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往往是這樣,有的人對誰都好,對誰都熱情到位,卻唯獨忘了自己。
你忘了自己,別人又未必就記得你的好,你委屈了自己,同時別人又委屈了你。
你天真的覺得以真心總能夠換來真情,最後卻發現自己還是自己,並沒有所謂的肝膽相照,朋友義氣。
其實過分地未有節制的對別人好,未必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你事事為別人想好了做好了,有求必應,肯接受你這樣幫助的人大多是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到頭來,你問他,「你良心不疼嗎?」
可是就有這樣的人認為是理所應當,「幹嘛,是他自己要做的……」
而真正有思想,喜歡投桃送李有感恩心的人,不會無節制的接受別人給予的幫助,覺得你對他做的有點多,會有心理負擔,會主動制止,或者迴避,當然也會感激你的好,找機會給予對等的回報。
或許對你客客氣氣,但是情投意合的好朋友,需要的精神層面的呼應更多一些。
需要的是彼此賞識,內心對你的認可。這種欣賞和認可包括很多方面,譬如人品,才華,能力,待人處事等等,而且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他所關注的內容也不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成為很鐵的朋友,有的人不行。
而那些綜合各方面素質都優秀的人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認可,因為這樣的人滿足了關注點不同的所有人的條件。
說得更徹底一點就是你總是想以你對別人的好來獲得別人的認可交到知心朋友,說實話,交來的頂多也只是利益上的互惠互利,你來我往,禮尚往來……並不是真正的以心相交,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平常又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沒有道理。
當然「君子之交」關注點在於精神層面,更在意的是精神愉悅,一旦牽扯到利益也未必能長久。
但是現在的社會,交友的意義變得更加複雜和不可名狀,為什麼交友?因為孤獨,因為尋求認可,因為利益……不一而聚。
有的時候精神上互相認可和支持的兩個人未必不能成為很好的生意合作夥伴,這就是所謂的志同道合吧。
而能否把這種關係維繫長久,保持一種平衡,持續運作下去,就需要很高的情商了。
總之,交友是一門學問,交友需謹慎,交到好的朋友一生受益,不好的朋友也可能給你帶來困擾和災難。
畢竟你的朋友是最了解你的,一旦反目,他就是你最強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