本周的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報導稱,在巴塞隆納,7-10歲在校兒童恐會因暴露在由於交通因素引起的空氣高度汙染中而導致認知能力降低。
  •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分為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生物因素又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社會因素包括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下面分開來進行闡述。唐氏綜合症是因為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這些患者的智商盡在25~50之間,與正常兒童的智力相差較多。(2)生理成熟因素:是指身體結構和機能生長發育的程度和水平。由於遺傳及後天環境的差別,兒童生理成熟的時間、速度等方面都存在個別差異。
  • 全球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我國環境與健康研究面臨的機遇...
    根據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統計數據,世界上 70% 的疾病和 40% 的死亡人數與環境因素有關,多種與環境汙染密切相關的疾病顯著上升。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因此,研究解析環境與健康的關係,探尋環境致病的原因及機理是當務之急,也是全球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全球環境與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我國環境與健康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統計數據,世界上 70% 的疾病和 40% 的死亡人數與環境因素有關,多種與環境汙染密切相關的疾病顯著上升。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因此,研究解析環境與健康的關係,探尋環境致病的原因及機理是當務之急,也是全球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 【盤點】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
    另據法新社2月12日報導,美國一研究報告表明,全球每年有550萬人因汙染而早亡,其中半數在經歷最強勁經濟增長的中國和印度。波士頓健康效應研究所所長丹·戈林鮑姆12日解釋說,「目前,北京和新德裡的空氣汙染指數PM2.5有時超過300,比人們認為保護肺部和心血管系統健康必須達到的標準高出8至10倍」。
  • 研究稱全球變暖將嚴重影響兒童健康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由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及歐美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發布報告稱,若全球變暖加劇,傳染病和食物減少將使越來越多的人營養不良,對兒童的健康將造成嚴重影響。
  • 全球受影響人口最多的十大劇毒汙染問題
    根據布萊克史密斯研究所——一家環境健康組織對紐約市的最新研究,黃金期貨的價格不僅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局勢,而且會導致全球最嚴重的劇毒物質汙染問題。非洲和東南亞等國的礦工們用汞將貴金屬與周圍的砂石和淤泥分離,隨後為了將汞和金的合金分離,必須對其加熱使汞揮發。
  • 臨床證實:負氧離子可促進兒童大腦發育,智商由63分上升到138分
    作者: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研究員李帆關鍵詞:負氧離子 兒童智力摘要:如何提高兒童智力發育,多年來已經成為中國家庭的集中關注點,負離子可有效提高兒童智力發育,讓父母不在擔心。但由於每個人的智力是不同的,除了伴有40%的遺傳因素,還有 60%後天因素導致。據研究表明:孩子的實際智商等於先天智商加後天智商,如果在8歲前「補腦」,可以讓孩子的智商發育超過父母好幾倍。但等到孩子8歲以後,補腦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尤其要把握3歲前的補腦黃金期,孩子的智力發育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為了能夠讓孩子們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應該提早注重起來。那麼,該如何提高兒童智力發育呢?
  • 研究表明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兒童發育更好
    研究機構: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研究發表日期:2020年概要:平均而言,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比處於低海拔地區的同齡人發育遲緩,並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存在,這表明需要針對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量身定製營養幹預措施。
  • 全身麻醉對兒童神經心理和行為學預後的的影響——梅奧兒童麻醉...
    近年來,大量回顧性研究以既往接受全麻手術的兒童及嬰幼兒為研究對象,探討早期麻醉暴露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只有部分證據支持麻醉藥物對兒童及嬰幼兒CNS發育和認知功能存在長期影響。前瞻性研究的結果也提示全麻對幼兒神經發育影響甚微。PANDA研究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聯手哈佛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以及美國多家醫院共同完成的一項大型多中心的臨床研究。
  • Neurology: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影響兒童大腦的早期發育
    導語:最新研究發現,與阿茲海默症發病相關的一種基因的突變能夠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患者在三歲左右就會表現出大腦發育障礙以及認知能力受損的症狀
  • peek顱骨修補影響兒童發育嗎
    很多兒童也有可能因為車禍、高空墜落、顱腦疾病的開顱手術等等原因而造成顱骨缺損。而顱骨缺損是會對人體有很多的不良影響的,所以需要及時進行顱骨修補。   顱骨修補手術中,修補材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目前臨床使用的材料當中,聚醚醚酮PEEK材料是一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性能十分優異,逐漸成為顱骨修補材料的新趨勢。那麼peek顱骨修補影響兒童發育嗎?
  • Stem Cell Reports:尼古丁會影響胚胎的健康發育
    作者說,這種幹細胞模型提供了尼古丁對發育中胎兒個體器官和細胞影響的新見解,可用於優化藥物和環境毒性篩查。(圖片來源:Hongchao Guo)「這些結果尤其重要,因為它們為教育公眾,特別是年輕女性,在懷孕或考慮擁有家庭時遠離吸菸提供了科學依據,」史丹福大學學院的資深作者Joseph C.
  • 聯合國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
    聯合國報告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科技日報訊 (記者田學科)日前,一份由70多個國家250名科學家和專家撰寫的聯合國報告警告稱,地球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健康正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在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資源研究所教授保羅埃金斯共同主持的聯合國第六版《全球環境展望》(GEO-6)系列報告中,研究人員指出,地球淡水系統中汙染物所導致的抗生素耐藥性增加,可能成為2050年人類的頭號致死因素,並導致影響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及兒童神經發育的內分泌幹擾物的進一步增加。
  • 把握影響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因素
    社會環境因素影響青少年健康事實上,青少年健康水平下降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現象,而是世界很多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面對青少年健康水平普遍下降的問題,學者們進行了積極而廣泛的探索。一個基本的共識是社會環境因素而非基因在起作用,特別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如身體活動減少、屏幕時間增加。
  • 影響航天員健康的環境和心理因素
    1.環境因素  宇宙空間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面的一些因素是不利於航天員的健康的。  輻射  地球外層的輻射環境包括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同時,在400km的低軌道飛行時,太陽質子事件也不會引起太空飛行器艙內輻射劑量率的增加,因此目前的近地球軌道飛行輻射,對航天員健康影響不大。但是,在今後的星際航行中,航天員在太空中停留時間長,宇宙射線輻射劑量增加,加上失重對人體的影響更大,輻射和失重複合效應將會危害到航天員的健康,甚至生命。
  • 發育生物學研究的國家需求
    ;同時,全球氣候、生存環境等也不斷惡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潛在風險需要提前進行風險評估。不孕不育的發生給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對家庭環境的穩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也勢必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生殖細胞的缺少或數量不足、質量差、胚胎早期夭折均可導致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既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又受到環境的影響。闡明不孕不育發生的原因和分子機制,對於診斷和預防不孕不育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