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細胞就是了解生命

2020-11-17 新華社客戶端

細胞是生命的最小單位,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正軍表示,細胞在地球上的物質形態演化過程同時也是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了解了細胞,我們就能了解生命」。

細胞生物學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沿學科方向。這一學科分支眾多,主要關注細胞形態結構、細胞生命活動功能、細胞遺傳調控以及細胞與其生命活動環境當中的各種關係。

陳正軍表示,人類需要把細胞研究清楚,通過研究細胞的生命活動過程、基因調控以及細胞與微環境的關係,可以了解細胞的健康活動和發育過程。而如果缺乏對相關研究的掌握,我們便會很難認識目前面臨的各種疾病,如炎症、癌症等病理細胞的活動過程等,也很難針對這些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有效的治療。

細胞生物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陳正軍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人體生理反應例子來解釋細胞的生命活動。他介紹,小孩皮膚光滑、溼潤,但隨著年齡增長也會有皺紋出現,這一過程就是人體細胞的變化過程,保養皮膚的過程其實就在保養我們的面部細胞。「平時給予身體充沛的營養,進行自由運動,及時調整心理情緒,就是在保養人體細胞,調整人體大腦神經細胞健康活動,助力身心健康。」

細胞生命活動受內外因素共同作用

真核多細胞生命體由各種各樣的細胞所組成,不同種類的細胞組成不同組織器官,執行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和行為,協同完成人體生命活動。人體從受精卵細胞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伴隨了細胞的增殖、分化、遷移等各種細胞行為。陳正軍的研究領域則包括了細胞極性與細胞遷移、增殖和腫瘤發生的相關性研究。他介紹,細胞在遷移過程中需要定位到特殊的位置上,形成一種特殊的細胞極性狀態,佔據它所在的功能部位並執行其生命活動過程。

一個細胞如何在體內發揮作用?陳正軍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有趣且深奧的科學問題。細胞活動受到細胞自身遺傳物質、蛋白質分子的調控,同時細胞內部的這些分子和功能單位,也會受到細胞外環境因素的影響。兩者共同相互作用,使得單個細胞可以產生不同的生命活動。

具體來講,細胞生長需要改變自身的結構狀態,這一過程伴隨胞內各種信號物質、蛋白質、信號通路等發生變化。其中,細胞通路的變化則受部分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甚至生物因素。而在體內環境中,生長因子作為一種外環境因素,對細胞行為如細胞生長、遷移等的影響極為重要。

細胞生長因子可實現不同細胞的功能需求

細胞生長因子是促進細胞生命活動一類細胞因子廣泛的概念,比如說,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肝細胞生長因子和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都稱為細胞生長因子。不同細胞生長因子就會幫助不同細胞維繫其不同生命活動功能,如細胞增殖、遷移和分化等。不同細胞種類對細胞生長因子的需求也不同,不同的細胞生長因子也能協同調控一種細胞活動過程,比如說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對上皮細胞的增殖促進作用,多種不同細胞生長讓細胞來執行不同的生命活動。

每個細胞在特定的環境下都可以分泌產生細胞生長因子,通過細胞之間互相刺激或者刺激自身發揮作用。以口腔黏膜或者腸道的上皮細胞自我修復為例,當上皮細胞產生損傷,需要修復即重新執行自身的增殖功能時,上皮細胞會啟動常規活動以外的一種機制,分泌生長因子幫助自己,甚至幫助周圍細胞進行修復,完成功能需求。

細胞生長因子通常呈多肽分子配體,可以直接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結合,結合之後受體會把信號轉到胞內,細胞內接著啟動一系列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偶聯酶促化學反應,這一過程為細胞的信號轉導通路激活,通過瀑布效應放大生物信號,啟動和激活細胞增殖、遷移、分化等生命活動。因此,細胞生長因子在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不夠了解生命,病毒是生命麼?也許是生命的開端
    病毒是生命嗎?任何過於自信的觀點都可能不對如果你問科學家「病毒是否是生命?」你會得到不統一的而且非常複雜的回答。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並不完全了解病毒,且我們仍在試圖理解生命。也許病毒是生命的開端我們可以把我們能夠理解的原始生命(就是有細胞結構的生命)再往前推一下:有這麼一種東西或者複雜有機分子,在完成一次自發化學反應(能量來源:基本力,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後能夠留下自己的複製品作為一種產物的有機分子,也就是A+B→C+A的這種東西(B就是後來我們說的食物吧,或者陽光空氣和營養物質……關鍵在於反應產物都是完整的A,這其實算鏈式反應)
  • 健康:試圖了解細胞的內部結構
    【健康:試圖了解細胞的內部結構】導語:你怎麼想像我們細胞的內部?通常與小型工廠相比,細胞找到了智能和複雜的方式來組織他們的「內部」。大多數生物過程都需要細胞在適當的時間將其「員工」聚集在一起,例如蛋白質和核酸(如DNA)。
  • 來了解過繼轉移T細胞療法
    被「治癒」後的Judy Perkins,重新意識到生命的美好,時不時的出去徒步旅行,還曾經花了5個星期時間劃獨木舟環繞佛羅裡達州,可以說是又開始了美好的新生活。 那麼,是什麼方法逆轉了Judy Perkins這原本不可挽救的局面,練就了生命的奇蹟呢?
  • 細胞都是騙局?再生醫學「細胞療法」南京擎安醫療了解一下
    使用iPS細胞的再生醫療已對嚴重眼病患者實施,但此次的對象是日本人死因中排名第二的、患者眾多的心臟病,將開啟全球治療先河。很多期待認為這些此前難以治療的疾病如果通過再生醫療的話將有望得到治療。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將有助於使用iPS細胞的醫療的普及。據了解,澤芳樹等人此前對心臟衰竭患者進行過移植其他細胞的治療。把從患者大腿等處採集的肌肉細胞做成片狀進行移植。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北京時間8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太空時代開啟以來,宇宙生物學家就一直想知道地球附近的行星是否孕育著任何生命,特別是像細菌、古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一些科學家還猜測他們是否遺漏了什麼,病毒也成為了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目標。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我們地球上的病毒數量之多,如果將每一個病毒首尾相連的話,這條病毒鏈可以延伸1億光年那麼長,就像新冠病毒大流行所證明的那樣,病毒可以顯著地影響地球上的生命。不過,傳統上,地外病毒並不是宇宙生物學的一個主要搜索目標。宇宙生物學家才剛剛開始將他們對病毒的了解融入我們對生命起源、演化和生命在宇宙中分布的了解中去。
  • 尋找外星病毒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起源嗎?
    一些科學家還猜測他們是否遺漏了什麼,病毒也成為了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目標。NASA的病毒焦點小組(Virus Focus Group)正試圖將病毒學上取得的進展整合到宇宙生物學中,以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和它們在宇宙中的分布。
  • 儲存幹細胞,你必須了解的關鍵政策法規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幹細胞在臨床治療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眾多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帶來新契機。為了給孩子一份健康的保障,當前為孩子儲存幹細胞也成為許多家長的選擇。
  •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
    紀錄片《地球脈動,第一季》,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著名的紀錄片製作團隊,曾經製作出藍色星球的BBC,再次集結奉上這部堪稱是難以超越的紀錄片電影地球脈動,從地球的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這部紀錄片也的確不愧空前絕後的,禮讚之一在於,巨大的預算和前後近五年多市場的拍攝,以及高畫質的攝影,革命性的超高速攝影機,以及系列的衛星畫面,是這幅繡片有了,非常震撼人心的力量,無論是奔湧的河流,雄壯的山脈,幽深的洞穴,冰雪世界,蔚藍海洋,蒼茫沙漠,奇幻叢林,浩瀚草原,幾乎每一集都是一場絕對的視覺盛宴,並且平原的解說非常的精彩,他無論是對語氣還是情緒的拿捏,都是非常到位的,他的聲音也是極其富有磁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就是
  • 你了解這五種幹細胞嗎?
    開始了解幹細胞時,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幹細胞有什麼類型?」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幹細胞按照其分化潛能進行分類,可以被劃分為5種幹細胞。全能幹細胞的最著名實例是受精卵(來自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的合子)。在受精後大約四天,這些幹細胞開始專門分化為萬能幹細胞,與全能幹細胞不同的是,萬能幹細胞雖然是靈活的一類細胞但不能形成一個完整個體。2、萬能幹細胞下一個最強大的幹細胞類型是萬能幹細胞。
  • 《生命之書》 自我了解 1/30
    正確的思考隨著自我了解而出現。不了解你自己,你就沒有思想的基礎;沒有自我了解,你所想的就失去了真實性。You and the world are not two different entities with separate problems; you and the world are one.
  • 生命密碼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最快方法,與人相處必學的為人處世方法
    我們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帶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密碼特徵,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密碼,你才如今日般,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迷人而又讓人捉摸不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就被這個世界塑造和影響。所以我們要對自身有個更多的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我們先要了解自己擅長,缺點、資源這叫知己。在了解別的能力、特點這叫知彼。
  • 都說水是生命之源,可是你真正了解水嗎?
    水,是生命之源!成年人的60%-70%由水組成,它參與了人體中許多重要的身體功能活動,不僅是營養物質的載體,更是人體代謝廢物和毒素必不可少的物質。多睡覺、勤喝水、多隔離,是遠離「新冠肺炎」的三大法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勤喝水——喝安全衛生的天然山泉水顯得尤為必要,因為,水對人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人類80%的疾病與水有關,其中長期飲用不清潔的水,對兒童健康成長最為不利,直接影響人口質量!水,是最好的藥!為什麼這麼說?
  • 神奇的磷脂:營養細胞,優化生命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細胞。 雖然我們都知道細胞決定了我們的健康,但我們知道怎麼能讓細胞健康麼?我們真的了解它們麼?可能大多數的人都說不出來。簡單的來說,一個健康的細胞就是「內外兼修」,內要有充足的營養讓它充滿活力,外就是要有完整的細胞膜結構。 說到細胞膜,它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生命密碼的起源,帶你了解全新的自己!
    其中太乙神術是觀天象預測國運,奇門遁甲是看事預測事情發展,六壬神課是看人,了解一個一個人的命理。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以易經為主,為華夏子孫留下了豐富的知識和文化。當然國外也有他們的命理預測方式,分別是佔卜術、塔羅牌和生命密碼。
  • T細胞反應譜的發現可能有助於了解免疫疾病
    免疫T細胞具有一系列的反應性,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我們了解免疫系統對感染和癌症的反應,以及免疫疾病中出現的問題。這就是疫苗是如何通過傳遞一種入侵病毒或細菌的安全形式來預防疾病,通過建立特定的記憶T細胞來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T細胞的問題會導致嚴重的免疫缺陷,使人們容易受到感染。另外,在類風溼關節炎和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身體可能會將自身的一些細胞誤認為是威脅,並啟動不恰當的免疫反應,導致身體攻擊自身。
  • 了解宇宙生命真相,讓自己提升生命層次
    其實一個生命存在宇宙中,不是我們地球人所理解的只有這短短的幾十年。如果有足夠的能量,能跟得上大宇宙能量場的頻率,我們就可以長久生存在宇宙中,只是生命的展現形式不同而已。生存在宇宙中不同世界的生命會有不同的展現形式。也就是說,生命在哪一個世界生活,就以哪個世界的生命形式展現自己。
  • 知道了生命誕生的條件,也弄懂了生命結構,可就是無法製造出生命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太過複雜了。一個最為簡單的生命形式,也就是單細胞生命,它的複雜程度也遠超任何人工製造的儀器或者設施。生命結構如此複雜,那麼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呢?那還要從地球的誕生說起。做出這個論斷並非沒有依據,通過對地球早期海水成分的模擬發現,在於雷電的作用之下,地球早期海洋可以生成生命的基礎物質,也就是胺基酸。當然,胺基酸並不等同於生命,但是這一模擬實驗的意義在於證明了生命物質可以從無機物中產生,也就證明了生命確實可以從無到有自然形成。
  • 為了了解生命的機制,這位科學家故意打破了生命的機制
    通過修補一些生命中最古老的成分,天體生物學家希望找到有關生命如何出現的線索。研究人員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報告了一項意外發現,暗示了一種阻止生物體達到進化「完美狀態」的作用。亞利桑那大學科研人員在天體生物學中使用合法的科學方法,被稱為祖先測序的想法是從生命的曙光中「復活」基因序列,使其在現代微生物的細胞途徑中發揮作用,想像侏羅紀公園但用滅絕的基因代替恐龍,並研究生物體如何應付。
  • 幹細胞存儲前,你一定要了解的知識!
    據央視新聞報導,未來幹細胞不再是美容、抗衰老,而是有具體的使用範圍和適應症。隨著研究的進展以及行業的規範化發展,未來幹細胞有望以治療具體疾病的形式來造福人類,而不只是廣譜上的幫助人類抗衰老。通俗來講,幹細胞就像是生命的種子,是一種可以自我更新和再生的多功能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