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思妙語】說話、寫文章、表述意思一定要謹慎口業,否則必然承擔惡果

2021-01-20 廣西南寧天梯教育培訓基地

1.1-1.7     居家修學基礎共修(基礎七),義工實踐共修(義工七)

1.11-1.17  居修學基礎共修(基礎七)居家修學家庭教育共修(備孕七)義工實踐共修(義工七)

1.21-1.27    居家修學基礎共修(基礎七),義工實踐共修(義工七)

報名電話:13737941908(微信號同)



2021年1月7日晨思妙語:

  

說話、寫文章、表

意思一要謹慎口

業,否則必然承擔惡果


  我們要謹慎口業,寫書的時候很容易,但是如果給後人造成危害,必然要承擔惡果。所以我們平時說話、寫文章、表達意思等等方面,都應該警惕起來,都應該小心謹慎!我們過去說孔子是萬世師表,為什麼呢?因為他開闢的路,成為後世無數人沿著走的路,所以孔子是成功的。像佛祖他開的路,使後世無數人解脫,所以佛祖給我們開闢的路是成功的。後世有無數的聖賢,歷朝歷代有很多的祖師,都是這樣開闢了新的道路,這是非同小可的。假使學問未精,見解未確,間或有謬解之處,豈不是辜負了先佛,貽誤了後學嗎?這可不是小事,不可輕忽,這是要承擔責任,承擔因果的。大家要萬分地小心,萬分地警惕,這是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事情,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自己的見解一定要千錘百鍊,就像唐朝宣鑑禪師講《金剛經》,寫出《青龍疏鈔》,自以為那是度化眾生的東西,但是真正遇到了明眼人,他懂了,一把火就燒掉了。選自(《因果是宇宙最根本的規律》第三章第三節)


--淨土修學中心



歡迎轉發,隨喜功德

所發布的文字及圖片除原創外,其餘均摘自網絡,本平臺主要傳播正能量。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會立即刪除或做其他妥善處


相關焦點

  • 基督《要謹慎,免得被迷惑》
    註: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弟兄姊妹主內平安,今天的讀經心得是《要謹慎,免的被迷惑》在寫心得之前,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禱告,來安靜我們的心。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 24:3-14 和合本)在《馬太福音》的24章中,主要講到了耶穌對門徒說將來祂再來的預兆和他們應該謹慎、預備自己。
  • 佛教:十惡業中,口業佔四條,尤其這三種話千萬要少說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在地藏本願經中佛陀曾經開示過,我們這個地球也就是南閻浮提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尤其是如今這個末法時代,大家的業障更深,智慧更少。而業障體現在具體行動中又分為了「身口意」三種,也就是佛法中常說的十惡業,分別是身業的殺盜淫,意業的貪嗔痴,以及口業的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單從數量上來看,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口業的數量是最多的,換句話說,我們在嘴上造的業,破的戒,要比身體和思想上更多,也更容易犯。
  • 寫一篇好的文章,這幾個技巧不可不知道
    它們就像支撐椅子的4條腿起到固定文章的作用。結構:就是文章組織以及表述觀點的順序。風格:是寫作的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當的案例來支撐所寫的內容。可讀性與表達方式,寫作材料的視覺愉悅感和閱讀性等有關。2、確定了想寫的內容之後,把內主題分解成2~4個主要部分。把主題分成2~4個主要類別之後,可以在文章開頭使用「引導句」來提示接下來的內容,突出將要討論的事情或者是這些事情的討論順序。當我們需要詳細闡述觀點的時候,可以使用引導句來總結一整篇的文章或者報告的內容。
  • 讀《蒙田隨筆》的教育精句,這些妙語對父母教育孩子非常有用
    在與人交往時,我們必須友好和誠信,不標榜自己、不吹噓自己,而要虛心地認識他人,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與人交談沉默與謙虛是重要的品質。與人交談時,沉默和謙虛不是不說話,而是仔細地、耐心地聽對方說話,中間不隨意插話,打斷他人說話。
  • 寫文章要細心觀察
    「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魯迅這樣強調觀察,的確是他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從此也可以看出,要想寫好文章,非重視觀察不可。著名作家沙汀同志在談到創作時曾多次精闢地說:「故事好編,零件難找。」在這裡他所說的「零件」,就是細節。細節的積累,必須依靠作家自己的直接生活經驗或體驗,毫無疑問觀察是很重要的。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一些學生中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 鬼谷子:嘴笨的人,要記住這6句口訣,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鬼谷子:嘴笨的人,要記住這6句口訣,做一個會說話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困擾,就是每當自己想要表達自己的一個觀點的時候,總會因為自己嘴巴太笨,所以就錯失了表達自己意見和想法的機會,其實這要是放在平時生活中還好,但是要是在工作中的話,這可是大忌,可是萬萬要不得的哦
  • 寫文章要謹慎
    以後寫文章要謹慎!《Science》在線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的第一作者Youngdong Song和通訊作者Cafer T. Yavuz(後面簡稱Y&S)均來自於韓國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這本來時一項令人欣喜的研究,但是在文章中的Introduction部分,可能是為了提出製備含
  • 交通事故中,加害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取決於權利方的意思表示!
    需要強調的是,當事件被評價為不可抗力事件時,其不屬於交通事故;當事件被評價為意外時,其可能屬於交通事故(關於該觀點,朋友們可以查閱本論的其他文章)。車輛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後,對於當事人來講,可能會面臨但並不必然會有行政、民事、刑事這三個方面的責任承擔,如,當事人因為違反了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法規中規定的明確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因為造成了其他當事人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後果,需要承擔的相應民事賠償責任;因為行為或者結果嚴重到了刑事法律所管轄的範圍,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 道教修持中所謂「齋口」是什麼意思?
    本文摘自道學苑,作者為 陳景展,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口是心之門戶,一動一靜,即洩神機。一開一合,又收藏多少滋味?諸業之中,口業最輕,而最難防範者,又莫過於此。三界之中,謂之小羅世界,含欲界、色界、無色界。
  • 同一個事情,表述語序不同,效果就天壤之別
    這人居然被老院長大大地誇獎一番,稱讚他連抽菸都想到要禱告。這兩個修士,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只因為說話的角度不同,而招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可見,我們在說話之前,得好好打打腹稿。屢敗屢戰的典故想必大家都熟悉。這句話來源於清朝的曾國藩。曾國藩在和太平天國打仗時輸多贏少,特別是在鄱陽湖口一役中,連自己的老命也險些送掉。
  • 遇上毒舌與槓精,要如何說話?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出自《莊子.秋水》,意思是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們沒有見過大海,不知道什麼叫驚濤駭浪;不要和朝生暮死的夏蟲談論冰雪,因為它們沒有見過冬天,不知道什麼叫「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人們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謙虛地聽別人說,藉助別人的閱歷來開闊自己視野。
  • 研究生寫論文,要不要蹭蹭熱點?
    她有個同學在西南大學讀書,圍繞著建國七十年以來的某個教育問題寫了一篇論文。三月份寫出來,交給導師審閱。導師8月份左右反饋修改稿,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修改的相對滿意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從投稿到文章被錄用的周期一般兩三個月,再到雜誌把文章刊印出來,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即使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刊印出來文章,還有意義嗎?時效都已經過去了啊!
  • 說話有事實依據,做事有一定的規矩
    對待會提問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像撞鐘一樣,用力小,鐘聲就小,用力大鐘聲就大。讓別人把問題說完,再從容地回答。我認為不僅用在學習中是這樣,做任何事,都會有個過程,可是有很多人就會因為太著急,而忘了,種子去一點一點長大的。做事先從最簡單處著手,自己也可以有個適應和緩衝的過程,再慢慢增加難度,讓事情能夠有個發展過程,什麼事都是有個從易到難的過程。
  • 說話也是藝術 會說話是智慧
    古人在發表言論方面是非常謹慎的,一定要以此為戒!「無多言,多言多敗」,不要多說話,說的越多失敗越多。從黃帝的時候起就有這種說法,人性這個東西真是有意思。我們現在常說的「言多必失」,也就出自於此。為什麼?因為說什麼都不對,甚至不能輕易誇人。你不能只誇其中一個人,只要你誇了任何一個人,其他人都會覺得你在批評自己。誇人都這樣,罵人就更糟糕了。
  • 把文章寫得有深度,一定要做到這3點
    不管是公眾號文章,頭條的「青雲計劃」,還是抖音中段子的小劇本,都需要一定的寫作能力。哪怕不是以寫作為職業,工作中也難免會有打開電腦,對著空白的word絞盡腦汁的時刻。企劃案要怎麼寫呢?怎麼在工作總結裡表現出自己的功勞呢?周報好像又和上星期寫得差不多啊?今天介紹的這本書,適合所有人。
  • 2019年職稱評審未過原因詳細解析,2020年職稱申報一定要注意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2019年南京職稱不通過的原因,並給出解析和對策,望往後申報的工程師們一定要謹慎起來,不要再次入坑。職稱論文文章知網查重率太高,這個是因為今年新政策,官方開始用知網檢測系統去檢測各大資料庫的文章,但今年市裡並沒有規定具體的查重標準是多少,但是江北新區評委會江北職稱會議上明確說明不得超過30%。如果一篇文章的查重都到了80%~90%,那肯定是明年重新再評了,所以往後發表文章之前一定要對文章進行查重一下。
  • 寫機關公文寫作,要注重「時間抽」和「周期理論」
    服務領導就必然要關心領導決策的全部過程,這個全部過程我們就用「領導決策周期理論」來概述。領導決策周期大概包含初步設想、前期調研、開會研究、制定決策、領導組織、執行控制等六個階段,在管理學原理中表現為計劃、組織、人員配置、領導、控制五個部分,都是相通的。
  • 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在古人看來,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福報,一定要警惕,一旦福報耗盡,必有禍殃,要想遠離災禍,就要遠離這10種行為。第一、心量狹窄。有多少女人,曾經落入男人哄騙的陷阱中。你以為的一往情深,別人用來對你為所欲為。而你如果還不知道反抗,那就只能承受這種無休止的折磨,甚至命都可能搭上。你以為他會改,實際上他心量狹窄,根本看不到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