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很多人最愛的海鮮發現了寄生蟲!專家提醒千萬別這麼吃

2020-12-05 錢江晚報

隨著白蟹的大量上市

最近白蟹價格最低賣到了

20元每公斤!

不過,愛吃白蟹的朋友

一定注意!

最近有寧波市民在白蟹裡

發現了寄生蟲!

最便宜的鮮白蟹一斤10元

海曙中心菜場一家海鮮攤位上,老闆娘正賣力吆喝著:「白蟹,新鮮的白蟹!這批鮮白蟹比較瘦,便宜賣了,一斤10元。」邊吆喝老闆娘還邊舉起了一個蟹告訴記者,「這種蟹上個月要賣到三四十元一斤呢。」

不過,這樣低廉的價格並不會是常態。據路林市場的負責人介紹:「路林市場白蟹銷售維持在每天60噸左右。10月以後,天氣逐漸變涼,鮮白蟹的供應量會降低;再加上水產商會把一部分品質好的鮮白蟹拉入冷庫,供應春節期間銷售,進一步減少了市場貨源。鮮白蟹的價格又會一步步漲上來了。」

白蟹裡出現寄生蟲

白蟹大量上市階段,肉多肥美的螃蟹自然也就成了市民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市民肖女士碰到的一件事,讓她至今仍心有餘悸,白蟹裡竟然有會蠕動的寄生蟲。

昨天上午肖女士以25元一斤的價格,在菜場買了3隻螃蟹,共一斤多。拿到家後,肖女士先將其中一個用來燒湯,在燒湯過程中,她偷了個懶——直接將螃蟹對半切開就放到了鍋裡。過了一會兒,想著活蟹放著不處理的話,死了會影響口感,便決定將另外兩個螃蟹醃製一下。

「在醃製的過程中,當我對半切開,去清理蟹鰭時發現有紅色物體,有單獨分布的,也有一堆一堆在一起的,蟹黃裡也有。我用剪刀碰了一下,發現居然會蠕動!」肖女士說,緊接著,自己把湯裡的蟹也撈起來看,發現裡面也有不少附著在蟹殼裡的寄生蟲。

記者看到,每隻蟹裡的寄生蟲都很多,無法數清具體數量,這些寄生蟲大的有一兩釐米長,長得像小蘑菇,頭部呈現淡紅色,身體微透明,正蠕動著,大多分布在蟹鰭中。

出現寄生蟲或與水質有關

白蟹一定要燒熟食用

白蟹,生長在江河湖泊以及海水裡,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動物。蟹的體表、鰓部和胃腸道均會沾上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來源:寧波晚報 記者 魯威

值班編輯:倪王鎮

相關焦點

  • 海鮮裡有大量寄生蟲?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專家支招不必慌
    最近網絡中盛傳一段視頻: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存在著多種寄生蟲。看完之後,許多人不免擔心:這些海鮮以後還能不能吃?第一幕:寄生蟲爬進小龍蝦體內。「這怎麼是海鮮呢?」鍾博士指出,明明是一條螞蟥鑽進了淡水小龍蝦,而且還是死的小龍蝦,而且螞蟥並不是寄生蟲,這麼大的螞蟥也不可能出現在活體小龍蝦身上。第二幕:魚尾巴上的紅色血絲實際上是寄生蟲。鍾博士認為,這明顯是淡水魚,可能是雜交的鯽魚,蟲子俗稱紅線蟲,學名「嗜子宮線蟲」,常見於魚鱗下或魚尾裡。它是專門攻擊魚的蟲子,對人無害,不過有這個蟲說明生長的環境比較髒亂差。
  • 福建男子高燒10天,肝臟驚現寄生蟲!廈門人最近這些食物慎吃!
    福建男子突然高燒十天肝臟驚現寄生蟲萬萬沒想到原來是吃了這食物!警惕!警惕!很多廈門人都有這習慣都愛吃這些菜千萬當心,一不小心要命!醫生提醒,肝吸蟲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該病的病程也相對較長進展緩慢,一旦出現上腹不適、乏力、持續發熱等症狀時,就需要多加警惕了。看到沒廈門有這飲食習慣愛吃生食的小夥伴們你還敢隨意亂吃嗎?
  • 提醒!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nbsp&nbsp&nbsp&nbsp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
    這個時節,很多人喜歡去海邊度假,海鮮、水產自然成為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又應該如何預防寄生蟲?
  •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其實,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深圳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雨後出沒的這些大蝸牛,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
  • 因為肚子疼在膽汁中發現了蟲子!醫生提醒:別再亂吃了,嚇skr人!
    看到了從自己體內竄出來的活蟲後,這位患者表示:「再也不敢吃生魚片了!」①入口一時爽,當心蟲子千萬條!這位64歲患者是吃生魚片感染的寄生蟲。而華支睪吸蟲(肝吸蟲)是一種寄生於人體肝內膽管的寄生蟲,人類常因食用未經煮熟的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而感染。
  • 緊急提醒!最近經常出現的這種動物!千萬不能碰
    體內藏有大量寄生蟲千萬別碰中非洲大蝸牛是一種什麼蝸牛?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這還不是最慘的——1985年,臺灣一家9口人食用未經煮熟透的非洲大蝸牛後,全部感染該寄生蟲。1999年,臺中一家6口生吃被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導致腦膜炎。廣州管圓線蟲是什麼?
  • 美國醫生提醒吃壽司應注意寄生蟲風險
    然而美國醫生提醒消費者,用生魚做的壽司攜帶危險的寄生蟲。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吃壽司成為西方國家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據報導,《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登了葡萄牙裡斯本一名32歲健康男子的病例。     該名男子胃痛超過一周,並有嘔吐和發燒現象。當醫生詢問他的病症時,他稱最近吃了壽司。
  • 海鮮是發物,會影響傷口癒合?有砂的海鮮會讓人得腎結石?
    關於海鮮的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就來一一擊破這些吃海鮮的謠言,讓大家放心吃海鮮。01謠言:海鮮裡有寄生蟲,不能吃海鮮做熟或者經過冷凍滅菌後,可以放心吃。海鮮中最常見的寄生蟲問題是異尖線蟲(Anisakis),如果捕撈後直接生吃確實有風險。
  • 緊急提醒!深圳多地雨後頻現這種動物,寄生蟲「成堆」!千萬不能碰
    這種「巨獸」吃起東西毫不含糊,各種蔬菜、農作物、植物,田裡的樹上的,統統一掃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它已經被我國列為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最可怕的是,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髒!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
  • 孕期吃魚攻略!這4種魚萬萬不能吃
    ◇魚類海鮮富含ω-3 脂肪酸,對胎兒生長發育有好處◇孕期吃魚面臨著寄生蟲的潛在危險和汞汙染◇選擇低汙染魚類,烹熟食用,孕期每周吃魚量控制在兩餐內。這些菜看得人直咽口水、食指大動,可魚類海鮮在懷孕時能吃嗎?十月菌給你說說這些讓人把持不住的美味孕期該怎麼吃!
  • 女子暢遊青島生吃螺螄 感染寄生蟲患上腦膜炎
    原標題:南京女子遊青島吃生螺螄 感染寄生蟲患腦膜炎  暑假期間,35歲的劉女士到青島旅遊,一路海鮮吃得十分過癮,可是回來後,劉女士就「不幸福」了,她頭疼得厲害,到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一查,才知道患上了嗜酸細胞性腦膜炎,病因是食用生螺螄而感染了某種寄生蟲。
  • 當心了!發現魚肚子裡出現這種東西,千萬不要吃!
    單先生將它一點點拽出來後放在盤裡,發現居然還是活的,能蠕動!  魚肚裡掏出的東西,竟然還有活的?真是把人嚇壞了!!於是他趕緊叫來了記者一探究竟。  據單先生回憶,他買時發現這些魚的肚子偏大,摸起來還有些硬。開始還以為是魚油,就沒當回事,哪知道魚肚子裡竟是這些東西!當著記者的面,他剖開了剩下的鯽魚,結果你猜怎麼樣?
  • 提醒!嚴重可致腦膜炎!遇到這種動物千萬別碰,路邊草叢很常見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深圳龍崗區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注意 ▎蟶子裡發現一條線狀透明物,是寄生蟲嗎?愛吃海鮮的必須看!
    這不,前天小編就嘴饞了,特別想吃蟶子。就去市場買了兩斤回來。關於蟶子寄生蟲!!  現在正是蟶子的繁殖季節,蟶子裡有很多的籽,小編前天吃的就是滿肚子都是籽的蟶子,看著很胖,嚼著很軟。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吃著吃著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如下圖↓↓↓  是不是看起來很驚悚?
  • 【闢謠】梭子蟹裡發現寄生蟲?專家:對人無害
    ■網帖傳聞梭子蟹裡發現「寄生蟲」「好不容易等到開海可以多吃點蟹子,臨近中秋又是蟹子肥美的時候,結果在活蟹子裡發現了像寄生蟲一樣的東西,有點噁心人。」近日,微信朋友圈和網上論壇裡出現一些引人關注的帖子,內文稱扒開活蟹子的外殼,在蟹子體內發現了一些蠕動的生物。
  • 含寄生蟲最多的4種食材,夏季最常見,很多人不顧健康,還在貪吃
    人們常吃的食材中,多多少少含有一些寄生蟲,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時候,我們只要經過高溫烹飪,就能夠殺死這些寄生蟲,然而有些人不會恰到的處理,一旦吃到嘴裡,會引發一些腸胃不適,嚴重的還會洗胃清理,在某些沿海城市,生吃海鮮生魚片,蟲子入口,可侵襲大腦、皮膚、眼睛等,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防止「蟲從口入」,要煮熟煮透,100度高溫幾分鐘就可以滅活殺死,寄生蟲肉眼看不到
  • 梭蟹上「噁心的寄生蟲」,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之一
    視頻裡男子翻開蟹腮發現了很多正在蠕動的粉色小蟲子看起來很噁心男子把視頻發到網上後引起了討論不少人說自己也遇到過>在隨機採訪中大部分人認為是「寄生蟲」不可以吃或者要高溫殺毒而接下來水生物專家的一番話可能讓你大跌眼鏡中漁協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委會
  • 視頻展示海鮮多寄生蟲,如此恐怖還敢吃嗎?
    近日,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
  • 女子誤食福壽螺被迫流產 愛吃螺的人士如何辨別
    核心提示  這幾天,一條新聞刷屏網絡:一位姑娘在蜜月時誤食了小吃攤上的福壽螺,導致寄生蟲入侵腦部,治療無效後被迫流產。廣西人愛撩螺、嗦螺是出了名的,可能很多人還特別愛吃這種個頭大的福壽螺,在這裡還是要特別提醒一下您,福壽螺還是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