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翻譯工作者,表面上看極為風光且時尚,衣著光鮮且靚麗,出入高檔場所,談吐優雅得體,而且還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其實不然!在這一份風光旖旎的背後,卻也有著種種不為外人知的辛苦與煎熬……
且不說其他,單從這份高收入的工作說起。你以為那些一天動輒就是數千、上萬的翻譯,真的就行業中的普遍情況嗎?事實上,用鳳毛麟角來形容這種翻譯從業人業也不足為奇,因為真實情況就是如此。
「在我們這個合同翻譯行業之中,有時一些任務確實待遇優厚,甚至還有可能隨團出國,來往的住宿與機票都會報銷,但這種情況一年恐怕也難得遇到一次,九成九以上的工作內容還是朝九晚五的筆譯,一天有時可能就一百多塊,而且內容極為枯燥乏味!」上海某翻譯人員劉小姐如是說。
不單如此,在翻譯行業內部競爭也極為激烈,比如此次上海的進博會,就有一些翻譯人員大批來滬,但是強龍難壓地頭蛇,80%的業務早已經為當地翻譯公司捷足先登,而且報價都比較高,即便以報出低價也無濟於事,因為對方可能是經朋友介紹,有的客戶甚至是多次合作,對其服務品牌及質量較為放心,願意以高價格來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這種情況在同聲傳譯中體現的更為明顯,當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薩金特就曾去鄭州演講,翻譯就是直接從北京一路到鄭州的,一天的酬金是八千,但鄭州當地的翻譯市場報價三千也未能如願。
主辦方直接一句話就堵死:我知道你們的報價有優勢,但我們要的是質量,薩金特就來這一次,我必須要確保工作的萬無一失,此次合作的翻譯公司多次合作,我比較放心他們的翻譯質量與水準,我不想因為這一點微利讓這次活動出現任何瑕疵!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包括2014年羅傑斯來華,其隨行的同聲翻譯人員也是直接從北京過來的。
對此,上海某專業翻譯的張先生表示:近幾年這種情況極為普遍,有時你報價越低,對方反而對你越沒信心,比如說一些大型的國際會議,你報三千人家直接淘汰你,別人報一萬反而會有機會,因為客戶要的就是質量,他要確保自身的工作能夠萬無一失!
前方,是風光旖旎,可是回頭看看,那是我們步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