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低氧環境可提高培養iPS細胞效率

2021-01-21 生物谷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細胞-幹細胞》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在培育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過程中,通過降低培養環境的氧濃度,可大幅提高細胞生成的效率。

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等人在iPS細胞研究過程中,發現機體內的幹細胞總是集中於氧氣相對少的地方。於是,他們在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培養iPS細胞時把培養環境的氧濃度從通常的21%降到5%,發現iPS細胞的生成效率可提高到原來的2.5倍至4.2倍。但如果進一步降低氧濃度到1%,就會適得其反導致部分細胞死亡。研究人員又利用實驗鼠的皮膚細胞培養iPS細胞,發現5%的氧濃度也是最合適的。

通過基因重新編排方法,「誘導」普通細胞回到最原始的胚胎發育狀態,能夠像胚胎幹細胞一樣進行分化,這就是所謂的iPS細胞。日本、美國等國的多個科研小組正在進行各項研究,將iPS細胞應用於新藥開發和疑難疾病治療。但iPS細胞生成效率低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山中伸彌等人認為,通過降低培養環境的氧濃度,再加上使用細胞癌變可能性較小的培養方法,就可高效地獲取更高品質的iPS細胞。(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Cell Stem Cell, 27 August 2009 doi:10.1016/j.stem.2009.08.001

Hypoxia Enhances the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Yoshinori Yoshida1,,,Kazutoshi Takahashi1,Keisuke Okita1,Tomoko Ichisaka2andShinya Yamanaka1,2,3,4,,

1 Center for iPS Cel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iRA), 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Cell-Material Sciences,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7, Japan
2 Yamanaka iPS Cell Special Project,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Kawaguchi 332-0012, Japan
3 Department of Stem Cell Biology, Institute for Frontier Medical Sciences,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7, Japan
4 Gladstone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an Francisco, CA 94158, USA

Mouse and human somatic cells can be reprogrammed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by the transduction of four transcription factors, Oct 3/4, Sox2, Klf4, and c-Myc (Maherali etal., 2007,Meissner etal., 2007,Okita etal., 2007,Takahashi etal., 2007,Takahashi and Yamanaka, 2006,Wernig etal., 2007). Patient or disease-specific human iPSCs could be used for studying pathogenesis, or potentially also to treat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ncurable diseases by transplanting the regenerated grafts derived from their own cells. However, the low induc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tumorigenesis rate due to the use of proto-oncogenes, such as c-Myc, continue to hind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PS technology.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find otherfactors or small molecules that facilitate the reprogramming process (Huangfu etal., 2008,Shi etal., 2008b). In this study, we show that conducting reprogramming in hypoxic conditions results in improved efficiency for both mouse and human cells.

相關焦點

  • Cell Stem Cell:維生素C可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是具有胚胎幹細胞特性的一種細胞,由體細胞誘導而來,可作為胚胎幹細胞最好的替代品用於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但是iPS細胞的成功誘導比較複雜,誘導效率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通常每萬個細胞才能誘導成功一例iPS細胞。最近,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通過在培養過程中添加維生素C可使iPS誘導效率提高10倍。通過老鼠和人細胞實驗發現,培養時添加維生素C可促進相關基因表達,推動體細胞進入重編程狀態。
  • Cell Stem Cell:挑戰常規!原本認為在構建iPS細胞中至關重要的Oct4...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如今是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負責人)發現了一種將完全分化的細胞引導回多能性狀態的方法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他的配方來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2016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方法可能引發成體幹細胞培養領域變革。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
  • Stem Cells:發現兩小分子化合物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相關閱讀Cell Stem Cell:發現新型人體幹細胞 操控難度降低Science:首次發現可發育成卵的幹細胞幹細胞之春——生物谷盤點20092010幹細胞技術與應用講座圓滿結束細胞重編程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重新獲得分化多能性的過程。
  •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2019年1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當太空人進入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時,他們會在身體的許多部位經歷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些源自ips細胞的心肌細胞於2016年7月被送往國際空間站,在那裡,由病毒學家轉變為太空人的Kate Rubins和其他太空人將這些細胞培養物維持了5.5周,然後才將它們送回地球。一旦這些細胞落在地面上,Wu的團隊便對它們進行了分析,以確定發生了什麼變化。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2008年12月18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提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廖婧和博士後崔春完成的關於建立和鑑定大鼠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重要研究工作,該項工作是在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肖磊博士指導下完成的。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修飾表觀基因組產生誘導性多能幹細胞
    2018年1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格拉斯通研究所和中國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導,一種能夠激活而不是切割DNA的CRISPR形式能夠將胚胎小鼠細胞轉化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
  • Stem Cell Rep: 利用幹細胞技術培養人體腸道細胞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成功從人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培育出類似於人體中存在的小腸細胞。他們聲稱,這種細胞可用於實驗室研究人類小腸藥物的運輸和代謝。小腸上皮細胞是大多數口服藥物吸收和代謝的部位。因此,關於新型口服藥物吸收的研究依賴於體外或動物模型來精確地重建小腸的環境。當前,科學家廣泛使用人類結腸癌細胞系Caco-2作為腸上皮模型。但是,這有其缺點:Caco-2細胞是從結腸細胞中分化得到的,因此,它們相比小腸細胞而言更像結腸上皮細胞。例如,這些細胞不表達細胞色素P450 3A4(CYP3A4),這是一種對藥物代謝至關重要的蛋白質,而該蛋白質在小腸中大量表達。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這種細胞起源於胚胎發育過程,個體成年後這種細胞可產生精子細胞和卵細胞。過去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成功率極低幹細胞學家Saitou教授使用動物皮膚細胞誘導成幹細胞,使用胚胎幹細胞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體外培養人類細胞的一個主要障礙是:老鼠和人類胚胎幹細胞是根本不同的,小鼠胚胎幹細胞是「幼稚」——容易被誘導分化成任意路徑;而人類幹細胞是「成熟」的,他們的分化方式不能適應所有途徑。Hanna和他的研究小組隨後建立了一種方法來下調分化遺傳信號通路,由此構建出了一種新型的iPS細胞,他們將之命名為「原始細胞」( na?ve cell)。
  • Cell Stem Cell:活性氧不足也可致不育
    這是由於活性氧不足會導致精原幹細胞難以增殖。活性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其非常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是一種強氧化劑。活性氧具有殺死病原菌等微生物的功能,但也會對細胞內的蛋白質等產生不良影響,引發阿爾茨海默氏症等疾病。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培養出實驗鼠的精原幹細胞,然後向幹細胞添加抑制活性氧功能的藥物,結果精原幹細胞變得難以增殖。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Cell_Bi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luripotent_Stem_Cells_Collection
  • Cell Stem Cell:四倍體胚胎補償技術使克隆動物出生效率提高了6倍
    4月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李勁松研究組林江維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對這一假說進行了直接的驗證,確證克隆囊胚滋養外胚層存在的重編程異常細胞是克隆胚胎發育失敗的關鍵原因,進而通過修復這些缺陷使克隆動物出生效率提高了6倍。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神經幹細胞(NSC,B1 cells)在成年側腦室壁中得到保留,但是與胚胎神經幹細胞有所不同的是,它們通過室膜管細胞(ependymal cell)從室管膜區(ventricular zone VZ)轉移到室管膜下區(subventricular zone SVZ)。而對於胚胎神經幹細胞的自我更新以及分化等功能起著關鍵作用的頂室、基底室等,在成體神經幹細胞中並不明顯。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2015年7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本文描述了對hPSC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的有效方法●Dual-sgRNA的靶向作用對於FRT進行雙等位基因精確敲入至關重要●可誘導的基因敲除在分化任意階段的所有細胞中都可實現
  • Cell Stem Cell:發現一種新的中間胚胎幹細胞類型,有望開發新的...
    然而,Wu說,在獲得和表徵存在於這兩個階段之間的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PSC)方面進展甚微,這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們在過去一直未能維持PSC細胞在這一中間狀態。研究嵌合體中細胞之間的通信,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們確定可用於加快利用幹細胞產生的用於移植的組織和器官的策略。利用源自嵌合體的原始生殖細胞製造精子和卵子,可能有助於保護瀕危動物物種和推進不孕不育治療。Wu說,「這些XPSC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的研究有助於打開每一種可能性的大門。」
  • Cell:科學家發現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效率新方法
    本文亮點: ●暴露在環境空氣中會降低從骨髓和臍帶血中獲得造血幹細胞的效率●在空氣收集造血幹細胞會使造血幹細胞數目被大大低估●由ROS介導的造血幹細胞數目下降與cypd-p53-mptp軸,miR210和hif-1a有關●在環胞素a中收集造血幹細胞可以提高造血幹細胞移植效率
  • Cell:在湍流環境下,利用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大規模產生1000億個...
    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hiPSC)提供了一種可持續地產生足夠數量的血小板用於輸注的方法。這種方法涉及將從人類供者體內獲取的血細胞或皮膚細胞在進行表觀遺傳學重編程後進入胚胎幹細胞樣狀態,然後將這些未成熟細胞轉化為在身體不同部位發現的特化細胞類型。
  • 慶祝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創建10周年
    原文連結:http://t.cn/AipDfHyv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揭開細胞表面張力與幹細胞分化的秘密
    在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全能幹細胞的形狀為球形,而全能細胞分化產生的細胞的形態在成體中呈現出顯著的不同。命運的獲得和細胞形狀的變化往往同時出現。而細胞形狀是由表面力學和與細胞外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但是一直以來細胞內在的機械力特徵與命運調節之間的機制還不得而知。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便是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過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