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缺芯少屏」的說法再也沒人提了,因為現在中國不缺屏,甚至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液晶屏生產國、最大液晶屏出口國,佔到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網友是非常驕傲的,但事實上我想給大家潑點冷水的是,別看中國液晶屏這麼厲害,但材料其實是被國外壟斷著的,以液晶材料為例,日本、德國壟斷96%的市場,這導致國產液晶屏利潤低,原料廠商賺走了很多錢。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液晶分為單晶和混晶,而單晶是不能直接用於顯示的,液晶的顯示材料中需要混10到20種不同的單晶,然後形成混晶才能夠用於顯示。
單晶目前國內有一些廠商能夠生產,但混晶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他們從中國廠商或者其它國家的廠商手中採購單晶,然後生成成混晶,再賣給屏幕廠商。
目前前三大廠商德國Merck、日本Chisso和大日本油墨(DIC)佔據了混晶市場96%的份額,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
而除了液晶材料外,我們還可以說說玻璃基板,一塊液晶屏需要兩塊玻璃基板,而玻璃基板的性能與液晶屏的透光度、解析度、重量、可視角度有非常大的關係。
所以說,玻璃基板是TFT-LCD面板行業上遊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但這樣的材料目前是被美日廠商壟斷著的,前三大廠商佔了近96%的份額。
美一家康寧就佔了50%,然後日本的旭硝子佔了25.8%左右,日本的電氣硝子佔了19.6%,而第四名還是日本的廠商安瀚視特,佔了3.6%。給其它廠商僅有1%的份額。
而中國的液晶屏廠商像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等基本上不管是液晶材料,還是玻璃基板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可見,雖然國產液晶屏很風光,但其實從設備到材料,很多依賴於國外廠商,這也導致國產屏幕利潤低,所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先別這麼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