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為誰而生?它是如此的浩大,為什麼我們擁有的地方那麼小

2020-08-18 宇宙V大觀

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到底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其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所有悲歡離合都在發生的地方,在宇宙中,我們連微塵都算不上!

太陽系最大的天體太陽,相當於130萬個地球,地球在太陽的光輝下,就是一個小點,幾乎微不可見。這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以外所拍攝的照,在照片中那個暗淡的藍點就是我們的地球,而在地球以外則是漆黑茫茫的深空,我們幾乎看不見任何物質的存在。


時至今日,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孤獨的飛躍了43年之久,然而它仍然沒有飛出我們的太陽系,它想要飛出廣義上的太陽系,至少還需要18000年的時間。而太陽系在整個銀河系中來看並不算大,根據科學家們的觀測發現,我們的銀河系像太陽這樣的恆星至少有2000億到4000億顆,太陽僅僅只是銀河系璀璨星河中最為普通的一顆。

那麼我們的銀河系有多大呢?銀河系身處一個叫做本星系群的星系「組織」中,在本星系群中有大約有50個大大小小的星系,最大的是仙女座星系,裡面大約有一萬億顆恆星,仙女座星系的直徑大約為銀河系的2倍,而本星系群所處的位置叫做室女座超星系團,在室女座超星系團中像本星系群這樣的星系群大約有100個,它們一同覆蓋了一片1.1億光年的龐大區域。

而在室女座超星系團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結構——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包含了大約10萬個星系,覆蓋了一片超過5.2億光年的廣闊區域,然而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也僅僅只是整個可見宇宙中的一部分,它是整個宇宙大尺度絲狀結構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宇宙中的星係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

地球上沒有任何一位科學家,可以準確的說出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星系,數千萬、數億個乃至數十億數百億個都有可能,在每一個星系中又擁有數百億數千億乃至數萬億顆,也就是說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系或許超過千萬億個,而像地球這樣的行星那就更多了,是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

回到我們地球上的生命乃至我們人類,我們僅僅只是生活在宇宙中一個微小而黑暗的角落裡面,儘管人類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登上了月球,飛越了遙遠的太陽系邊緣,然而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都還需要近2萬年,而對於更加廣闊的銀河系來說,我們幾乎在原地踏步,想要飛出銀河系對於人類目前來說,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銀河系也只是整個宇宙中最普通的一個星系,星系如同恆河沙數一般,我們人類永遠無法跨越如此廣闊的區域,更無法離開銀河系乃至太陽系,那麼宇宙如此之大的意義在哪裡呢?我們如此渺小的生物為什麼會生活在如此廣闊的宇宙中?

其實生命對於宇宙來說本就是極為普通的存在,它只是碰巧產生了意識和思考而已,生命也僅僅只是宇宙演化史中所出現的一個小插曲,對於動輒數億個星系的宇宙來說微不足道,我們的宇宙誕生於奇點,最終將歸於熱寂,就算人類在以後的科技能夠走出太陽系乃至銀河系,最終進入到浩瀚的宇宙,然而我們在宇宙這個孤立的系統中,永遠無法違背能量「流動」的規律,整個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最終歸於一個無序的熱寂狀態,這是宇宙演化的最終階段。

​當然,到時候人類更有可能的是早已消失在宇宙演化史中,沒有激起一絲波瀾,宇宙本就不是為地球生命而誕生的,我們只是依靠於宇宙所誕生的巧合而已,我們生於宇宙終將歸於宇宙,或許宇宙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意義僅是一堆渺小生物所思緒的微小波瀾,沒有任何&34;,也許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就像是我身體上所有的細胞,我經常聽到它們,甚至有時候能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可是我卻永遠見不到它們真實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宇宙,我不在了,我所在這個宇宙就消失了。

相關焦點

  • 宇宙是如此的浩大,到底為誰而生?為什麼我們擁有的地方那麼小
    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倒底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其實,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所有悲歡離合都在發生的地方,在宇宙中,我們連微塵都算不上!太陽系最大的天體太陽,相當於130萬個地球,地球在太陽的光輝下,就是一個小點,幾乎微不可見。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探秘微觀宇宙
    宇宙如此浩大,即便是光速想要在宇宙中穿梭一次,也不容易。更何況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手段,目前根本達不到光速,因此想要探索宇宙的奧秘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月球表面為什麼是凹凸不平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誰造成的?
    月球的表面為什麼是凹凸不平的?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誰造成的?一直以來探索宇宙就是人類的最大夢想,月亮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嚮往的美好,關於月亮的傳說都可以追溯到很遠的時代,而且神話上也有著嫦娥奔月的傳說。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跟宏觀宇宙很相似,探秘微觀宇宙
    我們的宇宙無限的廣袤,根據現在科學家的探索,已經能夠確認的宇宙,達到一百三十八億光年。宇宙如此浩大,即便是光速想要在宇宙中穿梭一次,也不容易。更何況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手段,目前根本達不到光速,因此想要探索宇宙的奧秘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 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任何地方都是宇宙中心
    宇宙的中心到底是什麼?浩瀚、神秘、不成形,很可能是無限的,我們幾乎不可能完全探索宇宙。根據宇宙學原理,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宇宙的中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每個地方都是中心。要想有一個中心,宇宙就需要有一個可觀測的邊緣,但事實並非如此。
  • 宇宙中最神秘的星球,誰擁有它,誰就可以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宇宙中最神秘的星球,誰擁有它,誰就可以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在偌大的宇宙中,竟然真的存在這樣一顆星球,誰擁有了它,便可瞬間成為地球的首富,茫茫宇宙中,有一顆鑽石星球此刻正在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因為這顆星球內部結構中隱藏的均為鑽石,堪稱全身是寶,不難想像它的價格也是無法估量的,因此鑽石星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星球
  • 宇宙有多大?它為什麼這麼空?
    那些片狀結構就像隨機散落在地板上的積木,均勻地遍布宇宙。為什麼這種模式以這樣的尺度為終結?超星系團片狀結構形成的「泡泡」從何而來?為什麼宇宙在這一層次上如此均勻?有一件事情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樣的尺度之下,我們微不足道。我們在宇宙中沒有佔據什麼特殊的地位。我們住的地方不是什麼核心地帶,我們不是宇宙版曼哈頓的居民。
  • 為什麼薛丁格會說「生命以負熵為生」?熵和負熵到底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原話表述是:生命以負熵為生,或生命以負熵為食。接下來,我們對生命、熵、負熵以及宇宙這些玄而又玄的概念進行拆解。拆解完了,你也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了。可能比較燒腦,但不至於摸不著頭腦。既然「生命以負熵為生」,那我們也應該讓大腦多汲取一些負熵為食。先說生命,生命到底是什麼?
  • 有一個宇宙之外的意識在觀察我們?誰來決定我們的存在
    在中國,我們親切地尊稱天為「老天爺」,這其實隱含著希望「天」能愛護著它的子女們。 熱門小說《誅仙》中,張小凡從小全村被滅,而兇手竟然是自己最感激的師傅,隨後又接連受師門逼迫,面對著愛人為自己犧牲的現實。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也有不少人對宇宙大爆炸理論持懷疑態度,如果宇宙大爆炸是真實的,那麼這個最初的奇點是怎麼來的?對於奇點的來歷無人可以說得清楚,它有著太多的神秘。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從最初對宇宙一無所知到現在對宇宙越來越多的認知。
  • 宇宙中存在那麼多恆星,為什麼宇宙還是冰冷黑暗的呢?
    在我們的想像中,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恆星,宇宙應該是光明和溫暖的,但事實卻完全相反,宇宙是極端黑暗和寒冷!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早在1823年的時候就有奧伯斯悖論——假設宇宙無限大,且永恆存在,那麼在宇宙中會擁有無限多的恆星,這樣一來,我們不管從哪個地方看都能夠看到恆星,而且恆星之間也不應該有間隙,就算是在夜晚,我們所看到的宇宙應該也是非常的明亮。
  • 大爆炸的奇點如此小竟能產生宇宙所有物質,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一直以來,人類都想知道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古往今來,很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哪怕到了今天,我們也不能明確地說宇宙是怎麼怎麼來的,畢竟,我們的認知有限,宇宙之廣闊與人類之渺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距離查明宇宙的真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為什麼宇宙的氫元素含量如此高?
    其實木星只是宇宙中的一個縮影,在整個宇宙中氫元素隨處可見。那麼為什麼宇宙的氫元素含量如此高?這要從宇宙起源講起,過程頗為有趣。經過天文學家長期的研究發現,宇宙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氫元素,每一個天體都含有氫元素,恆星更是如此,因為它們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正是以氫原子為基礎燃料進行的。雖然地球上也同樣存在氫元素,但是它的總含量並不高。
  • 它可能會控制我們的生活,那麼它到底從何而來?
    潛意識到底有多可怕,為何說每個人都會完全被它左右呢?說起潛意識,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著名「冰山理論」。該理論指出,如果把人的心理活動比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山尖就是意識,你可以理解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主觀判斷,也就是「自我」,而沉在水中龐大的山體,則可以統稱為「潛意識」。潛意識你可以理解為欲望,它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但是影響人類思想和情緒波動以及行為,甚至決定我們人生走向的往往就是自己本身的潛意識。它是埋藏在意識表層下的事物,負責讓我們如何悲傷如何喜怒如何快樂。
  • 宇宙中為什麼會那麼寒冷?烏木喉都凍死了!誰製造了冷氣?
    宇宙中為什麼會有寒冷?是誰製造了冷氣?絕大部分朋友對太空的印象來自於好萊塢大片,而最近的《復仇者聯盟4》中烏木喉被吸入太空這種慘烈的「離線」方式也許給了大家一個太空無比震撼的感覺:寒冷!那麼是誰在太空中製造了如此寒冷的環境呢?
  • 宇宙環境那麼危險,為什麼只有太陽系這麼安全?
    晚上的夜空很平靜,我們看到的夜空其實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看起來平靜的宇宙其實危險重重,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危險呢?伽馬射線其次,宇宙中到處亂竄的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這些天體一旦與某個天體相撞,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這對於生命的生存和繁衍又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除此之外,黑洞、空間亂流、異常溫度等都是生命的剋星,相對於生命來說,宇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就是在這危險的環境中誕生一個很安全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太陽系,在太陽系中出現一顆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
  • 我們體內就是一個小宇宙,那麼,我是一片樹葉還是一棵樹
    那麼我是誰?其他人又是誰?你覺得自己是一片樹葉還是一棵樹?這是一位讀者發過來的問題,若有所思,由於三言兩語說不清,於是寫一文章拆解下。首先,我們思考任何問題都可以有一個角度切入,那就是萬物都在求存。如果我們只需要感知世界的一面即可以存活,那麼為什麼要去感知世界的其他面呢?要知道世界有億億以上的無數面,因為這個宇宙已經分化了137億年,對一個有限人體來說,這是天文數字,這是不可企及的,宇宙的量級,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引力波:它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的關心它們?
    可能正如你所見,你社交中的所有人都因新發現的引力波而興奮狂熱,他們不斷討論引力波是什麼、它未來在天文學研究領域的應用前景及其他很多話題。你不得不尷尬的承認,你就是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發現如此特殊,以致於引發了所有人,包括你最沉默的朋友的熱議。多麼可悲!所以,別再遲疑了,用全套你需要了解的引力波知識徹底武裝你吧!
  • 體積最小的東西,卻是宇宙中的主宰者?究竟是為何擁有如此神力?
    變成白矮星的恆星一般質量比較小,太陽質量15倍的恆星會變成中子星,而超過30倍會變成黑洞。這三種天體的密度都極大,其中白矮星是一種簡併態物質,中子星就類似巨大的原子核,那麼黑洞中是什麼呢?在很久以前,人類是不存在黑洞的概念,因為人類的科技水平無法察覺到黑洞的存在。黑洞也只是我們人類理論中,一個用來解釋宇宙中有奇怪現象的天體。
  • 宇宙到底怎麼來的,火星照片給是無限遐想
    這個宇宙間,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存在,為什麼好奇號在火星拍到的照片,這麼像人呢?圖二直接說是飛船發動機,圖一是火星人穿著太空服監視著你呢,圖四是骨頭,不過最終證實只是石頭而已,但是這也太像了吧!不會是遠古時期留下來的化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