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年來風行一種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在很多愛美人士的眼中,糖是皮膚的「頭號殺手」。
抗糖藥、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洗面奶、抗糖面膜……五花八門的抗糖產品層出不窮。雖然各個「身價」成百上千,卻依然銷售火爆。而被一些人稱為「宇宙最強煥顏術」的抗糖飲食法,真的可以讓我們更年輕嗎?相關話題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劃重點
專家表示:
①並非所有糖化反應都對皮膚有害;
②盲目「戒糖」,可能沒保住皮膚先傷了身體;
③市面上絕大部分抗糖產品未經專業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糖化反應分好壞
AGEs才是「皮膚殺手」
專家介紹,糖化反應分兩種,一種是對身體有益的酶促糖化反應,指的是在酶的作用下,糖分與蛋白質結合,生成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糖蛋白。這類糖蛋白有重要免疫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還有凝血、修復創傷等功能。
另一種為非酶促糖化反應,就是不經過酶的作用,過量糖分直接與蛋白質結合,生成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簡稱AGEs。比如紅燒肉表面泛著油光的紅褐色、麵包經高溫烘烤後表面的紅褐色等,都是典型的產生了AGEs的表現。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瑋介紹,年輕健康的皮膚裡,兩種蛋白質起到關鍵作用,一種是膠原蛋白,起到充填的作用;另一種是彈力蛋白,起到彈性的作用。
「兩種蛋白如果被糖化反應了,它的彈性張力下降,充盈度減少,皮膚會發生老化。有的研究報導稱,AGEs還能促進黑色素細胞的功能,使皮膚有色斑等,這都影響皮膚的美容。」
戒掉某一種食物並不代表戒糖
改變烹飪方法才是關鍵
醫學專家提醒,糖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一刀切地不攝入任何糖分,首先會減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與此同時,不同食物糖分含量也不同,戒掉某一種食物並不代表戒糖。
中醫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介紹,「糖化」和過度「糖化」不是一回事,並不是少吃糖就不會「糖化」。主食一口不吃,最後該產生的AGEs還會產生。
戒糖不可取,營養學專家表示,關鍵要控糖。一方面是控制糖分的攝入量,另一方面就是對AGEs含量高的食物說不,這就需要改變我們的烹飪方法。
陳偉介紹,在高溫的條件下,不論是煮、炸、蒸、炒,都可能會產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減少食物的加工,才能真正減少AGEs生成。如果我們適當減少攝入奶茶、烘烤的麵包等,就能夠真正獲益。
專家:抗糖產品無科學依據
關鍵要平衡膳食規律作息
對於市面上的抗糖丸、抗糖口服液等抗糖產品是否有效,專家表示,理論上可行,但絕大部分抗糖產品並未經過系統化專業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購物網站上,商家對產品「抗糖」功能的宣傳語隨處可見
想要擁有健康肌膚
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專家建議 ⬇
△ 一要堅持平衡飲食,每天至少攝入13種食物;
△ 二要遠離精製糖、轉化糖、加工糖,比如奶茶、蛋糕、果汁等甜食;
△ 三要少吃油膩食物,以及煎烤炸等高溫烹飪過的食物,比如各類燒烤、動物內臟、火鍋等;
△ 四要加強體育鍛鍊,保證規律作息和良好生活習慣;
△ 五要正確清潔皮膚,做好防曬;
△ 六要儘量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
ISSN 1673-5390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CN 11-5362/D
期刊級別: 國家級
刊期:月刊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作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機關刊,創刊於1998年,目前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的隸屬於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的科學性、專業性核心期刊;更是研究和宣傳中國食品藥品監管政策、建立科學監管理念、提高監管水平、服務我國食藥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
點擊封面訂閱雜誌
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誌
總監製:吳會武 監製:龍衛東
原標題:《抗糖真能抗衰老?你該知道真相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