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海神、白海豚……這些朗朗上口的颱風名字是怎麼來的?什麼時候會被除名替換?9月21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媒體通氣會上, 中國氣象局專家對此問題進行了科普。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錢傳海
目前西北太平洋颱風命名表有140個名字,分別是14個會員來提供的,每個會員提供10個名字。當某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成員巨大的損失,或者說當某個會員認為這個名字當時可能考慮不周到,它可以向颱風委員會來提請,將該颱風永久除名。2000年到2019年,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造成的災害比較重被除名的。
2018年第26號颱風「玉兔」因造成美屬馬裡亞納群島、菲律賓等地災害嚴重,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決定對其進行除名並提請中國提交新的颱風名字以補空缺。為此,中央氣象臺在微博啟動了「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向公眾徵集新名字。那麼,為颱風起名字有什麼標準呢?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錢傳海
中文名你說你不能搞太長你不能搞4個字是吧,兩個字,三個字一個字也不行,不符合中文的名字表達方式。朗朗上口,便於媒體廣播。不能使用商業品牌的名稱,不能與曾用名或現用名重複,發音也不能重複。上次有一個名字也是網民抽到的,叫皮皮蝦,不夠嚴謹有點娛樂的成分過重。
會上,專家還對2020年颱風活動特點進行了分析。2020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數和登陸數偏少、影響中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等特點。此外,他提示公眾,雖然秋季已至,主汛期即將過去,但各地仍不可放鬆對秋季颱風的警惕。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錢傳海
咱們中國的這4個名字被替換掉,都是在10月份及以後產生的颱風並且產生作用,也就是說提醒我們,還是要注意秋季颱風的生成秋颱風的災害。雖然說可能主汛期也許快過去,但是颱風特別是秋颱風,我們還是嚴密的防範秋颱風造成的災害損失,我們還是要嚴陣以待,嚴加防範,認真的對待每一個颱風的預報預警和服務。
王世博 北京報導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