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為了防止生態魚缸中的魚悶死,怎麼做預防工作?

2020-12-05 萬事如意的家常事

對在家養觀賞魚的朋友來說,這個季節最擔心的就是魚因氣溫高,夜間出現悶缸的情況,所謂的悶缸就是魚缸裡的魚由於氧氣不足,導致整缸魚缺氧死亡。因此,在夏季用生態魚缸養魚時,要如何防止養魚過程中出現悶缸的情況?就拿踏火個人的一些經驗來說,怎樣來防比較好。

第一,要把水質養好,這是最重要的,水質不好在高溫季節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根據魚缸內的水質變化及時換水和對魚缸進行過濾,將魚缸裡的水儘可能地餵飽,餵嫩一些才行。

除水質量這一塊外,投餵這一塊也很關鍵,高溫季節雖然是魚的生長高峰期,它的食量也很大,但此時也不能全靠魚肉,對魚肉要適度的控制一下,尤其是下午除了餵魚的時間不能太晚以外,還要控制量,對於遇有悶熱天氣甚至可以考慮停止餵魚,因為這樣的天氣最容易出現缺氧悶缸,所以一定要小心,有時候寧可不餵也不要冒險。

此外在高溫季節可以把魚的密度儘量養稀,同時要經常看看魚缸內的增氧系統這些是否正常工作,如果魚缸內的魚非常昂貴,可以考慮備有一個備用的氣泵和水泵,以防設備出了問題而沒有備用,這對魚的影響很大。

另外也要注意防止停電,對於那些非常值錢的魚,可以購買一小瓶氧氣在家中備用,當停電後,如果魚有缺氧反應,可以把氧氣灌進魚缸裡,但不要太大,要不一瓶氧氣就沒了,只需一個小泡泡出來,足夠缸裡的魚需要。即使是中國南方的夏季,也不會說熱死了一條魚,有一些比較昂貴的魚還捨得花錢,有加裝降溫設備,不加也沒關係,只是要在溫度升高時加大爆氧量。

白天喂,晚上最好不要喂,主要是防止白天高溫和深夜降溫,溫差大怕出問題。夏天炎熱,魚兒生長迅速,白天可以正常餵食,夜間開始降溫後最好停止餵食。炎熱的天氣換水要比冬天多勤一點,不過水缸一般不需要換水,每天都會蒸發掉許多水,過幾天補點水就可以了,當然一定要強力過濾,沒有一個好的過濾,難控制好水質,就養不好魚。

但是也有例外,魚缸大水大,魚小,或魚少,簡單幾塊濾棉,也能養好魚,魚兒餵的少,自然水就乾淨了,但高溫也要爆氧,什麼時候氧氣也不能少,如果要省電,不打氧,那就得選對觀賞魚,像一些小魚,曼龍,中國鬥魚,這些魚可以自己到水面換氣,但是密度大也不行。

主要就是養水,水清了,魚就漂亮了,水養不好,只在乎魚,這是一句空話,一個禮拜不死也頂不過一個月,一個月不死也頂不過半年。能夠養魚的魚友,都是從幼魚開始,一直到大魚,再到老魚。養殖魚類要注意一點,不要把魚當豬養,玩的是過程,熱帶魚可以每天喂,冷水金魚兩三天喂,或每天少喂。

許多魚友會發現節日或有事外出時,半個月後回來,半個月內未餵食的魚的狀態比每天餵食更好。於是老魚友很少去折騰魚缸,正常的日常管理就可以了,魚也是很漂亮的,往往新手老是去折騰,越折騰越折騰越。降低進食量。降低粒料的投入量,儘可能多地投給活食。例如,蚊子幼蟲,蒼蠅幼蟲,水蚤,孵化的蝦苗,或殺蠅、蚊子等。多餵些顆粒料,觀賞性魚類在消化過程中會消耗大量氧氣,相應的排洩物也多。

並且,排出的汙水和未被食用的顆粒物長期存在於水中,不僅會破壞水質,而且硝化細菌在分解這些物質的過程中還會消耗氧氣。活食益處是觀賞魚吃了消化好,還不會對水質造成損害,相對消化,分解過程需要的氧氣也較少。

因此,夏季應少餵顆粒料,多餵活食,這樣會減少水中的氧氣消耗。每日打底補充水分。底部抽水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及時將沉在缸底的觀賞性魚類的糞便和剩餘的魚食抽出來。以上所說的,這些物質在消化分解時會消耗氧氣,我們及時抽出來也可以節約氧氣。

補水不僅可以補充新鮮氧氣,還可以促進觀賞魚的新陳代謝,加速其生長。除去魚缸裡的多餘水草儘管草本植物可以淨化水質,釋放氧氣。但是在晚上,水草卻會和觀賞魚爭奪氧氣。夜間遇上酷熱悶熱,觀賞性魚類極有可能缺氧死亡。

相關焦點

  • 關於魚缸是否要加蓋的問題,確認魚缸觀賞魚這3點信息,再看加否
    我們在買魚缸的時候總能看見一些魚缸頂上還配著蓋子,有些魚友就猶豫了,到底要不要買魚缸蓋子?買魚缸蓋子又得加一筆錢了,魚缸就一定要加蓋子嗎?如果你是個完美主義者,那麼你肯定會選擇買魚缸蓋子。我們印象中魚缸的蓋子無非就是為了防止觀賞魚跳出來,但是其實加不加魚缸蓋子還需要取決於其他方面的因素。魚缸飼養觀賞魚的品種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觀賞魚他們的原產地是不同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魚也是如此,他們也許是人工養殖培育的,但是他們已經保留了原始狀態的習性,是改不掉的,我們就來拿雷龍來舉個例子。
  • 用開水燙魚缸過濾棉,怕是並不能徹底預防觀賞魚寄生蟲
    這位朋友理直氣壯地說:我每個月都做預防,它就不應該有這麼多寄生蟲的呀?譁仔追問:那您是怎麼做預防的呢?他說:我每個月都用開水燙過濾棉,每次至少燙十分鐘。譁仔又問:然後呢?他答: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的呀!原來,這位朋友認為——只要每個月用開水燙了過濾棉,魚缸裡就有不應該有寄生蟲了。道理似乎也說得通,蟲子嘛,肯定會隨著水流落在過濾棉上,然後水體裡的蟲子和蟲卵都會被隔離在濾棉上。在每次洗棉的過程中,只要用開水燙一下,蟲子和蟲卵全部都會陣亡,自然就沒有蟲子了。
  • 夏天養觀賞魚請關注水質問題,變化速度過快,對魚缸有何影響?
    夏天如何管理水質和水溫夏天的溫度是很高的。這裡會造成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水質問題」。夏天溫度高細菌們繁衍的很快。益生菌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很好生長,但是一些有害的細菌也可以得到適合的生存條件,他們也會在一瞬間,趁你不注意的時候突然爆發。如果魚缸沒有過濾,而且非常靠近室外或者放在室外,那麼魚缸水質很容易敗壞。夏天很多東西生長速度都飛快,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速度都加快。
  • 魚缸也講究生態平衡——小心,這幾樣可能會毀了你的魚缸
    有人認為,家中放置魚缸,是風水之學;有人覺得,家中放置魚缸,是興趣索然。魚缸到底該擺放在什麼位置?又該如何做好搭配?其實這些都很有講究。放置正確,搭配合適,不僅能讓魚健康的成長。也能讓魚缸更顯美麗,從而使得整體家裝風格令人喜歡。
  •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畫法幾何兩棲生態魚缸
    雖然平均每天工作時長14小時+,回到家也就剩洗洗睡了,但我還是很努力的想要營造點生活氣息的。但是因為時間關係,貓貓狗狗養在家裡也不能陪它們,有點不忍心,就琢磨可以買個小魚缸養幾條小魚,也算是給自己找點樂子啦。之前有在站內看到過很多桌面小魚缸的曬單,不得不說想玩好的話講究可真多,但是考慮到自己的情況,還是越簡單越好,偶爾出差一兩周也不能餓著它們,所以選擇了帶投食器的畫法幾何魚缸。
  • 輕鬆養魚之——觀賞魚魚缸的挑選及到家後的管理要點
    經長途運輸的,可放入紙盒中,要求觀賞魚頭一天不餵食,運輸途中也不要放入水草,防止腐爛,敗壞水質。(2)觀賞魚的投放裝運來的觀賞魚,不要立即放入魚缸中,應經過「緩苗」處理,保持水溫基本一致。方法是將裝魚的容器,連同水和魚一起放在魚缸中靜置20分鐘左右,然後再慢慢地將魚倒出來,使之進入魚缸中。
  • 當魚缸裡死了一條魚,我們該如何處置,換水、消毒還是翻缸?
    這事整的,養魚老道剛剛寫完了一篇文章,就在我的魚缸裡發現了一條死魚,是一條特藍斑馬,具體死因雖然不明,但是與魚缸的水質和投餵量都會有密切的關係,昨天我還叫嚷著肯定要換水了,有的魚友還說水質明明很好啊,實際上這也可能是手機像素的差距,魚缸的水色已經開始黯淡了,很多問題具體如何操作,其實只有魚主人自己心裡最為清楚的。
  • 飼養的金龍魚需要更換魚缸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的一位魚友新買了一個龍魚缸,以前是用一個一米的魚缸養的一條小金龍,現在小龍已經快到四十公分了,也確實是得更換魚缸了。突然之間被我們買回家,一個一米五的大魚缸裡就放上一條15釐米的小龍,它不害怕才怪,這樣子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我們要麼可以先用較小魚缸飼養一個階段,要麼就是用隔板把魚缸隔開,可以在另一半飼養一些陪伴魚,隨之而小龍的逐漸長大再把隔板拿開。
  • 魚缸在養魚前要做什麼,怎樣養好新魚?
    ,一般是設備齊全,魚缸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把魚養好,首先在買魚前先打造一個適應魚的生存環境的魚缸,生態魚缸裝備一般由充氧器、過濾器、照明燈、加熱棒與溫度計等配件組成。 氧氣泵:這是魚缸非常重要的硬體,提供氧氣給魚呼吸,這是過濾不能代替的,沒有給魚充氧,很容易造成魚缺氧而死。尤其是小缸或養七彩繽紛的高氧魚類。
  • 為什麼魚總是「餓不死」?
    因為水缸裡的水是用來喝的,所以我們不能像現在養在魚缸裡的魚一樣每天都餵它。魚缸裡的魚根本就沒餵過,為什麼餓不死?魚兒為何不餓?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水缸裡要放一條魚的原因。有些大水缸更容易裝水。幾天沒人能把一缸水打滿。尤其在夏天,如果水缸裡沒有魚,我們就會發現水變得渾濁,甚至會產生小紅蟲和綠水藻。
  • 從小玻璃魚缸養魚失敗到把觀賞魚養到爆缸,看看這位魚友的經歷!
    3、雖然不知道困水,但是最起碼還是知道溫差太大了對魚兒肯定不好,所以先從大桶水中放的水,不過由於魚缸太小,魚兒密度較大,為了維持水質清潔,逼不得已就要經常整缸換水,換來換去,又掌握不好餵食量,魚兒就開始死亡了。
  • 放到魚缸裡的魚總出問題,也許是您的魚缸病了
    每個魚友大概都有一個願望,幻想著擁有一個漂亮的魚缸,裝一缸清澈的水,養幾條中意的靚魚。所飼養的魚也一步一步的越來越名貴,剛開始可能是從地攤買的小雜魚,到後來有可能是飼養的進口魚了,所謂好馬配好鞍,既然魚越來越好,魚缸的品質也要越來越高。
  • 魚缸中難纏的褐藻,其實清理和預防很簡單,別再被它困擾
    我們已經發現了魚缸出現褐藻的根源,那麼再了解一下它的生長環境吧,大多數魚友腦子裡,會有一種固有思維,就是魚缸長藻,肯定是光照太強了,但對於褐藻來說,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褐藻的生長對光照需求並不大。那麼褐藻在魚缸生長,究竟和什麼有關係呢?我說跟硝化系統建立的太完善,才導致魚缸長褐藻的,你會信嗎?你可以先保持一個懷疑的態度,咱們接著往下講。
  • 為什麼買回的金魚養幾天就死,怎麼做金魚不死?
    在購買金魚之前先把魚缸選好,金魚喜歡大的活動空間,在大的空間裡金魚比較活躍,氧氣足,水質好,體質會強壯,那麼多大的魚缸養幾天魚合適呢?本人的經驗是這樣的,如果你魚缸能容納100升水,那麼可以養10公分左右的魚兩條最多三條,5--6公分的魚可以養7--8條合適,所以在你購買金魚之前先確定自家魚缸養幾條魚合適。第二:挑選健康金魚金魚挑選的好壞,決定了買回來的金魚成活率。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飼養觀賞魚發生的死亡現象一模一樣:一、撈取、運輸中,溫度太高,量太大、磨損嚴重因為在這個根據地找到了大量的麥穗魚,在昨天的撈取中,數量又很多,難免它們在魚網中會有一定的互相摩擦,這就是造成它們外傷的基礎,所以死亡的麥穗魚,身上出現了大量的潰爛紅斑和紅血絲,這是第一點導致它們死亡的原因。
  • 精美的小魚缸養魚,適合養什麼魚,怎麼養魚才不會死?
    導讀:小魚缸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可是眾多美女的新寵,但是小魚缸相對來說才是更不好飼養的,這也需要很多的技巧,否則用小魚缸很難養好魚。那小魚缸養魚要注意的事情還真是不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精美的小魚缸養魚,適合養什麼魚,怎麼養魚才不會死?
  • 都有哪些觀賞魚可以啃食魚缸中的藻類?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雖然說青苔對於魚缸的生態環境有益,但是仍有很多的魚友對於它們不是太過喜歡,尤其是與之相伴的褐藻也會經常的出現,這就為大家的觀賞效果帶來了諸多的麻煩,像很多的熱帶魚品種並不適合在魚缸中保留青苔,當然更不需要褐藻,所以我們需要把它們清除
  • 魚「不知飽」被撐死?
    在投食過多的魚缸裡「香消玉殞」後,金魚們往往被扣上「不知飽」的帽子,而那些魚塘裡養的魚們則似乎都懂得進餐禮儀,難不成金魚真的品種特殊,比別的魚笨?也就有很多飼養過金魚,尤其是養死過金魚的人常常教導新手,餵金魚的時候不能往魚缸放太多食物,否則它會一直吃,一直吃,直到撐死為止。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雖然金魚並不聰明,但也不至於傻到被撐死。
  • 怎樣的魚缸才算是完整,來看看魚缸裡觀賞魚和細菌的關係,很微妙
    魚缸其實從本意上來講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系統。每個魚缸中有不同的魚,不同菌群,不同造景,不同風格,不同價值。但是,凡是魚缸,就必然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那,這個系統是如何建造形成的?什麼樣的魚缸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呢?首先,我們知道。魚缸中分為三種主要生命體:魚,植物,細菌。
  • 一次性購買了七種孔雀魚,魚缸又要超負荷運作了
    今天,魚場老闆還和我說起了由於今年夏天的溫度太高,進來的斑馬魚出現了大批死亡的現象,幾千塊錢的斑馬魚,一兩萬條,在兩天之內死的一條不剩,這個主要問題就是斑馬魚本身魚苗太小、體質較弱,再加上高溫環境和旅途的折騰,一般的都是患上了鰓病,所以救無可救,直接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