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醫療或成為 下一個萬億美元產業
20年前,醫療和銀行是僅剩的兩個尚未擁抱消費革新和數字革新的行業。如今,可能就只剩下醫療了。
但英國《經濟學人》認為,數字醫療的黎明即將到來。
麥肯錫諮詢公司的內部智庫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認為,在數位化方面,醫療業確實不只落後於銀行業,還落後於旅遊、零售、汽車製造,甚至包裝消費品行業。在美國,約有七成醫院仍使用傳真和郵寄的方式發送病歷。在西班牙,馬德裡一家大型醫院的執行長表示,當2020年春季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西班牙時,全國不同地區之間幾乎沒能共享任何電子病歷。
疫情暴露出醫療行業數位化方面的不足,迫使遠程醫療得到了廣泛和快速的運用,並最終推動了變革的發生:從健康應用創業公司、醫院、保險公司、藥房到亞馬遜、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正在爭相提供此類服務。
從聯邦政府到小鎮醫生,整個美國的醫療系統幾乎一夜之間就得開始應付虛擬訪問和新的應用程式的考驗。2020年8月,總部位於紐約的虛擬醫療巨頭Teladoc以18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慢性病護理提供商Livongo,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一筆數字醫療交易,風險投資也隨即湧入這一領域。
麥肯錫估計,到2024年,來自遠程醫療、網上藥房、可穿戴設備等的全球數字醫療收入將從2020年的3500億美元增至6000億美元。在美國價值3.6萬億美元的醫療保健市場中,很大一部分企業將經歷數位化轉型。中國、歐洲以及大部分有醫生行醫的地區也在發生同樣的變化。
看起來數字醫療將成為下一筆萬億美元大生意的產業。據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受青睞的非上市數字醫療企業已獲得84億美元的股權融資,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加一倍以上。研究公司HolonIQ表示,該行業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估值10億美元或以上)總估值已經超過1100億美元。2020年9月,獲得谷歌1億美元投資的遠程醫療公司AmWell通過IPO融資7.42億美元,市值達到60億美元;12月,中國在線商城京東旗下的數字藥房京東健康在中國香港招股融資35億美元,是香港當年第二大IPO。
投資者如此熱情不足為奇,因為人們對數字醫療的需求正在激增。《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最近發表了一項對約1600萬美國患者的研究,發現在2020年1月到6月間對遠程醫療的利用激增了30倍。高德納2020年5月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顯示,他們正越來越多地使用網際網路和手機應用來滿足各種各樣的醫療需求。
美國白宮前技術官員安尼什·喬普拉認為,業界的努力加上監管的壓力正引領數字醫學進入「新時代」。(陳記)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責任編輯:DF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