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東南部沿海四大城市群,哪個經濟總量最大?哪個增長最快

2020-12-05 正眼視界

我國東南部一些省市區瀕臨太平洋,也就是日常所說的沿海地區,這裡有四個著名的城市群,從北到南是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這四大沿海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和精華所在,那麼,它們中的哪個總量最大?哪個增長最快呢?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域,也是中國政治、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包括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廊坊、滄州、唐山、秦皇島、承德、張家口、石家莊、邢臺、衡水、定州和辛集十三個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陽市,一共是十六個城市,以北京、天津、保定和廊坊為核心功能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這個橫空出世的新區就主要以保定市的雄縣、容城和安新3縣為主體,今後這個新區與北京通州副中心是這個城市群的重要兩翼。

京津冀城市群2019年的GDP總量為8.51萬億人民幣,佔全國的8.59%,同比增長-0.45%,區域面積為21.5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的2.24%,人口大約11000萬,佔全國7.8%,人均GDP7.73萬人民幣。按照規劃,北京市將打造成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以及中國的矽谷;天津市打造成北方航運核心區和中國華爾街,河北省打造成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和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處,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以上海直轄市為中心,包括江蘇省的南京、鎮江、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和泰州九個城市,浙江省的杭州、紹興、嘉興、寧波、舟山、湖州、台州和金華八個城市,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和宣城八個城市,一共二十六個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2019年代的GDP總量為23.73萬億人民幣,佔全國的23.95%,同比增長12.2%,區域面積為21.2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的2.2%,人口大約15000萬,佔全國的10.7%,人均GDP為15.82萬人民幣。長三角城市群工業基礎雄厚、商品經濟發達、是中國最大的外貿出口基地,其帶動的縣域經濟也是全國最發達和最具競爭力的。

海峽西岸城市群與臺灣海峽隔岸相望,是開展對臺合作和促進祖國統一的基地,以福州、泉州、廈門、溫州和汕頭五大中心城市為核心,包括福建省的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南平、三明、龍巖九個城市,浙江省的溫州、麗水和衢州三個城市,廣東省的汕頭、潮州、揭陽和梅州四個城市,以及江西省的上饒、鷹潭、撫州和贛州四個城市,一共二十個城市。

海峽西岸城市群2019年的GDP總量為6.78萬億人民幣,佔比全國6.84%,同比增長15.31%,區域面積為27萬平方公裡,佔比全國的2.81%,人口大約9240萬,佔比全國的6.6%,人均GDP為7.33萬人民幣。海峽西岸城市群既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和促進祖國統一的平臺,也是銜接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位置,組成輻射中西部的沿海城市群增長極。

珠三角城市群是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發達的經濟區之一,是我國打造成與紐約大灣區和東京大灣區競爭的世界級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全國四大一線城市的深圳市和廣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東莞、佛山、中山、珠海、肇慶、江門、惠州,一共十一個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2019年的GDP總量為11.33萬億人民幣,佔比全國的11.43%,同比增長4.23%,區域面積為5.6萬平方公裡,佔比全國0.06%,人口大約7110萬人,佔比全國的5.1%,人均GDP為15.93人民幣。珠三角城市群將打造成全國開放創新先進區、轉型升級引領區、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中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這四大城市群的GDP總量佔比全國的50.81%,超過一半,但面積只佔比全國的7.31%,單位面積產出率極高,人口佔比全國的30.2%,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區域。

長三角城市群是經濟總量最大以及人口最多的區域,增長也非常快,綜合實力第一。海峽西岸城市群是增長最快的區域,但人均GDP最低,也是面積最大的區域,潛力大,祖國統一後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珠三角是人均GDP最高和最富有的區域,但面積和人口都最少,也是我國目前唯一 正式推出的世界性大灣區,前景可期。

相關焦點

  • 14個沿海開放城市哪個最有發展潛力?
    早在1984年5月,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確定了,擴大沿海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以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十四個城市定為沿海開放城市。要説哪個城市最有發展潛力呢?第一,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個沿海城市,肯定是最有發展潛力。上海有「魔都」的稱號,他不僅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還是我國經濟中心和金融之都,2018年的GDP達到3.27萬億元,是我國超一線城市。而廣州在中國的貿易中心位置不可動搖。2018年GDP達到2.28萬億元。
  • 中國新四大火爐城市,你感覺哪個最熱?
    重慶、福州、杭州、南昌被稱為「新四大火爐城市」。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新四大火爐城市。1.重慶。重慶,簡稱巴或渝,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下轄38個區縣(自治縣),總面積8.24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048萬,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有長江三峽、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等著名旅遊景區。2.福州。
  • 美國十大城市群:波士華城市群最厲害!加州擁有兩大世界級城市群
    (注意:它在美國東北部,而與此相對的是位於美國西部沿海的舊金山灣區或叫做北加州城市群)。從北至南,四大城市連綿紐約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支柱產業:洛杉磯擁有傑出的電影,娛樂和流行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和金融中心;聖地牙哥擁有世界一流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蒂華納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電子和高科技新產品製造中心。洛杉磯擁有美國西部最大的海港,它也是美國石油化工、海洋、電子業最大的基地之一。城市經濟發展平穩,2018年美國洛杉磯的GDP近萬億美元,也即是6萬多元人民幣。
  • 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我國一共有7大地區,分別是華中、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東北。每個地區都包括了幾個省區,每個地區的人口、經濟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有的地區人口不夠多,經濟也不夠發達。那麼,華中、華東、華南、華北,哪個地區的經濟實力最強? 華中。
  • 中國四大「山」:佛山、中山、唐山、舟山,您最喜歡哪個?
    我國有很多城市喜歡用「山」來命名,如廣東的佛山、中山,河北的唐山,浙江的舟山等。這四座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濟都比較發達,堪稱我國的四大「山」。特別是佛山,2019年GDP已經達到萬億元,是我國第17座GDP達到萬億的城市。
  • Roopa Purushophaman:經濟總量最大,並不代表最富裕
    現在我們看左邊的圖,說明一個情況就是BRICS和六國總量都是一樣的,右邊這個圖是到2050年的時候,最大經濟體的情況是這樣的,BRICS的經濟體有些會超過現有的六國集團。在這裡有亞洲的幾個經濟體,其中中國已經晉升美國、日本之列。如果有人看到我們之前的報告會發現,我們這次表現跟以前不同,這張圖表現為什麼BRICS經濟體會超過六國集團。
  • 中國經濟版圖:四大板塊和七大經濟圈
    四大板塊區域經濟戰略:東部率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  七大經濟圈:即泛長三角經濟圈、泛珠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圈、海峽經濟圈、中部經濟圈和西北經濟圈等。七大經濟圈的另一表達為「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西部經濟圈」、「中部經濟圈」、「東北經濟圈」和「深港創新圈」  八大城市群:《中國發展報告2010》確立了今後重點發展的8個大城市群:哈長(黑龍江哈大齊和吉林的長吉)、閩東南、江淮、中原、長江中遊(長株潭、武漢城市圈、昌九)、關中平原、成渝和北部灣。
  • 《中國城市群地圖集》發布
    每一次擴展結果使得城市群成為輻射帶動能力更強的區域增長中心、國家增長中心和國際增長中心,成為主導國家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和城鎮化發展格局的核心區,成為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主要承載地。全國95%以上的城市群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這使得中國城市群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陣地,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其發展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全球城市群的研究與發展已經進入21世紀的中國新時代。城市群發展的國家地位中國城市群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核心區和國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區。
  • GDP總量排名最末的沿海開放城市,不是溫州、連雲港
    沿海開放城市是指我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改革開放偉大設計師鄧小平創議的對外開放戰略決策。1984年5月,中央決定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廣州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
  • 人口在世界上排第六,巴基斯坦的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呢?
    近幾年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生活在中國的人們非常幸福,節假日的時候經常出門旅行來放鬆自己的身心。而國內傳統的旅行景點已經無法滿足很多人們對旅行的需求,因此也有很多人願意走出國門去外國旅行。
  • 擁有十家世界500強的臺灣省,經濟發達程度相當於內陸哪個省?
    我國的臺灣省作為曾經亞洲經濟發展頂尖的地區,現在的經濟發達程度與內陸的哪個省份相類似呢根據2020年最新公布的我國各省在2019年所取得的經濟總量來看,臺灣省全年4.21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在我國只能算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水平。雖然比排名第九湖南省的3.97萬億元稍高,但卻是要比排名第八名經濟總量為4.23萬億元福建省要低。也就說是,以臺灣省現在的經濟總量來看,它在我國內陸省份之內的排名僅能夠排在第九名。有一點要提的是,2018年臺灣的經濟總量其實是排在我國的第八位上的。
  • ...規劃系列研究之三——「十四五」期間城市群發展要突出五大效應
    自建國以來,我國在不同發展階段進行了多次區域戰略調整,從「一五」時期蘇聯援建工程側重北方,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的「三線」建設;從改革開放沿海城市及經濟特區,到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逐步推進西部大開發(1999年)、振興東北(2003年)、中部崛起(2006年)和東部率先的「四大板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 世界六大城市群排名 長三角被稱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
    城市群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的「主體形態」,成為2014年最為關注的城市話題。2014年12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和《瞭望東方周刊》等聯合承辦的「《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4》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報告顯示,中國六個城市群綜合指數水平的排名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中原經濟區、成渝經濟區。
  • 世界九大平原,最大的在哪個國家,我國排名怎麼樣
    今天,平原依然是各種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和商業的最重要場所。所以,一個國家如果擁有的平原佔比國土面積大,那是一種天生的優勢,那麼,世界九大平原都在哪些國家?最大的又是哪個平原?我國有沒有平原能進入世界九大平原呢?下面我們就從最大的開始,把世界九大平原特點作個介紹。第一名,亞馬孫平原。
  • 我國哪個省份的海岸線最有優勢?
    海岸線是海洋與陸地(包括島嶼)的天然分界線,對於沿海國家來說,海岸線的長度以及海陸交界處的地形地貌,對於建設海港和發展經濟意義重大。從海岸線的劃界來看,主要是根據正常海水高潮水位所浸沒的陸地邊界進行確定。
  • 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七個,哪個人口密度大?哪個增長率快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四大古文明除了古埃及在鄰近亞洲的北非外,其他三個都在亞洲,所以,亞洲的人口一直都比其他洲更多,至今人口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中國和印度,就是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兩個。那麼,亞洲這個人口大洲裡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呢?這些國家哪個人口密度最大呢?哪個人口增長最快?
  • 我國「混得最差」沿海省會城市,經濟縮水嚴重,未來發展「堪憂」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行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旅行中感受祖國的自然風景,風土人情。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 2014.12: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及其轉換
    我國城市改革開放從東部沿海開始,通過設立經濟特區、制定特殊優惠政策,吸引境外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流入,同時大量外地人才和勞務人員湧入,充分發揮東部沿海的區位優勢,促進了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 劉世錦:採取「相對增長率」的評估方法,評估我國經濟的增長狀況,有...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衝擊,但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多看到經濟基本面、多注意結構性潛能,多探討發展規律,從而對經濟發展大勢有個基本的判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國經濟表現出堅強韌性和巨大潛能」。那麼,這個判斷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