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X博士,ID:doctorx66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瑞士有瑞士軍刀,中國也有許多中年男人,都愛在皮帶上掛一把瑞士軍刀。
然而在廣東,瑞士軍刀卻賣得特別差,因為在廣東都是人手一竹竿。
廣東的竹竿基本是自產自銷,每出爐一批新的竹竿,總會有廣東人在默默觀察。
在淘寶或者1688上,輸入「竹竿」,銷量高的都是產自廣東的
從評價就能看出,人們買竹竿基本是用來搭菜棚、圍籬笆、搭支架,甚至還有人拿來搭房子。
「直「、「挺粗的、挺好的」,是廣東人對竹竿的最高評價。
中國人發明了筷子,兩根細長的木棍,就可以夾、挑、舀、撅,讓老外羨慕不已。
但如果好萊塢劇組看了廣東人是怎麼用竹竿的,他們可能要把復仇者聯盟推倒重拍了。
插畫:雞神
廣東有句俗話,叫「東莞拳頭新會筆」,說是東莞人盛產打手,新會人盛產文人。我們老闆霍大強就想拍一部東莞拳頭VS延邊殺手的B級胡逼電影,此事先按下不表。
搜索與竹竿有關的廣東地方新聞,就能知曉廣東的彪悍民風。
在2016年,廣東的小偷只要帶上一根竹竿、一捆電線、一瓶強力膠,就可在深夜裡輕鬆盜竊。
在廣東小偷的黑話裡,竹竿撬門,叫「鉤」;竹竿偷手機,叫「粘」;竹竿偷筆記本,叫「釣」。
於是,忍無可忍的廣東省公安廳,在16年5月17日-23日,展開了為期一周的「颶風7號」行動,全省抓捕犯罪嫌疑人1043名。
警方展示小偷的作案工具,以及犯罪過程
小偷可以用竹竿獲取不法所得,警民也能靠竹竿伸張正義。
在佛山,只要你敢偷一個小孩,就會被數百個住戶手持竹竿一頓暴打。
就算是躲到下水道裡,竹竿在下一秒也能變成城管的長槍,硬是能將小偷從下水道裡捅出來。
小偷憑藉竹竿潛入寢室,盜得筆記本電腦後,又被警察憑藉竹竿依法逮捕。
在對抗惡勢力的過程中,竹竿一步步升級,直接成為廣東武警擊退匪徒的必殺技:
來源:《民主與法制》,第22頁
竹竿可以維護治安,也可以教育小孩。
在廣東,打小孩叫「竹筍炒肉絲」。
廣東肇慶市,一位媽媽在商店門口用竹竿打小孩,後被街坊勸止
被打完後,小孩會自嘲一句「屁股畫竹子」。
小孩子寫日記調侃道:「打完後身上都有國畫,漂亮的竹子,我都順便畫葉子。「
西方人離不開刀叉,東亞人離不開筷子,廣東人也離不開竹竿。
廣東有句俗話叫「有物依鬱,揸住碌竹」,表示拿著一根竹子隨時應對風險,有備無患。
廣東的路人NPC,總會在關鍵時刻,不知道從哪個四次元口袋裡掏出一根長長的竹竿。
6月21日,在佛山市,有車開進了一條運河,路人就拿出一根竹竿救人。
對於一部分平衡力足夠高的人來說,只要有一根竹竿,自立門戶也不是什麼問題。
一根竹竿就是一套屋企,最差也不用怕從樹上掉下來。
但在過去黑白的八十年代廣東,沒有竹竿連電視都看不了。
將天線綁在竹竿上,朝向東南,就能接收到香港電視臺的電視信號。
有竹竿的村民們,擺出了密密麻麻的十字架陣,一股濃濃的宗教cult感被瞬間拉滿。
也許是因為竹竿富有如此多的功能,一些廣東市民總會順手牽羊幾根竹竿回家備著。
廣州濱江西路,「附近值班的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多個婦女每人拿了一根竹竿跑了。」
然而,僅僅目睹過農民用竹竿打狗的我,在別人面前絲毫不敢把竹竿當做談資。
因為我清楚地意識到,想要認識竹竿,就必須研究廣東的竹竿歷史。
最早記錄遠古神魔鬼怪的《山海經》裡,竹竿首先露出了其頗為獨特的B面。
這個名為貫匈國的地方,所有人的胸口都有一個大洞,貴人出門時,僕人需要用竹竿貫穿其胸口,然後就直接掛著走。
時間流逝,中國古代的許多幹不好的官員、囚犯,都會被流放到當時的蠻荒之地——廣東。
然而,廣東的歷史在大文人韓愈的竹竿之下,開始興盛。
韓愈用竹竿標明堤線,讓老百姓們根據竹竿指示,成功搶修堤壩,以絕水患。
由於韓愈治水有方,韓愈治水的山,也被取名叫「竹竿山」,位於廣東潮州。
竹竿山位置,旁邊就是韓江
而在一千多年後,隨後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中,林則徐與竹竿也有著莫大的淵源。
虎門銷煙的時候,林則徐裝運煙土用的就是竹竿。
來源:甲午戰爭數字圖書館
竹竿除了被挑著運煙土,還能用來製作煙槍、私藏煙土。(甲午戰爭數字圖書館 )
林則徐的表弟陳光壽也靠著竹竿大發煙土財,一陣工夫下來賺得比林則徐還多,即便最後他還是難逃牢獄之災。
由於當時科技不發達,彪悍的廣東人民們,也曾極力用竹竿抗擊進犯的洋鬼子們。
林則徐曾揚言「竹竿可以橫掃洋人」。使「一僕不能復起」。
廣州三元裡抗英
不過在今日的銷煙池裡,其實已經絲毫見不到與竹竿相關的東西,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
林則徐公園,東莞市虎門鎮解放路113號
竹竿在廣東歷史上留下獨特英姿,又其功能性,輻射到儒家文化圈各處。
人人都愛竹竿,縱使它平凡得插入土壤,人們也依然崇拜竹竿。
插畫:雞神
「紙上得來終覺淺。」為了知道竹竿在廣東土著心中的地位,我決定就在虎門完成一場人類觀察實驗。
我先是在工地問詢之後,借了根竹竿。
正在找工作的吳少劍,聽說之後,對我大肆嘲笑,「你這不是精神病嗎?」
他不是廣東人,我不怪他。
我就這樣穿梭於虎門的商圈萬達廣場、電子城和步行街。
我穿梭於便利店、書店、商場、銀行、警察局、監獄,試圖探尋出竹竿的奧秘。
後來我發現,好像只要帶著一根竹竿,路人不僅不會對你報以訝異,反而我一路暢通無阻。
面對如此一場生動的實驗,圖文並茂顯然是不夠的,為此,我和朋友特地錄下了整個過程的視頻,記錄下這種魔幻而又熟悉的感覺。
出鏡:雞神,拍攝:元兒,剪輯:子傑
實驗結束後,路人習以為然,我卻十分錯愕。
拿著竹竿在大街漫步,進商城裡晃蕩,擎著竹竿坐摩託扮演堂吉訶德,扛著竹竿去銀行取錢。
一路上,我發現拿著竹竿到哪也不會受到異樣的目光。
就像福建老頭會裸露半身,穿條藍色短褲就在門口泡鐵觀音。
北京老爺會帶著鳥籠遛鳥。
或許我這個廣東小夥帶著個竹竿,也是準備去哪個工地大有作為。
我越是困惑人們的不訝異,我就越訝異。
最後,我卻在一個清理運河垃圾的船上找到了神聖的答案。
就在不遠處的運河上,我看到了一位清道夫正在忙碌。
竹竿在他手上揮舞,如同擺弄瑞士軍刀一般輕鬆。
一番交涉後,我成功上了船,一起清理垃圾,並與大叔成為朋友
船上的許多工具,竹籃、竹梯,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竹竿的頂端洞口中鑲著一塊鐵,這是用來增重的。
而竹竿上規律的鑽孔,則是專門用來排水的。
我看著他熟練挑動著的竹竿,河面的廢品正在不斷減少,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竹竿的真正奧秘。
一根6寸寬、8米長的毛竹,重量只有8公斤,但它們能在不經意間支撐起廣東的一方水土,貧瘠到肥沃。
以前朝廷懲罰官員和囚犯,都要發配來廣東接受改造。
隨著時間的流逝與竹子的使用,廣東老百姓們建設起了「北上廣深」中的廣州和深圳。
手持竹竿闖廣州,設計:雞神
在過去瑞士軍刀流行的時候, 你可以在福建看到形形色色的卡車司機們,他們總在大黑皮帶上別上一把紅彤彤的瑞士軍刀。
但只要往西穿過一百條河流,越過潮汕,人們對瑞士軍刀的崇拜就沒那麼明顯了。
因為廣東的竹竿隨地可見。
X博士虎門分部,竹竿都給你擺成X字
幾個世紀以來,廣東人擎著竹竿從中國走向了世界。
望子成龍,叫「小孩掰竹筍——拔尖」。
血氣方剛,叫「竹竿撐排——捅到底」。
致富夢想,叫「竹子的子孫——越發越多」。
工作上,他們勤勞低調;做人上,他們謙虛謹慎;面對侮辱,他們也能挑起竹竿勇敢反擊。
對於廣東人來說,每賺一分錢,每熱愛一份生活,手上的竹竿就會多長一節。
當然,瑞士軍刀也會少賣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