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裝備展區展臺上,約翰迪爾展臺上的巨無霸拖拉機吸引眼球
第三屆進博會會期過半,會場內外的商務交流、洽談依然熱火朝天。有人為搶到大單興奮不已,也有人默默記下心動展品,靜靜等待後續合作。
特殊時期舉辦的進博會,彰顯出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決心。「四葉草」內,全球尖貨、好貨齊齊上架。洽談桌上,國內各大交易團、採購商也紛紛回報以「買買買」。從備受關注的上海交易團首單,到浙江交易團人員不減的「專業買手團」,進博會展品正在一次次熱烈的交易談判中加速變為商品。
除實體展品外,「看不見」的服務貿易也漸漸成為談判「主角」。各大交易團裡,服務貿易類企業採購商報名踴躍,也喻示著中國外貿結構正在經歷一輪新變化。從「買產品」到「買服務」,進博會不僅讓展客商拓寬眼界,更讓國際合作逐漸走向深度交融。
從展品到商品,進博會給中小外貿企業帶來機遇
作為東道主,上海交易團每年進博會上的首單花落誰家總是備受矚目。11月5日上午,在眾多媒體高光聚焦下,價值5億美元的首單成功「生成」。採購商是一家落戶在青浦西虹橋商務區的外貿企業,名為「晉聲貿易」。
這家企業雖然與「四葉草」物理距離很近,但在此前兩屆進博會上一直處於「打樣」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觀察後,他們終於下定決心在本屆進博會上拿下首單,放入「購物車」的心儀產品來自於冠捷科技集團,主要是智慧顯示類產品及液晶顯示面板、電子元件等原材料。
仔細復盤晉聲貿易的「首單之路」,我們可從中窺見進博會給廣大中小外貿企業帶來的成長機遇。在此前兩屆進博會上,晉聲貿易並沒有倉促下決定,而是一家家交流、對比,直到選擇到自己最鍾意的廠家。廣大中小外貿企業受惠於緊密聯繫的全球供應鏈,從中汲取養分、蓄力發展,逐漸發展壯大後,又收穫了更多渠道、能力來「下單」。一個良性互動的貿易循環就此逐漸形成。
從「買產品」到「買服務」,服務貿易成為新增長點
一直以來,長三角採購團也是進博會上的「種子選手」。本屆進博會上,蘇浙皖各地都組建了專業買手團前來「逛展」。
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採購商熱度不減。一組數據勾勒出浙江交易團的滿滿活力——本屆進博會上,浙江省組織了1.46萬家採購商、4.1萬人參加採購。記者獲悉,這一數量與去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服務貿易類企業採購商熱情尤其高漲,參與企業共計4230家,相較上一屆增加73.8%。在浙江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管理處處長潘中看來,採購商對服務貿易的龐大需求,恰恰說明貿易結構正在調整升級,企業的進口需求正在從產品升級為服務。
採購商熱情不減,交易訂單也持續飄紅。最新數據顯示,本屆進博會上,浙江省場內外共籤約外資項目61個,總投資109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投資項目共16個。
在浙江採購團中,記者還留意到一位「重量級選手」——浙江自貿試驗區。不久前,國務院批覆同意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在舟山區域基礎上,寧波、杭州和金義片區也被納入。擴區後的浙江自貿試驗區成了進博會上的「超級買手」,比如,舟山片區,浙石化將與殼牌籤約合作,涉及金額達1.1億美元;寧波片區將藉助進博會平臺推進進口貿易監管創新政策出臺等。
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回應百姓消費升級新期待
作為一個開放性平臺,進博會不僅為沿海城市帶來了重要機會,也讓更多內陸城市擁有消費升級的「密碼」。
短短數天會期內,各大交易團主動出擊,不放過任何一個潛在的交易機會。陝西省寶雞市交易分團積極捕捉投資信息,還專程奔赴企業展臺進行洽談籤約。僅11月6日一天,該交易分團就籤訂採購合同5單,涉及石油裝備、醫療機械和工業零部件等,總金額達1.77億元。
除機械設備外,食品及農產品也被不少中西部城市列入採購清單中。「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有沒有方便、美味的休閒食品,能推動我們本地食品消費的品牌化升級。」山西省太原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科負責人張晨告訴記者,中西部的食品消費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迭代升級,通過引入更多海外品牌,他們希望能滿足當地不斷升級的民生需求。據了解,山西省轉型綜改示範區一口氣籤下16個項目,其中,進口牛肉、水產、嬰幼兒營養品、燕窩、咖啡等均在採購目錄中。
正在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貴州省也不甘落後。在第三屆進博會貴州經貿交流會上,該省共集中簽約41個項目,其中投資項目21個,投資總額達377.4億元;採購項目20個,貿易總額為4.9億美元。醫療設備、技術裝備、生活消費、服務貿易、農特產品和天然橡膠等是重點採購領域。
作者:王嘉旖
攝影:袁婧
編輯:朱偉
責任編輯: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