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創七年新低,印度卻拿出一個千種商品清單,替代中國製造

2020-12-05 西城數據

近日,印度公布了去年10-12月份(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數據顯示,當季印度GDP增長速度為4.7%,比上一季度的5.1%的增速略低。這也是印度近7年來經濟增長的最低水平。據悉,印度經濟創下新低主要是由於製造業和電力行業萎縮所導致。製造業低迷,經濟陷入低谷,而另一方面,印度卻在忙於替代中國進口商品,具體來說,是為1050種中國進口商品尋找替代品。

這1000多種商品包括了各類商品,涵蓋了日用消費品,工業產品以及半導體設備等,既有服裝紡織品,也有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以及各種藥品。為什麼印度此時要做這件事情?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印度和中國的雙邊貿易中,印度的貿易逆差非常大。數據顯示,2019年中印貿易總額6395億元人民幣,其中印度向中國出口1239億元,從中國進口5156億元,印度貿易逆差高達3917億元。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印度外貿整體呈現貿易逆差,逆差總額為1874億美元,其中逆差最大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572億美元),沙特(229億美元),伊拉克(213億美元),中國佔其逆差總額的30%。由於印度從沙特,伊拉克進口的主要是石油,因此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數量更顯突出。

其次,由於中國大部分企業年後推遲了復工,國際供應鏈暫時中斷,對印度企業的供應基本停滯。因此,印度相關部門認為這是一個替代中國進口產品的大好時機。因此才有了一個1050種商品的替代清單,一方面在國際市場尋找替代資源,另一方面推動印度本土製造,填補缺口。

根據這份清單,電子零部件供應的替代國家包括巴西,越南以及印度本土;塑料的潛在替換來源為墨西哥,巴西;家具的替代來源主要為墨西哥;汽車零部件主要替代國家包括智利和印度;藥品,醫療器械的主要替代國包括哥倫比亞,巴西和印度本土;玩具的主要替代國家包括巴西和墨西哥。

不過有了一份清單和藍圖,並不意味著能夠輕易實現。即使是制定這份清單的人也承認,很多領域事實上很難有合適的替代資源。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無論是生產成本還是供應鏈網絡,都的最佳配置,在國際市場擁有極強的競爭力,尤其在製藥和化工,智慧型手機,電子產品,家電和塑料製品領域,印度很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對於印度來說,製造業整體表現低迷,此時如果放棄原有的供應鏈,不見的是一件好事。以印度製藥業為例,大部分的原料從中國進口,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製造的實力,既能保證印度仿製藥原料的質量要求,同時在價格上也能為印度企業所接受,供應鏈的形成,主要是市場因素所致,如果人為加以幹涉,恐怕會不利於印度仿製藥產業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印度經濟的復甦進程。

相關焦點

  • 印度經濟增速驟降至6.1% 莫迪咽「廢鈔令」苦果
    ,該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創兩年多以來最低增速(2014年四季度為6%),遠不及市場預期的7.0%,對遠在歐洲尋求經濟合作的印度總理莫迪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認為這將削弱人民對貨幣體系的信心,是一種「合法的掠奪」,印度GDP增速可能因此下滑2%,辛格和莫迪一度還因此大打口水戰。誰知一語成讖,2015-2016財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為8.1%。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
  • 印度第二季度GDP增速創三年最低,印財長:不能只怪廢鈔令
    視覺中國 資料據《印度斯坦時報》8月31日報導,印度官方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印度GDP增速僅5.7%,低於第一季度的6.1%,更低於去年同期的7.9%。2017年4至6月GDP增速,創下三年來最低水平。報導稱,經濟減速表明了潛在增長勢頭仍然脆弱,這給印度總理莫迪政府創造大量工作崗位以此每月吸納一百萬人口就業的目標帶來挑戰。
  • 印度經濟持續大跌,經濟奇蹟騙局或被揭開,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
    對此,前印度首席經濟顧問Subramanian警告說,印度經濟正面臨越來越多的金融困難。印度目前的經濟放緩被認為是「巨大的放緩」,與此同時,印度工業生產增長是十年來最弱的水平。這就進一步佐證了,印度製造計劃或正在落空的觀點。不僅於此,該外媒稱,印度金融體系中薄弱的外匯儲備一直是印度經濟的一大關鍵性隱患。
  • 雙面「廢鈔令」 印度經濟兩難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印度2016-2017財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6.1%,創兩年多以來最低增速(2014年四季度為6%)。與三季度的7%相比,經濟增速下降明顯,這對遠在歐洲尋求經濟合作的莫迪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據悉,此數據與一些機構預測相差較大。
  • 2020年宏觀經濟展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資產
    最新的數據表明,中美貿易摩擦對於中國經濟造成較大的需求收縮效應,然後通過全球供應鏈條傳導到包括韓國、臺灣、日本、德國為代表的歐元區等等多個有關經濟體。比如,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加工貿易出口同比下降7.3%,但加工貿易進口的下降速度更快,同比下降11.7%。「中國製造」表明中國不僅僅是在為全球製造商品,也同時是在為全球組織商品的製造活動。如果打破這一鏈條,「覆巢之下無完卵」。
  • 印度經濟下財年將增長9.5%?外媒:海市蜃樓,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貨
    此次穆迪將印度的信用評級從Baa2降低Baa3,與標準普爾和惠譽的等級相同。惠譽將印度的信用等級定為BBB-,即最低投資等級。不過,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據印度媒體6月11日報導,惠譽日前稱,下一個財政年度印度經濟將增長9.5%。該評級機構補充說:在全球危機之後,印度的GDP增長可能會回到比'BBB'類同檔最高的水平。
  • 印度推出67億美元製造業計劃,外媒:印度製造像海市蜃樓,或騎虎難下
    六年前,印度經濟提出「印度製造」的世界工廠計劃,試圖通過振興該國製造業,實現經濟的飛速發展。然而時至今日,印度製造業依然止步不前,甚至由於印度製造生產能力的嚴重不足,導致印度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許多印度人依然得不到充足的防護用品。這也是印度製造或提前失敗的一個縮影。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
  • 印度經濟高增長低通脹 須解決結構性障礙
    &nbsp&nbsp&nbsp&nbsp印人黨執政5年來GDP增速在大型經濟體中居首位,反對黨對此質疑——&nbsp&nbsp&nbsp&nbsp印度經濟高增長是「人工製造」?
  • 中國經濟學人:國民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預計2020全年經濟增速3.7%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幾個主要數據都創近期新高。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左右,全年經濟增速為3.7%左右。據介紹,此次調研共收集有效問卷109份,其中五成來自於高校教師。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
  • 創近七年新高 青島「炸開了泉眼」「找到了礦脈」
    投資人是最精明的,想要贏得他們的青睞,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拿出真金白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青島公布了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在各項數據中,最抓人眼球的莫過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驚人的21.6%,比上年提高了13.7%,創近七年新高,榮登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首。
  • 美國大使感慨:印度無法替代中國成為全球供應商,只因這個原因
    ,並表示印度想趕超中國還面臨很多內部阻礙,如果不進行改革將無法替代中國成為全球供應商。如果印度想在後新冠疫情大流行時代成為印度-太平洋地區製造業投資的新目的地,印度就需要採取更多的政策和行動。賈斯特警告稱:「印度目前對某些美國商品和服務市場準入的限制日益增加,貿易關稅不斷提高,信息數據自由流動受到新的限制,對投資者的監管環境也不可預測。」賈斯特稱印度政府的「打造自力更生的印度」政策是否會導致更高的關稅和無關稅壁壘,是否限制了印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能力,還有待觀察。
  • 印度官方首次承認廢鈔令損害經濟 曾稱取得成功
    據第一財經1月31日報導,印度政府31日承認,去年採取頗受爭議的「廢鈔令」已經對印度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發布新財年政府預算報告前一天,印度發布了本國《經濟調查報告》,認為「廢鈔令」等措施確實減緩了印度的經濟增速。
  • 印度製造或失敗,像海市蜃樓,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或成下一個印度
    分析認為,一旦接下去美國客戶長期暫停或減少進口越南貨幣,越南製造的損失顯而易見。而從美國近期脆弱的經濟數據表現來看,大量進口越南商品的機率也將進一步減少。數據顯示,自疫情在美國大流行以來,美國累計失業人數高達3650萬,在美國任何一個晚上,共有652930人無家可歸,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預計,到2020年末,美國無家可歸的人口最多可能增長45%。
  • 餘永定:我不相信任何關於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的計算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在中國我們沒有最終消費的季度數字,所以我們就只能用一些估算或者替代,這個替代稱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個數字並不是非常準確,只能大致替代,但是我們沒有其他可靠的數據,所以只能用這個替代最終消費。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反彈趨勢很強勁。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大概只有0.8%,和歷史相比這個數字比較低。
  • 一周頭條:美國對部分排除清單商品恢復加徵25%關稅,亞馬遜或推遲...
    本周(5月23日-5月29日),中國限飛令恐持續到今年10月;美元匯率逼近7.2;6月4日起,美國對部分排除清單商品恢復加徵 推遲Prime Day後,亞馬遜或推新的年中促銷節 5月29日消息,在推遲Prime Day之後,亞馬遜內部傳出消息稱,會在年中推出另一個促銷節替代原本7月會員日的位置。 這一新的年中促銷活動名稱暫未確定,在曝光消息錄音中被稱之為「Summer Sale」,此外爆料未有太多信息。
  • 中國的經濟輻射力有多強?看下面幾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就心裡有底了
    目前越南的經濟發展模式,幾乎是走的中國以前的老路,即靠低廉的勞動力吸引外資來建廠,力求成為「世界新代工廠」,今年一季度,越南的外資投資就增長了86.2%。越南與我國關係緊密,不僅因為與我國陸上相鄰,而且還有緊密的經濟聯繫。目前越南是我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最大貿易國,今年1—4月,我國與越南的商品貿易總額達到了2980億人民幣。
  • 中國與全球經濟發展新展望
    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會對貨幣政策帶來的新挑戰,特別是對現有的法定貨幣秩序和中央銀行的貨幣操作構成挑戰。這也是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熱烈討論的新話題。  第二個挑戰是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全要素生產率衡量除了資本和勞動力貢獻之外,其他所有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技術進步、管理效率提高等給經濟帶來的貢獻,也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生產實力進步的有效指標。
  • 國產替代加速!一文速覽TOP20信創產業概念股!
    隨著AI、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加速落地,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 「信創(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概念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成為經濟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發展信創產業不僅能解決本質安全的問題,還能建立起可掌控、可研究、可發展、可生產的國產軟體體系,構建起區域級產業聚集集群。
  • 曾推動「廢鈔令」,他為何又當上了印度央行新行長
    印度央行新掌門出爐。當地時間11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度財政委員會顧問達斯(Shaktikanta Das)將成為印度央行第25任行長。外界普遍認為印度莫迪政府與央行在政策獨立性和自主權等問題上的矛盾是促使印度央行前行長帕特爾(Urjit Patel)辭職的主因。對新央行行長人選,印度市場持歡迎態度,預計未來莫迪政府和印度央行的博弈局面將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