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翻譯,老外怎看得懂《三體》

2020-12-05 上觀

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系列第一部日前獲得了科幻界最高獎項「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劉慈欣由此也成為將中國科幻「單槍匹馬拉至世界高度」的第一人。

 

其實,《三體》獲獎,翻譯者劉宇昆同樣功不可沒。《三體》的英文版按字面翻譯,為《三體問題》(The Three-Body Problem),在該書的亞馬遜評論區,讀者都對劉宇昆的流暢譯文讚賞有加。美籍華裔的劉宇昆(Ken Liu)出生於甘肅蘭州,11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是科幻作家,2012年,他憑藉《手中紙,心中愛》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獎;2013年,涉及日本文化和星際移民的短篇小說《物哀》獲得雨果獎。

 

中西文化交融的成長背景,加之自己也屬科幻圈中人,劉宇昆的翻譯無疑對於《三體》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加持。特別是原作中涉及到「文革」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政治術語,劉宇昆的翻譯頗見功力,無怪乎,劉慈欣在獲獎致辭中也稱其翻譯「近乎完美」。

 

某種程度而言,如果沒有劉宇昆的「神翻譯」,《三體》在海外的受歡迎程度肯定會大打折扣,更枉論獲「雨果獎」。

 

政治術語

 

《三體》開頭有很長篇幅關於文革的描述,其中大量的政治詞彙,無疑是外國讀者的閱讀障礙。例如這句:「『四·二八』的那些小紅衛兵們是有這個精神力量的」,「精神力量」被譯為更加傳神的「madness」,既符合語境,也突顯出現場的混亂與瘋狂。

 

再看下面這句:

 

「『紅色聯合』的指揮官心急如焚,他並不懼怕大樓的守衛者,那二百多名『四·二八』戰士,與誕生於l966年初、經歷過大檢閱和大串聯的『紅色聯合』相比要稚嫩許多。」

 

其中的「大檢閱」和「大串聯」兩個特殊的名詞無法直譯,因而劉宇昆選擇了解釋性翻譯——「revolutionary tour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seeing Chairman Mao in the great rallies in Tiananmen Square.」(「圍繞全國的革命遊行和在天安門廣場參見毛主席的大集會」)。

 

對於「大批鬥」和「知青」等詞彙,譯者除了保留原有的字面意思直譯外,還在詞語之後添加解釋性句子保證讀者理解其意。

 

struggle session:This was a public rally intended to humiliate and break down the enemies of the revolution through verbal and physical abuse until they confessed to their crimes before the crowd.

(大批鬥:公共集會,旨在通過口頭和身體虐待來羞辱和擊潰革命的敵人,直至他們在人群前供認罪行。)

 

educated youths:young college students who no longer had schools to go to.

(知青:無學可上的年輕大學生。)

 

The chairman instructed us to 「rely on eloquence rather than violence」!

(最高指示:要文鬥不要武鬥!)

 

如「牛鬼蛇神」這樣的成語,劉宇昆將其直譯為「Monsters and Demons」,並輔以譯者腳註,類似的例子還有:

 

大字報:big-character posters

複課鬧革命:Return to Class, Continue the Revolution

勞改:feform through labor

黑五類:Five Black Categories

 

俗語

 

原作中有些中國俗語,劉宇昆又是如何翻譯的呢?在汪淼領悟到「物理學不存在」後精神崩潰時,大史對汪淼說「邪乎到家必有鬼」,譯文是「Anything sufficiently weird must be fishy」,即「任何異常奇怪的東西必定可疑」。他沒有直接字面翻譯「鬼」等詞彙,避免了不必要的概念混淆。

 

類似的例句還有:

 

He would serve any master who dangled money in front of him. He even went to the American Imperialists and helped them build the atom bomb!

他有奶便是娘,跑去為美帝國主義造原子彈。)

 

Bystanders have the clearest view. Someone truly neutral will then be able to comment on whether we’re the heroes or villains of history.

旁觀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評說了。)

 

 

「三體遊戲」名詞

 

小說中的「三體遊戲」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部分,其中出現了大量歷史名人和專業詞彙,最容易讓西方讀者混淆的莫過於周文王和紂王,因為都是「Zhou」。劉宇昆把周文王譯為「King Wen of Zhou」,簡稱為「King Wen」,紂王則是「King Zhou of Shang」,簡稱「King Zhou」,好歹讓老外搞清楚了兩者的區別。

 

描寫三體遊戲中朝歌(Zhao Ge)鐘擺的段落,尤其體現出劉宇昆深厚的翻譯功底。下面的譯文不僅在句式結構上非常嚴謹,且對「合著奇怪的號子」的翻譯十分巧妙, 「chant」作為「合著……號子」對應的詞語,有「反覆、單調、有節奏地喊叫」的意思,用詞恰當。

 

All the pendulums were swinging as groups of soldiers in armor kept them in motion. Chanting incomprehensibly, they rhythmically pulled ropes attached to the giant stone weights, adding to the pendulums』 arcs as they slowed. 

(每座單擺都在搖動中。驅動它們的是一群群身穿盔甲的士兵,他們合著奇怪的號子,齊力拉動系在巨石擺錘上的懸索,維持著它的擺動。)

 

原創新詞

 

小說中還有原創的名詞,如亂紀元:Chaotic Era,恆紀元,Stable Era,浸泡:rehydrate,三日凌空:Tri-Solar Day,人列計算機:The human-formation computer,三體艦隊:Trisolaran Interstellar Fleet。地球三體組織的三個派系,降臨派:the Adventists,拯救派:the Redemptionists,倖存派:the Survivors。

 

作為小說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智子」,又是如何翻譯的呢?這其實是劉宇昆和三體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的譯者周華(Joel Martinsen)商議的結果。周華曾於2011年與豆瓣網友討論過智子的譯法。周華認為,在第三部智子被人物化後,智子也是日本人名「Tomoko」,因此最好採用一個又不背離原意又接近於日本人名的譯法,最終選擇了「Sophon」。該詞的前半部分源自希臘語Σοφíα,意思為智慧。代表智慧和人名(Sophia)的「Soph-」,結合代表質子(proton)的「on」,於是Sophon一詞誕生。

 

淡化「直男式審美」翻譯

 

在不少國內網友看來,「大劉」原作中充滿了「直男式」對女性的審美,相比之下,劉宇昆的翻譯倒是有些女性主義翻譯觀的意思。北京外國語大學郎靜在其碩士論文《論英譯本中的女性主義翻譯策略》中認為,諸如「普通女性」、「科學女性」、「女孩子」、「女作家」、「女官員」這樣的字眼,皆被譯者換做無性別差異的詞,一些女性化的描寫也被刻意淡化或刪除。

 

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劉宇昆也舉了兩個翻譯的例子,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衝突,無一例外都與書中的女性相關。一是「文革」中,一個激進的紅衛兵女孩中彈墜樓的場面,被描寫為:

 

「她陶醉在這鮮紅燦爛的夢幻中,直到被一顆步槍子彈洞穿了胸膛。十五歲少女的胸膛是那麼柔嫩,那顆子彈穿過後基本上沒有減速,在她身後的空中發出一聲啾鳴。年輕的紅衛兵同她的旗幟一起從樓頂落下,她那輕盈的身體落得甚至比旗幟還慢,仿佛小鳥眷戀著天空。」

 

這一段國人接受起來毫無障礙的描寫,在西方人尤其是女性主義者看來,是完全不可理喻的——怎麼能夠將女性的死亡描寫得如此唯美?而且,這種唯美,本身就是一種男權審視女性的眼光。考慮到西方讀者的接受度,英文版《三體》刪去了中文版裡對死亡的唯美化描寫

 

另一段是葉文潔在齊家屯被老獵戶一家收養時,有一晚與獵戶妻子大鳳共處。葉文潔安靜看著油燈下做針線活的大鳳:

 

「大鳳披著棉襖,紅肚兜和一條圓潤的胳膊露出來,油燈突出了她的形象,在她最美的部位塗上了最醒目的色彩,將其餘部分高明地隱沒於黑暗中。」

 

劉宇昆的英文編輯認為,這段讓人感覺葉文潔是女同性戀,為了避免誤會,英文版中也刪去了這段描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章迪思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西安北客站出現英語神翻譯 外國留學生被翻譯搞暈【2】
    西安北客站出現英語神翻譯 外國留學生被翻譯搞暈【2】 來源:華商網  2014年12月16日10:43 2014年12月13日,西安北客站候車室,錯誤的英文翻譯引來老外笑話。 外國留學生:北客站很多英文翻譯不規範 昨日下午4時許,在西安交大讀研的外國留學生Fletcher來到北客站,在他的指引下,華商報記者找到了他所說的「神」翻譯。
  • 老外強行翻譯中文是什麼感覺?尬死我了!可又迷之搞笑……
    【莫斯科新地標出現"神翻譯" 中國遊客寬容對待】扎裡亞季耶公園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新建成的一座大型休閒公園。雖然前面說到的翻譯大多傻出天際,但在許多真正學習中文的老外心中,的確有一些中文詞是沒有辦法翻譯的。
  • 老外愛看古裝 國外也有中國電視劇「神翻譯」
    近日,一個國外的中國影視作品論壇「Asianfanatics」走紅網絡,這個論壇主要負責把中劇翻譯成英文字幕,古裝劇是老外們的最愛,其中又以胡歌與林依晨主演的《天外飛仙》最受關注。記者了解到,論壇的成員大多以興趣為出發點,不以營利為目的,也有一批鐵桿的「中劇」粉絲。那麼國外電視迷們眼中的中國電視劇,到底是什麼樣的?
  • 老外寫英文春聯,看網友的神翻譯
    海外的老外也用中國的方式過中國春節!比如芬蘭的人民,他們從中國的網際網路商店,購買了很多中國年貨!比如說極具特色的中國結,中國春聯,還有各種福字貼紙,就是為了蹭一蹭中國的「年味」。芬蘭是官方認定的聖誕老人居住地,這裡也有官方唯一認證的正牌聖誕老人。芬蘭人民忙忙碌碌過春季的時候,這位聖誕老人也不甘寂寞,寫了一副英文春聯!
  • 嶽麓山上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 網曝指示牌多處翻譯錯誤
    嶽麓山上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 網曝嶽麓山上指示牌有多處韓語翻譯錯誤,記者帶韓國歐巴一探究竟 為了解情況,記者特意找來在長沙生活8年的韓國「歐巴」洪石昊,和他一起查看嶽麓山景區指示牌上的翻譯情況。他曾在湖南大學當過兩年交換生,現在長沙開一家料理店,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景區入口處,一塊指示牌上寫著「景區管理處」,還附有韓文翻譯。「管理處這三個字沒有錯,但景區的翻譯不對。」
  • 老外親測,看得讓人肉疼!
    老外親測,看得讓人肉疼!黃金有著極高的價值,在一些珠寶店中,經常會看到一些用黃金製作的首飾,不過這些黃金卻不能與水銀接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老外親測,看得讓人肉疼!只見老外把一片金箔紙放在了一個容器中,然後將水銀慢慢地滴進金箔紙,一遇到水銀的金箔紙立即發生了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箔紙就像紙遇到了火一樣,迅速的收縮。
  • LOL玩家美服排位遇同胞,對話飆純淨英文,老外:多年英語白讀了
    玩家表示當時情況是這樣的,在開局不久之後,突然隊友在聊天框裡面打字,一般玩家都不會去看的,畢竟都是英文,看了也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但今天不一樣,感覺今天的英文好像玩家看得懂什麼意思,剛開始老外隊友在說英文,結果另外一個隊友說了些英文字母,玩家意外看懂了,隊友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看不懂,後面玩家馬上回應,同樣打出了拼音式中文出來,意思是說老弟
  • 讓老外嚇傻眼的中式菜名翻譯,第4個笑翻了!
    原標題:讓老外嚇傻眼的中式菜名翻譯,第4個笑翻了! 內容來源 :新晚報,ID:xinwanbao;視頻來源:《嗨,老外》。編輯:荔枝。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中華文字也同樣博大精深,菜名往往有很多的寓意,中國人肯定是秒懂的,(不排除為難死人也不懂的)但是要想翻譯成英語,那可就非常困難了。(所以中國人為什麼要自己為難自己?)
  • 《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 作者:西方讀者更好懂
    記者昨天對《三體》作者劉慈欣進行了專訪,劉慈欣表示自己和出版商都沒有料到這本書會如此暢銷,「我們此前預計三本一共能銷售2萬冊就很不錯了,現在第一本已經賣了2萬多。」不過劉慈欣很快又冷靜而謙虛地表示,這個成績雖然在國內文學「走出去」的書中是佼佼者,但「跟真正歐美暢銷的幻想類小說的銷量還是沒法比。」對於劉宇昆的翻譯,看過英文版的劉慈欣也是大加讚賞:「把原作翻譯得很到位,很流暢。」
  • 網友吐槽地鐵站名英文翻譯 看得懂才是硬道理
    對比兩組榜單不難發現:被認定為「靠譜」的英文站名,基本都是採用音譯和意譯結合的方式翻譯,將地名中一些詞彙的具體意義翻譯了出來;而那些單純採用漢語拼音的站名,則被打入了「搞笑」之列。   2老師說   應遵循「外國人看得懂」原則   音譯和意譯相結合才足夠「高大上」?
  • 讓你笑噴的英語四級神翻譯出爐,今年又出搞笑翻譯大神!
    每年英語四級考試結束,考生走出考場後,開始吐槽翻譯,各路大神也是運用自己所學知識,B-box,化學符號,擬聲詞等等進行翻譯,說實話老外可以看懂的。馬雲:翻譯還行!老外:我看懂了!面對這些神翻譯,小編也是笑得前仰後合!這英語學的體育老師都不會買單,從這裡看得出同學們的詞彙量確實需要提高,但是也可看出同學們也是費盡心思,絞盡腦汁想要表達好意思,思維轉化得確實敏捷,同時運用歷史,文學,化學,數學的知識進行翻譯,不得不佩服!
  • 李子柒的美食視頻沒有翻譯,為啥能火遍全球,老外一句話說出真相
    李子柒的美食視頻沒有翻譯,為啥能火遍全球,老外一句話說出真相!李子柒其實不是專業的網紅,只不過出生在四川農村的這個姑娘,為了用視頻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純屬個人愛好。明明李子柒的視頻是沒有翻譯的,為什麼能火遍全球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沒有翻譯外國人能看懂李子柒的視頻嗎?我們看看外國網友是怎麼說的,首先李子柒的視頻本身文字語言就很少,每一段視頻都是一幅美好的畫面。讓人看到就忍不住地想關注她,李子柒展現的不僅僅是她自己的美食,還是中國的傳統藝術和文化,讓很多老外改變了對中國人的看法。
  • 長沙地鐵站名英文翻譯 看得懂才是硬道理
    對比兩組榜單不難發現:被認定為「靠譜」的英文站名,基本都是採用音譯和意譯結合的方式翻譯,將地名中一些詞彙的具體意義翻譯了出來;而那些單純採用漢語拼音的站名,則被打入了「搞笑」之列。  2老師說  應遵循「外國人看得懂」原則  音譯和意譯相結合才足夠「高大上」?
  • 《哪吒》「英文翻譯」難題上熱搜!人民日報:急急如律令怎翻譯?
    隨後,網友也給出了另一相當有趣的見解:「quickly quickly your mother call you」「不用翻譯,直接音譯,對標《獅子王》的Hakulamatata就可以了」前者的翻譯無疑也是相當接地氣的
  • 《三體》中太陽系遭受降維打擊,為什麼神級文明沒有阻止?
    和三體文明比起來,人類文明的科技力量還是稍微遜色,但憑藉人類頑強的生命力還是抵擋住了三體文明一次次的進攻。最後三體文明為了徹底打擊人類文明拼盡所有,這引起了隱藏在宇宙深處的神級文明的關注。神級文明難能對此坐視不管嗎?為了維護宇宙的秩序,一種名為「二向箔」的武器被發射了出來,目的就是讓整個太陽系降維。那麼二向箔到底有多厲害呢?
  • 盤點那些雷人的「中式英語」神翻譯,網友:第4句很接地氣
    盤點那些雷人的中式英語神翻譯,一眼看出意思的多半是中國人對學生黨來說,語數英一直都是學生時代的重點學科,英語更成為很多同學上學路上的攔路虎,當年為了學英語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懸梁刺股,可到後來能夠學以致用、暢通交流的同學還是特別少,但是學英語的過程中同樣也有很多樂趣的,例如當年那些可雷人又很可愛的中式英語「神翻譯」你還記得嗎?
  • 老外怎樣翻譯西遊名詞?看到第三個就要噴飯!
    (蝸牛看西遊第1573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咱們老祖宗留下的《西遊記》不僅在中國是四大名著之一,在國外也是影響非常巨大,是目前翻譯版本最多、傳播最廣的古典文學,沒有之一!看到一篇文章寫老外如何翻譯中國名詞的,蝸牛也給大家搜集了一些。孫悟空:能使棍子的猴老外們認為孫悟空是一個比人更厲害的猴子,這個猴子有超能力,能使棍子,比金剛厲害的是能使幻術。所以,需要用一種高科技裝備來制約它,這就是緊箍咒。只要一念密碼他就動不了。
  • 三體中的神級文明--歸零者
    在三體科幻宇宙中有著這樣一個文明:他們致力於將宇宙的時針撥到零點,他們是延綿數十億年的神級文明聯邦,他們就是歸零者!歸零者又被稱為重啟者,是一個文明或者幾個文明組成的文明聯邦,他們致力於重啟宇宙,回歸田園時代!
  • 《三體》英文版的翻譯水平怎麼樣?
    》的英文版,對譯者的用詞和翻譯細節處理印象深刻,今天在這裡聊聊書的翻譯。他翻譯的《三體》在2015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第二部則是由外國譯者Joel Martinsen翻譯)。他翻譯的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也在2016年獲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可以說《三體》在國際上的成功離不開劉宇昆的貢獻。
  • 神吐槽:老外們的中文十級 全靠撩妹
    我爸爸和幾個同事準備去美國,在超市買隨身帶的東西呢,這時超市裡一個美國人過來用標準的濟南話打招呼,同事們暴汗,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原來這老外是抗戰時期留在中國的美國後裔,同事問他:「那你英語怎麼樣啊?」老外一拍大腿道:「靠,英語太他媽難學了!!!」  德國有個帥小夥叫倪克,有個獨特的中文學習技巧——打快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