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啟動

2021-01-17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訊 (記者馬波)日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大科學目標導向項目「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在昆明啟動。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整合全國同行專家的優勢力量,共同努力解決生殖發育和幹細胞生物學等重要科學問題,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基礎。

  據悉,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發育與生殖研究專家組」和「幹細胞研究專家組」的推動下,「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經過專家論證,科技部於今年5月批准立項。這是科技部立項的第13個973項目。項目依託雲南省科技廳和中國科學院,第一承擔單位為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和雲南中科靈長類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項目將由龐大的精英團隊——來自全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18家單位和40餘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參加。

  該項目將圍繞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包括:是否所有物種(尤其是人類)的胚胎幹細胞都具有和小鼠幹細胞相同的多能性;親緣關係較遠的異種幹細胞或胚胎細胞能否嵌合,發育的屏障是什麼;再生醫學研究與應用中幹細胞、組織、器官移植物來源,移植方案及移植過程中免疫調控的基礎;人類重大疾病的靈長類動物模型建立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季維智院士走進湖北醫藥學院: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季維智教授以「靶向基因修飾建立人類疾病的模型及展望」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學校部分無課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3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雲甫教授主持。
  • 蛋白質研究「端粒相關蛋白對人類重大疾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重大...
    端粒和端粒蛋白是重要的人體細胞內分子結構。端粒酶的發現為蛋白質研究開拓了新的方法。科學家發現,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端粒酶在卵巢、睪丸及幹細胞中表現活躍,但在體細胞中幾乎很難發現,所以端粒隨著細胞不斷分裂而縮短、導致人類組織和細胞衰老直至死亡。如果能夠找到並控制包括端粒酶在內的端粒相關蛋白,就有可能為預防、診斷和治療重大疾病以及衰老性疾病提供關鍵信息。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上海發布 圖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上海誕生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 無血清單層細胞誘導法培養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定向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
    背景: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是一種新型的幹細胞來源,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豬作為人類心血管及代謝性疾病研究的良好模型,對其多能性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定向分化體系的建立,將為創建心血管疾病模型提供保障。方法:使用CHIR99021、骨形態發生蛋白4、鹼性成纖維生長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對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和人胚胎幹細胞進行單層細胞誘導分化,使幹細胞經歷3個分化階段最終成為血管內皮細胞,檢測並比較分化過程中
  • 相關成果---中國科學院 十二五標誌性重大進展
    該研究為快速獲得可遺傳修飾標記的轉基因動物提供了新的方法;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平臺,為動物疾病模型的製備、疾病發生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徑,也為多能性調控、基因印記等基礎科學問題提供了研究模型。基於CRISPR/Cas技術的高效基因修飾,首次利用直接原核注射CRISPR/Cas一步直接產生vWF基因敲除豬模型,建立了p53雙等位基因突變猴等動物模型,為研究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機制和藥物篩選提供了重要模型
  •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
    基於CRISPR/Cas技術的高效基因修飾,首次利用直接原核注射CRISPR/Cas一步直接產生vWF基因敲除豬模型,建立了p53雙等位基因突變猴等動物模型,為研究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機制和藥物篩選提供了重要模型。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那麼,非人靈長類核移植究竟難在哪裡?「主要難在三個方面。以獼猴為例:一是猴細胞核不易識別,去核難度大;二是猴的卵母細胞容易提前激活。
  • 發現小鼠幹細胞多能性關鍵基因決定簇
    這是繼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證明iPS細胞具有全能性後,在「幹細胞多能性維持機制」這一國際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獲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此項研究成果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遺傳發育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共同完成,相關論文2010年4月10日在線發表於《生物化學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李晴 周琪:iPS細胞研究進展及展望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晴和周琪研究員在《2010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了題為「iPS細胞研究進展及展望」的文章,對這一生命科學的新興熱點領域的近期發展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並對未來研究趨勢和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文章首先對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近年來的研究趨勢和進展作了簡要回顧。
  • 中國動物疾病模型重大進展: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誕生
    最新的進展是,該疾病的大動物模型成功建立。北京時間3月30日,生物學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的一項重大成果: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2個月以前,中國科學家獲得全球首個體細胞克隆猴的成果也發表在該期刊。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科研人員提取了這個獼猴胎兒的體細胞(非生殖細胞),通過技術手段將其細胞核「植入」若干個「摘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中」是第一個發育成型並順利誕生的幸運兒。  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中國將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孫強說,利用克隆技術,未來可在一年時間內,培育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 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一覽
    2018年3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動物疾病模型是科學研究和臨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原因及治療療效。小編在此為大家總結了近期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 狨猴模型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原標題:狨猴模型助力冠狀病毒研究 一種用來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極大幫助了試圖戰勝這種疾病的研究人員。之前那些為研究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而開發出的模型都存在嚴重缺陷。自2012年該病毒在沙烏地阿拉伯出現以來,已經導致近900例病例,並導致其中約1/3感染者死亡。
  • Cell:北大學者利用一種化學混合物讓多能性幹細胞具備全能性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和美國沙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化學混合物能夠讓體外培養的小鼠PSC和人PSC做到這一點:產生胚胎組織和胚外組織。他們的方法可能對哺乳動物發育提供新的見解,也有助更好地建立疾病模型,開發藥物,甚至實現組織再生。這種新的方法有望特別適合於為影響胚胎著床和胎盤功能的早期發育過程和疾病建立模型,並且可能為改進體外受精技術鋪平道路。
  • 新冠轉基因小鼠和恆河猴構建成功,已用關於藥物篩選疫苗評價
    在鑑定會上,專家組聽取了研究所秦川教授做的動物模型研製報告,查閱了相關材料,經質詢討論,一致認為研究所率先建立了轉基因小鼠模型和恆河猴新冠肺炎(COVID-19)的疾病模型,豐富了對COVID-19病因學和病理學的認識,為進一步研究感染與發病機制、傳播途徑、藥物和疫苗評價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關鍵支撐。
  • 中華克隆猴「中中」和「華華」「萌翻」世界—新聞—科學網
    ③率先開啟以獼猴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   「這是許多專家一直認為不可能實現的重大技術突破!」國際細胞治療協會主席、醫學科學家約翰·拉斯科對中國科學家的突出貢獻深表讚嘆。他說:「來自中國科學院的作者們報導了體細胞核移植和化學重編程產生的克隆獼猴出生了以及頭一個星期的生長情況。
  • 「中華」克隆猴領跑世界,率先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對媒體表示,「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將推動我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加速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
  • 失眠克隆猴:中國是唯一掌握該技術的國家,加碼攻克腦疾病
    中科院神經所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該成果表明中國正式開啟了批量化、標準化創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時代,為腦認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診斷與幹預、藥物研發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動物模型;該成果的應用有助於縮短藥物研發周期,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必將極大地促進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發展,加快我國新藥創製與研發的進程。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談到這項成果的意義,蒲慕明告訴記者,「體細胞克隆猴構建成功,不僅在科學上證實了獼猴可以用體細胞來克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獼猴成為真正有用的動物模型。」據了解,目前,人類在醫學研究中使用的動物模型主要是小鼠。因為猴子的繁殖周期和基因差異遠大於小鼠,因此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刷屏 這些體細胞克隆技術知識你該知道
    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什麼是體細胞克隆?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何區別?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什麼不同?體細胞克隆與胚胎克隆相比的優勢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