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科學研究40年了,為何進展不大?

2021-01-08 特異功能研究

超心理學(人體科學)這個領域研究確實難度很大,用個小故事來說明:

有個亮子(視覺正常人)來到了由盲人構成的世界。在盲人世界裡要知道是什麼東西都得靠親手摸。新來的亮子對盲人們說自己可以不摸也能知道前面是什麼東西。於是亮子為盲人做了表演,結果表演很成功。

這一現象引起了盲人科學家的興趣,盲人科學家想研究一下這個不用摸就能知道面前是什麼東西的能力到底存在不存在。於是盲人科學家和亮子展開了合作研究。

他們來到室外開始了第一次公開實驗,盲人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為了讓亮子無法觸摸到實驗物品,他們把物品用箱子裝起來。實驗開始了,由於物品被裝在了箱子裡,所以亮子看不見裡面放的是什麼,因此實驗沒成功。

於是亮子提出了看法,他說實驗方案應該共同參與設計才好,經過協商,箱子由亮子製作提供,由盲人科學家驗收箱子的可靠性。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亮子用透明材料做了個箱子,由盲人科學家鑑定箱子沒問題,實驗很順利的取得了成功,亮子不接觸物品而說出了是何物。

為了實驗的可重複性,盲人科學家決定等過段時間再重新實驗。

沒過多久,第三次實驗開始了,但不巧的是這個時候剛好是夜晚,一片漆黑,亮子無法看見箱子裡的東西,亮子說還沒進入狀態,提出再等一等,幾個小時等過去了,天終於亮了,於是表演者看見了裡面的東西並準確的說出來了,這次實驗最後做成了。

盲人科學家看了後提出是不是換個地方也能做成功呢?第四次實驗他們把實驗場地由室外變成了室內,並把屋裡的門窗都關閉,這時室內又漆黑一片,很顯然亮子這次無法看見東西,實驗理所當然沒做成功。

在以上幾次實驗過程中,亮子心裡其實很清楚實驗要成功的條件是要有光的狀態,但盲人的世界沒有光的概念,因此也很難給盲人科學家說清楚這些。而盲人科學家卻會認為時間地點的變換都不應該影響實驗的成功,而把東西放在箱子裡只是為了防止亮子能接觸到物品,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設想無意中會影響到「光亮」這個關鍵的條件。

相關焦點

  • 山中伸彌稱08年日本iPS細胞研究進展不大
    iPS細胞研究進展不大 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研究領域整體輸給國外同行
  • 美國《科學》雜誌評出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組圖)
    特大質量的黑洞可能產超高能量的粒子美國《科學》雜誌20日公布了該刊評出的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人類基因組個體差異」領域的研究進展名列第一。排名第二位的科學進展是「皮膚細胞中的『幹細胞』」研究,關於「高能量宇宙射線的來源」的研究名列本年度十大科學進展的第三位。負責此次評選工作的《科學》雜誌編輯羅伯特-昆茲級(Robert Coontz) 稱,「多年來,我們一直談人與人如何相像,甚至人與猿如何類似。然而,今年的幾項前沿研究第一次徹底得揭示了人與人DNA存在的巨大差異。
  • 歐陽志雲:中國生態學研究發展40年
    中國生態學學會的40 年,是我國生態學快速發展的40 年,是我國生態學全面融入全球生態學發展的40 年,我國生態學不僅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生態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還為生態學學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正在走上世界生態學發展舞臺的中央。積極參與全球生態學研究的前沿課題是我國生態學近40 年,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新亮點。
  • 科學和技術政策研究進展
    隨後,在義大利弗拉斯卡蒂(Frascati)舉辦的成員國專家會議上,這種三分法被通過,成為研究與發展(R&D)統計的基本方法論。在過去的40多年中,OECD為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科學和技術政策的協調發展提供了共同的框架,同時也為主要政策難題的分析和討論提供了一個論壇,它的一些報告成了科學和技術政策根本原則發展的標記,其教條反映了科學和技術政策議程的變化,影響已超越了OECD 國家的範圍。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滿一年 日耗液氮約40升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曾引起醫學、生物、法律、倫理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生命延續」到底有何意義?「首例人體低溫保存」進展如何?
  • 人體組織3D生物列印技術六項研究進展
    目前有許多最新研究進展推動了3D生物列印領域的發展。以下是其中六項主要研究進展。1. 列印帶有血管的活體皮膚倫斯勒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從人體皮膚細胞中提取的液體生物墨水列印了人造皮膚,然後在皮膚內自然生成血管系統。
  • 2018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進展
    近年來,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並正在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資源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生命科學研究正向基於數據的科學發現範式轉變。
  • 錢學森創人體科學體系——研究人體的超常功能
    錢學森創建人體科學體系,研究人的超常功能(目前的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人的正常功能)。錢老說,人體科學研究好了,將產生一次新的科學革命,比上一次量子力學相對論的科學革命更偉大,造福人類!並將引發新一次文藝復興!這是天翻地復的偉大事業!
  • 科學證明人體存在輝光,那古代聖人頭頂的光環是真的嗎?或有可能
    但是近代科學也證明了,人體其實也可以發光,稱為「人體輝光」。由於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發出的輝光十分暗淡,用肉眼根本無法察覺。如果科學證明人體可以產生輝光,也就是環繞全身的光環,這就難免不讓人想起古時候的一些聖人,甚至是人們刻畫出來的神仙形象,它們一般都會頭頂光環,或者在後腦勺閃爍著光芒,有些還是全身金光燦燦,怎麼耀眼怎麼來。那麼古時候聖人的形象和現代科學證明的「人體輝光」有何聯繫?
  • 2018年的神經幹細胞研究十大研究進展
    2018年的神經幹細胞研究十大研究進展 1.
  • 主編評述 | 2019年中國植物科學若干領域重要研究進展
    其中, 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結構和功能研究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植物抗病小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入選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該文評述了2019年中國科學家在植物科學若干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 以期追蹤和報導當前中國植物科學領域發展的前沿和熱點及展示中國科學家所取得的輝煌成果。
  • 為何高校發表那麼多的頂級期刊論文,但仍感覺用處不大?
    近年來我國很多高校都在自然或者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不少的頂級期刊論文,為此一些高校也給予這些認為的作者很高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但是從公眾實際感觸來看,並沒有感覺到這些。論文有多大的用處,仍然讓人感覺用處不大。結合最近天津大學碩士舉報其導師學術不端這一現象,作為老師談談自己的看法。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研究團隊負責人介紹,參考基因組作為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標準地圖」,促進了動植物重要生產和經濟性狀相關的變異位點鑑定、關鍵基因的發掘與應用等研究。在精準傳遞系統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華中農大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獸藥製劑團隊在Carbohydrate Polymers國際期刊發表了題為「Composite inclusion complexes containing hyaluronic acid/chitosan nanosystems for dual responsive
  • 植物源殺菌劑研究進展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化學農藥因其品種多、見效快、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而在農藥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由於人們對化學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和農藥本身固有的缺點,致使化學農藥在使用中產生了環境汙染、人畜中毒、農藥殘留等問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開發對人畜安全、無汙染、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成為農藥領域研究的新熱點。
  • ...效力影響不大,希望不在動物身上「紮根」—專訪病毒學專家李文輝
    2007年,他回國加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2012年,他的團隊發現了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基於這項研究,2020年11月12日,李文輝榮獲2021年「巴魯克 布隆伯格獎」,這是全球B肝研究領域的「諾貝爾獎」。 經過近一年,我們對新冠病毒有哪些認識?
  • 40年腦科學研究揭秘為什麼男孩上課坐不住
    據統計,女生佔全部錄取學生的比例,1999年為40%,2007年達到53%,2013年則達到55%。「就教育界的整體狀況而言,學生的女強男弱已經是常態。」 華東師範大學的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邵志芳說道。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世界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40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世界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40年 2019年06月27日 08:59 來源:《世界歷史》2018年第4期 作者:侯建新 字號 內容摘要:20世紀80
  • 錢學森晚年支持氣功,牛頓沉迷神學40年,科學不能戰勝神學?
    即便是那些年輕時曾為科學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中也有一些都在晚年階段開始轉向神學、人體科學等領域。而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錢學森和牛頓,前者的晚年研究集中在了人體科學領域,認為人體具有許多特異功能,氣功便是一種功能態;而後者更是用了半生的時間(40年)來研究神學,試圖通過許多所謂的「科學現象」,從而證明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上帝,甚至還通過聖經將地球的年齡推算為6000年。
  • 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上帝粒子」登頂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公布了該刊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發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被列為本年度***科學突破,而這些新科技的誕生總是離不開高性能計算的幫助,姑且不論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接觸的HPC進行研究的,我們先來看下2012年這十大科學進展。
  • 中國生命科學領域2016年十大進展公布
    中國生命科學領域2016年十大進展公布 原標題:   本報北京3月16日電(記者詹媛)16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