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超百萬國產紅外溫度傳感器火線「救場」

2020-12-04 新民晚報

在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八寸線車間裡,一場與病毒的賽跑,自春節至今每天都在上演——生產線開足馬力趕製自主研發的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為紅外體溫計提供必要的核心器件。  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蔓延,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位於嘉定區的工研院研發部擁有紅外溫度傳感器開發的完整技術能力和豐富經驗,在國內最先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的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產品,並在自己的國內首條8寸MEMS生產線上實現規模生產,成為替代進口的首選。  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8寸線於2月2日正式開工,為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提供大量傳感器產品。據介紹,生產線當前產能是6萬顆/天,全面復工後可達13萬顆/天,將為國內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提供充足的傳感器產品。截至目前,超過百萬顆紅外溫度傳感器晶片已經從8寸線上下線,奔赴下遊生產商。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款國產溫度傳感器晶片發布,美日德壟斷的市場!
    傳感器裡面最重要的依舊是晶片,但是傳感器內的晶片對於像光線、溫度這樣的環境因素有更高的要求,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的傳感器晶片市場都已經被美國、日本以及德國壟斷。但是今天我們一定是要說到一個好消息的,那就是我國國內第一款溫度傳感器晶片已經正式發布了。
  • 我國自主研發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新華社成都1月21日電(記者吳曉穎)在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條現代化生產線上,一片片薄如蟬翼、名片大小的磁性基板材料被製造出來。別小看這塊僅有2.25平方分米大小的黑色磁性基板,它被切分組裝在手機背面攝像頭附近,可以保障手機在複雜環境下傳輸天線信號,相當於和外界互聯的傳感器。這款由電子科技大學歷時10餘年研發的高磁導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國外基板廠商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僅被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採用,產品還銷至美國、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
  • 安光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VOCs監測體系打破國外壟斷
    安光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VOCs監測體系打破國外壟斷北極星VOCs在線訊:近日,安徽光機所環境光學中心雷射與紅外光譜研究室的「基於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的VOCs監測體系」,在2017年全國VOCs監測與治理創新成果評審中斬獲「優秀創新技術」大獎。本屆從申報的近百個項目中共評選出優秀創新技術7項。
  • 打破國外壟斷,全球排名第四
    額溫槍是一種紅外測溫儀,對於這樣的儀器來說,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由紅外MEMS晶片封裝之後形成的探測器。其實,MEMS(微型機電系統)晶片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們的周邊,手機裡的矽麥傳感器、橫豎屏感應傳感器、汽車上的壓力傳感器等,並且隨著5G時代的到來。MEMS晶片的應用場景還在不斷拓展。李剛創始的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個領域研發生產的龍頭企業。
  • 又一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
    10月25日,中國金屬學會在內蒙古包頭市組織召開了由包頭市威豐稀土電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國產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認為基於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原材料到成品工藝控制完全自主,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這一新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 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1796多億。
  • 打破國外壟斷,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發布,2股或受益
    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點評: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1796多億。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威海帕斯碸新材料: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 這位985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品已被華為應用!
    現任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多頻譜吸波材料與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鄧龍江教授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電磁功能材料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帶領團隊在電磁功能材料機理、製備技術、工程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為我國該領域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鞍鋼新型索道用鋼絲繩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由鞍鋼鋼繩公司研製的高性能柱狀新型繩芯索道鋼絲繩,成功應用到浙江溪口雪竇山景區和浙江千島湖黃山尖景區的脫掛式索道,打破了國外對該領域的壟斷,為鞍鋼進一步拓展客運索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脫掛式索道對鋼絲繩性能要求極高,延伸率需達到1.5‰,而國產鋼絲繩延伸率通常在3.5‰左右,所以脫掛式索道鋼絲繩的供貨一直被少數歐洲公司壟斷。我國名山大川眾多,索道建設日新月異,索道發展空間極為廣闊,目前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 國產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發展之路
    該技術具備實時、在線、連續、多組分同時監測能力,無需頻繁校準,國際上利用該技術開展了對大氣環境及大氣汙染的觀測及研究工作。  與很多儀器相似,多年來中國市場上FTIR儀器被國外品牌長期壟斷,國內廠商尚不具備FTIR儀器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
  • 顛覆性技術製備材料 超級顯微鏡打破壟斷
    王廣厚介紹,現有的材料,比如鋁要在接近零攝氏度的時候才能夠有超導性質,而根據新技術,有跡象表明形成66個鋁原子的團簇,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甚至接近100攝氏度時都可以具有超導電性,可以實現電子配對。   王廣厚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國外就有人對此進行基礎研究,他在頭腦中也萌生了研究該技術的想法。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率先在國內開展原子團簇物理研究。
  • 疫情下額溫槍告急,紅外溫度傳感器訂單排至5月!
    用某受訪者的話說,「漲到紅外傳感器廠商從未預期過的數量」。T9Resmc作為直接對接測溫儀終端廠家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原廠,杭州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華微」)在疫情期間紅外測溫傳感器訂單量就翻了十幾倍。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臺國產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在滬交付
    10月16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在滬交付給吉祥航空,標誌著研發生產該飛行模擬機的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一舉躋身研發生產世界最高等級飛行模擬器廠家的行列。
  • 「中國IC風雲榜新銳公司候選」燁映電子:「熱電紅外中國芯」為疫情...
    依靠三步走策略,燁映電子不僅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掌握智能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核心晶片技術的企業,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建立起產品生產製造配套供應鏈的企業,其智能熱電紅外傳感器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國內已經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國產紅外體溫計的市場佔比已接近20%。
  • 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在溫度傳感器等行業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計算機微處理器技術的發展、現代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提升、新型半導體等材料的推出和加工製造工藝的進步,紅外傳感器近年發展迅猛。據國外某研究機構預測,紅外傳感器全球銷售額從2010年的$1.52億美元增長到了2016年的2.86億美元。
  • 孟津縣隆華科技子公司國產首套G10.5ITO靶材 打破國外壟斷
    這是該公司繼G8.5顯示面板產線實現穩產的又一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面,填補國內空白。    最近,我國首套G10.5TFT-LCD用ITO靶材從孟津縣洛陽空港產業集聚區隆華科技集團廠區內的晶聯光電ITO靶材生產基地順利裝車交付。這是該公司繼G8.5顯示面板產線實現穩產的又一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面,填補國內空白。
  •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