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莫言對話內容成北京高考作文題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今天上午,隨著北京高考首科語文科目開考,吊足大家胃口的作文題目終於揭開謎底。今年的作文題目是科學家與文學家的對話,假如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可能是手機,因為它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

  此前社會大猜想的「中國夢」、「正能量」等熱門詞都成為「傳說」,無一命中。不過,楊振寧和莫言這兩位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文學獎的大家,此次卻和作文題扯上關係。

  記者注意到,儘管材料中沒有直接表明科學家和文學家的身份,但這段對話正是今年5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北大展開的一場「科學與文學的對話」中的片段,著名書畫家範曾主持。

  兩個多小時中,三位大家對話精彩紛呈,處處閃爍著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們對科學與文學、天才與成功、真情與妙悟、「中國夢」以及誠與德、勤與拙等問題的思考和解答,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2013年高考作文題

  科學家:假如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是什麼呢?

  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資訊時代的一個標誌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

  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學家和文學家關於手機的不同看法引發你怎樣的思考和想像?

  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現實場景回放

  莫言北大對話楊振寧

  今年5月16日,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莫言相聚北大,展開一場「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與年輕人聊「科學與文學」、「天才」、「中國夢」等話題。愛發問的楊振寧還突發奇想,問莫言:「如果把愛迪生請回來,21世紀最讓他感到神奇的東西是什麼?」莫言覺得這個發問像科幻小說,「手機吧,它太神奇了。」

  我來 作文

  當作文題揭曉的時候,本報的兩名記者馬上進入「考試」狀態。我們今年的高考報導就從「實驗」當考生寫作文開始……

  模擬考生1記者程磊:科學的背後是真理

  現場寫作文:「人類一動腦,上帝就發笑。」我想,這並非只是表明上帝的萬能,而是人類對於力量的崇拜,漠視了對於真理的堅守。

  人類往往因為新的發明創造而興奮不已,進而崇拜無數的科學家,卻忽視了這些成就背後科學家們堅守的真理。愛迪生的真理是堅持不懈,海倫·凱勒的真理是永不放棄,耶穌的真理是愛你的仇敵。這些先賢影響著人們,但如果沒有他們對真理的追求和堅守,他們的成就不會如此光輝。

  三十年前,中國人因為渴望財富而重新被世人認識。三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因為渴望真理而被世界知曉。從吉林大火到加納中國工人遇襲,再到延安城管部門被網友熱議,微博的出現喚起了人們對真理的渴望。新媒體新技術的出現,讓人們眼前一亮的同時,也讓曾經看穿錢眼的人們認識到了分辨善惡曲直的重要。

  AK-47的發明者後悔自己發明的武器害人無數,原子彈的發明者也不會想到後人對核武器會如此忌憚。當自私、嫉妒、貪婪被我們「默認」為人性的一部分時,是否我們該反思,這些東西甚至比科學發明更重要。人們徘徊在真理與現實之間,卻往往丟掉了永恆的真理。「習武先習德」,而似乎在我們的教育中,德行的修養早已被技藝的高低所取代,忘記了教育的初衷。

  「不是槍殺人,是人殺人。」這是美國前總統裡根的名言,應發起我們更多的思考。

  模擬考生2記者蒲長廷:當夢想照進現實

  現場寫作文:隨著社會發展,我們未曾實現的夢想,經過涅槃、無數次的跌跌撞撞、翻山越嶺都成了現實。當夢想照進現實,我們應更珍視現在,努力創新改變生活。

  首先,我們今天的成功來之不易,夢想經過千辛萬苦才得以實現。新東方的創立人、「一把手」俞敏洪曾一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學校開除,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一邊貼小廣告幫助學生補習英語,一邊準備出國發展。歷經美國大使館的多次拒籤,他也沒有被一次次的挫敗擊潰。經過13年的歷練,最後終於創立了新東方,直至現在在美國上市。一個從未出過國的人,卻幫幾十萬學子完成了出國留學的夢想。2003年的非典,醫護人員們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在痛苦中掙扎的患者。多少人付出了生命,才研製出治療非典的疫苗。再說「神九」、「神十」的發射,歷經了多次實驗,多少航天人夜以繼日的辛苦研究,最終實現了13億人的夢想。

  其次,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成功,否則一切前人的成績將毀於一旦。近些年,我們以犧牲環境作為社會發展的代價,亂砍亂伐、河水汙染,我們無視環境的重要。「PM2.5」、「霧霾」等環境新名詞層出不窮。兒時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湖水都已不復存在,環境情況惡化。

  古往今來,多少古人為我們創造,我們不能將其毀於一旦。當夢想照進現實,請珍視我們已擁有的成功,再努力創新發展。

  作文題解析

  有深度且大膽

  配得上「新課標」三個字

  上午,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副主任、語文學科負責人王乃中表示,這個題目是典型的「科技如何影響時代」的命題,科學家著眼於技術進步,文學家則更關心社會人文領域。

  相對而言,對唯科技論的反思,對人文思潮生活方式因科技而改變的思考,對時代日新月異的歌頌,對一個又一個時代更迭的親身體會,都能寫出典型一類文立意。語文老師肯定更喜歡貼近人文關懷的破題和升華角度,就擔心學生缺乏類似的思維眼界和日常訓練。這個題有深度,不容易寫。

  這個題目是莫言、楊振寧在北大對話時提到的真實問題,北京卷居然又回到了「北大相關時事」的路線上了。

  新課標卷作文題是針對高中同學關係進行數據調查和原因分析的材料。這個題目出的相當有質量且大膽,既貼近學生生活,又有多元化的思考深度,聯繫到前陣子的「謝室友不殺之恩」,同樣很有現實意義。這個題是真正配得上「新課標」三個字的作文題。別寫成校園生活記敘文,那太淺,應思考社會上的人與人。文/記者 蒲長廷 李潔 程磊

相關焦點

  • 北京高考作文神調侃
    【PConline 雜談】5月15日,楊振寧和莫言這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北京大學展開了一場名為「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楊振寧問莫言,「如果把愛迪生請來,在這個世界生活一個禮拜,哪一個東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莫言的答案是手機。楊振寧表示贊同,稱手機是資訊時代的標誌物,而莫言則認為手機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和觀念意識。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原標題:   頗為巧合的是,北京英語卷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與今年廣東高考的語文作文題恰巧「重題」。而對於這樣的巧合,也令考生們印象深刻。一位人大附中女生走出考場時,甚至激動地和她爸爸說,「老爸你說對了!你考前還讓我去種地呢,你知道我們作文寫什麼嗎?種西瓜!」  如何寫好這一道英語作文題?
  • 三十七年的中國高考作文題,你寫過哪個
    字左右的對話片斷(20分)       要求:1.對話與《鳥的評說》內容有關,並據此展開想像2.用對話方式寫,不要用概述和轉述方式寫,不要寫成獨白或詩歌       1996年       仔細觀察下頁《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       一、用說明文字介紹兩幅漫畫的畫面內容注意
  • 2017北京高考作文竟與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撞題」
    原標題:2017北京高考作文竟與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撞題」 6月7日上午,高考語文考試結束,作文題目又成了國民熱議的焦點。哪套作文題目「最接地氣」、「最難寫」、「最腦洞大開」等等,成了吃瓜群眾探討的議題。
  • 2020福建高考作文題揭曉!
    為了讓大家早點兒、再早點兒知道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題,小編總是比家長還積極地蹲守在考點大門前,恨不得離考生近一點,再近一點…… 終於,英勇的小夥伴們不負眾望,get到了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題!
  • 2013北京高考作文:《愛迪生與手機》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一直都是考生們關注的話題,中國教育在線將在第一時間匯總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希望為2013高考生提供服務。  2013年高考語文科目已結束,以下為北京2013年高考作文題:  材料作文,材料為兩個科學家對話,愛迪生回到21世紀對手機怎麼看,不少於800字,題目自擬!
  • 遼寧2016年高考作文題出爐 附歷年作文題
    人民網瀋陽6月7日電(邊晗)據了解,2016年高考遼寧的作文題目大致如下: 給出一段閱讀材料,材料內容為培養語文素養的途徑有課堂學習、課外閱讀、課外實踐等。請自擬題目,談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遼寧歷年高考作文題 1983年 看圖作文說明文一篇,議論文一篇(漫畫《挖井》) 1984年 一段報導:關於怎樣寫作文 1985年 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於環境汙染問題) 1986年 樹木·森林·氣候 1987年
  • 外教做高考英語卷驚呼「趕上美國高考」
    金陵中學中美班美籍外教亞歷克斯·阿爾託夫(Alex Althoff)昨天體驗下中國的高考——江蘇省英語考卷,除聽力和寫作之外的60題他只錯了4題。不過他坦言,這份卷子有點難,很多題目難度接近或趕上SAT考試(美國高考),恐怕他的學生裡,也只有「the best of the best」(頂尖學生)才能考出相當好的成績。
  • 莫言贊楊振寧是天才:假如有來生我要學物理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左)和莫言相聚北大開展對話,範曾(中)主持。  □精彩瞬間  楊振寧搶主持人飯碗  「我有一個問題問莫言。」在對話中,這是楊振寧重複最多的話,他發問之多甚至超過主持人。  在學生提問環節,有人問莫言「文學與故事」的話題,莫言回答後,楊振寧卻覺得有點意猶未盡,他搶著發問:「講故事的人不一定都成了作家,而你怎麼就成了作家了?」這一搶問引起了現場觀眾的笑聲和掌聲。莫言這次回答要認真許多,他稱自己首先是聽故事,喜歡誇張的轉述,其次懂得選擇故事,經歷過一段迷茫期後,認識到作家應該寫他熟悉的經歷和生活。
  • 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出爐
    7日上午,北京2020年高考作文題公布。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高考大作文題仍為「二選一」: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整個系統55個衛星織成一張「天網」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
  • 莫言領諾獎後,卻被楊振寧調侃出身問題,莫言:以中國農民自豪
    莫言、高錕等多人獲獎,這些名字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楊振寧、屠呦呦、莫言這樣的名字,屠呦呦女士和青蒿素、瘧疾深深聯繫在一起,楊振寧更多因為與翁帆的婚姻走入大眾視野,而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當年莫言的名字出現在諾貝爾獎花名冊的時候,全國人民都跟著沸騰了,他是中國人的傑出代表和文學驕傲。
  • 真情·妙悟·文章——楊振寧、莫言、範曾對話科學與文學
    談治學 相同的「三部曲」 談到治學精神,楊振寧饒有興味,「9年前,範曾先生畫了一幅大畫送給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畫的是我和陳省身先生之間的對話,把我和他的表情都表現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賞的是範曾題的詩,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認為這七個字將科學研究所必需的過程說得非常清楚。
  • 2020年北京高考作文命題,被高思押中了!
    今天上午,2020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結束,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也隨之公布出來。高思教育高中語文組老師——夏培程、和鵬飛兩位老師,押中了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題,一起來看看!2020北京高考作文題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1)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
  • 張春蔚:高考作文題折射人生思索 教育逐步回歸真知
    【事件】2012年高考語文考試昨天上午結束,各地作文命題已經公布並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北京卷題目:火車巡邏員老計的故事。廣東卷題目:想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上海卷題目:心靈中閃過的微光。江蘇卷的題目:憂與愛。
  • 英語作文「學」捏麵人 一卡通成物理題
    原標題:英語作文「學」捏麵人 一卡通成物理題   昨日,北京二中考點,高考最後一科英語考試結束後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外來戶」英語作文考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捏麵人手藝;理綜考試則引入公交一卡通為素材,要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其原理。   昨日,隨著英語科目考試的結束,2015年高考落幕。多名考生稱,英語考試題目不難,理綜不少題目考的是理論和實際應用的結合,整體難度也不大。
  • 2018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出爐 看看哪個最難?
    中新網6月7日電 綜合消息,2018年高考語文是首門應試科目,其中,受人關注的作文題已經出爐。快來看看,你會怎麼寫?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  全國卷I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
  •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對於這則材料,你有何感受、聯想和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面對這18套作文題,我們一方面去欣賞它的價值,另一方面我們又可分析它、反思它的不足,從而不斷地完善它,以便更好地促進我們的作文教學。筆者不才,欲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今年的高考作文題進行述評,闡發個人的一些見解,以冀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材料與題型 今年的18套作文試題無一例外都是新材料作文。
  • 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出爐
    武漢中學考點外的雨傘陣高考首日大家最最最最最關心的還是作文題是的!終於來了!2020湖北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剛剛走出武漢高考考點的學生獲悉,今年湖北高考採用的全國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也陸續出爐2020各地高考作文出爐(持續更新)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2017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及滿分作文:說紐帶(全文閱讀)
    ­  2017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及滿分作文:說紐帶(全文閱讀)  高考滿分作文是同學們參考寫作的重要範文,以下是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的2017北京高考滿分作文匯總,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原題回放­  大作文題目二選一:­  「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
  • 08高考部分作文題揭曉陝西作文緊扣抗震救災主題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今年高考前,很多人就在紛紛猜測,北京奧運、抗震救災和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等重大事件會不會進入高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