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勇傑 繪
「我爸前幾天說要去做個PET-CT檢查,查查全身有沒有腫瘤。鄰居說PET-CT是『體檢神器』,查腫瘤很準的。」市民陳先生昨天上午給記者來電。陳先生說,他上網一查,發現這個檢查主要是針對腫瘤病人,而且這項檢查輻射很大。到底應不應該檢查?
昨天,記者採訪了解到,PET-CT輻射量是在國家安全標準範圍內的,至於普通人需不需要做,醫生認為,有腫瘤家族史等高危群體更適合。
七旬老人想查查有沒有腫瘤
陳先生家住江北區,父親今年71歲。「我父親身體還算硬朗,基本上每一兩年體檢一次,有時候也會自費加項目。」陳先生說。
這一回,聽鄰居說做PET-CT是預防檢查癌症的神器,雖然自費7500元的代價讓陳先生的父親有點遲疑,但一想到花這筆錢能查全身的隱患,他就決定要檢查一次。
PET-CT主要檢查惡性腫瘤
PET-CT是一種高端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目前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解放軍第113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等擁有這項檢查設備,檢查費用7500元,不納入醫保範圍。
寧波市第二醫院副書記副院長、市醫學會放射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鄭建軍介紹,PET-CT在臨床上主要應用在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在腫瘤方面,PET-CT能早期診斷腫瘤,鑑別良惡性,對惡性腫瘤做準確分期以及治療後療效判讀,同時為腫瘤放療提供準確的生物學定位。
採訪中,就檢查原理,解放軍第113醫院放療中心的PET-CT負責人陳建甬用大白話給記者解釋了一番。「主要查惡性腫瘤,惡性程度越高的腫瘤越需要葡萄糖。PET-CT要給受檢者注入這個顯影劑,顯影劑就是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後,腫瘤就會攝取,而這個現象轉化成影像就是,顯影劑聚集在哪裡,哪裡就可能有惡性腫瘤。」
要不要做PET-CT,根據自身實際情況
既然PET-CT有顯著的效果,那麼普通人是不是在做體檢時也應該把這項檢查加進去?對於這一點,醫生均認為,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陳建甬說,病情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做這項檢查,對病情診斷是有效的。
浙江大學明州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張致峰的說法是「不反對」,不過對於有腫瘤家族史的50歲以上的高危病人,或者是平日裡生活習慣不好,抽菸喝酒,長期心理壓力大的人,採用這種先進手段,他的態度是提倡並建議檢查,「這類人群是有高危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