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3D列印火箭發動機完成點火實驗

2020-12-05 大地量子TerraQuanta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稱,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天問一號計劃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

國內首個5G SA+Ka高通量衛星系統融合組網試驗成功

近日,中國衛通聯合中國移動、華為等合作夥伴,成功實現Ka高通量衛星網絡與5G SA蜂窩網絡的融合組網,這標誌著「Ka衛星網際網路+5G」應用模式已經通過了實用級技術驗證。

本次試驗使用Ka現網衛星通信終端,將中國移動5G SA無線基站,經中星16號高軌高通量衛星,成功中繼接入至5G核心網,打通了天地一體通信流程,開展了文件傳輸、視頻通話、高清視頻點播等業務試驗,為5G在地廣人稀的偏遠山區覆蓋、應急救援、能源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11月18日宣布,經過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近日正式啟用。除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中外,還將為本月下旬的「嫦娥五號」任務提供輔助。

該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較現有設備將得到大幅提升,將提高地面系統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此外,每臺天線也可單獨對多個深空目標同時跟蹤,還可以與國內外其他天文臺站實現異地組陣,開展聯合射電天文觀測活動。

歐洲織女星「維加」火箭再失利,系人為失誤

11月17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1:52分,運載了兩顆衛星的歐洲「織女星」VV17火箭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飛行8分鐘後,「織女星」火箭偏離了計劃路線,與地面跟蹤站失去聯繫。隨後,航空航天公司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執行長斯特凡·伊斯雷爾宣布任務失敗。

隨後的調查確定,在義大利建造的最後發射階段施工期間,由於控制系統電纜安裝錯誤,導致了此次飛行偏離。這意味著這次事故是人為錯誤造成的,而不是設計缺陷。這已經是過去兩年內發生的第二次重大事故。2019年7月,「織女星」火箭在發射過程中也出現了故障,調查發現,罪魁禍首是助推器上的一個馬達故障。

首次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成功發射並對接國際空間站

北京時間11月16日8:27,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運載火箭,將3位NASA太空人和一名日本太空人發射升空。這是首次經批准的正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標誌著商業載人航天的重要裡程碑。據悉,該飛船計劃在2021年6月返回地球,4名太空人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進行科學實驗和空間站維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飛船上除了搭乘四位太空人外,還有一個Baby Yoda玩偶。其實這是航天任務的傳統之一,它的任務是擔當「零重力指示物」,一旦玩偶開始漂浮,地面觀察者就知道飛船已經脫離地球引力。

漂浮的Baby Yoda玩偶

3D列印火箭發動機完成首次全周期點火實驗

近期,由Relativity Space通過3D列印製造的火箭發動機Aeon 1完成了第一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驗。全周期實驗是指一級發動機從點火到分離的整個工作過程,該測試在NASA的航天中心進行,模擬了實際發射任務條件的情況。

全周期點火實驗成功,說明Aeon 1已經真正具備商用潛力,它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款投入商用的3D列印火箭發動機。而列印火箭發動機,只是Relativity Space商業航天計劃的第一步,Relativity Space計劃2021年進行首次3D列印火箭發射。其官網給出的單次商業發射報價為1200萬美元,遠低於SpaceX的獵鷹9火箭單次發射報價6200萬美元。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新華社西安11月18日電(李國利、呂炳宏)記者18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喀什深空站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後投入到天問一號、據介紹,隨著中國人邁向深空的腳步越走越遠,僅靠單個大口徑測控天線已經不能滿足深空測控任務對測控和數據傳輸的需求。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喀什正式啟用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接收能力喀什深空站新建3座35米口徑天線與原有天線組成4×35米的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探測距離和靈敏度大幅提升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為天問一號探火之旅保駕護航 央視新聞11月17日消息,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
  • 「天問」「嫦娥」新幫手: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隨著中國人邁向深空的腳步越走越遠,僅靠單個大口徑測控天線已經不能滿足深空測控任務對測控和數據傳輸的需求。
  • 天問一號有新幫手: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原標題:天問一號有新幫手: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近年來,我國邁向深空的腳步越走越遠,僅靠單個大口徑測控天線已經不能滿足深空測控任務對測控和數據傳輸的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向航天強國更進一步
    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
  • 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直接投入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中。
  • 西安科技助力深空探測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建成啟用
    11月19日,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中。
  • 「天問一號」「嫦娥四號」新幫手,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中。該系統提高了地面系統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據了解,該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從2019年開始建設到2020年11月正式啟用,僅僅歷時2年就完成建設。大大提高了地面系統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和今年年底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已投入天問一號和嫦娥四號測控...
    原標題:上一篇 下一篇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已投入天問一號和嫦娥四號測控任務   記者18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喀什深空站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啟用,直接投入天問一號、嫦娥四號任務
    據人民日報11月17日消息,記者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
  •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投入天問測控等任務
    新華社西安11月18日電(李國利、呂炳宏)記者18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獲悉,經過近兩年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喀什深空站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於近日正式啟用後投入到天問一號、據介紹,隨著中國人邁向深空的腳步越走越遠,僅靠單個大口徑測控天線已經不能滿足深空測控任務對測控和數據傳輸的需求。
  • 我國有了首個深空天線組陣 她們飛再遠也不掉線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天線數量:4座 天線口徑:35米組成4×35米的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接收能力達到等效66米口徑天線的數據接收能力,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較現有設備將大幅提升,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
  • 「天問一號」「嫦娥四號」有了新幫手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
    近日,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啟用,並已投入到「天問一號」「嫦娥四號」等深空探測任務中。為提高地面系統對深空探測器下行數據的接收能力,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新建3座35米口徑天線,與該站原有的1座35米天線組成4×35米的深空天線組陣系統,達到等效66米口徑天線的數據接收能力,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較現有設備將得到大幅提升,為我國執行各類深空探測任務提供有力測控支持。
  • 今日科技話題:水稻抗稻瘟病新機制、新型亞穩結構、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
    他們利用巧妙設計的體外生化實驗結合表達篩選和動物模型,證明進食後升高的葡萄糖和胰島素導致USP20蛋白磷酸化修飾,後者穩定HMGCR,促使機體將吸收的營養物質轉變為膽固醇,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科學網4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首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測成功
    最近這一型火箭剛剛完成首次發動機地面點火試運行實驗。而美東時間11月9日完成的地面點火實驗,稱作全周期實驗,意思就是一級發動機從點火到分離的整個工作過程,一般幾分鐘左右。,說明Aeon 1已經真正具備商用潛力,它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款投入商用的3D列印火箭發動機。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首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測,發射報價...
    這種真正「白菜價」的火箭,由Relativity Space開發生產,並且是3D列印的。最近這一型火箭剛剛完成首次發動機地面點火試運行實驗。「全周期」點火實驗Relativity Space這次進行地面點火試運行測試的火箭發動機型號為Aeon 1,採用甲烷和液氧作為動力,單個發動機最大推力23000磅(10.43噸)。而美東時間11月9日完成的地面點火實驗,稱作全周期實驗,意思就是一級發動機從點火到分離的整個工作過程,一般幾分鐘左右。
  • NASA突破性研究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燃燒室
    美國宇航局NASA和衛星發射公司Virgin Orbit已經為火箭發動機生產了一個可用的3D列印燃燒室。該組件採用以銅為主的複合金屬材料製成,旨在推動商業空間領域3D列印的應用,並降低未來NASA任務的成本。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