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現一調皮鳥:啄羊屁股撕帳篷,撬門窗搶食物,攔路打劫遊客

2020-10-18 雪靈谷自然地理

紐西蘭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也是個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擁有多種特有鳥類,比如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鸚鵡中的哈士奇」鴞鸚鵡,世界上最大鳥類、現已絕跡的恐鳥。

如果你去紐西蘭威斯特蘭國家公園,入口處貼著的一個告示一定會讓你吃驚:當心您的輪胎被鸚鵡吃掉。這句話乍一聽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這絕不是玩笑!

這種「頑皮放肆」的獨特物種就是啄羊鸚鵡, 它們主要分布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高山和峽灣地區,一般在海拔800~2000米的高山灌木叢中活動。因為它們時常會發出類似Keeaa的沙啞叫聲,當地毛利人給它們取名Kea。

啄羊鸚鵡屬於鳥綱鸚鵡目啄羊鸚鵡屬,有「殺羊者」之稱。一聽這名字就感覺非常霸氣,一隻小小的鸚鵡,還能啄羊,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的神奇呢?

01活潑可愛:黃綠色的頭,橄欖綠的背,藍綠色的尾羽

啄羊鸚鵡向來以活潑可愛的形象示人。它有著長而彎曲的喙,還十分尖利,雌鳥的鳥喙比較短且沒有像雄鳥那樣彎曲。它的體型僅烏鴉般大小,成年雄鳥體長40-52釐米,體重850-920克。

它頭部和頸部的羽毛呈黃綠色,且羽毛帶深色放射狀條紋;胸部與腹部為淺棕綠色;體背覆蓋著橄欖綠色的羽毛,羽毛邊緣帶有黑色滾邊,這些橄欖綠的羽毛能讓其與環境融為一體;尾羽為藍綠色,尖端黑色,羽毛中間帶有橙黃色。

翅膀內側飛行羽帶黃色條狀,彎曲的鳥喙和橄欖綠色的翅膀底下,有著一撮橘色的羽毛,讓這種大型的高山鸚鵡顯得與眾不同。

有趣的是,未成年啄羊鸚鵡的眼眶上還有黃色圈紋,鼻孔區域和喙的基部為明亮的黃色,成年後逐漸轉為深灰色。

儘管啄羊鸚鵡雌雄體型有差異,但外形幾乎相同,光憑肉眼觀察,很難分辨。雖然有相關研究指出,雄鳥較之雌鳥喙更長,曲率更大,但要一般人僅僅通過外形來區分它們,地區有些困難。

02好奇心重:看到新鮮事物,不是用爪子抓一抓,就是用喙啄一啄

啄羊鸚鵡的好奇心不是一般的強,只要是看到新鮮事物,都要用它那尖銳有力的爪子抓一抓,或用鋒利堅硬的喙啄一啄,所以被紐西蘭人稱為「最具好奇心的鳥」。

這貨還特喜歡在地面活動,常常支著一雙短小的腿,拖著圓滾滾的身體蹦跳著前進,動作十分滑稽,好像一個小丑在表演雜技。

不僅如此,啄羊鸚鵡還喜歡在溪流邊活動,遇到水流平緩的地方,它還會銜起一些小樹枝扔進水裡,然後又飛到水面把樹枝給叼回來,周而復始,樂此不疲。至今讓科學家們不解,它究竟在幹什麼。有網友開玩笑說,難道是它好奇這地方為何這麼平,要用樹枝去拍打一下,看看是不是平地?

啄羊鸚鵡有時候真像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剛剛還在打得你死我活,轉瞬間就開始互相追逐,親暱地相互踩背、翻滾或跳舞,同時還發出或婉轉或尖厲的鳴叫聲。科學家稱,這種像孩子般瞬息變化的情緒,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卻又忍俊不禁。

03頑皮狡猾:啄羊屁股撕帳篷,撬開門窗搶食物,攔路打劫遊客

啄羊鸚鵡不僅頑皮還十分狡猾,總喜歡搗蛋,動不動就撕帳篷、叼走各種小物件;還會偷麵包,甚至偷酒喝;更讓人吃驚的是,它還能拆雨刷、啄輪胎……啄羊鸚鵡的種種破壞行為,招致許多人的抱怨與不滿。

深受其害的首當其衝的是當地牧民。牧民們常抱怨自己養的綿羊身上總有很奇怪的傷口,另一些牧民還目擊啄羊鸚鵡攻擊自家的綿羊,追趕綿羊直至其精疲力竭,甚至摔下懸崖。

其次要算伐木工了,當它們搭起帳篷宿營時,啄羊鸚鵡就會飛來,興致勃勃地研究起突然出現的「怪物」——帳篷,它們現用喙和爪子不斷撥弄,直到把帳篷撕得七零八落。有時還會撕碎裡面的睡袋。也許它們不明白,這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能不能吃。

當然,登山者也時時會碰到這討厭的傢伙。每當休息吃東西的時候,啄羊鸚鵡就會探頭探腦地出來搶奪食物。平日喜歡咬咬登山者的背包和鞋子,甚至把登山客鎖在山上的廁所。

當地居民被它們弄得哭笑不得。種植的莊稼、晾曬的衣服、堆放的雜物以及電視天線,都會被它們弄得一團糟。啄羊鸚鵡還會幾隻一起合作,嘴和爪子配合使用,拉開窗栓溜進居民家中,偷麵包、黃油、吃剩的快餐等高卡路裡食品,甚至在滑雪場的小木屋裡偷喝酒。

車主見到啄羊鸚鵡都頭大。紐西蘭的野外露營者早上醒來時,經常發現他們的汽車輪胎在一夜之間變得面目全非,不用猜,這一定是啄羊鸚鵡的「功勞」。

啄羊鸚鵡看到汽車會特別開心,比見到羊群還要興奮,直接撲上去。不管什麼樣的汽車,它們都願意靜下心來研究,先是把汽車上適合它們啄、咬的物件,統統啄下來,就連汽車上的天線也要咬一咬,留下自己的嘴痕。

接著就是汽車的密封橡膠條了,也是咬上去口感不錯,啄羊鸚鵡的鉤嘴很鋒利,輕鬆咬破,並且不罷休,非要扯下來才行。

奇怪的是,它們好像明白雨刷的用處,一直上下左右地擺弄雨刷,幫你擦玻璃。

04魔力笑聲:把快樂傳染給同伴,能讓聽到笑聲的同伴也感染快樂

啄羊鸚鵡經常發出「喀喀」的叫聲,除了普通鳴叫,它們還能發出小調、悲鳴、吹口哨等多種聲音。實際上,啄羊鸚鵡有許多用於同類間交流的叫聲,有的用於遠距離召喚,有的用於求偶交流,有的表示危險臨近,有的甚至描述「作戰計劃」。這與人類用語言交流有得一拼。

有研究者發現,啄羊鸚鵡在玩樂時會發出一種特殊叫聲,同伴只要聽到這種叫聲,就會被吸引。

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類的快樂可以通過笑聲傳染,紐西蘭的啄羊鸚鵡身上也擁有類似富含感染力的魔力「笑聲」,能讓聽到其笑聲的同伴也感染快樂。

研究結果顯示,啄羊鸚鵡發出的所有聲音中有一種「嬉戲叫聲」,一旦野生啄羊鸚鵡聽到同類的「嬉戲叫聲」,無論雌雄都表現出了更明顯的俏皮活躍的狀態。

因為這種聲音會對聽到的鳥產生情感效應,也是是告知大家它正在玩耍,並引誘其它同伴加入到各種樂趣之中。

如果周圍沒有其它同類在,啄羊鸚鵡也不寂寞,它自得其樂,或者飛到空中擺出奇怪的姿勢,或者玩弄周邊的東西。

05聰明伶俐:具有統計推斷能力,理解概率,能依據概率採取行動

近幾年來,不少科學研究都證實了啄羊鸚鵡的聰明伶俐與超高智商。英國《自然通訊》最近發表的一項動物學研究中,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研究首次發現啄羊鸚鵡不僅理解概率,並能依據概率採取行動,你說神奇不神奇!

科學家設計並著手了一系列的實驗,對照統計理解的十多個指標進行測試,呼應以之前對靈長目和人類嬰兒的研究成果,才得出上述結論。

第一步,他們訓練了6隻啄羊鸚鵡,讓它們將黑色與有獎賞、橙色與無獎賞聯繫起來。研究人員按不同的相對頻率在兩個透明罐子裡分裝了橙色和黑色小棍,並從兩個罐子中取小棍給啄羊鸚鵡選擇,展示時把小棍攥在拳頭裡,不給啄羊鸚鵡看。但是,這小傢伙更喜歡黑色比例更高的罐子裡的小棍,因為黑色有獎賞。

第二步,當罐子裡放置一層水平夾板,改變了夾板上方可拿取黑色小棍的比例時,啄羊鸚鵡十分聰明,能及時發現這種物理限制,並選擇可拿取黑色小棍概率最高的罐子。

第三步,啄羊鸚鵡更喜歡選擇「偏袒型」實驗人員手裡的牌子,因為這些實驗人員之前給出黑色小棍的概率更高。也就是說,啄羊鸚鵡似乎懂得:如果罐子裡有更多黑色小棍,那麼從裡邊取出黑色小棍的機會更大,也就更有可能獲得更多獎勵。

第四步,以上三步還不能完全證明啄羊鸚鵡具有真正的統計推斷能力。研究人員繼續設計對照實驗,檢查啄羊鸚鵡到底用的是哪種「解題思路」。結果顯示,當黑色小棍數量相同時,啄羊鸚鵡會傾向選擇黑色小棍佔比更高的罐子。

可見,經過多次試驗證明,啄羊鸚鵡通過觀察物體在整體中的相對比例來推算概率,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統計推斷能力。

06善於覓食:撬地衣捉昆蟲挖根塊,從不挑食,但對羊屁股情有獨鍾

由於長期生活在緯度高氣溫低的高山環境,不僅迫使啄羊鸚鵡練就一身善於尋找食物的本領,而且也使得其食性很雜。可見,啄羊鸚鵡並沒有固定的食譜,它們的食物基本上跟隨季節的變換而變化。

春天主要靠植物的根莖為食。一般大清早就出來尋找剛萌芽的雛菊類植物,或是在巖石夾縫中尋找新生的植物嫩芽果腹;草木繁茂的夏天一到,它們終於不用為食物發愁了,植物的花、種子、莖、葉、根以及各種昆蟲、魚蝦都多得吃不完;秋天一到,山毛櫸林中的堅果成熟了,足夠它們飽餐一段時間。

只有酷寒冰封的冬天,是它們食物最缺少的日子,因此斷了"口糧"的它們會在雪地中尋找動物遺骸,或刨開雪堆尋找昆蟲。一旦有機會,它們還會偷襲各種小動物。它們會用自己長而彎曲的喙將一些穴居海鳥的雛鳥從洞穴中叼出來吃掉;它們也會蹲守在家畜的屠宰場附近,吃人類丟棄不要的內臟。

食物匱乏時,啄羊鸚鵡還將壞主意打到了牛羊身上。一旦遇到羊群,就會主動出擊,對羊屁股格外的情有獨鍾,跳到綿羊背上,一口咬住羊屁股,把羊啄的那叫一個「咩咩」叫,任憑羊如何掙扎也絕不鬆口。

不過,它們極少直接啄開羊背生啖其肉,而是通過追趕撲啄將膽小的綿羊趕至懸崖邊,羊群在慌亂中相互擠踏,失足落下懸崖而喪命的羊,才會成為它們真正的大餐。

在攻擊羊群的時候,啄羊鸚鵡相當講究戰略戰術,貌似它們提前制定好周密的計劃,行動嚴謹。一旦它們找到目標後,分工十分默契,雄鳥負責控制羊群的行動方向,雌鳥負責攻擊驅趕。

07生存危機:15萬隻被射殺,倖存不到7000隻,莫非會成下一個恐鳥?

啄羊鸚鵡的機靈以及調皮,給自己帶來了許多麻煩,甚至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其實,從它的中文名字「啄羊」,就很形象地描述了麻煩的來源。

19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啄羊鸚鵡給高山牧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當地政府決定開始捕殺啄羊鸚鵡。

為保護自己綿羊,一些牧場主開始了殺鳥行動,從19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大約有15萬隻啄羊鸚鵡被射殺或毒死。

再加上從外地帶到紐西蘭的貓、狗、鼬等食肉動物,對啄羊鸚鵡的聯合獵殺,直也威脅到啄羊鸚鵡的生存。直到1986年,紐西蘭政府立法保護啄羊鸚鵡,這一狀況才有所緩解。

如今,紐西蘭全境的野外啄羊鸚鵡只有2000-7000隻,開始進入了「瀕危」狀態。莫非,這種絕頂聰明的鳥類,也會成為紐西蘭的下一個恐鳥?

結語

俗語說得好,「喜歡是放肆,愛是克制」。如果你真的喜愛這些高智商生靈的話,就讓它們在大自然裡自由自在地生活。愛它,就給他自由。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數據引用:

自然雜誌、科學通報雜誌、通訊生物學、中國科學報、大自然探索、中國林業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參考文獻:

1.自然通訊雜誌,《絕頂聰明,鸚鵡都懂「概率論」了》

2.環球人文地理雜誌,《當心你的輪胎被鸚鵡吃掉》

3.當代生物學雜誌,《人類的快樂可以通過笑聲傳染》

相關焦點

  • 紐西蘭一聰明鳥:不僅能把快樂傳染給同伴,還具有統計推斷能力
    02好奇心重:看到新鮮事物,不是用爪子抓一抓,就是用喙啄一啄啄羊鸚鵡的好奇心不是一般的強,只要是看到新鮮事物,都要用它那尖銳有力的爪子抓一抓,或用鋒利堅硬的喙啄一啄,所以被紐西蘭人稱為「最具好奇心的鳥」。
  • 啄羊鸚鵡 | 吃活羊、逮兔子的紐西蘭鸚鵡
    啄羊鸚鵡常年生活在氣溫低、緯度高、食物有限的地區,它的食性很雜,除了植物的花、果、葉之外,還吃昆蟲、其它鳥類的幼鳥,是少數進食肉類的鸚鵡。一群啄羊鸚鵡正在「拜訪」一座民居由於幼鳥孵化出來是通常是冬天,這是一年中食物最匱乏的時節,所以親鳥會想盡一切方法覓食育雛,即使是雪地裡的動物屍體或垃圾箱裡開始變質的食品,對此時的它們而言也是難能可貴的美餐
  • 啄羊鸚鵡最愛啄汽車,難道它不啄羊了嗎?遇到它們時不要停車
    啄羊鸚鵡啄羊鸚鵡是一種生活在紐西蘭的大型鸚鵡,你看看它長長的彎鉤嘴巴,就知道這種鳥類非同一般,在當地牧民眼裡這種鸚鵡可是啄羊鸚鵡喜歡和遊客玩啄羊鸚鵡的生活習性。尋找和偷吃遊客的東西,它們經驗很豐富,而且記憶力非常好,已經學會了拉拉鏈。以前沒有汽車,它們主要研究羊群和牧民的用品,現在紐西蘭好多旅遊景點也都有這種鸚鵡的存在,這種鸚鵡很樂意接近陌生遊客,片刻間就能上手和遊客互動。
  • 啄羊鸚鵡,求你做個正經鳥兒吧
    紐西蘭啊,相信很難有比「毛利戰舞」更令人為之一震的。哪裡能最先迎來屬於新一天的陽光?紐西蘭啊,查塔姆群島和吉斯伯恩市是全世界最先擁抱旭日的地方。哪裡是罕見鳥類的天堂?再比如「紐西蘭國鳥」,眼下國徽上的幾維鳥,個頭只有母雞大小,行動全憑兩條腿,翅膀退化到藏在體羽之下,尾巴更是完全消失不見,還有一反常規的是,它們一般晝伏夜出,靠著嗅覺在黑暗中尋找食物。除了幾維鳥以外,在紐西蘭還有一種可謂婦孺皆知的小鳥——啄羊鸚鵡。
  • 啄羊鸚鵡和綿羊關係惡化:本幫羊清理寄生蟲,卻變成食羊肉的敵人
    大多數的鸚鵡的食物都是以植物為主,包括果實、種子、堅果、漿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蟲,但有一種兇猛的鸚鵡,食物完全出乎人們的想像,喜歡吞食羊身上的脂肪並啄食羊肉的——啄羊鸚鵡。啄羊鸚鵡又稱為深山鸚鵡,是紐西蘭境內特有的鳥種,生活於險峻寒冷的高山地區,體色為橄欖綠色,從外形看也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鸚鵡,但一想到它那強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弄得活羊鮮血淋淋,就知這種啄羊鸚鵡有多兇猛。
  • 惡名昭著紐西蘭鸚鵡,展現驚人統計學智商!要演化出鳥人的節奏?
    紐西蘭食肉鸚鵡是一種厚顏無恥、臭名昭著的鳥類,它們攔路搶劫背包客,還可能從你的汽車上撕掉雨刮器,所以它們的名聲不佳,但奧克蘭大學比較心理學的博士生Amalia Bastos和他的同事研究表明,這種鳥類有一種非同尋常的統計能力!
  • 啄羊鸚鵡和綿陽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幫羊清理寄生蟲,卻變成了食...
    世界上的生物有很多,生物裡面的規則強者才能生存的,有些生物看起來是小小個的,但是力量大的嚇人,其中就有一種鳥類的生物叫做-啄羊鸚鵡,我們印象中的鳥類都是比較嬌小的,吃蟲子的等其他的食物,但是這啄羊鸚鵡就比較man,喜歡吃羊上的脂肪還有喜歡它身上的羊肉。
  • 啄羊鸚鵡:能吃兔子、綿羊,卻依然被貓逼到絕境
    雌雄莫辨啄羊鸚鵡生活在高緯度、底氣溫的地區,食物匱乏。「窮山惡水出刁民」,啄羊鸚鵡自帶「流氓」特質,到處流竄,成群結隊,碰見什麼新鮮的東西總要動動嘴爪。也是得益於它們的「流氓"特質,啄羊鸚鵡可以發掘更多的食物來源,人類的居所是它們常常光顧的地方。什麼麵包、快餐肉、火腿、香腸,甚至酒,它們都要分上一杯羹。
  • 紐西蘭一家養啄羊鸚鵡活到45歲 愛喝可樂吃牛排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紐西蘭媒體報導8月8日報導,紐西蘭瀕危鳥類啄羊鸚鵡情況堪憂。奧拉•德拉蒙德(Nola Drummond)一家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收養了一隻啄羊鸚鵡,6年前去世,享年45歲。據悉,啄羊鸚鵡體形大,羽毛豐盛,主要呈綠色,素以好奇心和智慧而聞名,並在2017年10月份被評為紐西蘭年度最佳鳥。20世紀60年代末,德拉蒙德的公公在偏遠的科布河谷地區發現了年幼的高山啄羊鸚鵡喬,並將其帶到了金灣的高坂聯合酒店飼養。
  • 校科協科普講壇:世界上最恐怖的鸚鵡——啄羊鸚鵡
    可是在神秘的大洋洲,卻有一種異常兇猛的「土著「——啄羊鸚鵡。      江湖傳聞,三隻啄羊鸚鵡就能秒殺一隻綿羊。而事實上也的確出現過不少啄羊鸚鵡啄食綿羊的案例。因此,它們便被澳洲的人們冠上了「啄羊「的惡名。
  • 神奇的啄羊鸚鵡:笑聲太魔性 會傳染
    但是這個獨特的社會鏡像效應不僅僅為人類獨有,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紐西蘭的啄羊鸚鵡身上也有這樣富含感染力的笑聲。頑皮的鳥食肉鸚鵡(學名啄羊鸚鵡)主要分布在紐西蘭南島的山區森林裡。如果你運氣很好碰到了這種超可愛的鸚鵡,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它那生動有趣的聲樂曲目。
  • 南極企鵝為搶地盤偷襲象海豹猛啄屁股(圖)
    原標題:南極企鵝為搶地盤偷襲象海豹猛啄屁股   南極南設得蘭群島,著名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羅伊
  • 4000種紐西蘭植物危在旦夕,難怪紐西蘭都開設生態相關專業
    紐西蘭是最早開始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了《生物安全法》的國家。紐西蘭有超過30%的國土建立了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特殊遺產地。政府為了保護野生動物,還採取很多保護措施,比如消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有害生物。不得不都說在紐西蘭生活的野生動物真的是太幸福了。
  • 紐西蘭:喜氣「羊羊」的愛歌頓農場之行
    大家,羊年好~~咩~~    羊年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到處都是羊咩咩的紐西蘭開始吧。     紐西蘭是個農業大國,在這片遍地綠草的土地上,你總能看到牛羊在廣闊的農場上悠然自得地吃草的迷人場景。紐西蘭人曾經開玩笑說「我們的綿羊數量是人口數量的二十倍」,聽當地人說牧羊業受到乳業和林業等其他農業的競爭影響,綿羊的數量不斷下降,不過,在紐西蘭南北島的沿途還是能隨處見到低頭吃草的羊群們,一個個圓滾滾的毛球站在綠色草地上,和印象中的紐西蘭一模一樣。
  • 論起「嘴欠」,啄羊鸚鵡要是排第二,就沒有第一
    可就是這麼一個平淡無奇的種類,卻有著「啄羊鸚鵡」的「美稱」,聽聽吧,是不是覺得匪夷所思,印象中平日裡愛嗑瓜子的鸚鵡居然和羊扯上了關係。說起「啄羊」這個怪癖,就得從它們的習性開始說起。這些鸚鵡的好奇心或者說「欠樣」不是一天兩天了,似乎對這個世界有著濃厚好奇,反正只要勾起了它們一探究竟的欲望,甭管和自己原本的生活多麼「風馬牛不相及」,都會忍不住上前啄上一啄,或拿爪子撓一頓,就像前陣子網上大火的臺詞「你為什麼推人那小女孩?」「她扒拉我」,實際小女孩多冤啊。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 紐元下跌近2%逼近十一年低位 紐西蘭NZX50指數下跌10%|挪威寶石號郵輪上15名紐西蘭遊客可以靠岸了|紐西蘭鸚鵡可以理解概率
    紐元兌美元下跌近2%,刷新日低至0.5591,現收復部分失地,交投於0.5637附近。最新消息,在紐西蘭總理稱計劃紐西蘭大範圍封鎖之後,紐西蘭NZX50指數下跌10% 。紐西蘭鸚鵡可以理解概率《自然-通訊》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紐西蘭的啄羊鸚鵡不僅能理解概率,還能據此採取行動。這一發現也是對大猿以外動物可以進行統計推斷的首次報導。
  • 好奇心殺死的不是貓—是啄羊鸚鵡
    但是啄羊鸚鵡現在有麻煩了。     我們很難估計有多少野生啄羊鸚鵡數量,它們散布在森林茂密的森林中,但我們的猜測野生總數應該介於3000至7000。     相比之下,紐西蘭有超過70000隻的Kiwi鳥。    那麼,為什麼啄羊鸚鵡會面臨消失的命運呢?
  • 北極熊「著急」了,也會搶車
    最近,微博走紅了一個北極熊攔路「打劫」垃圾車的視頻,在視頻中:有一隻北極熊翻身上車,另外兩隻緊隨其後,在垃圾車上四處翻找,還將頭伸進駕駛室,任憑司機揮手轟趕也不肯離去。據說,這種現象在當地已經算常見!其中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