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食物鏈正發生突破性改變?野兔吃肉,科學家已獲得充分證據!

2020-12-05 科學趣談

在以往的生物學知識裡,野兔是典型的食草動物。無數個小朋友都是唱著「小白兔,白又白,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的兒歌成長起來的。然而,科學家今天卻突然宣稱野兔正在開始吃肉,地球食物鏈可能在發生突破性的改變!

在北美洲的加拿大,有一種野兔,叫做「雪鞋兔」。這種尋常的加拿大野兔,目前正在成為研究氣候變化對動物食性造成何種影響的科學家團隊的研究對象。三年前,該研究團隊就在加拿大克盧恩湖區的野兔——「雪鞋兔」進行了紅外線夜晚監視。他們在湖區投放了200多具動物的屍體。在夜晚紅外線監視儀器的監視下,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尋常的野兔總會走到這些動物的屍體旁,啃食這些動物屍體。儘管科研團隊事先知道這些野兔會吃肉,但是當他們親眼所見之後,仍舊有一種特別吃驚的感受。因為這實在是太有違人類長期以來的認知了!

通過連續的觀測,科學家發現這些野兔絕不是偶爾嘗一下鮮,而是很喜歡地前來「偷腥「。在科學家們投放的200多具動物肉體中,有些被啃食光,有些被啃食一大部分,甚至是它們的天敵鷹的屍體,它們也沒有放過。難道這裡的野兔正在改變食性?又或是大自然的食物鏈正在發生突破性的改變?難道氣候變化對整個地球的食物鏈會發生根本性的影響嗎?

科學家通過多年的觀測,發現氣候變化正使克盧恩湖區的草類植物大幅度減少,尤其是在1-4月或者9-12月份,更使這些野兔面臨著無草可食的局面;而在5-8月草量較足的季節,這些野兔很少碰這些腐肉。但在之外的季節,缺少草食的它們便開始「飢不擇食」了。科學家擔心長此以往,如果這些野兔習慣了肉食,並開始真正地改變食性以後,它們會進化出某種攻擊性技能。常言道「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因此,它們進化出某種攻擊性技能便不是不可能的。可見,氣候對地球食物鏈的改變正是在這樣整體性發揮著影響力。如此發展下去,地球生物圈會不會發生天翻地覆式的改變,現在還真不好說呢!

相關焦點

  • 兔子吃草是常識,野兔卻突然喜歡吃肉,地球的食物鏈要轉變?
    兔子吃草是常識,野兔卻突然喜歡吃肉,地球的食物鏈正在轉變?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每個物種的生活習性都是各不相同的。這都是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之後,經過進化所得到的結果。在數百萬年的時間內,地球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 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微塑料已經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地區,並成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在南極洲的一種小型無脊椎動物身上,來自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和義大利的裡亞斯特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最新證據。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境問題之一。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生命之網 在地球這個巨大的生命世界裡, 生活著無數個生物類群。從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到大洋的底層、從南北極的冰洋到莽莽的熱帶雨林、從無際的沙漠到稻麥千裡的農田、從土壤深層到高空大氣,生命無所不在,生物無處不有。這個生物活動層次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生物多達3億多種。從小到只能用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病毒、細菌,到身長30多米和體重上百噸的藍鯨。
  • 烏鴉假裝捕食大野兔,實際卻是小野兔,網友:好厲害的聲東擊西!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食肉動物往往捕食食草群體中比較弱的個體。在英國的默西塞德郡,就有攝影師拍攝到一隻烏鴉很聰明的狩獵:假裝追捕大野兔,轉眼間就攻擊小野兔,出乎攝影師的所料。在草地上,一隻母野兔正帶著幾隻小野兔在周圍吃著草,突然一隻烏鴉從空中直撲而下,對準著的是大野兔。野兔是非常機警的動物,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即開溜逃跑,就看是烏鴉的飛翔快,還是野兔的奔跑快。
  • 作為地球的頂級生物人類,在食物鏈中位置其實並不是站在最頂端
    在地球上生活的眾多生物中,由於人類有著強大的能力,而且在各方面相對來說都優於其他一些生物,因此長此以往,就讓我們產生了這樣的一個意識,那就是我們人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真的在食物鏈的頂端嗎?
  • 外媒:研究稱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據法新社6月23日報導,科學家在南極土壤裡的微生物體內發現了少量聚苯乙烯,令人擔心微塑料汙染已經「深深」進入世界上最偏遠地區的陸地食物系統。雖然微塑料滲入海洋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首次提供了南極陸地食物鏈受到汙染的證據。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科學家發現食物鏈順序變動將排放更多二氧化碳
    >食物鏈順序變動將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量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若食物鏈頂層動物消除,淡水生態系統便會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至大氣。
  • 如果地球上的人都變成素食者,會不會在食物鏈中造成問題?
    吃肉是蛋白質獲取的最好來源,人類很早就開始吃肉,也吃素食所以人類是雜食者,同樣一些動物也是雜食者。不可否認對於一些只吃素食而不吃肉的人來說,這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並不會沒有力氣幹活,在西方就有很多素食者。
  • 浮遊植物在北極瘋狂生長,食物鏈或會出現變化,引來更多食肉動物
    不論是老虎、鱷魚,還是野牛、藏羚羊,它們都在自然界食物鏈中佔有重要地位,少了誰都有可能打破當然平衡,搞不好讓整個食物鏈崩塌,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 現在,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結果認為,未來,北極食物鏈或會出現重大變化,因為北冰洋浮遊植物數量超預期增長,打破了當前生態平衡,或會吸引來大量草食性動物,引發科學家對生態環境的擔憂。
  • 外媒:海洋食物鏈頂端向下可能發生物種崩潰
    最近,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對未來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勾勒出一個嚴峻未來:海洋酸化和變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和大量關鍵物種數量的減少,甚至海洋食物鏈物種崩潰。
  • 新疆發生罕見狼群襲擊人事件 專家分析或因食物鏈出現危機
    【解說】近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 喀拉布勒根鄉 發生一起狼群襲擊人事件。該村6名村民及家禽、牲畜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2名村民傷勢較為嚴重。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分析認為,狼害的發生,有可能因食物鏈出現危機。  8月15日,記者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見到了傷者林素珍。
  • 科學家研究水母對海洋食物鏈重要意義—新聞—科學網
    那些水母裝滿了水桶,實際上它對地球和食物鏈的運行都非常重要。
  • 多吃肉對臉部有什麼影響?
    科學家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吃肉這一習慣對人類身體的進化過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使人們對食物中脂肪及膽固醇的處理能力得到增強,並且改變了人們的牙齒結構和體形。科學家們曾經就「吃肉是如何對人類進化產生重大影響」以及「從牙齒形狀我們能得知早期人類的何種習性」等人類的飲食問題舉行了小組討論。
  • 科學家研究水母對海洋食物鏈重要意義 它們一被吞掉就會變成糊狀物
    科學家研究水母對海洋食物鏈重要意義 它們一被吞掉就會變成糊狀物時間:2016-04-15 13:3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研究水母對海洋食物鏈重要意義 它們一被吞掉就會變成糊狀物 在科考船Skookum發出的隆隆聲中,Jennifer Purcell專注地盯著這艘船緩緩地將
  • 鳥類大賞:食物鏈頂端的白腹隼雕
    這是一種吃肉的鳥,處在鳥類食物鏈的最高處。它們集中在白天進行覓食的活動,且一般都是單獨的進行。所以它們的飛翔能力都非常的強悍。這類的鳥有一個不同的特點,那就是雌鳥的體型會比雄鳥大的多。在我國,這是重點保護動物,我國為白腹隼雕排列的級別是二級。
  • 如果老鼠在地球上滅絕了,你說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們先從食物鏈端來入手吧。如果老鼠滅絕了,那麼老鼠上遊的動物貓、鼬、鷹和蛇都會少了食物。老鼠這一環滅絕,那麼貓、鼬、鷹、蛇會不會隨著滅絕呢?從家裡養的貓來看,似乎貓不吃老鼠只喝牛奶、貓糧也能活下去。鷹不吃老鼠吃野兔和蛇也能存活下去。
  •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科學家提到了它,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人類處在食物鏈的頂端,因為人類可以創造武器,修建了安全又美觀的房屋,並且會做各種各樣的美食,許多動物見到人類就會轉身逃跑,又因為濫殺濫捕,不少動物已經滅絕。
  • 世衛:沒有證據表明食物或食物鏈參與了新冠病毒的傳播
    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報導,當地時間13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通過食物傳播。但他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食物或食物鏈參與了這種病毒的傳播」。我不願意去想我們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我們的食物有問題,或者我們的食物鏈有問題。我們現在承受的壓力已經夠大了。據NBC新聞報導,在過去四天裡,中國三個城市報告在進口冷凍食品表面發現了病毒,這引發了人們對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並導致新疫情爆發的擔憂。
  • 2019年,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  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  2019年11月,義大利威尼斯經歷了自1872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周,整個水城被淹了個底朝天,遭遇「末日般的破壞」。有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威尼斯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被全部淹沒,徹底消失。  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國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鎮基瓦利納的水,卻無法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