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族館四處找人和鰻魚打電話:見不到遊客,它們自閉了

2020-12-08 騰訊網

疫情之下,不止野生動物湧入城市上演瘋狂動物城,生活在動物園中的動物也沒閒著,紛紛開始在線營業。

最近,日本東京的墨田水族館就有一群花園鰻,與人類遠程連線幹起了網絡主播。

怎麼,真就是魔幻現實,鰻魚也要C位出道?

其實這也是水族館的無奈之舉,花園鰻是一種特別敏感的動物,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立馬躲進沙堆。

而水族館飼養的300多條花園鰻有些特殊,疫情爆發之前它們已經熟悉了遊客的觀賞,練就了一身膽子,時常鑽出沙子搖擺身體。

但自從3月1日閉館以來,花園鰻們逐漸忘記人類的存在。之前一天接待幾十萬遊客,現在突然看不到人影,鰻魚們又回歸了自己的本性,開始自閉。

這一自閉,就輪到水族館的工作人員頭疼了,因為每當有人靠近,它們便鑽進沙子裡,根本沒辦法順利檢測健康狀況。

所以工作人員才出此計策,舉辦一場線上見面會,並在社交媒體上呼籲人們和鰻魚們視頻通話,緩解這難辦的「恐人症」。

具體的形式也十分朋克,直接在水箱前架上五臺平板電腦,再把熱線電話公布出來,坐等熱心網友與這些花園鰻們連麥。

估計工作人員心裡就一句話:救救孩子吧。

幸好,這活動一推出就贏得了網友們的熱絡反應,紛紛開始與這群自閉的小傢伙聊天。

在經歷的三天視頻通話之後,工作人員表示,花園鰻的自閉情況也有所好轉,逐漸開始降低對人類的警惕。

雖然這場活動目前為止已經落幕,但還是網友想再參與參與,並表達出自己強烈的喜愛之情。

當然,也有一些吃瓜網友對於花園鰻本身感到不適,畢竟齊刷刷伸出腦袋的鰻魚會引起一些不好的聯想。

這可能就應了那句老話,當你凝視花園鰻的時候,花園鰻也照樣在凝視你。

圖片來源:墨田水族館

而除了自閉的花園鰻,生活在動物園的其他動物也因為長時間看不到人類,心態發生了改變。

法國東部城市Amneville的一家動物園,在停業6個星期後,工作人員就發現曾經對人類愛答不理的動物們,現在卻開始盯著人猛看,甚至主動找人玩。

比如這兩隻正在暗中觀察的老虎:

試探著與麥克風互動的長頸鹿:

以及面對鏡頭不知所措的黑猩猩:

雖然沒法知道這些動物的準確想法,但從看不到遊客後一些行為的改變,也許是真想人類了。

有趣的是,相比這些眼巴巴在自己領地盯著人猛看的動物,下面這些動物則是爽飛了天,因為工作人員為它們安排了園內深度遊,翻身做遊客。

最早一批是美國芝加哥Shedd水族館的企鵝:

後面貓頭鷹也參與到其中,開始目不轉睛的看魚群:

豪豬跟著飼養員滿動物園轉悠:

一群火烈鳥走進海底隧道,左看看右望望,一切都是那麼新鮮:

一些行動緩慢的動物,也被工作人員帶出來放放風。比如這隻大蜥蜴就有幸和海豹聊了會天:

生命在於靜止的樹懶,更是直接被挑著參觀水族館:

海豚看見後,還跟著互動了一把,模仿樹懶的倒掛姿勢做了個翻身的動作:

樹懶看到此情此景,估計心裡也很苦,被迫營業就算了,還要被海豚冒犯…

老實說,我猜海豚這麼發起挑釁,估計也是心有不滿。當年同樣被人類參觀,現在你卻能參觀我,酸了酸了…

其實沒過一把遊客癮、體驗自己人參觀自己人的感覺,也沒關係。

看看人家日本鳥羽水族館的海獺小梅,已經開始用實力證明,沒有遊客的日子自己還可以玩自己。

自從疫情封鎖水族館之後,小梅可以說是徹底放飛自我,經常在水箱中玩起花樣遊泳,有倒立在水中瘋狂旋轉的姿勢:

也有直立抱拳,旋轉跳躍它閉著眼:

化身螺旋槳同樣不在話下,只要撲騰的夠快,鏡頭就跟不上我:

據水族館的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營業時很少能看到小梅玩得如此歡,這次疫情才終於看到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怎麼說呢,就這優美且連貫的遊泳花樣,如果動物界開運動會,我第一個pick小梅。

當然,如果你還沒被小梅圈粉,可以看看下面這段視頻。

它又雙叒一次邁向了花樣遊泳的新高度,抱著交通錐演繹「一個人開狂歡的party」。嗯…有被可愛到。

視頻來源:twitter@TOBA_AQUARIUM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

(ID:kuangwanplay),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 完 -

小通薦書

相關焦點

  • 奇聞趣事:鰻魚因忘了人類而膽怯 日本水族館請你幫忙
    日本一家水族館的鰻魚因為太久沒有人去參觀而對人產生畏懼感。為此,該館邀請人們藉由視訊軟體出現在它們面前,讓它們再度習慣於人類的存在。 這家位於東京的墨田水族館(Sumida Aquarium)飼養了大約300條花園鰻(spotted garden eel)。這種魚的性情羞怯,它們會躲在海床的沙地裡,只露出身體前半段在水中。當它們一大群聚集在一起時,看起來就像一棵棵直立的植物,因此被稱為花園鰻。
  • 日本人又開腦洞,竟然給鰻魚配iPad,只為和人FaceTime
    比如前幾天,創新君介紹過的蕾絲文胸口罩就出自他們之手,設計絕對很日本。而現在他們又突發奇想,竟然給鰻魚配上了iPad平板電腦。這是東京的墨田水族館近期推出的一項活動,通過平板電腦鰻魚可以和網友FaceTime視頻聊天。這是為什麼呢?
  • 疫情下動物的日子也不好過:泰國大象失業徒步返鄉 日本花園鰻都...
    旅遊業遭受重創,不少人失業,靠著旅遊業吃飯的動物也面臨失業;人們居家時間太長受不了,找各種理由出來放風,動物園的動物平時見慣了人山人海的大場面,一時間見不到除了飼養員以外的人,同樣無所適從。日本水族館招人陪花園鰻視頻日本東京的墨田水族館受疫情影響閉館。閉館期間,由於沒有了往日的遊客,工作人員發現,館裡飼養的花園鰻,開始對工作人員變得警惕,都「自閉」鑽進沙子不願出來。
  • 因疫情閉館兩個月,魚兒竟集體抑鬱,澳洲水族館:遊客快回來
    據《每日郵報》5月16日報導,澳大利亞一間水族館在被迫關閉了兩個月後,出現了異常情況。由於沒有了遊客,魚兒們變得孤單,它們有的躲進角落,有的拒絕進食,這些小傢伙越來越表現出抑鬱的跡象,為了幫助它們走出抑鬱,水族館管理人員僱傭了潛水員,希望給孤獨的魚兒們多一些擁抱和多一點陪伴。
  • 沒了遊客,國外動物園裡動物開始抑鬱,飼養員放《獅子王》操碎心
    但實際上,從4月份起,就不斷有動物園向媒體訴苦,因為沒有遊客,大部分動物都感到困頓無聊。在鳳凰城動物園,30隻赤魟因為沒有遊客們拍拍它們,日常活動少了很多。於是,飼養員每日的一大工作,是和赤魟玩水,用手拍打、撫摸它們。
  • 水族館閉館太久,這群鰻魚都忘記了人類的存在,現在想跟人視頻.....
    話說,最近日本東京的墨田水族館在官網發出了一份緊急求助:請大家打視頻電話給花園鰻,再見不到遊客,它們就要忘記人類的存在了
  • 日本成田山舉辦鰻魚節,遊客盡享美味烤鰻
    這其中自然也有著名的「鰻魚一條街」。「鰻魚一條街」位於日本千葉縣成田市,是從成田車站出發前往成田山新勝寺參拜的必經之路。最初,這裡只有一家名為「川豐」的烤鰻專門店,後因大量遊客慕名前來名氣大增,越來越多的烤鰻店在此置業經營,由此形成現在的「鰻魚一條街」。「川豐」社長伊藤小澄信心滿滿的表示:「土日臨近,鰻魚一條街節日氣氛越發濃鬱。
  • 鰻魚被吃成瀕危了嗎?
    裸胸鱔,也是鰻鱺目的,水族館常見,多次被放生愛好者放到海邊,咬傷遊客各種鰻鱺目成員雖然差別很大,但小時候都要經過一個模樣類似的「柳葉狀幼體期」,或稱「柳葉鰻期日本是鰻魚消費大國,除了自己撈以外,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漁民也常年守在河口,撈起鰻苗,養大後賣給日本,或者供中國自己消費。
  • 水族館沒遊客,企鵝夫妻趁機度蜜月,開心逛園區看魚
    不少旅遊景點依靠人類投餵的動物們,像泰國猴城的野生猴子、日本奈良鹿,紛紛失去了最大的食物來源。奈良鹿已經餓到衝進了日本市區,啃食當地人的植物。各國紛紛採取措施,不讓民眾聚集。美國芝加哥一個很受歡迎的水族館Shedd Aquarium也因此閉館。但這裡的動物們就比較幸福了!
  • 探尋未知水世界的起點 日本本州島最北端的水族館
    人民網青森5月19日電(陸曉鷗)穿越「海底隧道」,欣賞海豚表演,看企鵝寶寶進食,與小型水生生物親密接觸,這些願望在淺蟲水族館都可以得到滿足。19日,記者跟隨由北京日本人留學生社團(BJSA)聯合日本大型旅行社JTB主辦的「青年掘起!
  • 中國第一座水族館,每年遊客200多萬,有抹香鯨,珊瑚,海螺等
    旅遊資源豐富,2018年青島接待遊客規模突破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1900億元。到青島旅遊,除了嶗山,棧橋,海水浴場,八大關等,還應該到青島水族館看看。圖中是1932年建成開館的青島水族館。青島水族館海洋生物非常豐富,有夢幻水母宮,海獸館,海洋生物館,淡水生物館,還有青島海底世界等。
  • 日本這家水族館的伴手禮設計,每次打開都會想笑!
    它是由日本愛知縣的竹島水族館自主設計研發的文創產品。外包裝上的小水豚可是竹島水族館中的明星萌物。館長為了儘可能地滿足遊客們對小水豚的喜愛,而親自出馬設計了這款伴手禮。立體的包裝形象地呈現了水豚的蠢萌,簡直就是一隻方了的真實小水豚。
  • 日本鰻魚陷入絕境?鰻魚飯還能吃嗎?
    當一份愛沉入海底,當一條魚成了謎日本科學家自上世紀30年代起開始尋找日本鰻的出生地,科學家們從日本近海逆著黑潮一路往南追尋,鰻魚幼苗的體型越採越小,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努力,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船「白鳳丸」在馬裡亞納海溝西側採集到1000多尾10mm長孵化不久的鰻魚苗,經過仔細的DNA比對,最終在1991年確定了日本鰻產卵場的大致範圍
  • 真能吃,一年要吃掉全世界70%的鰻魚!日本人的夏天,沒有鰻魚不夠完整
    佔世界總人口不到2%的日本人,吃掉了全球近70%的日本鰻魚,日本社交網絡甚至傳言:「鰻魚快要被人類吃滅絕了」,由此可見日本人對鰻魚的喜歡。 日本有九成的河鰻都屬於人工養殖,但這些都遠遠不夠他們吃,為了補這個缺口,進口鰻魚成為滿足日本吃貨的必要途徑。
  • 日本大師傳授蒲燒鰻魚的做法
    鰻魚是日本人在夏季必吃的食物,既好消化又能提振食慾,因野生鰻魚一魚難求,「鰻魚丼」也在眾多日式丼飯之中自帶了些許高貴的矜持。把烤好的鰻魚切成小段,鋪在熱騰騰淋好醬汁的米飯上,一份新鮮出爐的鰻魚飯,或許能拯救岌岌可危的食慾。
  • 遊客驟減!水族館放出企鵝充當觀光客,與白鯨初見面!
    疫情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地觀光旅遊業蕭條,包括很多動物園、水族館,遊客驟減,營收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的寫第水族館(Shedd Aquarium)依然探索到了新的樂趣玩法。近期他們放出了幾隻南跳巖企鵝,讓它們當了一回包場遊客。
  • 給鰻魚變性!為滿足市場需求,日本又開始對鰻魚下手了
    近日看到了一則消息:日本愛知縣一個水產試驗場在11月27日發布消息稱,該試驗場開發出了能使雄性養殖鰻魚變為雌性的技術,且正在為這項技術申請專利。這是要改變鰻魚的自然屬性啊,消息一出即刻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 日本鰻魚陷入絕境?那鰻魚飯還能不能吃了?
    鰻魚是所有養殖魚類中,唯一完全依賴捕撈野生魚苗的魚種。目前無論是野生鰻魚或是人工養殖的鰻魚,都無法在人為的環境下自然性成熟。1973年日本學者Yamamoto和Yamauchi成功地利用鮭魚腦下垂體抽取物注射日本鰻,獲得了受精卵並孵化出仔魚。
  • 「魨魨圓圓」賀雙節 海洋水族館國慶中秋舉辦魨類魚特展-水族館...
    今年十一黃金周,上海海洋水族館為遊客們找到了十餘種體貌渾圓可愛的魨類魚。魨類魚面容可愛且身懷「自我膨脹」的特性,具有團圓美好的寓意,與它們一起共度國慶、中秋佳節,欣喜有趣之餘,還能討到一個團團圓圓的好彩頭。  說到魨類魚,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河魨。其實,魨類家族中可不止河魨一種,它們種類繁多、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