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英文版的翻譯水平怎麼樣?

2021-02-15 英文悅讀

最近剛好讀到了劉慈欣《三體》的英文版,對譯者的用詞和翻譯細節處理印象深刻,今天在這裡聊聊書的翻譯。

《三體》譯者是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Ken Liu),他在國內知名度可能不是很高,但在海外科幻圈非常有名。他是第一位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世界科幻小說大獎的華裔作家,出版過一系列科幻作品,包括《蒲公英王朝》(The Grace of Kings),《手中紙,心中愛》(The Paper Menagerie)以及《風暴之牆》(The Wall of Storms)等。他翻譯的《三體》在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第二部則是由外國譯者Joel Martinsen翻譯)。他翻譯的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也在2016年獲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可以說《三體》在國際上的成功離不開劉宇昆的貢獻。

《三體》英文版在海外反響很不錯,它在圖書社區Goodreads上收到了10多萬份評價,評分高達4.06分(滿分5分),美亞上還有讀者盛讚小說翻譯水平一流。

劉宇昆的譯文讀起來非常流暢、舒服,譯者對原文意思的把握很精確,對翻譯難點的處理也令人印象深刻。書中很多翻譯細節值得玩味,比如「智子」被譯為Sophon,這是一個由-soph-和proton(質子)組合成的詞:-soph-在古希臘語中意思是wise,不少單詞都含有這個詞根,比如philosopher/philosophy/sophisticated/sophomore;又比如「三體人」書中譯為Trisolaran,這個單詞由三個部分組成:tri-, solar, -an,tri-這個詞根表示「三」(例如triple/triangular),solar表示「太陽的」,-an則表示「與……有關的人」(比如librarian/Christian)。再比如三體世界的「元首」,劉宇昆譯為Princeps,這是一個拉丁詞,意思是"the most eminent or noble; the first man, first person",這一單詞也用來指羅馬帝國時代的首席元老。

《三體》英文版的用詞並不難,但非常地道,將英文跟原文對比後你更能發現譯者的功力深厚,這裡舉幾個例子:

(1)在他的眼中,午夜的城市重新恢復了可見光波段所描繪的現實圖景,但他的目光遊移,在捕捉另外一些東西:對面動物園大門旁的一排霓虹燈中有一根燈管壞了,不規則地閃爍著;近處的一棵小樹上的樹葉在夜風中搖動,反射著街燈的光,不規則地閃爍著;遠處北京展覽館俄式尖頂上的五角星也在反射著下面不同街道上車燈的光,不規則地閃爍著……

The city at night gradually recovered the reality of visible light. But his eyes roamed, trying to capture other sights. By the entrance of the zoo across the street, there was a row of neon lights. One of the lights was about to burn out and flickered irregularly. Nearby, a small tree’s leaves trembled in the night breeze, twinkling without pattern as they reflected streetlight. In the distance, the red star atop the Beijing Exhibition Center’s Russian-style spire reflected the light from the cars passing below, also twinkling randomly.…

形容人的目光遊移,譯者用了roam一詞,非常精確且生動。

「一排霓虹燈中有一根燈管壞了,不規則地閃爍著」如果直譯為:One of the lights didn't work, flickering irregularly. 理解起來會很奇怪。譯者處理為:One of the lights was about to burn out and flickered irregularly. 這裡burn out更加具體地說明了燈管壞的原因:是被燒壞的。同時燈管還在不規則閃爍,說明它還沒有完全壞掉,處於即將燒壞的狀態,因此譯者用了was about to burn out來說明這種狀態,意思傳達很準確。

此外,節選段落中出現了三次「不規則地閃爍著」,譯者每次譯法都不一樣:flickered irregularly / twinkling without pattern / twinkling randomly 這樣處理能夠增加用詞多樣性,使英文讀起來更加生動。

(2)「外星文明探索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科,它對研究者的人生觀影響很大。」葉文潔用種悠長的聲調說,像是在給孩子講故事,「夜深人靜的時候。從耳機中聽著來自宇宙沒有生命的噪聲,這噪聲隱隱約約的,好像比那些星星還永恆:有時又覺得那聲音像大興安嶺的冬天裡沒完沒了的寒風,讓我感到很冷啊,那種孤獨真是沒法形容。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is a unique discipline.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researcher's perspective on life." Ye spoke in a drawn-out voice, as though telling stories to a child. "In the dead of night, I could hear in my headphones the lifeless noise of the universe. The noise was faint but constant, more eternal than the stars. Sometimes I thought it sounded like the endless winter winds of the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 I felt so cold then, and the loneliness was indescribable."

in the dead of night是一個固定搭配,意思是"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during the darkest and quietest time",用來形容「夜深人靜」非常準確。「噪聲隱隱約約的」譯者處理為:The noise was faint but constant. faint but constant 很好地寫出了噪聲那種微小但綿延不絕的狀態。

(3)一天葉文潔值夜班。這是最孤寂的時刻。在靜靜的午夜,宇宙向它的聆聽者展示著廣漠的荒涼。葉文潔最不願意看的,就是顯示器上緩緩移動的那條曲線,那是紅岸接收到的宇宙電波的波形。無意義的噪聲。葉文潔感到這條無限長的曲線就是宇宙的抽象,一頭連著無限的過去,另一頭連著無限的未來,中間只有無規律無生命的隨機起伏。一個個高低錯落的波峰就像一粒粒大小不等的沙子,整條曲線就像是所有沙粒捧成行形成的一堆沙漠,荒涼寂寥,長得更令人無法忍受。你可以沿著它向前向後走無限遠,但永遠找不到歸宿。

One night, Ye was working the night shift. This was the loneliest time. In the deep silence of midnight, the universe revealed itself to its listeners as a vast desolation. What Ye disliked most was seeing the waves that slowly crawled across the display, a visual record of the meaningless noise Red Coast picked up from space. Ye felt this interminable wave was an abstract view of the universe: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endless past, the other to the endless future, and in the middle only the ups and downs of random chance—without life, without pattern, the peaks and valleys at different heights like uneven grains of sand, the whole curve like a one-dimensional desert made of all the grains of sand lined up in a row, lonely, desolate, so long that it was intolerable. You could follow it and go forward or backward as long as you liked, but you』d never find the end.

這一段翻譯的難度很高,但讀完英文感覺譯者翻起來毫不費力,一氣呵成,這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底。譯者使用crawl來指曲線在顯示器上緩慢移動的狀態,形象且準確。對於一些句子譯者在翻譯時也做了意思上的補充以使其更加符合英文表達習慣,比如「葉文潔感到這條無限長的曲線就是宇宙的抽象」,處理為:Ye felt this interminable wave was an abstract view of the universe. 如果直接譯成:Ye felt this interminable wave was an abstraction of the universe. 在英語語境中會比較晦澀。

書中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有驚喜。對中譯英感興趣的同學不妨找一找《三體》的中英文版本對照閱讀,從中也可以學習不少翻譯以及英文寫作技巧。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幾本好詞典

英文寫作如何做好銜接

介紹一份雅思聽力高頻詞表

長按二維碼關注「英文悅讀」

相關焦點

  • 《三體》英文版突出女權色彩
    [摘要]劉慈欣憑《三體》(英文版)獲得雨果獎,可以說中國科幻已經走出了本土,並為世界科幻貢獻出了一位大家級的作者。美國科幻經過長期發展,現在處於各種風格的混雜期,很多作者追求文學感、文化意識,像《三體》這樣以古典主義風格構造宏大的太空史詩的作品已不多見。據說,譯者劉宇昆也並未完全拘泥於原作,其英文版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甚至還調整加強了一些字句,使其突出了女權色彩。
  • 【象限】《三體》英文版全球銷量逾2萬
    作者:許曉青 姬少亭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銷量在全球已逾2萬冊,其中也包括在兩岸四地銷售的逾2100冊。5日,推動《三體》英文版問世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出口綜合部總監李贇,向新華社記者披露了上述數據。
  • 《三體》獲德國庫德•拉西茨獎「最佳翻譯小說」提名
    據最新消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三體》三部曲第一部《三體》德文版喜獲2017年德國庫德·拉西茨獎(KurdLaßwitz Preis)「最佳翻譯小說」提名。庫德·拉西茨獎是以「德國科幻小說之父」庫德·拉西茨(Kurd Laßwitz)命名的歐洲主要科幻文學獎項之一。
  • 英文版《三體》劇集啟動,跨文化改編如何避免不倫不類?
    在亞馬遜網站上,《三體》英文版在悉數暢銷書中曾排名1345,在亞洲文學分類中排名第二,在科技小說類別中排名43,讀者評分達到四星半(五分滿分)。一篇海外學者撰寫的書評《你為什麼應該讀劉慈欣——我國最搶手的科幻作家》中寫道,在《三體》裡,看到了劉慈欣「對人性中的荒唐和傑出具有敏銳的洞悉」。
  • 沒有神翻譯,老外怎看得懂《三體》
    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系列第一部日前獲得了科幻界最高獎項「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劉慈欣由此也成為將中國科幻「單槍匹馬拉至世界高度」的第一人。 其實,《三體》獲獎,翻譯者劉宇昆同樣功不可沒。《三體》的英文版按字面翻譯,為《三體問題》(The Three-Body Problem),在該書的亞馬遜評論區,讀者都對劉宇昆的流暢譯文讚賞有加。美籍華裔的劉宇昆(Ken Liu)出生於甘肅蘭州,11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科幻作家,2012年,他憑藉《手中紙,心中愛》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獎;2013年,涉及日本文化和星際移民的短篇小說《物哀》獲得雨果獎。
  • 《三體》英文版開售,美國讀者說「很有中國特色」
    《星際穿越》和《三體》的故事有些神似。但在中國,硬科幻小說《三體》早就擁有大批粉絲,三部曲賣出了近40萬套,單冊銷量過百萬。早在兩年前,《三體》英文版和改編電影就成了粉絲們討論的焦點,今年才傳出確切消息,《三體》英文版與國際知名的科幻玄幻出版機構託爾出版公司(Tor Books)合作。幾個月前,亞馬遜上便開始了預售。
  • 《三體》英文版上市了,但是外國人看懂了嗎?
    2014 年 11 月 11 日,劉慈欣的《三體 Ⅰ》英文版 The Three-Body Problem 正式在美國開售。我們很擔心外國人看不看得懂,特地去海外亞馬遜看了看評論。真正值得困擾的問題是……這本書只是三部曲之一,剩下的兩本還沒有被翻譯出來。@Jim:閱讀《三體》讓我想起尼採,他說「地球上的生命是稍縱即逝的,偶然的,是無結果的例外」,人是「渺小的曇花一現的物種」。閱讀《三體》一直讓我對人類以及我本人在宇宙的位置有著明確的感觸。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雪山飛狐》英文版,由莫錦屏(Olivia Mok)翻譯;2004年,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英文版,分別由雜誌編輯Granham Earnshaw和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翻譯。這三本都是正式出版物,另外,國外的文學社區早已經將金庸的14本巨著翻譯完畢。
  • 《三體》在國外火了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銷量在全球已逾2萬冊,其中包括在海峽兩岸、香港、澳門銷售的逾2100冊。推動《三體》英文版問世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出口綜合部總監李贇5日向記者披露了上述數據。
  • 《三體》:未來狂想曲
    這段文字出自一部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又被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正是這部小說,掀起了中國科幻小說一輪新的閱讀熱潮,並且讀者群大步邁出學生群體,數百萬本來從不關心科幻的文青、白領和社會主流精英加入到閱讀隊伍中。
  • 劉慈欣《三體》 英文版作者後記 + 劉宇昆翻譯後記
    英文版《三體》特別福利! 和國內出版的《三體1》 後記完全不同,本文中大劉講述了很多自己童年的故事,以前媒體採訪中沒有講述的歷史。他們的勤奮和關切創造出了《三體》的英譯本。我還要感謝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科幻世界》出版社和美國Tor Books出版社,是他們的信任和信心促成了本書出版。
  • 劉慈欣送小島秀夫《三體》英文版:希望在中國看到您更多遊戲作品
    大家應該都知道小島是一個電影迷和科幻迷,此前小島曾經力薦國內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今日(11月11日),小島也收到了從原著作者劉慈欣那裡寄來的英文版《三體》。小島秀夫在推特中曬出了劉慈欣贈送的英文版《三體》,並寫道:我們收到了由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先生籤名的《三體》三部曲(英文版)。謝謝啦!我非常推薦由早川書房(日本最大科幻出版社)發行的日文版《三體》。
  • 為了讀到英文版《三體》,歐巴馬竟動用白宮力量
    「你好,劉慈欣先生,美國總統歐巴馬看完您的《三體》後,非常喜歡,如果有《三體3》的英文版,請一定要發給我們。」劉慈欣看到這封郵件,心想,「什麼?美國總統歐巴馬?別再開這種無聊的玩笑了,他那麼忙怎麼可能給我發郵件」。於是,來自白宮的一封郵件被當做了垃圾郵件擱置一旁,劉慈欣繼續著自己的寫作。
  • 《三體》美國上市和電影
    關鍵詞:突破接近年末,最讓科幻迷興奮的就是兩個話題:《三體》英文版正式上市以及電影即將投拍的消息,前者是興奮不已,後者則是吐槽不斷。然而,這兩件事終歸都是中國科幻的突破性事件。《三體》三部曲引進美國,是1949年後中國長篇科幻小說的第一次,出版社的重視,輿論的支持,甚至令一向在美國有專門的公司翻譯出版本國科幻小說的日本同行嫉妒:「中國科幻在美國等英語國家開始越來越受關注,這種影響力超過了日本科幻,這是為什麼?」這種關注恐怕與中國日益重要的國際地位不無關係,換做二十年前,同樣的作品未必會有此禮遇。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邂逅《三體》英文版,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有難得的紅色詞彙
    有段時間,連載了一篇叫《三體》的科幻小說,因為雜誌我都是跳著買的,沒有讀到《三體>的開頭,再加上劇情不了解,總覺得這小說為啥還不完結,都佔了多少期寶貴篇幅。誰知道11年後,我會和《三體》英文版來一次邂逅。
  • 《三體》要拍英文版電視劇,編劇讓網友沸騰
    《三體》又要被改編了!這次是真的!昨晚,《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宣布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奈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在官方公告中,原著作者兼製作顧問劉慈欣表示,非常尊重和信任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也相信他們會為全球的《三體》愛好者帶來一系列精彩的視覺享受,「我想講述的,是一個超越時間、跨界國家、文化和種族邊界的故事,一個迫使我們思考人類共同命運的故事。」
  • 歐巴馬看完《三體2》,發郵件「催更」:快出版《三體3》英文版!
    現在說起劉慈欣的科幻書,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三體》了,歐巴馬愛這本書愛得也是很入迷。在一次記者採訪中,劉慈欣講了一個關於歐巴馬的故事。大劉說,有一天他回到家,發現自己電子郵箱中有一封來自白宮的郵件,郵件內寫道:"尊敬的劉慈欣先生,美國總統歐巴馬非常喜歡您的《三體》,請儘快出版《三體3》的英文版,如果有《三體3》的英文版出版的話,請給我們寄來一套"。
  •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作者:西方讀者更好懂
    新聞事件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記者昨天對《三體》作者劉慈欣進行了專訪,劉慈欣表示自己和出版商都沒有料到這本書會如此暢銷,「我們此前預計三本一共能銷售2萬冊就很不錯了,現在第一本已經賣了2萬多。」不過劉慈欣很快又冷靜而謙虛地表示,這個成績雖然在國內文學「走出去」的書中是佼佼者,但「跟真正歐美暢銷的幻想類小說的銷量還是沒法比。」對於劉宇昆的翻譯,看過英文版的劉慈欣也是大加讚賞:「把原作翻譯得很到位,很流暢。」
  • 專訪英文版政府工作報告翻譯團隊,「接訴即辦」怎麼翻譯?
    在日前開幕的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受邀旁聽大會開幕式的外國駐華使館外交官和採訪報導的境外駐京媒體記者手中,人手一本政府工作報告英文版,這些外國朋友也能從一串串英文字母當中,了解接訴即辦、「七有」「五性」、開牆打洞、留白增綠等具有北京特色的工作。本報記者專訪英文版報告的翻譯團隊,看他們如何用英文傳遞「北京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