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譯」與「救贖」:劉宇昆的語言科幻
但是作者並沒有將人類和卡拉桑尼人對立起來,並賦予卡拉桑尼人特權,而是在最後描述了人類的語言在受卡拉桑尼人的影響後發生了變化也開始強調連續性,而卡拉桑尼人也在人類的影響下也開始強調區別,也就是說沒有所謂的完美的、合理的、進步式的語言,一切都在變化。作品這樣結尾:「只有變化沒有對立,沒有彼此,我真希望此刻能夠永恆。」《物哀》中的語言觀那麼劉宇昆所提出的語言觀到底是什麼?
-
劉慈欣《三體》 英文版作者後記 + 劉宇昆翻譯後記
AUTHOR』S POSTSCRIPT FOR THE AMERICAN EDITION 作者:劉慈欣 漢-英譯者:劉宇昆 (Ken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感覺首先讓我變成了科幻小說愛好者,然後是科幻小說作者。
-
《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要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劉宇昆,生於1976年,美籍華裔科幻作家,職業是程序設計員與律師,業餘從事科幻小說與詩歌的寫作,《手中紙,心中愛》是被熱議之作。而在創作之外,劉宇昆也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他翻譯的陳楸帆、夏笳和馬伯庸的作品已經在國外發表。而他翻譯的《三體》第一卷英文版已於日前在美國出版。
-
Netflix拍攝劇版《三體》,英文翻譯劉宇昆擔任顧問製作人!
因為除了原作者劉慈欣以外,該作品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英文翻譯劉宇昆也將擔任顧問製作人,確保原著的表達都能被準確的翻譯和理解!劉宇昆先生是第一位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世界科幻小說大獎的華裔作家,出版過一系列科幻作品,包括《蒲公英王朝》(The Grace of Kings),《手中紙,心中愛》(The Paper Menagerie)以及《風暴之牆》(The Wall of Storms)等等。
-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作者:西方讀者更好懂
記者昨天對《三體》作者劉慈欣進行了專訪,劉慈欣表示自己和出版商都沒有料到這本書會如此暢銷,「我們此前預計三本一共能銷售2萬冊就很不錯了,現在第一本已經賣了2萬多。」不過劉慈欣很快又冷靜而謙虛地表示,這個成績雖然在國內文學「走出去」的書中是佼佼者,但「跟真正歐美暢銷的幻想類小說的銷量還是沒法比。」對於劉宇昆的翻譯,看過英文版的劉慈欣也是大加讚賞:「把原作翻譯得很到位,很流暢。」
-
沒有神翻譯,老外怎看得懂《三體》
其實,《三體》獲獎,翻譯者劉宇昆同樣功不可沒。《三體》的英文版按字面翻譯,為《三體問題》(The Three-Body Problem),在該書的亞馬遜評論區,讀者都對劉宇昆的流暢譯文讚賞有加。美籍華裔的劉宇昆(Ken Liu)出生於甘肅蘭州,11歲隨父母移民美國。
-
翻譯就像和作者談一場戀愛
林文月承認翻譯是件苦差事,翻譯《源氏物語》花去她五年半時間,「總感覺紫式部就站在我身後,像和作者談了一次很長的戀愛」。林文月認為,好的譯者首先得是好的讀者,應當完全理解作者的原意,能讀懂原作的表情和聲音,就像演奏家首先要理解作曲家的心情一樣,然後再用本國語言儘量不作改動地翻譯出來。
-
《三體》英文版的翻譯水平怎麼樣?
,今天在這裡聊聊書的翻譯。他翻譯的《三體》在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第二部則是由外國譯者Joel Martinsen翻譯)。他翻譯的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也在2016年獲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可以說《三體》在國際上的成功離不開劉宇昆的貢獻。
-
《哪吒》「英文翻譯」難題上熱搜!人民日報:急急如律令怎翻譯?
隨後,網友也給出了另一相當有趣的見解:「quickly quickly your mother call you」「不用翻譯,直接音譯,對標《獅子王》的Hakulamatata就可以了」前者的翻譯無疑也是相當接地氣的
-
翻譯如何成為使者?
當前,整個世界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調整期,世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文學,中國文學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走出去」,需要通過文學作品中對今日中國的描繪和反映,通過其中蘊含和展示的今天的中國人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品格,去發揮文學這一歷久彌新的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增進中國與世界的溝通與理解,助力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
記得住鄉愁在靈魂深處走動的聲音
李武兵‖ 磨剪子嘞戧菜刀風大,將一句蒼涼的叫聲送得老遠老遠,翻過院牆和樓群飛進我已經有點閉塞的雙耳這個聲音曾經在我的老家走村串戶被孩童和母親輩分的人圍觀那一雙布滿裂紋的老手比父親扶犁的繭花更粗糙而今這一聲的力道讓隆冬的風更冷更沉重或許在心裡疼痛著能喊出一種文化的底蘊點染謀生的手段‖ 彈棉花,獨弦琴上的音樂一根弦上走動著辛勞的聲音一聲急,一聲緩,一聲慢,再一聲緊可以唱出雪花飛舞的景象彈棉花的師傅總是神情專注他很少眨眼,也沒顧上戴口罩
-
何為翻譯過程中的理解?
翻譯過程中的理解,同我們平時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是有區別的。首先,翻譯中的理解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即以忠實地再現原作為目標;因此,對原作的理解要儘可能全面、細緻和深入;一般閱讀過程中常見的「不求甚解」,在翻譯理解中是不允許的。
-
話題| 機器可以「翻譯」但不能真正理解
在《GEB》中,他就發現纏結的層次結構在不同領域普遍存在,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理論/作品具有某種同構性:哥德爾是抽象的數學關係,埃舍爾是形象的畫面關係,巴赫是聲音構成的空間關係。侯世達發現了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奇妙交錯的這一經歷,是對類比思維的完美示範。
-
如果這些書被推到海外,翻譯會想打死作者的吧
現今外國人看中國的網絡小說已不新奇,在國外有一大片催更的聲音,可是作者寫出來後,還必須經過一道程序——翻譯,才能跟外國讀者見面,有的外國讀者等的心急如焚,甚至自學中文不過想到這些書被推到海外,翻譯會很痛苦的吧:1.
-
靈魂歌手馬雲直播開嗓,每一秒都是錢的聲音!
靈魂歌手馬雲直播開嗓,每一秒都是錢的聲音! 原標題:王菲馬雲罕見合唱!靈魂歌手馬雲直播開嗓,每一秒都是錢的聲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阿倫·阿吉談文學翻譯
翻譯那些艱難且常常未被充分理解的作品是我們拓寬英語裡世界文學邊界的唯一途徑,不只是因為我們翻譯它們,而是因為這麼做的時候,我們在使英語具備更大的容納力,使它更能表達,而且能更好表達我們這個世界的多樣聲音。我之前跟隨您在愛荷華大學的文學翻譯工作坊學習,每個同學都譯自不同的語言,課堂上我們只閱讀和討論英語譯文,審閱的方式和審閱英語作品的方式一樣。我在想,這是美國的翻譯教學傳統嗎?
-
許淵衝因翻譯挨鞭子,93歲獲國際翻譯獎:真正的學者,靈魂純淨
最初,許淵衝之所以想走翻譯的道路,只因從事翻譯事業的表叔從國外帶回來很多錢,並帶自己去看了電影。考上西南聯大外文系後,許淵衝沐浴在自由浪漫的學習環境裡,更加堅定了要從事翻譯的決心。三、磨難擊不倒純潔的靈魂巴爾扎克說:「真正的學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許多偉大的工作而生前並不因此出名。」許淵衝的名片上寫著「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第一人」,董卿問他:「您不怕這名片遞出去,別人覺得您怎麼敢這麼說。」
-
當國漫名字翻譯成英文名,靈魂之地又是哪部國漫作品,你知道嗎
不過當他們中文名翻譯成英文的時候,名字不僅失去了韻味,反而還有一點幽默。當國漫名字翻譯成英文名,靈魂之地又是哪部國漫作品,你知道嗎?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況且擁有者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加上很多優秀的國漫作品背後都有歷史淵源,所以在取名字上也是按照歷史文化而來的。動漫中蘊藏的古句詩句也很多,中西文化向來差異大。
-
看完這些中式翻譯作品,我又堅定了好好學外語的決心
《我的師承》中,王小波曾經談到對譯作中出現地方口音的理解。而馮唐自己,則在接受採訪時表明了態度:「我翻譯的風格就是我理解的泰戈爾的風格。」「每個譯者對於原作原貌和作者意圖都有不同理解,這個所謂的底線由誰定?」泰戈爾到訪中國時與林徽因、徐志摩的合影。應如何看待翻譯?是直譯的工具還是具有獨立性的文學創作?評價翻譯的標準如何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