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要目 | 法寶期刊

2021-01-10 網易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已加入「北大法寶」法學期刊資料庫,請登錄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寶」法學期刊庫已收錄217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93家,非核心期刊54家,集刊61家,英文期刊9家。截止2019年12月31日「北大法寶」法學期刊庫共收錄了85388位作者的238643篇文章。誠摯邀請更多法學期刊入駐「北大法寶」,廣泛傳播,服務社會,共塑品牌。 聯繫郵箱:journal@chinalawinfo.com。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要目

  【網絡刑法研究】1.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爭議問題分析 ——基於法教義學的視角 李立豐; 項豔(5) 2.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行為的刑法適用 王剛(13) 3.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網絡水軍」的刑法規制及限度 劉期湘; 宋凡(21)【法學論壇】4.認罪認罰量刑建議的實證考察與路徑展望 ——基於561份量刑建議的樣本考察 陳偉; 石瑩(30) 5.非法持有「仿真槍」案件的罪刑失衡問題研究 ——基於北大法寶法律資料庫143例個案分析 於陽; 孫傳浩(39) 6.動物刑法保護的公眾意識與規範反思 羅鋼(53) 7.司法行為規範化的現實問題及路徑優化 ——以S省A市人民法院為考察樣本 解永照; 任建華(60)【偵查學研究】8.大數據證據之可行性研究 徐惠; 李曉東(70) 9.犯罪心理痕跡分析在現場勘查中的運用 李波陽; 賈敏(78) 10.跨境快捷電子取證的探索與展望 ——以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例 吳躍文(85)【犯罪學研究】11.宗族惡勢力犯罪防控實證研究 ——以H省為例 歐陽愛輝(93) 12.現代犯罪治理的理念創新與思維轉變 呂雪梅(102) 13.當前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態勢、特點與應對策略 李恆(108) 14.孟加拉國反恐形勢、挑戰、策略及對中國的啟示 王殿璽; 宋文靜(118)【治安學研究】15.公安機關新型「楓橋式」化解民事糾紛制度構想 吳道霞; 孫豔鑫(124) 16.信息化助力我國公共安全治理研究述評 張金海; 丁姿(132) 17.完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體系的思考 王景平(140)【公安管理研究】18.全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治理的法治模式探析 ——以公安機關網絡輿論治理為例 劉雲(146) 19.新媒體時代公安網絡輿論引導問題探析 劉桂玲(153) 20.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9年總目錄 (159)

  【網絡刑法研究】

  1.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爭議問題分析

  ——基於法教義學的視角

  作者:李立豐;項豔(吉林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的罪過形式應當僅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本罪「行政規制前置」的罪狀設計決定了本罪行為人不具有陷入違法性認識錯誤的可能性,故行為人無法以此作為阻卻罪責的事由;本罪的入罪路徑存在即時犯與隔時犯兩種模式,兩種模式均排斥未遂形態的出現,因而本罪只存在罪與非罪的界限,不存在既遂、未遂的區別;對本罪條文邏輯問題的解析,需要回歸到本罪的完整表述上,本罪中各項規定所具有的共同前提——「拒不改正」——具有將各項看似存在衝突的規定一一區隔的功能。據此,本罪中的幾項規定之間不存在自相矛盾之處。

  關鍵詞: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罪過形式;認識錯誤;犯罪形態

  2.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行為的刑法適用

  作者:王剛(江蘇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傳統犯罪在網絡空間的興起和發展是信息化時代的一種犯罪常態。藉助發達的信息網絡技術,當前我國網絡賭博犯罪呈現出嚴峻態勢,其中又以網絡開設賭場犯罪較為常見。建立「賭博網站」或「賭博微信群」是典型的網絡開設賭場行為,賭博遊戲軟體在運營中因違規操作而為他人賭博提供平臺的,屬於非典型的網絡開設賭場行為。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行為的刑法適用,要貫徹企業家保護政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以及賭博違法犯罪治理政策。在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行為的刑法定性中,開設、賭博、賭場、抽頭漁利是核心要素。關於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犯罪的量刑,要側重從社會管理秩序、賭博遊戲軟體的屬性以及行為人開發該軟體的目的等方面對案件的不法程度和責任程度進行實質評價,不宜採用傳統開設賭場罪的量刑思維和「賭博網站型」開設賭場罪的量刑標準。

  關鍵詞:非典型網絡開設賭場;刑事政策;犯罪認定;量刑標準

  3.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網絡水軍」的刑法規制及限度

  作者:劉期湘;宋凡(湖南工商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南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

  內容提要:「網絡水軍」作為虛擬空間特有產物之一,在歷經場域虛擬化與工具智能化二重演進後,形成了自然人「水軍」與智能化「機器人水軍」相混合的新型「軍種」,對虛擬空間的言論自由、經濟秩序以及輿論導向產生了巨大衝擊。當下仍處於弱人工智慧時代,智能化「機器人水軍」僅具備工具屬性,對新型「網絡水軍」規制應以傳統刑法中煽動言論、虛假宣傳、侮辱誹謗、敲詐勒索四種行為類型入罪,同時為了避免刑法過度擴張,還應劃定「網絡水軍」的刑法規制範圍,量化法益侵害的嚴重程度,明確刑事責任承擔的射程範圍,以保持刑罰在虛擬空間中的謙抑性。

  關鍵詞:網絡水軍;機器人水軍;刑法規制;限度

  【法學論壇】

  4.認罪認罰量刑建議的實證考察與路徑展望

  ——基於561份量刑建議的樣本考察

  作者:陳偉;石瑩(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通過對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中561份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在認罪認罰案件協商型量刑處理模式初步確立的當下,控辯雙方所達成的量刑建議有「幅度從寬」和「定點從寬」兩種模式,且前者佔據較大比重。形式上,「幅度從寬」和「定點從寬」均以量刑建議的方式存在;實質上,二者存在交叉、補正與區隔,互補是二者關係的重要方面。因此,應將「二元從寬」作為認罪認罰案件的基本定位,在條件許可時優先考慮「定點從寬」式量刑建議,適時填補「幅度從寬」式量刑建議範圍較大的現實問題,為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建議步入良性軌道並實現預期價值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量刑建議;從寬模式

  5.非法持有「仿真槍」案件的罪刑失衡問題研究

  ——基於北大法寶法律資料庫143例個案分析

  作者:於陽;孫傳浩(天津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通過對北大法寶法律資料庫中持有「仿真槍」入罪的143例個案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此類案件罪刑特徵體現為持槍數量對定罪量刑起主導作用,判決結果以宣告緩刑為主、管制刑缺乏適用空間,案件本身的社會危害性、持槍動機、槍枝來源等實質性考量因素對於量刑影響有限。最高人民法院分別於2009年、2018年出臺的關於涉槍案件的司法解釋在定罪量刑的形式與實質判斷中存在關係銜接不明的情形,客觀上造成主觀動機、槍枝來源、槍枝性能等實質因素無法突破「唯數量」、「唯殺傷力」等形式主義法定量刑幅度的桎梏。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涉槍案件司法解釋適用標準不明確、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造成司法實踐中持有「仿真槍」入罪個案的量刑失當。實現此類案件罪刑均衡、量刑適當的對策包括:構建行政違法與刑事犯罪銜接分級的雙層次階梯化槍枝認定標準,同時參照「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立法規範完善槍枝認定模式,構建依據殺傷力進行階梯化改造的槍枝認定分類模型;以形式判斷為基準、實質判斷為核心,構建形式與實質相統一的法定量刑幅度,以此來保障該類案件的罪責刑相適應。

  關鍵詞:非法持有槍枝;仿真槍;司法解釋;罪刑失衡;形式與實質

  6.動物刑法保護的公眾意識與規範反思

  作者:羅鋼(新疆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動物保護刑法規範和司法處置備受公眾質疑,其涉及刑事立法之公眾預測可能性、量刑之合理性、生態刑法邊界以及行政刑法屬性等一系列重大刑法問題。需要檢討與反思的是:野生動物資源的刑事保護要符合公眾認知的階段與程度,尊重公眾法情感。動物刑法保護必須轉變末端治理的環保舊念,力促動物保護刑法之公眾共識達成,優先適用行政手段保證刑法之謙抑性,注重刑罰配置的體系協調性,並著重解決公眾法認知與刑事規範對接問題。

  關鍵詞:動物保護;刑法謙抑性;公眾意識;行政刑法

  7.司法行為規範化的現實問題及路徑優化

  ——以S省A市人民法院為考察樣本

  作者:解永照;任建華(山東警察學院;山東省寧津縣人民檢察院)

  內容提要:局部地區法院對司法行為規範化重視不夠,一些影響司法行為規範的深層次因素未能得到妥善解決,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法院的權威和司法公信力。以S省A市兩級法院的司法行為規範情況為研究樣本,透析出司法行為不規範現象頻發,尤其在立案、庭審、送達等重點環節更加嚴重。引發問題的原因眾多,包括局部法院日常監管相對乏力、部分法官綜合素質有待提升、案多人少壓力的持續遞增、專項教育培訓的長期缺位、司法公開程度的有待深化等。建議通過培塑法官司法行為規範的自主意識、革新司法行為規範的培訓機制、強化司法行為規範化的監管力度、優化司法行為規範化的制度配套、規製法官作出的自由裁量權等加以優化。

  關鍵詞:司法行為規範化;樣本考察;現實積弊;路徑優化

  【偵查學研究】

  8.大數據證據之可行性研究

  作者:徐惠;李曉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內容提要:大數據具有全數據、重關聯、可預測、價值高等特點。在偵查領域中,公安機關越來越依賴大數據作為技術手段開展案件偵破、犯罪預防工作。因此,大數據能否作為證據對案件偵破和犯罪預測工作提供積極有益的支持是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大數據證據是圍繞大數據的思維、方法、技術而生發出的一種複合型證據,視為一種獨立的證據種類較為妥當。大數據證據以預防性作為其根本價值、相關性作為其基礎價值、真實性作為其最高價值,通過行為規律理論、證明標準的差異化理論、概率和博弈理論夯實其理論基礎,最終實現大數據證據在預防和打擊犯罪中的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大數據證據;可行性;預測性;相關性;因果性

  9.犯罪心理痕跡分析在現場勘查中的運用

  作者:李波陽;賈敏(甘肅政法大學公安分院)

  內容提要:犯罪人在犯罪現場除了遺留有型的物質痕跡,還會不自覺地遺留無型的心理痕跡。現場勘查中通過發現提取物質痕跡來分析心理痕跡,可以刻畫出犯罪人的心理特徵,提高偵查破案效率。要明確犯罪現場中犯罪心理痕跡的概念、特徵及犯罪心理痕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而闡述犯罪現場中犯罪心理痕跡分析的途徑和方法,並說明現場勘查中心理痕跡分析的內容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將提取的物質痕跡與其所反映的心理痕跡相結合刻畫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好地發揮偵查的整體效應。

  關鍵詞:犯罪心理痕跡;現場勘查;偵查工作

  10.跨境快捷電子取證的探索與展望

  ——以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為例

  作者:吳躍文(河南警察學院偵查系)

  內容提要:犯罪分子藏匿境外,通過電信網絡實施遠距離、非接觸詐騙,從技術和法律層面給偵查取證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偵查實踐中跨境獲取電子數據的方式通常有依託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取證、單方自行遠程取證、請求跨境服務商數據披露。上述三種跨境快捷電子取證方式契合了偵查效率的現實需求,但又存在合法性、侵權性等問題。探尋破解跨境電子取證困境的路徑,可借鑑國內外電子取證立法與實踐,簡化跨境取證協助程序,規範限制單方自行遠程取證,明確跨境數據披露。

  關鍵詞:遠程取證;電子數據;電信網絡詐騙

  【犯罪學研究】

  11.宗族惡勢力犯罪防控實證研究

  ——以H省為例

  作者:歐陽愛輝(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

  內容提要:打擊宗族惡勢力犯罪是當前我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一項重要任務。以近三年在H省發生的宗族惡勢力犯罪為研究對象,分成中心城市群、北部、南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五大塊展開實證調研,獲得了H省宗族惡勢力犯罪總體情況統計、宗族惡勢力犯罪嫌疑人總體情況統計兩部分主要數據信息。根據該數據信息歸納得出了H省宗族惡勢力犯罪主要特點與形成原因,從法律、社會管理、具體警務三層面提出了完善宗族惡勢力犯罪防控的構想。

  關鍵詞:宗族惡勢力;H省;犯罪防控;實證研究

  12.現代犯罪治理的理念創新與思維轉變

  作者:呂雪梅(山東警察學院專業基礎教研部)

  內容提要:現代犯罪治理理念應以多機構協作為主體,以大數據犯罪分析為路徑,以犯罪情境預防為主要策略。犯罪治理的思維要由傳統犯罪分析的「偵查學」思維,向大數據犯罪分析的「犯罪學」思維轉變。有鑑於此,構建現代大數據犯罪治理體系應從轉變觀念、普及理論、拓展業務、創新技術、完善體系等五個方面著力推進。

  關鍵詞:犯罪治理;大數據犯罪分析;理念創新;思維轉變

  13.當前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態勢、特點與應對策略

  作者:李恆(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

  內容提要:當前,世界各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有增無減,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仍處於高發期,對中國境內恐怖分子的刺激和示範效應不容低估。恐怖主義在中國的存在有著複雜的社會背景,是境內與境外、歷史與現實、網上與網下等多種因素相互交織、長期積累的結果。反恐怖實踐表明,既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可選,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模式可供借鑑,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既需要制定與實踐同步進行的反恐策略,也需要將宏觀防控與微觀防控相結合。要在客觀分析當前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反恐怖主義鬥爭態勢與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法律治理在反恐怖中的重要作用,科學構建反恐怖安全防範體系和社會化參與機制,全面提升反恐怖情報信息工作能力,深化反恐怖警務合作,推動反恐怖國際法律合作和刑事司法協助等。

  關鍵詞:恐怖主義態勢;反恐安全防範;反恐情報信息;情報主導偵查;反恐國際合作

  14.孟加拉國反恐形勢、挑戰、策略及對中國的啟示

  作者:王殿璽;宋文靜(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北京警察學院)

  內容提要:當前,孟加拉國的反恐局勢不斷惡化,以暴力活動為主要特徵的恐怖襲擊事件頻發,具有恐襲者低齡化、恐襲誘因貧困主導、網絡恐怖主義深度演化、宗教極端思想不斷蔓延等特徵和趨勢。為了打擊國內恐怖主義,孟加拉國採取的反恐行動策略包括:制定修訂反恐法律,成立反恐部門,確立反恐為第一要義;重視反恐情報收集,開展全球反恐合作;發動宗教領袖和群眾參與反恐活動。孟加拉國反恐實踐對我國反恐工作的啟示意義主要體現在:完善反恐法律法規體系;堅持情報主導,由反恐處置轉變為反恐與防恐並重;變革反恐模式,由精英反恐轉向全民反恐;加強國際反恐合作,由反恐本土經驗走向多元合作。

  關鍵詞:孟加拉國;恐怖主義;反恐形勢;反恐策略

  【治安學研究】

  15.公安機關新型「楓橋式」化解民事糾紛制度構想

  作者:吳道霞;孫豔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與犯罪學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內容提要:我國對公安機關化解民事糾紛早有法律條文規定與實踐,但現有法律條文散列、規定模糊,實踐中民警的民事法律素養與調解能力無法與當事人的需求相匹配,公安機關化解民事糾紛制度與模式急需更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對於公安機關化解民事糾紛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當前我國應當參考「楓橋經驗」,將社會調解資源重組於公安機關,引入司法確認力量,保證公安機關民事糾紛調解專業性的同時給予司法確認上的便利,從而構建公安機關主導下的新型「楓橋式」化解民事糾紛制度,更好地做到人民公安為人民。

  關鍵詞:公安機關;「楓橋式」;化解民事糾紛;制度構想

  16.信息化助力我國公共安全治理研究述評

  作者:張金海;丁姿(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政治工作與管理學院)

  內容提要:信息化是提高我國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鎖定其提升路徑是研究的重要問題。通過梳理中國知網(CNKI)平臺上信息化助力我國公共安全治理的相關研究論文,結合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互動理論,分析了基於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視頻監控技術,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我國公共安全治理研究現狀,得出並總結了研究同質化現象嚴重、質量偏低,研究成果缺乏同實踐相結合,研究內容缺乏理論支撐等問題。未來應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加強信息化助力我國公共安全治理的頂層設計,不斷探索新技術方法在我國公共安全治理實踐中的應用,構建科學的推廣應用體系,並以此作為未來研究的突破口。

  關鍵詞:信息化;公共安全治理;互動理論

  17.完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體系的思考

  作者:王景平(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

  內容提要:在我國治安管理處罰體系中,公安機關同時扮演著執法者和裁判者的雙重角色,缺乏有效的監督者。完善我國治安管理處罰體系,不宜改變我國治安管理處罰體系的二元結構,而應根據我國的法治化水平,在滿足現實治理需要的前提下,完善以行政拘留為代表的治安管理處罰體系,形成合理的運行機制。這樣既可以提高治安案件的辦案質量,又可以回應理論界關於警察權的關切。

  關鍵詞:治安管理;裁判程序;處罰體系

  【公安管理研究】

  18.全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治理的法治模式探析

  ——以公安機關網絡輿論治理為例

  作者:劉雲(中共濟南市委黨校)

  內容提要:網絡輿論治理是網絡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黨的輿論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事關網絡傳播秩序、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全媒體時代既對網絡輿論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又為輿論帶來方向性的挑戰。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模式是網絡輿論治理的必由之路。網絡輿論治理的法治模式是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將網絡輿論的治理要素、治理結構、治理程序、治理功能納入法治範圍及運行軌道的治理理論、制度與實踐。網絡輿論治理模式建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網絡輿論治理的國家戰略;需要強化協同治理,構建網絡輿論多元治理新格局;需要完善網絡輿論治理法治體系,切實推進網絡輿論治理法治建設。公安機關是網絡輿論治理的重要主體和關鍵力量,在推動網絡輿論法治治理中責無旁貸。

  關鍵詞:全媒體;網絡輿論治理;法治模式;公安機關

  19.新媒體時代公安網絡輿論引導問題探析

  作者:劉桂玲(河南警察學院警察管理系)

  內容提要: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輿論生成與傳播搭上了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快車。面對具有生成內容空前繁榮、意見多元、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生成迅速等特點的網絡輿論,公安機關還存在著對新媒體在輿論引導方面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新媒體的運用能力落後於網絡輿論引導的現實需求、引導主體相對落後的媒介素養無法滿足新時代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健康發展的要求等問題。公安機關需要在堅持第一時間、實事求是、系統運行和因勢利導原則的基礎上,更新網絡輿論引導理念,加強有效運用新媒體能力的培養,多措並舉提升基層公安民警公共關係素養,全方位提升公安機關的網絡輿論引導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公安機關;網絡輿論引導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是一份由山東警察學院主辦的政治法律類學術期刊。1988年創刊,1998年獲得得全國統一刊號和國際標準刊號,2015年入選政治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2014年版)。自創刊以來,按照「弘揚法治精神,促進學術交流,繁榮理論研究」的辦刊理念,全面貫徹黨的「雙百方針」,積極倡導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優良學風,學術質量和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連續多次榮獲「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全國優秀社科期刊」稱號,多次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很多論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和摘登,2001年即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認定為偵查學碩士、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的核心刊物,2012年被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評定為「『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2年版)」,2015年被北京大學圖書館遴選為政治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責任編輯:郇雯倩 審核人員:張文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校學報(社科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本網訊 日前,我校學報(社科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七版「農業經濟類」核心期刊,即著名的「北大版核心期刊」。  此次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是我校學報(社科版)影響力再次得到國家權威機構肯定的標誌;是繼2008年入選CSSCI期刊、2014年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後,我校學報(社科版)取得的又一質量飛躍。
  • ...前途更輝煌——《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核心期刊...
    今年9月,一紙承載著榮譽和希望的通知單,寄到了學報編輯部,《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7年版(即第8版)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中再次有了「科大聲音」。消息傳來,全校無不歡欣鼓舞,為之振奮。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 2020-11-03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19年第1期要目 | 法寶期刊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已加入「北大法寶」法學期刊資料庫,請登錄www.pkulaw.com查看期刊全文。「北大法寶」法學期刊庫已收錄196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84家,非核心期刊49家,集刊56家,英文期刊7家。
  •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首次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二次入選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首次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  日前,接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編委會通知,甘肅政法學院主辦的《甘肅政法學院學報》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7版),被收錄在「法律類核心期刊」之中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期刊總覽】《大氣科學學報》2019年第42卷總目次
    大氣科學學報2019年  第42卷 總  目  次前言《把脈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構建預測方法》作者:王會軍《江淮氣旋暖鋒上多條對流帶的組織結構及成因分析》作者:丁治英,劉瑾,趙向軍,王瑾婷《前期土壤溼度、海表面溫度對中國夏季極端氣溫的預測能力評估》作者:宋耀明,鄒永成,王志福論著《基於年際增量方法的雲南省普洱雨季開始期氣候預測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 2020-07-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彙編
    編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陸續推出2020年法學專刊、高校學報(法學文章)及社科類綜合刊(法學文章)月度目錄盤點。核心範圍參考CLSCI、CSSCI(含擴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評價標準。本期推送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共17家期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
  •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八版)文字版(2018年12月)
    原標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八版)文字版(2018年12月) 來源:北京大學圖書館 轉自:高校科研處 編輯:學長 ✕ ✕ ✕ ✕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 【期刊速遞】《遙感學報》2020年第8期目次
    海洋一號C衛星為海面溢油監測提供新助力今日【期刊速遞】為大家帶來《遙感學報》第8期目次,速覽本期好:沈亞峰,劉建強,丁靜,焦俊男,孫紹傑,陸應誠第一單位:南京大學關鍵詞:遙感,HY-1C星,水色水溫掃描儀,海岸帶成像儀,溢油,光學遙感引用格式:沈亞峰,劉建強,丁靜,焦俊男,孫紹傑,陸應誠.2020.海洋一號C星光學載荷對海面溢油的識別能力分析.遙感學報
  •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要目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要目 【本期專稿】 1.復仇的法理問題研究 ——以中華法係為對象 周永坤(1)
  • 【期刊速遞】《雷達學報》2020年第4期目次
    今日【期刊速遞】為大家帶來《雷達學報》第4期目次,速覽本期好文。本期共收錄13篇論文、「雷達智能探測新技術專題」編者按、以及雷達智能探測試驗系統。其中9篇為「雷達智能探測新技術」專題,專題主編為西電劉宏偉教授、哈工大位寅生教授、海航關鍵教授、西電許述文副教授。
  • 2019年中國期刊業觀察
    2018年,全國出版哲學社會科學類期刊11.5億冊,較2017年降低4.2%,佔期刊總印數的50.0%,提高2.0個百分點;文化教育類期刊5.3億冊,降低9.2%,佔23.3%,減少0.3個百分點;文學藝術類期刊1.7億冊,降低20.7%,佔7.2%,減少1.2個百分點;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3.0億冊,降低10.6%,佔13.0%,減少0.4個百分點;綜合類期刊1.5億冊,降低10.4%,佔6.5%,
  • 陸金喜學術論文發表在著名的陶瓷類專業學術期刊——《陶瓷學報》
    曜變燒制技藝傳承人陸金喜的《淺談曜變建盞的復原工藝》論文刊登於2020年12月第6期的《陶瓷學報》。這是繼建盞燒制匠人李達老師《論鷓鴣斑建盞》獨著論文刊登《陶瓷學報》二十年後,建盞燒制匠人陸金喜再次以「曜變建盞」為核心內容於《陶瓷學報》發表的獨著論文。陸金喜的曜變建盞作品還被《陶瓷學報》引做期刊封面。
  •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要目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年第6期要目 【專題研討 自動駕駛中的生命抉擇】 1.自動駕駛與乘客優先 陳景輝(6)
  • 山東省第三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暨2019年度(第十三屆...
    美術與設計)2017年第4期91.紀實影像對鄉土中國的書寫與觀照作者:牛光夏(山東藝術學院)現代傳播 2017年第11期92.現代文化產業及其審美價值作者:趙勇(臨沂大學)江西社會科學 2016年第6期93.禮俗互動與中國社會研究作者:張士閃(山東大學)民俗研究 2016年第6期94.瀕危民間戲曲傳承意義的文化學
  • [期刊跟蹤]6月 第2期 2020年第15期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Remote Sensing、Ecological Indicators、遙感學報等8個期刊。(期刊:遙感學報)1.Int J Appl Earth Obs Geoinformation.885. 2019年中國陸表定量遙感發展綜述作者:梁順林,白瑞,陳曉娜,程潔等期刊:遙感學報摘要: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定量遙感的發展態勢和加強同行之間的信息交流
  • 《藥學學報》英文刊(APSB)2019年影響因子7.097,CiteScore 10.5!
    《藥學學報》英文刊(APSB)2019年影響因子7.097,CiteScore 10.5!月2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了2019年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
  • 安順學院學報編輯部召開《安順學院學報》編委會會議
    《安順學院學報》編委會會議會場12月29日上午,《安順學院學報》編委會會議在學校行政樓二樓會議室召開,校領導、《安順學院學報》編委會委員、學報編輯部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安順學院校長陳雲坤主持。學報編輯部主任伍微微對《安順學院學報》基本情況、內容質量、編校質量、經費使用、下一步工作等方面進行匯報,指出學報將嚴格規範管理,加強期刊建設,堅持開放辦刊,走特色化辦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