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 外媒稱,電影中的很多細節只是劇情需要,並非真實。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14日報導,好萊塢經常被指責,處理一些歷史細節太不嚴謹。而其藉口始終是故事情節的需要,旨在使劇情吸引觀眾。例如,真實的維京人是不戴牛角頭盔的,太空中不可能發生爆炸,波卡洪塔斯和約翰·史密斯並未相愛,等等。
歷史學家、科學家、心理學家甚至警察,幫助我們對很多電影中的情節進行「更正」。
謊言1:在太空中聽到爆炸聲
1977年開始上映、由喬治·盧卡斯執導的《星球大戰》系列告訴我們,太空中的爆炸聲就像雷聲一樣是家常便飯。實際上,這只是當今電影院的音頻系統帶來的力量。
事實是,太空中既沒有氧氣,也沒有聲音,因此在那兒什麼都不會爆炸,也不會發出喬治·盧卡斯電影中震耳欲聾的聲音。「如果我們離開地球的大氣層,就什麼也聽不見。這是因為當鼓膜振動並且我們的大腦解釋該信號時,聲音就是我們用耳朵感知到的聲波。但是發生這種情況的前提是,這種聲波是需要傳遞的介質,它是在空氣或水中傳遞的壓力波,在太空並不存在。」科學家戴維·卡耶表示。
謊言2:帶有消音器的槍不發出任何聲音
在2008年上映的《老無所依》中,哈維爾·巴登飾演的冷血殺手用一把裝有消音器的霰彈槍殺人,這在情節的推動中非常關鍵。這只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無論是《007》系列還是《碟中諜》系列的主人公,都經常使用這種裝置消滅敵人。
事實上,無論給槍安上多少消音器,開槍時的聲音都很大。「如果開一槍發出的噪音為10分,裝有消音器的槍發出的噪音則為6分。這並不是很小的聲音,可以清楚地辨別出是槍聲。」一名警方發言人說。
謊言3:因紐特人住在圓頂冰屋
無數電影告訴我們,因紐特人生活在半圓形的冰屋中,聲稱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免受寒冷的侵害。
事實上,與普遍看法相反,因紐特人住在木屋中,只有在特殊時期才會臨時使用冰屋。「總的來說,因紐特人冬季在北極地區進行狩獵探險時,只將冰屋用作臨時住所。他們通常不居住在冰屋中,而是偏愛其他類型的房屋。」格拉納達大學歷史學家何塞·索託·奇卡說。
謊言4:維京人的頭盔上有角
《維京傳奇:最黑暗的一天》電影海報(資料圖)
我們很難想像不戴牛角頭盔的北歐海盜,因為眾多描寫維京戰士的影片都毫不猶豫地告訴我們,他們戴著牛角頭盔帽居住在公元700年至1100年的北歐。
實際上,根據歷史學家考證,維京海盜頭盔上的牛角只是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們通過想像力打造出的維京人強悍和勇猛的形象,成為人們對維京人的固有印象。
謊言5:波卡洪塔斯和約翰·史密斯曾墜入愛河
迪士尼的《風中奇緣》中,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印第安公主波卡洪塔斯與來自英國的拓荒者約翰·史密斯相愛,最終化解了一場異族間戰爭。
事實上,首先這位印第安女子並不叫波卡洪塔斯,而叫馬託卡。根據殖民者領袖史密斯在1607年至1612年間寫的日記,很明顯,他和馬託卡從未墜入愛河。她當時只有10歲,稱27歲的史密斯為「父親」。實際上,馬託卡是在史密斯被當地部落判處死刑時救了他的性命。
謊言6:將菸頭扔向澆滿汽油的表面時會發生爆炸
這在無數動作片(甚至喜劇片)中屢見不鮮。事實上,想要發生大爆炸,汽油需要強大的點火源,例如強烈的火花。菸頭幾乎已經不在燃燒,因此掉在澆滿汽油的表面也很難發生爆炸。「燃料混合物只有在非常特定的空氣濃度條件下才會燃燒。這意味著,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場面——將香菸扔到地面就引發大爆炸,並不會那麼簡單地發生。」戴維·卡勒說。
謊言7:鐵達尼號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
1997年影片《鐵達尼號》上映,在此後長達12年內稱霸全球票房。這部電影的情節圍繞著豪華的鐵達尼號的處女航展開,電影中反覆提到了這艘郵輪「永不沉沒」的特性,用凱特·溫斯萊特扮演的女主角羅絲的未婚夫的話說:「甚至連上帝也無法將其擊沉。」
事實上,根據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文化社會學教授理察·豪威爾斯在其所著的《鐵達尼號的神話》一書中的說法,這艘豪華郵輪所在的英國白星航運公司從未說過這是艘不沉之船。他說:「將鐵達尼號在公眾面前塑造成一艘不沉的船,這是不正確的。這是沉迷在其被賦予的史詩般的故事之後出現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