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句出自莎士比亞作品的英語日常用語

2021-01-15 界面新聞

威廉·莎士比亞因其戲劇出名。同時,他發明的許多單詞和短語至今仍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下是21句出自莎士比亞作品的英語日常用語。

1. "Puking"《人生的七個階段:嬰兒階段》(The Seven Ages of Man: The Infant),羅伯特·斯莫克(Robert Smirke)繪,靈感來源於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圖片來源:Wikimedia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 At first the infant,

Mewling and puking in the nurse's arms. ..."

「全世界是一個舞臺,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

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

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他的表演可以分為七個時期。最初是嬰孩,

在保姆的懷中啼哭嘔吐……」(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的用法:「Puking」一詞首次出現在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中。這一詞很有可能是模仿了德語詞「spucken」的寫法,意思是吐口水、吐痰。

現代用法:嘔吐

出處:《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第二幕,第七場。

2. "Vanish into thin air"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飾演奧賽羅。

"Then put up your pipes in your bag, for I'll away. Go; vanish into air; away!" (《奧賽羅》)

「那麼把你們的笛子藏起來,因為我要去了,去融化在空氣裡了。去!」(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的用法:在《奧賽羅》中,小丑對樂手說了這句話,讓他們離開。

但有人認為這句話有更深層的含義:《奧賽羅》的第三幕是這部劇中最後一幕暗示有可能有著完美結局的段落,第四幕則變得更加黑暗。小丑讓樂手離開,同時也是讓劇中的所有喜劇成分消失,因為第三幕之後,劇中就不再需要這些元素了。

《暴風雨》中也有類似的用法。

現代用法:不著痕跡地消失。

出處:《奧賽羅》(Othello),第三幕,第一場;《暴風雨》(The Tempest),第四幕,第一場。

3. "There's a method to my madness"《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

"Though this be madness, yet there is method in 't. Will you walk out of the air, my lord?"

「這些雖然是瘋話,卻有深意在內。您要走到避風的地方去嗎,殿下?」(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的用法:這一句是《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的臺詞,暗指表面的混亂之下還另藏原因。

現代用法:現代用法延續了這一含義,不過表述上更為現代化。比吉斯(Bee Gees)樂隊有一首歌曲名為《Method to My Madness》。

出處:《哈姆雷特》(Hamlet),第二幕,第二場。

4. "Wild-goose chase"

"Nay, if they wits run the wild-goose chase, I have

done, for thou hast more of the wild-goose in one of

thy wits than, I am sure, I have in my whole five:

was I with you there for the goose?"

「比機靈要是像賽馬,領先的那匹愛怎麼撒野就怎麼撒,落在後邊的只有死命追趕,那麼我確實就輸定了。因為要論撒野,我就是再長四個腦袋也比不上你這隻一個腦袋的野鵝。怎麼樣,這下壓你一頭了吧。」(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邁丘西奧說他無法理解羅密歐的笑話和雙關。羅密歐讓他繼續努力試著理解,但邁丘西奧覺得這種嘗試是一種「賽馬比賽」(Wild-goose chase)。

據稱,賽馬比賽是 16 世紀英格蘭真實存在的一種比賽,「一位馬術師表演一系列高難度馬術動作,其他馬術師需要成功模仿。」

現代用法:對某物或一種結局的無意義、絕望的追求。

出處:《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第二幕,第四場。

5. "The green eyed-monster"奧賽羅和伊阿古。

"Oh,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

「啊,主帥,你要留心嫉妒啊!

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

就要受它的玩弄。」(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伊阿古把奧賽羅妻子不忠的念頭灌輸到他的腦海中。韋氏詞典寫道,這裡的」綠眼妖魔「可能指的是貓,因為貓在捕獲獵物時通常會先玩弄獵物一番。

現代用法:現在「綠眼的妖魔」是一個用來表達嫉妒的習語。

出處:《奧賽羅》,第三幕,第三場。

6."Break the ice"凱薩琳娜和批特魯喬。

"... And if you break the ice and do this feat,

Achieve the elder, set the younger free

For our access, whose hap shall be to have her

Will not so graceless be to be ingrate."

「您要是破了堅冰,

娶了他的大女兒,解放了小女兒,

給我們開闢出一條路來,無論這幸運落在哪一個人身上,

對您老兄總不會不知感激的。」(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特蘭尼奧想讓批特魯喬替他「破了堅冰」(break the ice),然後他就能夠向凱薩琳娜求愛。通過這個詞組,莎士比亞暗示凱薩琳娜像堅冰一樣寒冷,而堅冰之所以需要被破,也說明凱薩琳娜的不近人情。

不過,「break the ice」第一次出現,是在託馬斯·諾斯爵士(Sir Thomas North)1579 年翻譯的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不過在這裡,這個詞組意味「為其他人開闢一條道路」,意指通過破冰來讓船通過。

現代用法:意思仍然是「開始認識某人」。

出處:《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第一幕,第二場。

7. "Wear my heart upon my sleeve"伊阿古並沒有實話實說。

"For when my outward action doth demonstrate

The native act and figure of my heart

In compliment extern, 'tis not long after

But I will wear my heart upon my sleeve

For daws to peck at: I am not what I am."

「要是我的表面的行動,

果然出於內心的自然流落,

那麼不久我就要掬出我的心來,

讓烏鴉們亂啄了。世人所知道的我,並不是實在的我。」(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邪惡的伊阿古要說的是,通過他的外表反映了他的思想,那他的心就要讓烏鴉們亂啄了。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所以他又說「世人所知道的我,並不是實在的我。」

伊阿古這一行為背後的動機從來沒有被揭曉,有趣的是,也是他讓這個短語流傳千古。

現代用法:公開表達某人的感受。

出處:《奧賽羅》,第一幕,第一場。

8. "Swagger"提泰妮婭、奧布朗和迫克與仙女一起跳舞。

"What hempen home-spuns have we swaggering here,

So near the cradle of the fairy queen?

What, a play toward! I'll be the auditor;

An actor too, perhaps, if I see cause."

「哪一群傖夫俗子,

膽敢在仙后臥榻之旁鼓唇弄舌?

哈,在那兒演戲!讓我作一個聽戲的吧;

要是看到機會,也許我還要做一個演員哩。」(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調皮的迫克用「swagger」一詞來表達「傲慢無禮」,也許是「swag」(意為搖擺)一詞的反覆名詞形式。

《亨利四世:下篇》中,快嫂(Mistress Quickly)批評那些經常來他酒店男人,她用「swagger」這個詞來表達「自吹自擂」的意思。

此外,《李爾王》中這個詞的意思是「威脅」,不過拼寫是「Zwaggered」

現代用法:Jay Z 在他 2000 年左右的歌中用到了「swagger」和「swag」,Soulja Boy 也有一首歌的歌詞中唱道「她喜歡我的『swag』」。現在這個單詞經常被用到現代歌詞中。

出處:《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第三幕,第一場;《亨利四世:下篇》(Henry IV: Part 2),第二幕,第二場;《李爾王》(King Lear),第四幕,第六場。

9. "All of a sudden"《馴悍記》中的凱薩琳娜。

"I pray, sir, tell me, is it possible

That love should of a sodaine take such hold?"

「少爺,請您告訴我,

難道愛情會這麼快就把一個人徵服了嗎?」(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顯然,莎士比亞認為「all of a sudden」比用「suddenly」一詞更詩意。所以,他讓特蘭尼奧在《馴悍記》中這麼說。

不過,莎士比亞不是第一個用「sudden」這個詞的,約翰·格林伍德(John Greenwood)在 1590 年第一次使用這個詞。

現代用法:這個詞在現代的意義沒有變化,只不過現在我們將其拼成「sudden」,而不是「sodaine」。在現代新版本的《馴悍記》中,這個詞都被改成了現代的拼寫方法。

出處:《馴悍記》,第一幕,第一場。

10."A heart of gold"路易斯·華勒(Lewis Waller)扮演的亨利五世。

"The king's a bawcock, and a heart of gold,

A lad of life, an imp of fame;

Of parents good, of fist most valiant. ..."

「國王是個好樣的,有金子一般的心,

是位活潑的小夥子,一位高貴祖先的後人,

父母都沒錯,他的拳頭也厲害。」(劉炳善譯)

莎士比亞用法:亨利國王將他自己偽裝成在平民,問並不知道這是國王的偽裝的畢斯託爾,他是不是自以為比國王更優秀。畢斯託爾沒有認出亨利就是國王,以引文作答。

現代用法:十分友善,樂於助人。

出處:《亨利五世》,第四幕,第一場。

11. "One fell swoop"麥克德夫。

"He has no children. All my pretty ones?

Did you say all? O hell-kite! All?

What, all my pretty chickens and their dam

At one fell swoop?"

「他自己沒有兒女。我的可愛的寶貝們都死了嗎?

你說他們一個也不存嗎?啊,地獄裡的惡鳥!一個也不存?

什麼!我的可愛的雞雛們和他們的母親,

一起葬送在毒手之下了嗎?」(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麥克德夫在發現他的家人和朋友都被謀殺後,說了這樣一段話。莎士比亞用鳥兒「摔下來」(fell swoop)的想像,來表達這場襲擊的粗暴和殘忍。

現代意義:突然的舉動。

出處:《麥克白》(Macbeth),第四幕,第三場。

12. "Devil incarnate"

"O worthy Goth, this is the incarnate devil

That robb'd Andronicus of his good hand." (Titus Andronicus)

「啊,勇敢的哥特人,這就是那個惡魔的化身,

是他害安德洛尼克斯失去了他的手。」(《泰特斯·安特羅尼克斯》,朱生豪譯)

"Yes, that a' did; and said they were devils incarnate." (Henry V)

「罵過,他罵過,還說她們都是魔鬼的肉身。」(《亨利五世》,劉炳善譯)

莎士比亞用法:在路歇斯目睹了他對家人帶來的傷害後,他稱摩爾人艾倫是「魔鬼附身」。他帶來的傷害中最重要的,是說服狄米特律斯和契倫去強姦拉維尼亞,並將巴西安納斯的死陷害給馬歇斯和昆特斯。

大約十年後,莎士比亞在《亨利五世》中也用到了這個短語。

現代用法:這個詞彙的意思在現代基本沒有變化。

出處:《泰特斯·安特羅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第五幕,第一場;《亨利五世》。第二幕,第三場。

13.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n/of"泰特斯·安特羅尼克斯和米蘭達。圖片來源:Wikimedia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r little life

Is rounded with a sleep."

「我們都是夢中的人物,

我們的一生是在酣睡之中。」(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這裡這句話的含義並不如現代那樣積極。普羅斯帕羅說人們的生活和他的魔法就像是在夢中。我們體驗這樣的夢境,但它們卻會不留一絲痕跡地蒸發。「酣睡」在這裡很有可能意指死亡。

現代用法:現在,這一短語意指我們只能在夢中擁有的事情和生活。

出處:《暴風雨》,第四幕,第一場。

14. "To come full circle"薄卡丘筆下的命運之輪。

"Thou hast spoken right, 'tis true;

The wheel has come full circle: I am here."

「你說得對,這是真的。

命運的車輪已經轉滿一圈,我落到了這個地方。」(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埃德蒙在《李爾王》結尾說了這句話,強調他重新回到了命運的起點,他此前的惡行讓他嘗到了惡果。

現代用法:完成一個輪迴,重回起點。

出處:《李爾王》,第五幕,第三場。

15. "In my heart of heart"勞倫斯·奧利弗(Lawrence Olivier)扮演的哈姆雷特。

"Give me that man

That is not passion's slave, and I will wear him

In my heart's core, ay, in my heart of heart,

As I do thee."

「給我一個不為感情所奴役的人,我願意把他珍藏

在我的心坎、我的靈魂的身處,

正像我對你一樣。」(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哈姆雷特跟霍拉旭說話時用了這個短語,強調如果有一個「不受感情奴役」的人,即能夠控制自己情感的人,那麼他將把那個人藏在內心深處。上文中曾提到「心之正中」(heart's core)一詞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指的是他內心和情感最深處、最核心的部分。

現代用法:如今,我們常把第二個 heart 改為複數,使用「in my heart of hearts」這個短語,用來表達人內心最深、最隱秘的想法。

出處:《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場。

16.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羅瑟琳女扮男裝。

"Why then,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Come, sister, you shall be the priest and marry us.

Give me your hand, Orlando. What do you say, sister?"

「那麼,好的東西會嫌太多嗎?

來,妹妹,你來做牧師,給我們主婚。

把你的手給我,奧蘭多。你說怎麼樣,妹妹?」(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該短語可能是一句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末的諺語,不過莎士比亞使其變成印刷文字流傳下來。

和奧蘭多在一起時,羅瑟琳假扮成一個名叫蓋尼米德的男人但她已經愛上了奧蘭多。奧蘭多也愛上了羅瑟琳,但他不知道蓋尼米德就是她。他跟蓋尼米德一起練習如何追求羅瑟琳。有一次,羅瑟琳(蓋尼米德)建議他們舉行一場假婚禮,然後問道,是否有人會嫌好東西太多。

現代用法:好事太多反而適得其反,成了壞事。

出處:《皆大歡喜》,第四幕,第一場。

17.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威尼斯商人》中的鮑西亞。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Often have you heard that told:

Many a man his life hath sold

But my outside to behold:

Gilded tombs do worms enfold."

「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這話常聽人說的分明;

多少世人出賣了一生,

不過看到了我的外形,

蛆蟲佔據著鍍金的墳。」(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莎士比亞似乎是第一個創作這個短語的人,不過這個想法卻不是他原創的。

在《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的一個追求者——摩洛哥親王,要從一個金匣子,一個銀匣子和一個鉛匣子中選擇,其中一個匣子裡藏著鮑西亞的小像。金匣子裡藏著的紙卷寫著引文這段話,但他仍然選了金匣子。

現代用法:一般來說,這個短語的意思是,儘管外表閃耀美麗,但我們不知道其內在是不是真實的。

出處:《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第二幕,第七場。

18. "Good riddance"《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中的一幕。

Thersites: "I will see you hanged, like clotpoles, ere I come any more to your tents: I will keep where there is wit stirring and leave the faction of fools."

Patroclus: "A good riddance."

「忒耳西忒斯:我要瞧你們像一串豬狗似的吊起來,然後才會再踏進你們的營帳裡;我要去找一處有聰明人的地方住下,再不跟傻瓜們混在一起了。

帕特洛克羅斯:他去了倒也乾淨。」(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這不是「riddance」第一次出現,但莎士比亞似乎是第一個使用「good riddance」的人。

在 6 年前的《威尼斯商人》中,鮑西亞對摩洛哥親王說了「溫柔的離開」(a gentle riddance)一詞。

現代用法:當人們成功擺脫無用或糟糕的人或事時,他們會用到這個詞。

出處:《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Troilus and Cressida),第二幕,第一場。

19. "Send him packing"一張19世紀晚期約翰·傑克(John Jack)扮演福斯塔夫的照片。圖片來源:Wikimedia

"Faith, and I'll send him packing."

「我保證把他打發走。」 (孫法理譯)

莎士比亞用法:在《亨利四世:上篇》中,福斯塔夫使用這句話將信使打發走,有證據證明這是該短語第一次出現。

現代意義:現在該短語的意義仍未改變:將某人立刻打發走。

出處:《亨利四世:上篇》,第二幕,第四場。

20. "Love is blind"夏洛克和傑西卡,這句話出自傑西卡之口。

"...But love is blind and lovers cannot see

The pretty follies that themselves commit;..."

「可是戀愛史盲目的,

戀人們瞧不見他們自己所幹的傻事。」(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嚴格說來,這個短語是喬叟(Chaucer)首次使用的:「因為戀人整天是盲目的,他們也許看不見其他事情。」(For loue is blynd alday and may nat see.)但莎士比亞讓這句話變得家喻戶曉。在這一場戲中,傑西卡假扮成一個男孩,去見他的情人洛倫佐,但卻對自己的裝扮感到十分「羞愧」。不過,她評價道愛情是盲目的,人們無法看到自己情人的缺點。

現代用法:意義基本沒有改變。

出處:《威尼斯商人》,第二幕,第六場。

21.彩蛋:"Knock knock! Who's there?"麥克白和三個巫師。圖片來源:Wikimedia

"Here's a knocking indeed! If a man were porter of hell-gate, he should have old turning the key.

[Knocking]

Knock,

knock, knock! Who's there, i' the name of Beelzebub?"

「門打得這樣厲害!要是一個人在地獄裡做了管門人,就是拔閂開鎖也夠他嗆了。

(敲門聲)

敲,

敲敲!憑著魔鬼的名義,誰在那兒?」(朱生豪譯)

莎士比亞用法:《麥克白》與「敲門三聲」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有意思的是,在麥克白殺死鄧肯後說的那句話,如今也用來形容講得很差的笑話。

現代用法:「敲門三聲」的笑話。

出處:《麥克白》,第二幕,第三場。

(翻譯:李思璟)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習主席在英議會講話中引用的莎士比亞名句出自哪部作品
    習主席在英議會講話中引用的莎士比亞名句出自哪部作品 澎湃新聞記者 阮玄默 2015-10-21 04:07 來源:澎湃新聞
  • 英語基本對話1000句 最實用的英語日常用語
    英語基本對話1000句 最實用的英語日常用語學習英語最簡單的就是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語和英語對話,可以用在平時的生活中作為英語口語練習。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英語日常的基本對話語句,供參考!最常用的英語基本對話1. I see. 我明白了。2. I quit! 我不幹了!
  • 莎士比亞對英語發展的影響
    但除了在文學方面的貢獻之外,莎士比亞也對英語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縱觀其作品,我們可以從六個方面簡要概括這位語言大師對英語發展演變所做出的貢獻: (1)莎士比亞創造了許多常用的成語和格言,如: 莎士比亞成語/中文大意 play fast and loose 反覆無常 cold comfort
  • 你知道今天的英語日常詞彙中,有多少個是莎士比亞首創的嗎?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在世界文壇具有極高的地位。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的重要作品中,有37部劇作、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
  • 與Greek有關的用語翻譯?(通訊員稿)
    與Greek有關的用語翻譯?(通訊員稿)[ 2007-02-27 14:00 ]有這樣兩句翻譯:1.這是給你的希臘禮物。2.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希臘文。讀起來讓人莫名其妙,而原文是"It is a Greek gift to you.""It is all Greek to me."
  • 「初中英語課堂」「用語800句」「初中生得知道」
    "初中英語單詞全集":"每個班上"都有英語成績極好",也有"英語成績極差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學習差別呢"?"是初中生不夠聰明"?其實"在初中階段","每一個學生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一些英語成績好的""只不過比差一點的""稍微的努力一點點","在你吃零食的時候""別人在記單詞","在你周末在家看電視的時候""人家還在記單詞",然後"上學的時候""利用記單詞空出來的時間""去學習其他弱一點的學科",這樣"時間就會充分地利用起來",班上總有人身上"會帶一些小抄","方便隨時隨地無聊的時候""記憶背誦",老師這裡整理了一份"初中英語單詞全集
  • 出自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女生英文名字,特別小眾且優雅十足!
    英文名是一件非常普遍的,對於現在的國人來說,入學學英語,就會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但是你可能只是翻了翻英文詞典,或者是從英語書上挑了那麼一款名字就當作自己的英文名了,實則這些英文名早已成為爆款,爛大街了,因此起英文名真是件頭疼的事情,既害怕重名,又怕沒有新意,還怕有歧義鬧尷尬,今天起名取名字小編就來分享出自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女生英文名字
  • 日常英語交流中最常用的10個英語習慣用語,了解使信心倍增
    今天我們說一下10句最常用的英語習慣用語,注意說的是習慣用語,不是常用英語噢!下面我們一起說一說吧。學英語時間1,I'd love to ...but,意思我喜歡,但是...7,if were you,意思是如果我是你的話,這和中文一樣,場景也是相同,比如你英語學習不好,你的朋友可能會跟你說,如果是她的話,她會每天堅持學習英語半個小時,If I were you,I would study English for half an hour every day.
  • MBA英語素材:莎士比亞創造的英文詞 說的就是我啊!
    【MBA中國網訊】提到莎士比亞,很多人想到的是英國文豪,劇作家,四大悲劇,四大喜劇這些標籤。 可大家知道嗎,莎士比亞還是一位「造詞專家」——他給英語語言貢獻了比任何人都多的詞彙,短語和表達!現在我們使用的很多短語和詞彙,都是當年莎翁自己創造出來的。
  • 女王為何贈習大大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摘要]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時引用了莎士比亞的話,這句話出自戲劇《暴風雨》的第二幕第一場中。我國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先生曾將What's past is prologue譯作「以往的一切都只是個開場的引子」。
  • 學點英語:10句地道的英語習慣用語和俚語
    關注本號,學習更多地道的英語表達!給大家分享一些英語的習慣用語和俚語,以便大家在英語學習或者收看英文節目和電影的時候能更好理解對話。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些習慣用語和俚語的意思,分別做了英文釋義和中文釋義。1.
  • 日常英語常用短語精選
    要說現在英語交流也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只要碰到場合需要像英語水平好的童鞋隨便都能說上兩句,但如果英語水平比較弱的童鞋可以通過學習英語常用短語1000句來幫助自己快速進入軌道,交流社交模式,提升交流能力,本文精選英語常用短語招呼用語、鼓勵幫忙、工作交流等方面的使用最頻繁的句子。
  • 了解22句地道的英語詞語表達,延伸拓展你的英語學習
    22句常用地道的英語詞語表達,英語學習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每個英語詞語來源背景,拓展延伸你的英語知識。1. Drone on意思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可想而知,這種說話方式讓聽者提不起來一點兒興趣,覺得很無聊。
  • 每日英語:莎士比亞.W 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莎士比亞.W 名言 2013-02-20 16:0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在家裡常用的日常英語口語對話,不容錯過!
    苦苦學習英語這麼多年,你的日常英語真的過關嗎?很多人每天都在背英語口語,但連最基本的在家裡常用的日常英語口語用語都不記得幾句。今天教大家學習英語日常交際用語的正確打開方式!1、開飯啦!Come and get it!
  • 「卷福」的 英語穿幫了?(圖)
    英語如同所有語言一樣,都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但相比其他語言而言,英語可能更加多元,受到的關注也更多。在英國的土地上,羅馬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維京人、諾曼人,都把各自語言的痕跡留在了英語中;英國本土的莎士比亞、英王詹姆士、詹森博士等人,都為英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語,已經完成了歷史上的若干重大演變,語法和語音幾乎與現代英語無異。
  • 社交網絡用語的英文表達進入了我們的日常對話
    近些年「social media 社交媒體」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衍生的社交網絡用語也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日常對話。當中很多用語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呢?  你每天早上睡醒後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機嗎?你每天都會使用社交網絡關注親朋好友的近況嗎?
  • 牛頓和莎士比亞,誰更偉大
    莎士比亞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莎士比亞對我來說,我想說他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為什麼?他的作品,熟知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一部是浪漫的愛情故事,一部是充滿血腥與仇恨的復仇故事。一個是極樂,一個是極悲。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極致到盡頭,那就不是美。
  • 家庭日常用語:「倒垃圾」的英語怎麼說?
    今天 i2君要教小朋友們說的是 「做家務」英文 do household chores ▲本音頻由i2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原創出品
  • 實用英語口語200句,你能猜出是出自哪部美劇嗎?
    實用口語200句口語想學好,不僅要多學多練,更要多感受英語語言環境。可是對於生活在非英語母語國家的我們來說,英語環境要去哪兒感受呢?聰明人都知道,美劇影視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而且,在追劇的時候,我們還有機會能學到一些書本中不常見的口語,對我們的口語能力提升有巨大的幫助。下面就是出現在一部美國季播劇中的實用口語,一共200句,在實用的同時還有許多是書本上很少出現的哦!快快收下這200句口語,不妨猜一下出自哪部美劇。溫馨提示:文中有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