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國首款國產溫度傳感器晶片發布,美日德壟斷的市場!

2020-12-04 Science鋒芒

5G網絡現在在全球都已經沸沸揚揚,但是我們可能僅僅局限於手機,在概念上我們要知道,5G時代的到來不僅僅是手機方面,是全世界的智能設備方面,尤其是一些傳感器,可能大家對於傳感器這一方面不是特別的了解,那我就來為大家說一下吧。

傳感器裡面最重要的依舊是晶片,但是傳感器內的晶片對於像光線、溫度這樣的環境因素有更高的要求,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的傳感器晶片市場都已經被美國、日本以及德國壟斷。

但是今天我們一定是要說到一個好消息的,那就是我國國內第一款溫度傳感器晶片已經正式發布了。

在此之前,中國對於這一方面的需求也一直都是依靠國外進口,但是華為公司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教訓是巨大的,所以無論是在哪一方面我們都要積極主動地實現獨立自主。

我們要知道,我國國內的首款國產溫度傳感器是由山東華科半導體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研發與製造的,我們一般人可能對與溫度傳感器的晶片製造流程也不是特別的熟悉。

據了解這一晶片的製造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這其中包括磨劃、固晶、焊線、封裝、測試、標定等,雖然晶片的面積只有小小的一塊,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技術可是擁有非常高的含金量的,我國能夠成功研製出這一晶片,打斷國外市場的壟斷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一晶片的研製成功更是代表著我們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一大進步,相信未來我們國家在收市時用的晶片領域也會擁有自己的突破,中國在這一方面的市場也在慢慢的打開,國內企業也不再需要依靠國外進口,不僅節約了很多的資金,並且還不用擔心國外大國的打壓。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中國耗資1040億,在建全長818公裡高鐵,預計2022年開通

耗資超283億,在建全長超137公裡湖杭高鐵,預計2022年建成

台州耗資228億,在建一條軌道交通線,沿途共設15個站點

相關焦點

  • 突破美日技術壟斷!國產蝕刻機困境破局,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開篇提醒:本期的支線將從晶片製造的整個流程中,重點帶出「蝕刻步驟」中的尖端設備——蝕刻機,然後主線將從全球蝕刻機的市場形勢,拉回到國產蝕刻機的現狀和進度,弄清楚新生的中國蝕刻機企業,是如何突破美日老牌蝕刻大廠的技術圍堵。「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蝕刻機不是光刻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65家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上榜!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就類型而言,其包括溫度溼度、壓力、重力、光傳感器等等,其中睿創微納主要關注非製冷紅外熱成像 MEMS 晶片、探測器、機芯,敏芯微則主要關注 MEMS 麥克風、壓力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去年,睿創微納(旗下子公司艾睿微電子)發布了國內首款 10μm 1280×1024 非製冷紅外探測器(機芯),並在晶片層面實現數字輸出。作為科創板首發的 25 支股票之一,睿創微納目前市值約為 196 億元。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的助推下,以民品為主要目標市場的睿創微納正積極擁抱軍品市場。
  • 中國製造世界最大風力發電機,那轉一圈能產生多少度電?
    當然相比之下,風力發電的成本是更低的,因此我們國家也就更加注重風力發電機的修建,目前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可是中國製造 雖然如此,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一個風力發電機的建設所消耗的資金也是非常龐大的,遊由此可見,我們國家綜合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所有的大型設備的建設也是非常引人矚目的,我們相信中國的未來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 國產液晶屏壟斷市場了?先別激動,材料還被美、日、德卡著呢
    眾所周知,現在「缺芯少屏」的說法再也沒人提了,因為現在中國不缺屏,甚至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液晶屏生產國、最大液晶屏出口國,佔到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網友是非常驕傲的,但事實上我想給大家潑點冷水的是,別看中國液晶屏這麼厲害,但材料其實是被國外壟斷著的,以液晶材料為例,日本、德國壟斷96%的市場,這導致國產液晶屏利潤低,原料廠商賺走了很多錢。
  • 遭日美壟斷的核心部件,被這家中企打破壟斷,國產替代迎來曙光
    不過,在射頻晶片與零部件市場中,Skyworks、村田、Aorvo、博通等幾大日美廠商,佔據業界超80%的份額。而國產廠商在這一領域,只在中低端市場有所發揮。如今,提升中國晶片自給率被提上了日程。  在射頻晶片中,華為採用了自研、國產與日系相結合的手段。其中,卓勝微成功打入了華為的供應鏈。
  • 深迪發布中國首款消費級商用三軸MEMS陀螺儀
    ,Ltd)正式發布其首款三軸微機電(MEMS)陀螺儀產品,ST200G。這是中國首款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消費級商用三軸MEMS陀螺儀。它繼深迪2009年底發布中國首款消費級商用單軸MEMS陀螺儀SSZ0304CN打破國內消費電子廠商100%依賴進口陀螺儀晶片之後,又一款裡程碑的產品,並宣告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消費級MEMS陀螺儀進入三軸時代。
  •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問世,可用於14nm晶片製造
    為了緩解晶片製造產業鏈上的僵局,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技術的科研工作。而在近日,我國又在晶片技術上迎來了新的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成功問世。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近日,京儀裝備首創的14nm晶圓倒片機成功生產,這種倒片機的速度最高可達300片/h,是首款國產的高性能晶圓倒片機,可以對用於14nm級別晶片生產的晶圓進行倒片。
  •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
    導讀:打破技術壟斷,中國高能離子注入機取得突破,華為晶片「有救」了?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了,無論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智慧型手機,電腦還是人工智慧AI技術,幾乎都離不開高端智能晶片的支持,可以說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晶片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也要不斷的加大在晶片領域的研發才行!
  • 國產汽車如何突破車用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技術瓶頸
    打開APP 國產汽車如何突破車用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技術瓶頸 李晨光 發表於 2020-03-12 14:15:04 據Plunkeet Research預測,2020年全球毫米波雷達的出貨量將達到7000萬個,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2015-2020年的年均複合增速約為24%。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18年國產車載毫米波雷達為42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毫米波雷達或將超70億元。
  • 嶗山企業研發國內首款風速傳感器!
    據悉,公司研發成功國內首款風速傳感器目前已經進入市場化階段。芯笙科技創始人陶繼方表示,該傳感器的應用,有望打破風速智能控制晶片領域國外壟斷現狀。陶繼方介紹,致力於空氣流量的檢測和控制,企業研發出可嵌入空調的風速傳感器智能模塊,通過顯示和控制風速,讓空調更加智能化,讓人的體感更加舒適。「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空調品牌應用了風速傳感器,但大多數為國外研發的晶片產品,芯笙自主研發的產品為國內首款,有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現狀。」
  • 【頭條】5G時代「中國式崛起」,國產光通信晶片奮起直追;
    【頭條】5G時代「中國式崛起」,國產光通信晶片奮起直追; 但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0年)》(以下簡稱《路線圖》)顯示,2018年以前,國內企業目前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雷射器、探測器、調製器晶片,以及PLC/AWG晶片的製造工藝以及配套IC的設計、封測能力;25Gb/s的PIN 器件與APD器件可以少量提供,而25Gb/s DFB雷射器晶片剛完成研發。
  • 打破美日歐壟斷!剛剛,中國稀土領域又獲一重大突破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世界稀土在中國,中國稀土在包頭」。數據顯示,被譽為稀土之都的內蒙古包頭市,掌握著全國83.7%、全球38.7%的稀土資源。近日,該地區利用稀土資源順利研發了新產品,並有望實現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據界面新聞1月11日報導,包頭稀土研究院已與成都某科技企業達成技術轉讓協議,前者 擬首期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籌備建造中國首條月產800公斤稀土納米斷熱漿料中試生產示範線。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光刻,是晶片製造中難度最大、耗時最久的工藝,成本超過整個晶片生產成本的30%,它也是我國高端晶片製造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因為尚未完全掌握14nm以下晶片製造的核心技術,晶片加工只能依靠代工(光刻設備和光刻材料一直是被國外壟斷的)。
  • 地平線入選CB Insights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
    根據CB Insights給出的入選理由,地平線作為專注於智能駕駛的AI晶片獨角獸,近年來在晶片研發和商業落地上取得了諸多進展。地平線2019年8月發布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集成了地平線第二代BPU架構,能夠提供4 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2瓦。
  • 國產系統強勢崛起!推出全球首款大一統系統:兼容X86/ARM晶片架構
    【5月1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只要一提及「晶片、作業系統」,一直都是國產科技領域的痛點,尤其是對於「Wintel」聯盟,在微軟、Intel強勢結合之下,直接將Intel晶片、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進行強勢捆綁,唯有X86架構晶片才能夠安裝Windows系統,他們也幾乎壟斷著全球
  • 打破美日壟斷,中國可以自己造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了
    這背後是中建材旗下凱盛科技投資建設的中國首條自主研發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標誌著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對於我國液晶面板的產業配套、行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根據統計,全球玻璃基板的主要供應商為美國康寧(Corning)、日本旭硝子(AGC)、日本電氣硝子(NEG)及日本板硝子等企業,這些美日廠商佔據了市場94%的份額,其中康寧佔據了50%的份額。玻璃基板行業的中國力量TFT-LCD行業中,一般按照產品尺寸進行世代劃分。
  • 國產PC晶片再傳好消息!微軟推新版Win10系統:可打破壟斷
    【12月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們國內的絕大部分智慧型手機、電腦產品都依賴於進口晶片產品,雖然我們國內也有很多手機晶片、電腦晶片產品,例如紫光展銳、華為海思等手機晶片,龍芯、飛騰、華為海思、申威、兆芯等PC晶片產品,其中國產PC晶片產品目前依舊還存在很多短板,因為這些國產PC晶片除了兆芯以外
  • ...重磅發布:國產PET/CT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飛行時間技術(TOF...
    12月19日,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舉辦的「2020 年核醫學分子影像新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會上,賽諾聯合醫療發布:已率先實現200皮秒量級飛行時間技術(TOF),並已獲得檢測機構認證。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超百萬國產紅外溫度傳感器火線「救場」
    在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八寸線車間裡,一場與病毒的賽跑,自春節至今每天都在上演——生產線開足馬力趕製自主研發的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為紅外體溫計提供必要的核心器件。  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蔓延,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
  • 打破晶片壟斷,是國產晶片公司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2.國產晶片企業面臨的難題晶片製造是非常精密的工序,需要把小如細胞的電子元器件有序的排列在晶片內部,這是必須用光刻機才能完成這項工作的。由於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尚不具備生產高性能光刻機的能力。同時國發達國家禁止向中國出口光刻機,即便某些國家願意出售光刻機給中國,那也是被淘汰下來的落後設備,用這種落後設備生產出來的晶片毫無市場競爭力。3.企業為何寧願進口晶片而不研發晶片我國去年進口晶片數量高達2300億美元。進口金額已經超過了石油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