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n Excitng從這句標語可以感受到,本田想塑造出令人嚮往的生活態度。
一輛摩託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或是競速機器,也可以是一個人個性的展現與對生活堅持的態度。
Neo Sport Cafe的設計想法,早在2017年曼谷車展時就已經以150SS Racer概念車向眾人展示。
而最早將Neo Sport Cafe風格實際量產化的車款,就是這款由泰國本田生產的CB150R Exmotion。
外觀★★★★★★★★★☆9/10
不得不說,Neo Sport Cafe真的是本年近年來,外觀塑造最成功的一個系列,不管你喜不喜歡,第一眼就能知道是本田。
Neo Sport Cafe結合了科技與復古衝突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精緻耐看的氛圍,能夠吸引人的目光,卻又不會過度張牙舞爪,個人覺得恰到好處。
而在整個Neo Sport Cafe家族中,這臺CB150R是外觀線條最圓潤的一位,沒有像CB300R油箱有那麼多折線設計,椅墊造型也沒有那麼方正,喜不喜歡就看個人,如果要問我,我更喜歡CB125R更侵略一點的外觀風格,更有速度感。
CB125R
CB150R從正面來看,第一個看到的是家族特徵LED圓型頭燈,最外圈的上跟下有定位燈,近燈為上半部,遠燈為下半部,中間分隔造型橫條上,也有刻印著HONDA的字樣
上下各有一段弧型的定位燈
近燈
遠燈
燈殼內有設計HONDA的字樣
另一個你一眼就能看見的,便是這粗壯的兩支金筷子,SHOWA制的倒立式前叉,讓整臺車的視覺份量感大增。
轉到側面,一樣是屬於現代運動街車一貫的高油箱與短車尾設計,後座還是分離式坐墊,油箱上最特別的是沒有使用標準的HONDA翅膀廠徽,而是改用HONDA的鍍鉻立體字標代替,不會不好看,但好像總覺得少了什麼。
搖臂則是不對稱的設計,比起其它方塊酥設計的車款,真的是要來的好看太多,就算效果也許差不多,但是帥就贏了。
另一個全車最有特色的外觀,就是那超短底排設計的排氣管,讓整臺車的車尾和車側都更簡潔,同時聲音也是同級車中,我聽過最飽滿的一臺,可能因為它設計的很短吧,排氣聲就會更大一點。
車尾的部份,尾燈是採用一般LED沒有光條,而側尾殼的設計從造型感覺起來,應該能設計成鏤空的仕樣,但本田並沒有這樣做,雖然鏤空是現在最流行的設計,但若用在Neo Sport Cafe的車款上就有點過了,太張揚反而不是這系列的調調(概念車時期還有加入這個鏤空元素,在量產拿掉看起來是個明智的決定)。
LED尾燈
側尾殼沒有鏤空
當初150SS Racer是有鏤空尾殼的概念,但我覺得過頭了
LED方向燈,本田萬用款
LED方向燈,本田萬用款(亮)
有人覺得太長的後擋泥板,我個人還可以接受
第一人稱視角,油箱偏瘦一點,結果容量真的超小8.5L
CB150R外觀上來看,處處都能看到設計感,而且很精緻,是同級車最高的水平,我給它九顆星的高分。
引擎★★★★★★★★★☆☆8/10
CB150R採用的是一顆149cc DOHC雙凸輪軸,四氣門單缸水冷引擎,缸徑x行程為57.3 mm x 57.8 mm,幾乎為1:1,是一顆平均型的"方比引擎",並不著重於高轉速的輸出,以致於最大馬力僅為16.8匹
散熱水箱不大,細細的
不過各位可別失望喔,這顆引擎是我目前騎過,騎乘感受最好的150引擎之一。
但為什麼馬力不大,卻是感受最好?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那恰到好處的扭力出現時機與帶來的加速力道。
這臺車在約六千轉的時候,鬆開油門再一拜到底,引擎轉速反應給的非常快(或不松直接轉也行,只是感受對比沒那麼大),會有很明顯的衝刺力道,當下讓我有種CBR250RR Sport+ Mode上身的感覺,不過是弱化過的版本,畢竟是小排量,這股力量只能維持約兩秒鐘就會趨緩,九千轉以後會有種動力瓶頸的感覺,如果不換檔再拉到斷油也沒什麼加速感。
但CB150R這樣的引擎設定就很好用了,因為五六千轉的轉速域,就是你在市區中低速行駛時,最常使用的區間,有時候超車機會出現的這一兩秒,瞬間加速力道的強弱,來得快跟慢,就決定你超的過或超不過。
那馬力比CB150R大快三匹的MT15,能有這種加速力嗎?
可以,但必需一直維持在VVA開啟的狀態下,這就代表MT15轉速通常要維持在八千轉,跟CB150R比起來,MT15的操作就顯得要多費點心,一直維持高轉速也會騎的比較累,CB150R這樣的引擎輸出特性,比起蹭MT扭力大師系列名號的MT15,還要更像MT。
另外,這顆引擎運轉的細緻度非常高,沒有什麼雜音,和YAMAHA真的是差很多(聲音雜一點不代表就不好,只是乾淨的引擎聲讓人更舒服),在九千轉以下的震動也抑制的很好,破萬轉震動會大一些,但你不會一直維持在萬轉,所以不是什麼大問題,整體來說依然是一貫的本田品質讓人放心。
變速箱★★★★★★★★☆☆8/10
恰到好處的六檔變速箱,沒什麼特別,一貫的本田順暢體驗,無配滑離,但是給上了標配魚眼打檔杆,點個讚。
沒了,嗯,真的沒什麼其它可說。
懸掛操控★★★★★★★☆☆8/10
與CB300R共用的鋼管環抱車架,中間以鋼板連接強化是比較特別的設計(鋼管環抱常見以副車架的方式補強結構)
用在CB150R上妥妥的,車身剛性毫無壓力,畢竟CB300R兩倍的扭力都可以共用這一組車架。
41MM SHOWA制倒立式前叉,則是整車我覺得最滿意的部件之一,除了視覺效果好,騎起來的回饋感也是同級最優秀的,路面碎震處理的很好,過彎時的支撐性也很優秀,路感則回饋介於MT15~CBR250RR之間,是一個輕度運動化的設定,舒適通勤之外也可以小熱血。
後避震給我的感受也同樣是偏運動化的設定,支撐性不錯也不會有過多的彈跳,但可能是因為沒有設計多連杆的原故,遇坑洞時的衝擊感會比較直接一點。
整車裝備重量,僅有125KG(同級對手大約都在135kg~140kg之間),彎道中的反應非常敏捷,再搭配上迅速的扭力輸出,騎山路真的是非常愉快的一件事。
最後提一下騎姿,座高795mm比MT15 810mm友善太多,手把是正常一般街車高度,腳踏則是前後位置適中,但高度稍稍微高那麼一點點,整體來說還是個舒適的騎乘三角。
剎車★☆☆☆☆☆☆☆☆☆1/10(車有問題,忽略不計)
由於這次騎乘的車輛是租來的,車況最糟糕的就是那個前剎車,拉杆行程超級超級超級短,幾乎只有正常剎車拉杆行程的四分之一左右,講簡單點就是右手剛一捏就到底了
我不認為本田出廠就是設計這樣的剎車拉杆間距,所以我覺得它是不正常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這部份就不列入綜合評價,畢竟我也怕出什麼意外,並沒去測試剎車效能,更不要說去試ABS的反應。(有這臺車的先進可以補充前剎車的心得,非常感謝)
但還是來說說"看起來"的感覺,前輪配的是讓人視覺愉悅的NISSIN輻射對四卡鉗,規格是同級距最優,後輪為NISSIN單一卡鉗。
前後輪除了都配有ABS以外,還搭配了IMU慣性測量單元,防輪胎鎖死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後輪翹起,真的是比較高檔的配置。
配備★★★★★★★★★☆9/10
CB150R在配備給的非常足
1.DOHC雙凸輪軸
2.全車LED燈光
3.41MM倒立式前叉(比250RR還粗)
4.檔位顯示(300R還沒有哩)
5.不對稱搖臂
6.輻射對四卡鉗
7.前後雙通道ABS含IMU
硬要挑,除了沒有多連杆與滑離之外,基本上該給的都已經給到滿了
儀表開機後會有歡迎詞"Let's Ride",有加入設計的小巧思,給過,不過不能自定義文字,讓我拼個Revs Your Heart之類的,有點可惜
CB150R有給檔顯對新手非常友善,300R改成水溫顯示格數?其實兩種功能我都覺得滿重要的,但檔位顯示還是比較得我的心,因為偶爾還是會想要偷瞄一下,懶得用體感猜檔位。
後座的部份,因為是分離式設計,雖然面積還可以,但椅墊個人覺得有點硬,所以後座的乘坐感受不會太好,僅適用於中短途載人。
鑰匙跟目前大重的都是同一款
後座墊底下有固定橡膠繩可以夾東西
置物空間不大,大概手機加輕便雨衣還可以
開坐墊屁股中間插進去轉一轉就開了
左邊開關,遠近燈,喇叭一貫的本田反人類,方向燈
右邊開關,熄火開關,啟動按鈕
本田萬用油箱蓋
綜合評價★★★★★★★☆☆☆7/10
2019 HONDA CB150R Exmotion
排氣量: 149cc
氣缸數: 單氣缸
最大馬力: 16.8 HP @ 9000 rpm
最大扭力: 13.7 NM @ 7000 rpm
供油型式: 噴射供油
冷卻方式: 水冷
變速箱: 六速
前碟盤: 296mm 單碟
後碟盤: 220mm 單碟
防剎車鎖死系統: 前/後輪雙通道/G-Sensor防翹尾
前懸掛: 41MM倒立式前叉
後懸掛: 中置避震(無多連杆)
前輪胎: 110/70-17
後輪胎: 150/60-17
車重: 125kg
油箱: 8.5L
油耗: 43.4 kmpl
極速: 130 kmph(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