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2021-01-19 測量

使用跟蹤杆配合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越來越普及,使用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已經顯示出了他的局限性。經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一種新的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這種方法既結合了水準測量的任一置站的特點,又減少了三角高程的誤差來源,同時每次測量時還不必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使三角高程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施測速度更快。

關鍵詞: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 新方法
相關站中站:工程測量
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測量。傳統的測量方法是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兩種方法雖然各有特色,但都存在著不足。水準測量是一種直接測高法,測定高差的精度是較高的,但水準測量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業工作量大,施測速度較慢。三角高程測量是一種間接測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測速度較快。在大比例地形圖測繪、線型工程、管網工程等工程測量中廣泛應用。但精度較低,且每次測量都得量取儀器高,稜鏡高。麻煩而且增加了誤差來源。
隨著全站儀的廣泛使用,使用跟蹤杆配合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越來越普及,使用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已經顯示出了他的局限性。經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一種新的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這種方法既結合了水準測量的任一置站的特點,又減少了三角高程的誤差來源,同時每次測量時還不必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使三角高程測量精度進一步提高,施測速度更快。
一、三角高程測量的傳統方法
如圖一所示,設AB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兩點。已知A點高程HA,只要知道A點對B點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點的高程HB


圖中:D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а
為在A點觀測B點時的垂直角
i
為測站點的儀器高,t為稜鏡高
HA
A點高程,HBB點高程。
V
為全站儀望遠鏡和稜鏡之間的高差(V=Dtanа
首先我們假設AB兩點相距不太遠,可以將水準面看成水準面,也不考慮大氣折光的影響。為了確定高差hAB,可在A點架設全站儀,在B點豎立跟蹤杆,觀測垂直角а,並直接量取儀器高i和稜鏡高t,若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D,則hAB=V+i-t
HB=HA+Dtanа+i-t 1
這就是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為基準面和視線成直線為前提的。因此,只有當AB兩點間的距離很短時,才比較準確。當AB兩點距離較遠時,就必須考慮地球彎曲和大氣折光的影響了。這裡不敘述如何進行球差和氣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測量新法的一般原理進行闡述。我們從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
全站儀必須架設在已知高程點上
2
要測出待測點的高程,必須量取儀器高和稜鏡高。
二、三角高程測量的新方法
如果我們能將全站儀象水準儀一樣任意置點,而不是將它置在已知高程點上,同時又在不量取儀器高和稜鏡高的情況下,利用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測出待測點的高程,那麼施測的速度將更快。如圖一,假設B點的高程已知,A點的高程為未知,這裡要通過全站儀測定其它待測點的高程。首先由(1)式可知:
HA=HB-(Dtanа+i-t)
2
上式除了DtanаV的值可以用儀器直接測出外,i,t都是未知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儀器一旦置好,i值也將隨之不變,同時選取跟蹤杆作為反射稜鏡,假定t值也固定不變。從(2)可知:
HA+i-t=HB-Dtanа=W
3
(3)可知,基於上面的假設,HA+i-t在任一測站上也是固定不變的.而且可以計算出它的值W
這一新方法的操作過程如下:
1
儀器任一置點,但所選點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點 通視。
2
用儀器照準已知高程點,測出V的值,並算出W的值。(此時與儀器高程測定有關的常數如測站點高程,儀器高,稜鏡高均為任一值。施測前不必設定。)
3
將儀器測站點高程重新設定為W,儀器高和稜鏡高設為0即可。
4
照準待測點測出其高程。
下面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結合(1),(3
HB′=W+D′tanа′ (4)
HB′
為待測點的高程
W
為測站中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
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水平距離
а′
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觀測垂直角
(4)可知,不同待測點的高程隨著測站點到其的水平距離或觀測垂直角的變化而改變。
將(3)代入(4)可知:
HB′=HA+i-t+D′tanа′
5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а′+i′-t′ (6)
將(3)代入(6)可知:
HB′=HA+i-t+D′tanа′+i′-t′ (7)
這裡i′,t′0,所以:
HB′=HA+i-t+D′tanа′ (8)
(5),(8)可知,兩種方法測出的待測點高程在理論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採取這種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將全站儀任一置點,同時不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仍然可以測出待測點的高程。測出的結果從理論上分析比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精度更高,因為它減少了誤差來源。整個過程不必用鋼尺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也就減少了這方面造成的誤差。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測量中,稜鏡高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只要記錄下相對於初值t增大或減小的數值,就可在測量的基礎上計算出待測點的實際高程

全站儀進行三角高程測量的新方法

摘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使用跟蹤杆配合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越

來越普及,而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已經顯示出了局限性。經過長

期摸索,總結出一種新的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這種方法既結合了

水準測量的任一置站的特點,又減少了三角高程的誤差來源,同時每

次測量時還不必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使三角高程測量精度進一步提

高,施測速度更快。

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常常涉及到高程測量。傳統的測量方法是

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兩種方法雖然各有特色,但都存在著不足。

水準測量是一種直接測高法,測定高差的精度是較高的,但水準測量

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外業工作量大,施測速度較慢。三角高程測量是

一種間接測高法,它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測速度較快。在大比

例地形圖測繪、線型工程、管網工程等工程測量中廣泛應用。但精度

較低,且每次測量都得量取儀器高,稜鏡高。比較麻煩並且增加了誤

差來源。

隨著全站儀的廣泛使用,使用跟蹤杆配合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

越來越普及,使用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已經顯示出了它的局限

性。經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一種新的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這種方

法既結合了水準測量的任一置站的特點,又減少了三角高程的誤差來

一、三角高程測量的傳統方法

如圖一所示,設A,B 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兩點。已知A 點高程

HA,只要知道A 點對B 點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 得到B 點的高程HB。

圖中:D 為A、B 兩點間的水平距離;α為在A 點觀測B 點時的

垂直角;

i 為測站點的儀器高,t 為稜鏡高;HA 為A 點高程,HB 為B 點高程;

V 為全站儀望遠鏡和稜鏡之間的高差(V=Dtanα)。

首先我們假設A,B 兩點相距不太遠,可以將水準面看成水準面,

也不考慮大氣折光的影響。為了確定高差hAB,可在A 點架設全站儀,

在B 點豎立跟蹤杆,觀測垂直角α,並直接量取儀器高i 和稜鏡高t,

若A,B 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D,則hAB=V+i-t

故 HB=HA+Dtanα+i-t (1)

圖一 三角高程測量斷面示意圖

這就是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為基準面和視線成

直線為前提的。因此,只有當 A,B 兩點間的距離很短時,才比較準

確。當A,B 兩點距離較遠時,就必須考慮地球彎曲和大氣折光的影

響了。這裡不敘述如何進行球差和氣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測量新

法的一般原理進行闡述。我們從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中我們可以

看出,它具備以下兩個特點:

1、全站儀必須架設在已知高程點上。

2、要測出待測點的高程,必須量取儀器高和稜鏡高。

二、三角高程測量的新方法

如果我們能將全站儀象水準儀一樣任意置點,而不是將它置在已

知高程點上,同時又在不量取儀器高和稜鏡高的情況下,利用三角高

程測量原理測出待測點的高程,那麼施測的速度將更快。如圖一,假

設B 點的高程已知,A 點的高程為未知,這裡要通過全站儀測定其它

待測點的高程。首先由(1)式可知:

HA=HB-(Dtanα+i-t) (2)

上式除了Dtanα即V 的值可以用儀器直接測出外,i,t 都是未知

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儀器一旦置好,i 值也將隨之不變,同時選

取跟蹤杆作為反射稜鏡,假定t 值也固定不變。從(2)可知:

HA+i-t=HB-Dtanα=W (3)

由(3)可知,基於上面的假設,HA+i-t 在任一測站上也是固定不

變的,而且可以計算出它的值W。

這一新方法的操作過程如下:

1、儀器任一置點,但所選點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點通視。

2、用儀器照準已知高程點,測出V 的值,並算出W 的值。(此時

與儀器高程測定有關的常數如測站點高程,儀器高,稜鏡高均為任一

值。施測前不必設定。)

3、將儀器測站點高程重新設定為W,儀器高和稜鏡高設為0 即可。

4、照準待測點測出其高程。

下面從理論上分析一下這種方法是否正確。

結合(1),(3)有:

HB′=W+D′tanα′ (4)

其中HB′為待測點的高程;W 為測站中設定的測站點高程;

D′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水平距離;α′為測站點到待測點的觀測垂

直角。

從(4)可知,不同待測點的高程隨著測站點到其的水平距離或觀

測垂直角的變化而改變。

將(3)代入(4)可知:

HB′=HA+i-t+D′tanα′ (5)

按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可知

HB′=W+D′tanα′+i′-t′ (6)

將(3)代入(6)可知:

HB′=HA+i-t+D′tanα′+i′-t′ (7)

這裡i′,t′為0,所以:

HB′=HA+i-t+D′tanα′ (8)

由(5),(8)可知,兩種方法測出的待測點高程在理論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我們採取這種方法進行三角高程測量是正確的。

綜上所述:將全站儀任一置點,同時不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仍然可以測出待測點的高程。測出的結果從理論上分析比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精度更高,因為它減少了誤差來源。整個過程不必用鋼尺量取儀器高,稜鏡高,也就減少了這方面造成的誤差。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測量中,稜鏡高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只要記錄下相對於初值t 增大或減小的數值,就可在測量的基礎上計算出待測點的實際

高程。



測量 · 施工 · 資料
越分享,越有的分享!
越分享,越懂得分享!


任何建議、想法、供稿
都可添加我的微信號:jzsjzs123

小編QQ:549000549

測量 內容涉及施工、測量、建造師、工地生活趣事等領域。為你的工作生活及時站在時代發展最前沿提供最新、最快、最有用的資訊,做一個你工作生活的知識充電寶!



相關焦點

  • 淺談新三角高程測量法
    >
  • 乾貨在線 | 如何使用全站儀進行三角高程測量
    使用跟蹤杆配合全站儀測量高程的方法越來越普及,使用傳統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已經顯示出了它的局限性。
  • 高程測量的概念
    【學員問題】高程測量的概念?  【解答】在工程的勘測設計與施工放樣中,都必須要測定地面點的高程。高程測量是根據一點的已知高程,測定該點與未知點的高差,然後計算出未知點的高程的方法。高程測量按使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來分,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氣壓高程測量三種。
  • 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學員問題】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解答】一般規定1、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的劃分,依次為二、三、四、五等。各等級高程控制宜採用水準測量,四等及以下等級可採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2、首級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應根據工程規模、控制網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選擇。
  • 珠峰測量丨關於中國的珠峰高程測量
    從1852年開始,不同的國家開始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珠峰到底有多高?歷來引世人關注。回顧珠峰峰頂高程的測量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測繪工作者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1966年、1968年我國兩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建立了高水平高質量的測量控制網,開展了三角、水準、天文、重力、物理測距、折光試驗等測量工作。
  • 空中三角測量的主要方法
    空中三角測量是立體攝影測量中,根據少量的野外控制點,在室內進行控制點加密,求得加密點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測量方法。
  • 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
    &nbsp&nbsp&nbsp&nbsp登峰測極|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nbsp&nbsp&nbsp&nbsp記者 王萬春&nbsp&nbsp&nbsp&nbsp5月2日
  • 登峰測極|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
    正在水準測量作業的隊員水準測量劉站科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通過前期的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等高程控制網的方法,把黃海水平面的數值一一傳遞到拉薩—日喀則——定日縣—珠峰腳下,再通過布設的6個交會點,把高程數值傳遞到珠峰峰頂,通過在峰頂豎立的紅色覘標,測邊測角,用三角測量方法計算珠峰的高程,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測量方法。
  • 橋梁高程控制測量要求
    【學員問題】橋梁高程控制測量要求?  【解答】⑴ 首級高程控制網應布設成環形或附合水準路線,並與道路高程控制網聯測。  ⑵ 2000m以上的特大橋一般為三等水準測量,1000~2000m在特大橋為四等,1000m以下的橋梁為五等。
  • 為世界之巔高程測量「刷新」珠峰高度!
    5月27日11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刷新」珠峰高度!13時22分,歷經兩個小時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2020珠峰高程測量交會組成員、天文測量小組成員。張偉琪, 1994年生,陝西旬邑人,中共黨員,工學碩士。長安大學地測學院測繪工程專業2016屆本科畢業生,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2019屆碩士畢業生。現在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工作。2020珠峰高程測量、測量登山隊員。
  • 全站儀任意點架設儀器測高程的各種方法的討論
    全站儀高程測量的方法 全站儀測量高程到底有幾種方法。:對邊測量 方法三的測量方法是一個純粹的高差測量,操作也相當簡單:全站儀架設在任意位置,不做任何高程測量的設置(即測站高程、儀器高、稜鏡高均使用儀器內存值),分別對兩個點測量其三角高差dZ(要保證稜鏡高度不變),兩者之差即為兩點之高差,跟水準測量的後視減前視相反,這裡應該是前視減後視。
  • 一名測繪隊員眼中的兩次珠峰高程測量
    2002年,鄭林大學畢業後加入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簡稱國測一大隊)精(密)測(量)隊,參與了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這次他主動請纓,參戰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西側的一個小坡上,矗立著2005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在鄭林心中,這座紀念碑既是對那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深沉禮讚,也是測繪人的精神豐碑。「有點懵!」回憶起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鄭林脫口而出。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記者了解到,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因為珠峰峰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從山腳下的各觀測點瞄準峰頂測量,目標點難以一致。因此,必須由人將覘標帶上峰頂。有了覘標,在山腳下布設的觀測點就能更精確地照準峰頂的測量目標,從而測得精確的角度和距離。
  • 珠峰高程測量為啥一定要靠人登頂?測量意義何在?
    測量意義何在?……聚焦2020珠峰高程測量五大焦點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3日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魏玉坤、武思宇、王沁鷗 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
  • 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其中,GNSS接收機、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和覘標等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頂峰。可不可以用無人機或直升機代替登頂測量呢?黨亞民說,珠峰山高風大,氣流不穩定,溫度也低,無人機和直升機都無法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到達峰頂。他表示,衛星遙感技術的測量精度遠低於大地測量方法,而且測出來的是包括雪深的高程。而不同的季節裡,珠峰的雪深厚度不同。珠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 測量員必須掌握的兩種控制測量方法
    控制測量為地形圖測繪和各種工程測量提供了控制基礎和起算基準,具有控制全局,限制測量誤差的傳播和積累的作用,提高了測量的精度。控制測量也是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起到了基礎保證的作用。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解控制測量的幾種操作方法。
  • 我國成功登頂珠峰測量 精確高程有望8月公布
    中廣網5月23日消息 紅色測量覘標豎立在地球之巔,珠峰腳下的6個交會測量點同時展開峰頂聯測;GPS測量設備、冰雪深雷達探測儀在峰頂開始工作……22日上午11時零8分,2005年珠峰高程測量迎來決戰時刻:我國登山測量隊員成功登頂,珠峰測量順利展開。
  • 高程測量基礎施工階段使用方法是什麼
    高程測量基礎施工階段使用方法:  高程測量直接用S3水準儀由地面上高程控制點進行引測。上部結構施工時,在首層施工完後,將高程控制點引至外壁無遮擋的柱身上,隨結構上升,測量員用50m鋼捲尺將高程向上傳遞。樓層內用水準儀將標高轉至各相關構件上。
  • 泰山到底有多高 首次對泰山法定高程測量啟動(圖)
    >     記者 李文明 通訊員 王大學 報導  本報泰安7月4日訊 首次對泰山身高進行法定測量啟動儀式一個多月之後,泰山沒有精確、權威高程的歷史就將結束。  泰山以其莊嚴神聖、巍峨壯觀被尊為「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成為中華文明與民族精神的象徵,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保護區,被國家列為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由於多方面原因,泰山一直沒有精確、權威的高程。目前經常使用的高程數據有三個:1545米、1536米、1533米。其中採用最多的是1545米。
  • 為何又要給地球測「身高」——解讀2005珠峰高程測量(圖)
    據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嶽建利介紹,為順利進行珠峰峰頂的測量,測繪隊員已經確定了6個交會測量點,採用三角測量方法,在珠峰大本營、Ⅲ7-1、西絨、中絨、東絨1、東絨2六點設站對峰頂進行交會測量。從位於海拔5200米到6300米之間的這6個點上都能夠看到珠峰峰頂,一旦測量覘標在峰頂成功豎立,測量人員將對準覘標,進行有關珠峰頂部的高程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