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tem Cell背靠背|揭開細胞表面張力與幹細胞分化的秘密

2021-01-08 BioArt生物藝術

撰文 | 十一月

責編 | 兮

細胞命運的轉變常常伴隨著細胞形狀和機械力的改變。然而,細胞機械力如何影響信號通路進而控制細胞命運。

為了探究形狀、機械力和命運之間的相互作用,近日,德國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Alba Diz-Munoz研究組發文題為Cell Surface Mechanics Gate Embryon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利用生物物理方法對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表面力學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在大多數多細胞生物的發育過程中,全能幹細胞的形狀為球形,而全能細胞分化產生的細胞的形態在成體中呈現出顯著的不同。命運的獲得和細胞形狀的變化往往同時出現。而細胞形狀是由表面力學和與細胞外環境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但是一直以來細胞內在的機械力特徵與命運調節之間的機制還不得而知。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便是小鼠的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過程(圖1)。Nave(原始態)的幹細胞生長成緻密群落,在有2i/LF的情況下保持nave的狀態。而在移除2i/LF這個分化的阻礙物之後,nave的幹細胞逐漸快速地「攤平」,成為單層的primed(始發態)狀態的細胞(圖1)。這種細胞平展的狀態對於幹細胞退出nave狀態非常關鍵,如果nave的幹細胞被培養在柔軟的基質上,這些細胞不能平展,將不能分化成primed狀態【1】。

圖1 小鼠胚胎幹細胞早期分化過程

為了評估細胞表面張力是否以及如何調節細胞命運的,作者們首先通過單細胞原子力顯微鏡(Single-cell atomic force spectroscopy)靜態牽引測量表面膜張力。作者們發現,與nave細胞相比,primed細胞的膜破裂所需要的牽引力顯著降低。表面的靜態牽引拉力的測量可能涉及到兩方面,一是平面內膜張力(In-plane membrane tension),另一方面是MCA(Membrane-to-cortex attachment)【2,3】。為了確定這兩個力學參數在幹細胞分化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作者們使用通過動態牽引的方式來測量MCA。作者們發現,nave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的MCA比primed狀態要高出3倍。作者們確認,MCA的變化是一種細胞分化過程中的自主特性,在脫離nave狀態的過程中,小鼠胚胎幹細胞特異性減少了質膜與皮層肌動蛋白之間的粘附或者連接作用。

但MCA的變化與胚胎幹細胞命運的變化誰是因誰是果呢?為了揭開這一問題的答案,作者們比表達了組成性激活的Ezrin蛋白,Erzin是連接質膜到皮層的蛋白,組成性激活的Ezrin是目前實驗中增加MCA的金標準【4,5】。作者們發現,在表達組成性激活的Ezrin之後發現胚胎幹細胞可以維持和nave細胞中類似的高MCA。進一步地,作者們想要檢測Ezrin生化功能是否參與調控MCA對於nave多能性細胞退出,作者們建立一個iMC linker的實驗系統,該系統能夠直接連接質膜到肌動蛋白上,但是使得識別信號途徑被惰性化。作者們發現,維持高MCA狀態會促使幹細胞維持nave的細胞狀態。但是通過MCA的降低實驗,作者們發現MCA的降低是促進nave-to-primed細胞狀態轉化的必要但是非充分條件。這些結果說明,在nave狀態的退出過程中,MCA的高低是作為門控而非驅動因素髮揮作用的(圖2)。

圖2 工作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 英國劍橋大學Kevin J. Chalut研究組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Ewa K. Paluch研究組合作在當期Cell Stem Cell上發表背靠背文章,題為Membrane Tension Gates ERK-Mediated Regulation of Pluripotent Cell Fate,發現膜張力門控增加內吞作用會作為一個關鍵機制調節ERK調控的細胞命運轉變。

作者們發現細胞形狀的改變是由β-catenin介導的RhoA活性的降低以及隨後質膜張力的降低所調節的。而且,阻止膜張力的降低會胚胎幹細胞以及類原腸胚早期分化的缺陷。膜張力的降低促進了FGF信號成分的內吞,從而激活ERK信號並引導其從胚胎幹細胞狀態退出。而增加Rab5a促進的內吞作用可以挽救缺陷的早期分化。

總的來說,兩篇工作均證明機械力對於胚胎幹細胞分化過程的重要調節作用,對於理解細胞機制如何調控生化信號和細胞命運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0.10.017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0.10.018

參考文獻

1 Chowdhury,F. et al. Soft substrates promotehomogeneous self-renewal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via downregulating cell-matrixtractions. PloS one5, e15655,doi:10.1371/journal.pone.0015655 (2010).

2 Brochard-Wyart, F., Borghi, N., Cuvelier, D. &Nassoy, P. Hydrodynamic narrowing of tubes extruded from cel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3, 7660-7663, doi:10.1073/pnas.0602012103 (2006).

3 Hochmuth, F. M., Shao, J. Y., Dai, J. &Sheetz, M. P. Deformation and flow of membrane into tethers extracted fromneuronal growth cones. Biophysicaljournal70, 358-369,doi:10.1016/s0006-3495(96)79577-2 (1996).

4 Liu, Y. etal. Constitutively active ezrin increases membrane tension, slowsmigration, and impedes endothelial transmigration of lymphocytes in vivo inmice. Blood119, 445-453, doi:10.1182/blood-2011-07-368860 (2012).

5 Stefani, C.et al. Ezrin enhances line tension along transcellular tunnel edges viaNMIIa driven actomyosin cable formation. Naturecommunications8, 15839,doi:10.1038/ncomms15839 (2017).

相關焦點

  • ...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向髓核樣細胞分化的新方法 | Stem Cel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Cell_Bi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luripotent_Stem_Cells_Collection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封面圖片:腦室表面的紙風車型結構顯示,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具有一種出人意料的中心-周圍構造。其中心含有室管膜下區幹細胞微小的頂端末梢(藍色部分),而周圍部分則含有多纖毛室管膜細胞較大的頂端表面(暖色部分),其中含有一種全新的具有2纖毛的室管膜細胞。圖片提供:Kenneth Xavier Probst)成體神經幹細胞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細胞,它們保持著基本上皮特性,對於這類細胞的研究能大大改變我們對於成體神經原性小生境(niche)的認識。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這種方法似乎也可用於幾種其他的組織,如皮膚、胃腸道內壁和生殖道。人們已提出很多假設來解釋在體外培養時只能有限地維持成體幹細胞的性能,包括保護染色體末端的端粒丟失和細胞衰老。Rajagopal團隊著重關注一種已知調節細胞生長和關鍵性分化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當被TGF-β和骨形態發生蛋白(BMP)等蛋白激活時,這種信號通路利用胞內蛋白SMAD將信號傳遞到細胞核。
  • Cell Stem Cell | 蘇大張文勝組揭示小鼠胚胎幹細胞三胚層分化調控機制
    胚胎幹細胞(ESCs)能夠自我更新和分化成身體的所有細胞類型,這是由關鍵因子,包括轉錄因子(TF),多聚複合物,microRNA和組蛋白修飾物調控的。BAF45d,也稱為Dpf2,是唯一普遍表達的BAF45亞基,並且到目前為止,已經涉及從髓樣細胞中剝奪白細胞介素後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反應。然而,DPF2與多能性TFs在胚胎幹細胞中的生物化學相互作用表明該BAF亞基在多能細胞中的功能,迄今尚未對其進行檢查。
  • ...雞尾酒療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向肝細胞的分化 | Stem Cell...
    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作者:Cong Du, Yuan Feng, Dongbo Qiu, Yan Xu, Mao Pang, Nan Cai, Andy Peng Xiang and Qi Zhang 發表時間:2018/03/09 數字識別碼:10.1186
  • 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 21:39:39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Terry Lechler小組發現,分化的子細胞通過組織內張力調節幹細胞的增殖和命運
  • Stem Cell Rep:供體亞型或可控制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分化
    發表在《Stem Cell Reports》雜誌上報導,研究結果推翻了一種假設--來自不同組織類型的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會顯著影響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分化。在實驗室條件下,iPS細胞可來自人類細胞。這樣的iPS細胞可以無限量的培養,如果有必要的話,它們可以分化成所需的細胞類型,如心臟、肝臟或神經細胞。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2015年7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本文描述了對hPSC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的有效方法●Dual-sgRNA的靶向作用對於FRT進行雙等位基因精確敲入至關重要●可誘導的基因敲除在分化任意階段的所有細胞中都可實現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首先腫瘤發生在某個細胞上需要這個細胞具有不斷分裂的能力,而且該細胞的基因突變不會因為組織更新而丟失;其次,發生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必須能保持在體內,這樣看來,高度分化的組織特異性細胞不會是腫瘤的始作俑者,因為它們終究會走向凋亡,而具有長久活力的幹細胞很可能是腫瘤發生的元兇。     多倫多大學的約翰迪克和同事們1997年率先在白血病中找到癌症幹細胞。
  • 細胞表面力學調控胚胎幹細胞的分化
    細胞表面力學調控胚胎幹細胞的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3:12:01 德國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Alba Diz-Muoz小組發現,細胞表面力學調控胚胎幹細胞的分化
  • Cell Stem Cell:發現一種新的中間胚胎幹細胞類型,有望開發新的...
    以前的大量研究集中在開發和表徵「初始(naïve)」胚胎幹細胞(小鼠受精後四天的胚胎幹細胞)和 「活化的(primed)」上胚層幹細胞(小鼠受精後七天左右,胚胎植入子宮後不久)。然而,Wu說,在獲得和表徵存在於這兩個階段之間的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PSC)方面進展甚微,這主要是因為科學家們在過去一直未能維持PSC細胞在這一中間狀態。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結腸癌中發現了一群新的癌症幹細胞,這群細胞具有壽命長以及放射性抵抗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形成結腸癌腫瘤進而維持腫瘤生長。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移植物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他們成功地將神經幹細胞的高度特化移植物直接植入小鼠的脊髓損傷部位中,隨後記錄這些移植物如何生長和填充損傷部位,並與這些小鼠現有的神經元網絡整合在一起。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2008年12月18日《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提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廖婧和博士後崔春完成的關於建立和鑑定大鼠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的重要研究工作,該項工作是在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肖磊博士指導下完成的。
  • 杭州師範大學Cell Stem Cell揭示幹細胞表觀遺傳調控
    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4月7日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杭州師範大學衰老研究所的鞠振宇(Zhenyu Ju)教授與助理研究員汪虎(Hu Wang)博士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鞠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端粒與成體幹細胞衰老及其相關疾病之間的關係。
  • Cell Stem Cell背靠背|吳軍等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全能幹細胞
    更重要的是,使用完全相同的誘導培養條件可同時得到其他物種的XPSCs細胞系,該團隊已從成體細胞中通過重編程技術得到了人及馬的Formative-like誘導多能性幹細胞系(iPSCs),並且從馬及小鼠的胚胎中,分離出了馬和小鼠的Formative-like胚胎幹細胞系(ESCs)。其中馬的細胞係為世界首次分離誘導的馬胚胎幹細胞及誘導多能幹細胞。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這些研究人員的目標是開發一種能永久性地增強人體自然產生更多iNKT細胞能力的療法。他們從造血幹細胞開始,其中造血幹細胞是在骨髓中發現的細胞,它們可以自我複製,並可以變成所有類型的血細胞和免疫細胞,包括iNKT細胞。他們對這種幹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得它們經編程後產生iNKT細胞。
  • Nature背靠背|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Cesare研究組以及克裡克研究所Paulina Marzec研究組分別在Nature發表背靠背文章題為發文題為TRF2-mediated telomere protection is dispensable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以及TRF2-independent chromosome end protection during pluripotency,揭開了多能幹細胞中不依賴於
  • Stem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胚胎幹細胞向血管細胞分化的開關分子
    2015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驅動胚胎幹細胞向內皮細胞成熟分化的一條分子機制,內皮細胞是可以形成血管的一類細胞,通過這一機制了解該分化過程對於幫助科學家們有效地將幹細胞誘導為內皮細胞用於組織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 Nature背靠背 | 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Cesare研究組以及克裡克研究所Paulina Marzec研究組分別在Nature發表背靠背文章題為發文題為TRF2-mediated telomere protection is dispensable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以及TR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