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暨植物化學與西部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研討會現場

4月15日至16日,「中國科學院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暨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交流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兩個重點實驗室的近30位研究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此外,國家科技部基礎司基地建設處的卞松保博士、中國科學院生物局、計財局和雲南省科技廳等領導也應邀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姚永剛研究員主持。昆明動物所所長張亞平首先代表會議舉辦單位對與會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之後雲南省科技廳基礎處處長畢紅、卞松保博士、生物局綜合規劃處處長劉傑和計財局科研基地處副處長侯宏飛分別為會議致辭,他們充分肯定了「中國科學院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取得的成就,希望實驗室能夠進一步凝練目標,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在學術報告環節,兩個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劉吉開研究員和徐林研究員首先代表實驗室做了主任報告,他們從全局的角度對本實驗室現狀及科研成果行了全面介紹;接著兩個實驗室的7位PI交替進行學術報告,他們從不同的領域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即將開展的工作。整個學術交流會緊張有序、內容精彩,起到了很好的溝通交流作用,既增進了參會領導對實驗室的了解,也為兩個實驗室今後的長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雲南省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第一屆
    會議現場12月1日,「中國科學院/雲南省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雲南昆明召開了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出席會議的學術委員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漢董院士、同濟大學裴鋼院士、安徽大學牛立文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徐林研究員、鄭永唐研究員、姚永剛研究員和張雲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黃京飛副所長和施鵬研究員以及中科院生物局生物醫學處相關領導應邀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孫漢董院士主持。孫漢董院士首先代表學術委員會向各位委員和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獲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鄭永唐、姚永剛和徐林主編的《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一書喜獲第二十三屆(2014年度)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樹鼩基礎生物學與疾病模型》一書是當前樹鼩生物學和疾病模型研究相關領域最系統、最全面、最前沿的一本學術著作,集合了昆明動物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院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8家單位的最新科研成果。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亞平為該書作序。
  •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1年10月經批准開始建設,建設時間為2001年10月~2002年10月。研究室主任為郝小江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周俊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 國家重點實驗室_中國高校之窗
    1.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2.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3.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4.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力學所5.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
    2019年12月26-27日,「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部」 2019年度學術年會在我校召開。26日上午,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中科大生命學院531會議室召開。
  • 植物化學領域的探索者——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黎勝紅
    ,從雲南豐富的植物資源到近幾年自己研究的新成果……紮根雲南20餘年,立足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黎勝紅圍繞植物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功能和生物合成開展系統性研究工作,不斷創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成果。
  • 中科院季維智院士走進湖北醫藥學院: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教授以「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學校部分無課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3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雲甫教授主持。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致歡迎辭,科技部基礎司郭志偉副司長,江蘇省科技廳景茂副巡視員,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張永清副局長出席會議並先後致辭,祝賀聯盟成立。  在聯盟大會預備會議上表決通過了聯盟章程、首屆理事會理事名單、首屆理事會理事長單位、輪值副理事長單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李佳研究員獲選擔任首屆理事會理事長。
  • 走進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探秘大健康產業鏈中的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蘊藏著雲南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此與植物對話,用科學方法解析植物化學語言,創造了眾多研究成果,並成功轉化運用到了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我國第一個植物化學研究室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有一處伴著植物清香和化學試劑味道的神秘地帶。
  • 「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啟動
    本報訊 (記者馬波)日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大科學目標導向項目「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在昆明啟動。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整合全國同行專家的優勢力量,共同努力解決生殖發育和幹細胞生物學等重要科學問題,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基礎。
  • 逐「智」多謀|重點實驗室巡禮
    杜久林介紹,目前,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半的科研力量聚焦在神經信息處理,另一個重要分支則是神經疾病機理。前者以研究腦功能的神經基礎為主要任務,後者則為腦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機理研究。隨著研究方向的拓展,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一步步實現成為國際主要神經生物學研究基地之一的目標。
  • 中科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揭牌
    2月25日,中科院分子病毒與免疫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舉行。上海巴斯德所健康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朱正紅對重點實驗室的揭牌表示祝賀。他表示,中科院、上海市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共建上海巴斯德所是中法合作的一個獨特的機制,希望上海巴斯德所成為國內,甚至國際上一流的病毒研究所。
  • 從生命的「隱秘角落」出發——重點實驗室巡禮
    運用小鼠動物模型,他們在國際上首次證明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這項工作發表於《細胞》雜誌,還入選了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研究組沒有止步於此。放眼整個中科院,研究方向與分子生物學最為接近的就是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後與原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整合為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化與細胞所)。因此這一歷史的重任,就落在了這裡。」周金秋說。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給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給當時科研經費並不充裕的研究所帶來了一場及時雨。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記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
    記者來到了位於貴陽市藥用植物園內的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採訪。    在辦公室記者見到了擔任實驗室主任的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郝小江博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本來用於表述發掘民族文化遺產的語言竟出自他這位科技人員的口中,而他要表述的卻是如何發展貴州民族醫藥,服務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 關於建立海南大動物疾病模型暨分子影像評價中心和生物醫學實驗...
    現答覆如下:    實驗動物是人工培育,來源清楚或遺傳背景明確,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實行監控,用於科學研究、教學、生產和檢定以及其他科學研究的動物。其與全民健康、教育和生物醫藥產業息息相關,在醫學和藥學的科研、教學、藥物研究和食品藥品檢驗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是生物醫學科學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似性表現的動物實驗對象和材料。
  • 人類疾病動物模型複製的注意事項
    進行動物模型設計時,除了要掌握基本原則外,還要注意下列事項:1、模型要儘可能再現所要求的人類疾病   複製模型時必須強調從研究目的出發,熟悉誘發條件、宿主特徵、疾病表現和發病機制,充分了解所需動物模型的全部信息,分析是否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 昆明動物所基於動物模型研究證實哺乳傳播寨卡病毒
    臨床上還不能確定感染的嬰兒ZIKV來自母乳,也沒有基於動物模型研究證實乳汁在ZIKV傳播中作用的報導。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利用I型幹擾素受體敲除的小鼠(IFNα/β receptor-deficient mice, A129)和野生型的C57Bl6小鼠建立感染模型,發現ZIKV可以通過乳汁感染新生的乳鼠,導致乳鼠產生神經系統的病變和病症。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
  • 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
    10月23-24日,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暨2020年度學術年會在合肥舉行。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魏悅廣院士、委員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康國政教授、天津大學亢一瀾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申勝平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張忠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龔興龍教授、何陵輝教授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