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
是第十一個「世界肺炎日」
你知道嗎?每分鐘有2名兒童死於肺炎
具體看看這些數據就懂了
肺炎較其他任何疾病更易引起兒童死亡。全世界每年約有1.56億5歲以下兒童發生肺炎,其中發展中國家佔1.51億(95%以上)。全球15個5歲以下兒童肺炎高發國家中,我國居第六位,每年約有0.21億兒童發生肺炎。
2017年,肺炎估計造成8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佔全世界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15%,因此WHO指出肺炎是被遺忘的兒童殺手。
小兒肺炎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無論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發達國家,每年約有30萬嬰幼兒死於肺炎。
為此,世衛組織實施了各項措施
以降低兒童肺炎死亡率
可多年來,肺炎引起的兒童死亡
仍顯著高於AIDS、麻疹、瘧疾等疾病
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肺炎的可怕
請大家正視兒童肺炎
請大家正視兒童肺炎
請大家正視兒童肺炎
接下來
跟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什麼是肺炎?如何傳播?
肺炎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其他非感染因素(如吸入、過敏等)等導致炎性病變,患肺炎時肺泡內充滿了液體,會影響氣體的交換功能從而限制氧的攝入,人體會因為缺氧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症狀。
肺炎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有些細菌和病毒可以停留在兒童的鼻腔或咽喉處,一般情況下不致病,若被吸入則可感染肺部。細菌和病毒也可通過咳嗽或打噴嚏後在空氣中產生的飛沫經呼吸道吸入而傳播。此外,肺炎還可通過血液傳播,尤其是在分娩期間和緊接之後的階段內。
什麼原因引起肺炎?
肺炎一般由感染因子造成,這些感染因子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和真菌等。在發展中國家,細菌性肺炎較病毒性肺炎更為重要;病毒病原在發病初始多見。常見的感染因子有:
肺炎鏈球菌(SP)—— 兒童細菌性肺炎的最常見起因。全球5歲以下兒童疫苗可預防疾病死因中肺炎鏈球菌疾病(PD)佔28%,居首位。中國<5歲兒童PD病例數居全球第二位,佔12%。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 細菌性肺炎第二常見的起因。隨著Hib結合疫苗的問世,發達國家Hib疾病的發病率大大減少,但在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未將Hib疫苗納入計劃免疫,Hib仍是兒童肺炎的常見細菌病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 年齡不足2歲,尤其6個月以內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見起因,也是毛細支氣管炎的最常見病原體,在冷暖交替季節,如冬春季多發。
支原體—— 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病原體,學齡期兒童常見。
肺孢子菌—— 一種真菌,是年齡不足6個月的愛滋病毒感染患兒肺炎的主要病因,在愛滋病毒陽性嬰兒中佔所有死亡病例的至少四分之一。
為什麼兒童容易患肺炎?
兒童因機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侵犯,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兒童。兒童感冒如沒有及時規範治療,有可能引起肺炎;也有可能兒童生病一開始就是肺炎,但早期症狀類似感冒,這就需要到醫院作相關檢查,包括驗血、拍胸片等。
孩子如有感冒症狀,如呼吸急促、頻繁咳嗽、連續3天以上高燒至39度以上不退、精神氣色不好、嘴唇發紫甚至是驚厥時,有可能是肺炎,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多數健康的兒童可通過自身的天然防禦功能抵禦感染,但免疫系統受損的兒童有發生肺炎的較高風險。營養不良或營養不足可使兒童免疫系統虛弱,尤其是在非完全母乳餵養的嬰兒中。有基礎疾病的孩子例如腹瀉、麻疹或水痘患兒,可加大感染肺炎的風險。
肺炎有哪些症狀?
細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的症狀類似。但病毒性肺炎的症狀可比細菌性肺炎的症狀更多。肺炎的症狀包括:
呼吸急促或困難
咳嗽
發熱、寒戰
厭食
喘息(在病毒性感染中較常見)
WHO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規劃特別強調呼吸增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現,呼吸急促的標準是:<2月齡,呼吸≥60次/分;2~12月齡,呼吸≥50次/分;1~5歲,呼吸≥40次/分。
患兒有中重度胸廓凹陷、面色或口周發青、鼻翼扇動、呼吸暫停、呻吟不安和進食困難者提示病情較重。若病情進一步加重,由於嚴重缺氧和毒血症常導致全身各重要系統功能障礙和水電平衡紊亂,從而出現相應的症狀,如低血壓、低體溫、驚厥、腹脹、腹瀉、便血、浮腫等。
肺炎怎樣治療?
輕症肺炎可在門診治療,肺炎患兒的居室要通風以保持空氣新鮮溼潤。要定時翻身,自下而上輕拍背部,並鼓勵患兒咳嗽,以便分泌物咳出。給予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嬰兒餵奶時每次不能過飽,主張少量多次,餵奶後,避免擠壓胃部,並適當拍背以加速胃的排空,以免胃食道返流。
另外,氣道溼化很重要,霧化吸入有助於稀釋痰液、減輕黏膜水腫。要注意保證充足的液體量,一般患兒可口服保持液體入量,對於進食困難兒童,可靜脈補充液體。抗菌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對於年幼兒和重症患兒,建議住院治療。要及時給氧,保證組織有足夠的氧供,以維持全身重要臟器功能。氧療的原則是以儘可能低的吸氧濃度,達到提高血氧分壓至安全水平而又不引起毒副作用。對於有併發症者要及時處理。
肺炎的治療效果一般比較好,但目前有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細菌性肺炎在治療過程中的抗生素耐藥問題。抗生素耐藥與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關,如在不是細菌性肺炎而是病毒性感冒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細菌耐藥增加使得可應用的有效抗生素越來越少,增加了兒童肺炎的治療風險和死亡率。
肺炎如何預防?
預防兒童肺炎是降低兒童死亡率戰略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針對肺炎鏈球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麻疹和百日咳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肺炎的最有效方法。
充足的營養是改善兒童天然防禦功能的關鍵,首先要在出生後頭6個月完全進行母乳餵養,這對預防肺炎和縮短病期均有效。
處理環境因素,如減輕室內空氣汙染;鼓勵在擁擠的住所中保持良好的衛生,注意家長和兒童的手衛生,也可減少肺炎患兒的數量。
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治療!
我們都應重視起來
關注兒童肺炎,關注兒童健康
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編輯:竹 溪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