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壞一點別人才會懂得尊重你」,這是朋友對我最多的評價。
我也想變得像別人一樣,對別人的愛答不理,對比人冷漠無情。我天生就充滿著熱情,在人群中就能看到至善。把每個人都當作最好人看待,所以,對於每個人也都是有求必應。
可是生活未必,「好」始終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不是別人強迫給你。我相信一個性格熱烈的人,一定不會為別人的言語所低頭。我會妥協,因為我始終相信「以和為貴」,才不會眼前的瑣碎所困惑。
最近在飯桌上聊天,我和朋友的聊心事,人一喝酒就仿佛無所畏懼,都敞開了自己的心,想說的話都不斷的湧出。朋友說我:「你什麼都好,就是太好了,讓我們沒法正視你」。我反問道:「什麼時候好,也成為一種罪過了?」。
我朋友說:「對所有人好,你就真的沒有朋友了」這句話仿佛直擊了自己的內心。自己也在反思,我真的是「爛好人」嗎?我對別人的付出真的是問心無愧嗎?然後在思索中我領悟了幾個生活的道理。
01好如果不去取捨,就是過度的消耗。
你遇見這種情況嗎?一個要好的朋友需要你幫助。而這個時候,另一個人好朋友也需要你幫助。這個時候你又很忙。但是,你又全部答案他們的要求。以至於讓你身心疲憊。
你是不是做完這些事情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其實,你的內心並不是想要幫助他們。因為他們在你的內心有著重要的位置,所以你覺得必須要答案他們。
內心不快樂又不懂得自己,遭罪的就是自己。
不懂得拒絕的人,就像網上說的一句話:「別人放的什麼屁,都你都要接著。」我們要分清生活中的主次。
我們常說:「該幫就幫,不該幫的就不幫。」就是在告誡你,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照單全收。如果別人因為你一次的不幫忙就和你翻臉,那麼這段關係要麼就沒有真正存在過,要麼就是你在別人那裡還有點好處。
所以,不要過多消耗你的好,或許你會更快樂。
02廉價的,始終是不值錢。
人為什麼嚮往好的生活,就是衣不果腹的生活讓人厭惡,體會過錦衣玉食的生活,在去過貧苦日子就難以下咽。
朋友說我「對所有人好,自己就沒有真朋友了。」其實,我自己也感受了這一點。
從出生到現在,細數自己的朋友不到3個。再看看自己的通訊錄裡多到數不清楚的人,真心真的沒有幾個。
當一個人的付出變得廉價,仿佛這個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變得理所當然。
人之所以有魅力,就是他鮮活的生命和個性讓人吸引。這個魅力是特有的,是別人無法給予的。所以才會令人著迷。
人的價值也是如此,你做了別人無法代替的事情,或許也就成了別人眼中無法超越的事實。
所以,可以好,但不可喪失自己的底線。底線如果喪失,你就會變得更加的廉價。
03底線都沒有了,怎樣贏得尊重
人最怕一而再地對自己妥協。別人說什麼言聽計從,分不清楚好壞的去進行。
如果幫忙變成一件無節制的事情,你覺得可怕嗎?反正我覺得是一件挺嚇人的事情。
我見過我一個朋友,平時是一個特別好的人,任何人都喜歡。但是,別人無意間說了一些刺痛他底線的事情。一下子像是變了一個人,變得兇神惡煞。
他不是變了,是因為他覺得你觸犯了他不可侵犯的地方,他要反擊。
而「爛好人」這種無節制的好。只會讓別人養成吸血鬼,養成別人對你的趾高氣揚。如果你不去反擊,他們就會做出更加猖狂的事情。
幫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能夠力所能及,也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如果別人在找你幫忙,你可以試著分析別人的能力,是否能夠解決這件事情,再去幫助也不遲。
要懂得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樣天塌了也能頂住。
寫在最後:
為什麼「爛好人」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傻瓜」。廉價,沒有原則,還不懂得愛惜自己。一個不懂得尊重愛自己的人,又怎樣在別人身上體會真正的愛。
「爛好人」,並非貶義。只是形容一些人,太過於為別人著想,而傷害了自己。
但是,凡事都講究度。如果太過就會傷人傷己。不如,及時止損,保全自己。而這裡指的「傻瓜」,也只是別人眼中的「老好人」而已。
所以,沒有所謂的「爛好人」,而只是別人眼中一直無條件付出的好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