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惡業中,口業佔四條,尤其這三種話千萬要少說

2020-12-06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在地藏本願經中佛陀曾經開示過,我們這個地球也就是南閻浮提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尤其是如今這個末法時代,大家的業障更深,智慧更少。

而業障體現在具體行動中又分為了「身口意」三種,也就是佛法中常說的十惡業,分別是身業的殺盜淫,意業的貪嗔痴,以及口業的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單從數量上來看,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口業的數量是最多的,換句話說,我們在嘴上造的業,破的戒,要比身體和思想上更多,也更容易犯。

比如說殺盜淫,一般的人就算讓他去做他也會猶豫一下,但是語言卻不是如此,很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出口傷人,而且想要挽回都來不及了。

所以我們在說話上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尤其是下面這三種話,後果非常嚴重,千萬不要說。

01第一種:惡毒的話

佛在「四十二章經」中曾經說過,惡毒的話就像是一個人仰天而唾,看上去想要傷害別人,但最後還是落在自己的頭上。

在佛陀當年住世的時候,由於他非常仁慈智慧,所以仰慕的人很多,但是也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

曾經有一個這樣的人就跑去謾罵佛陀,但是世尊並不理會他,直到他罵累了停口後,佛陀才問道,你說這些惡毒的話,是否認為能夠傷害到我呢?

這個人就說是,然後佛陀搖頭道,不是這樣,你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有在聽,所以這些話等於又回到了你的身上,相反如果你說的都是善意的言語的話,最後也都會回到你身上,所以你會作何選擇呢?

此人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心悅誠服的拜服在地,並且願意皈依。

而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心情不好的時候確實想要找人發洩出來,甚至還會遷怒於無辜的人,但是您當時這口氣是出來了,也覺得很爽快,但這些惡毒的話可不會憑空消失啊,自然都種在別人心中了。

如果您實力比較弱小,恐怕當場就發生爭執甚至鬥毆了,就算您實力比較強,您的客戶或者下屬迫於種種原因不敢當時反駁回來,但恐怕心裡都很不滿乃至生恨,這以後一有機會恐怕就會給你使個絆子,或者說句壞話。

這樣的人多了,您以後還能指望順利嗎?這等於是給自己挖了許多的陷阱,指不定哪天就踩進去了,自己可能還莫名其妙,不知道為啥得罪了這麼多人。

所以惡毒的話一定要少說甚至不說,心裡很氣的時候儘量讓自己閉嘴,或者找個其餘途徑發洩出來,而不是通過語言,氣頭上一般都沒好話。

02第二種:詛咒的話

這第二種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隨便詛咒別人。

可能有師兄說了,我就是個普通人而已,又不是邪師魔道,哪裡有詛咒別人的能力呢?

其實並非如此,所謂的「咒」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神秘,好像只有法師才能念咒一樣,它其實就是一種途徑,當您的心念夠專一,夠集中的話,就會形成一種能量和磁場,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影響

比如說淨宗師兄們常念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其實就是一句密咒,別以為這僅僅只是一些漢字,但其實代表的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您能一心念佛,就能和阿彌陀佛相通,得到他老人家的接引,而這聲佛號就相當於是橋梁。

再比如說「唵嘛呢叭咪吽」這句六字大明咒,代表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六個字既代表了超脫六道,也代表了大乘菩薩的般若六度,只要誠心持念,就相當於攝受了大乘萬法,可以和觀音大士溝通。

還有其餘諸佛菩薩的名號以及其餘的大悲咒,心經咒,楞嚴咒,準提咒等等,都是非常殊勝的密咒,經常持念都會有很神奇的效果。

但是反過來也是一樣,那些充滿負能量的話也像是一道道詛咒一樣,充滿了許多負面的磁場和能量,比如說有些家長被氣急了就會嚇唬自己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去做乞丐吧,或者你這麼沒出息,將來就打一輩子光棍吧。

也有一些夫妻吵架,一方就會詛咒對方倒黴啊,受傷啊,要和對方離婚啊,甚至讓他早點去死等等。

這些可能言者無心,聽者卻會很有意,而且很多時候往往都會在未來變成真實,我們經常說好的不準壞的準,就是這個意思。

我身邊見過好幾對夫妻,都是妻子總是拿離婚來威脅老公,讓對方服管,但最後無一例外的都離了,然後女方後悔也來不及了,這種威脅其實都是在給自己的未來上詛咒啊。

相關焦點

  • 解密:《佛教》十八層地獄中「拔舌地獄」,千萬不要犯了口業
    所謂「拔舌地獄」,正如其名所指,入第一層拔舌地獄者,皆要被拔取舌頭,受拔舌之苦。唐·道世《法苑珠林》中記載:「今身言無慈愛,讒謗毀辱,惡口離亂,死即當墮拔舌。」其意為:當世言無顧忌,讒言誹謗,侮辱人身,滿口惡言,挑撥離間者,輪迴之前必入拔舌地獄,受拔舌之苦。
  • 佛教中「業報和輪迴」是由何而來的?
    《金剛經》上面這句話來自《金剛經》的經文,它體現了佛教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即「業報」「和「輪迴」。下面要說到的是沙門教中比較重要的六位宗教家,他們的宗教哲學對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第一位是「富蘭那迦葉」,這一派的核心思想被總結為「道德否定論」,啥意思呢?舉個例子,他們認為殺人或者偷盜並不是惡的,善行也並不會帶來道德上的好的結果。
  • 佛教:一個人業障深重,會有這4大徵兆,看看你佔幾個?
    所以,不要想當然地將佛教視為自己的「捷徑」,菩薩尚且還救苦救難、廣種福田,何況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提起業障,可能還有很多人不太理解。所謂「業障」,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所造下的惡業,惡因結惡果,是妨礙人修行的種種罪業。「一切業障皆由心生」,轉惡念、噁心、惡行,修善念、善行、善語,身口意三業清淨,自然多福報。一個人業障深重,會有這4大徵兆,看看你佔幾個?
  • 佛教:生活中,有3件事別亂講,尤其第三件,容易產生違緣
    第一位大師說: 「此夢是大兇之兆,在您所有的親屬都過世後,你才會死,你要經歷親屬離世的所有痛苦」。國王聽後大怒,將他打入天牢。第二位大師講:「要是夢見自己滿口牙都掉光了,那您將是所有親屬當中,壽命最長的,此乃長壽之兆」。國王聽後,龍顏大悅,對第二位解夢人賞金百兩。你看同樣一件事,說了不同的話,卻是兩種結果,一個坐牢,一個封賞。這兩種不同的結果,也象徵著人生兩種不同的命運軌跡。
  • 「福薄的人,往往嘴不好」:人到60,這三種話儘量少說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是福禍之門,生活中會說話的人,往往被認為是高情商的表現。在為人處世上,善於運用語言藝術的人,通常人脈都比較廣,而情商低的人,往往因為說話而得罪人,給自己招惹是非。因此,懂得一些語言方面的忌諱,是生活中一項非常有必要的技能。
  • 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首先欲界,由下至上共有六層天,此界眾生亦如人間,有飲食男女之欲;其中第一層天名四天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此皆是佛教護法天神。第二層天名忉利天,位於須彌山頂,又名三十三天,亦於須彌山山頂四角各有八天,中間一帝釋天宮,這就是俗稱玉皇大帝所居之處。從此天上又有須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此中他化自在天為欲界最頂天,是為魔王波旬所居處。
  • 佛教裡如何理解懺悔?_佛教_鳳凰網
    世尊在《業報差別經》中講到:「復有業作而不集。若有眾生。身口意等。造諸惡業。造已怖畏。慚愧遠離。深自悔責。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這裡講我們如果做了惡事,造了惡業,但是後悔了,對於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惡果十分恐懼,深深自責,發誓以後不造。這樣果報就是做而不集,業果最終不會聚集顯現,這一「作而不集」其實講述的就是懺悔。
  • 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什麼是陽善?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可以享受世人的讚嘆,但是如果名不副實,那就不是福而是禍了。積陰德的人自有天道正義護佑。陰德的福報要遠超陽善,是陽善還是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 佛教: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我們常常說「一切唯心造」,萬事發展的好壞全在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若充滿正能量,充滿陽光和善良,那自然吸引福報和好運來到我們身邊。但若我們內心的磁場是惡意的、消極的、灰暗的,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幸運。一個人的福報裡藏著他的幸運,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帶給他意外之喜。幸運藏在福報裡,要想交好運,首先得培植福報。一個人開始交好運,往往有這四大徵兆,你有嗎?
  • 福報將要耗光的人,有這三種特徵,有一種也要警惕
    《了凡四訓》裡講: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福報,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自己修來的。種善因,才能得善果。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福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注意,自己的福報就會一點點消耗掉。下面這這三種行為最耗福報,千萬要警惕。1管不住嘴,亂說話佛家常講:口業。
  • 佛教:什麼是陰德?怎樣積陰德?
    《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命。就是說我們做了好事,若懷著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稱讚的發心,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利益了自己,這種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但若一心為他人做好事,不圖任何回報,這種行善最有功德。
  • 從規矩談地藏七——誦經消業
    依佛法「自心本自具足萬法」的觀點,地獄是眾生心中本有之法,業緣成熟時便被調發出來,因此它是自心邪惡的對外投影、外現、外化。故知天堂、地獄皆是「業感所成所化」。我們的心不正是這樣嗎?只關心繫念個人私事,只關心己身及己身所需,塵勞不已,把這顆心搞到一點容人的空間也沒有。
  • 佛教根本·之一·核心教義(還原佛教的本來面目)
    (《布利哈德奧義書》)」這裡所謂「不予公開的秘密」,就是關於「業」的「新說」——「因善業而成為善人,因惡業而成為惡人。(《大森林奧義書》)」耆婆利對婆羅門阿爾尼說:「此(輪迴)教,直至今日婆羅門未曾知之;(《布利哈德奧義書》)」這話未免危言聳聽。壟斷知識的婆羅門未必未聞,只是無法回應:「第一因」「存在」位格高了沒用,低了問題更大;索性裝個糊塗,各說各話。
  • 佛教:一個人開始走運,會出現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小編告訴大家,能究竟真實地改善命運的方法是懺悔消業、行善積德,用佛教「六度波羅蜜」來說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算命轉風水,改變的是外境,燒香拜佛若不攝心,也只是過場、形式,其實都沒有什麼真實效益,佛說,「一切唯心造」,世上最厲害的「風水」是人心,最「靈」的佛菩薩是善良的自己。佛菩薩只是為我們指引解脫的方法和道路,但修行之路終究要靠自己走。自己種因,自己受果。
  • 道教修持中所謂「齋口」是什麼意思?
    口是心之門戶,一動一靜,即洩神機。一開一合,又收藏多少滋味?諸業之中,口業最輕,而最難防範者,又莫過於此。三界之中,謂之小羅世界,含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六天,眾生遍染三業,顛倒流離。又有胎卵溼化四生,其中,胎生最靈、卻又最苦痛。胎生通靈,同時,障業又最重,全在一念之間。若修道,罪業可以頓除,若耽塵憂眷,增業又最快。
  • 佛教中雙手合十的意義
    佛教徒,都有雙手合十的習慣。在律典中說,合十時雙掌要中空,而不是完全緊貼在一起。雙掌中空的意思,代表著無我、空性與法身;這裡並不是說光合掌就能擁有無我或空性,而是指我們自身也必須符合這合掌的意義。在藏傳佛法中,有將雙掌置於頭頂、喉間、心間的方式,這是依於密乘的道理,雙掌置於頭頂,代表解開頂輪的脈結,成就諸佛的相好,尤其是成就佛陀頂髻威攝相好。雙掌置於喉間,也就是喉結附近的位置,代表著解開喉輪的脈結,具足說法六十四妙音,成就喉嚨如法螺的相好。
  • 關於滅定業真言-網友文摘內容-佛教在線
    彩虹:  後學對地藏菩薩有信心,看了弘一大師的《地藏菩薩聖德大觀》後知弘一大師、蕅益大師等大德除了提倡念聖號外也提倡念滅定業真言,意即兩個都念最好。所以煩請趙叔為後學給滅定業真言用漢語拼音注下音,謝謝。
  • 佛教中有哪些懺法
    我國的佛教懺法起源於晉代,到隋唐時期特別流行。現在流行的懺悔之法有梁皇懺、慈悲水懺、大悲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等。1.大悲懺,儀式簡單莊嚴,是今天流行最廣的一種懺法。它是根據大悲咒而作,以三七日為期,誦念《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由於信仰觀音菩薩的信眾很多,所以從宋代開始形成儀軌,漸漸流行開來。
  • 《楞嚴經素解》卷八:六道輪迴,十因六果
    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若諸眾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解釋】阿難。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是為上天所庇佑,為上天所記功的。那麼何謂「陰德」?就是暗地裡偷偷行善做好事,不是為了行善而行善,而是單純的慈悲心起,利益眾生、不求回報。「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時時處處行善積德,即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