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每20名女性中就有1名患有乳腺癌,該如何預防?

2020-11-30 健康界

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實驗室、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乳腺癌的發病率仍在繼續上升。乳腺癌仍然是造成女性疾病負擔的主要癌症相關原因,在全球範圍內,每20名女性中就有1名患有乳腺癌,在高收入國家,這一比例高達八分之一。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可能需要採取以人群為基礎,減少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的接觸,以及採取精準預防的辦法,確定風險增加的婦女並針對她們採取具體幹預措施,如降低風險的藥物。

近期,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就有效預防乳腺癌的重要步驟進行了系統綜述,分析了患癌的風險因素,介紹了目前可用的預防措施,評估了降低乳腺癌風險的現有藥物及其相關挑戰,並概述了尋找更好替代品的研究,最後還討論了在開發和實施替代藥物時需要考慮的優先事項,本文已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ancer上。

臨床上,乳腺癌的具體亞型是由其組織病理學表現以及激素受體和生長因子的表達來確定的[即雌激素受體(ER)、黃體酮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也叫ERBB2)]。然而,增加發病率的主要是ER陽性乳腺癌,遺傳和非遺傳風險因素都會影響乳腺癌的發展。

乳腺癌的兩大風險因素

◆ 最常見的突變:BRCA1或BRCA2

1866年,某些家庭中乳腺癌的高發病率首次被發現,然而,最常見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被發現。BRCA1和BRCA2通過同源重組參與DNA雙鏈斷裂的修復,這些基因的遺傳突變約佔所有乳腺癌的2.5%,只有少數乳腺癌患者有很強的家族史,到80歲時平均有70%的乳腺癌風險。

◆ 罕見的種系突變

其他高、中度外顯率乳腺癌易感基因包括鈣粘蛋白1(CDH1;編碼E-鈣粘蛋白)、PTEN、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11(STK11;又稱LKB1)、TP53、CHEK2、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突變(ATM)、尼伯林(NBN)和BRCA2的伴侶和定位子(PALB2),但所有這些基因的種系突變都很罕見。

◆ 常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

其他更常見的低外顯率SNP也影響乳腺癌風險。雖然它們各自帶來了小的風險,但它們的綜合效應,當總結為一個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時,可能是實質性的。基於SNP的PRS還可以與其他危險因素結合在風險預測模型中,如乳腺和卵巢疾病發病率分析和攜帶者估計算法(BOADICEA)和國際乳腺癌幹預研究(IBIS),這些研究包括家族史、年齡、遺傳和其他風險因素。基於SNP的PRS還可以提高對罕見高、中度外顯率基因致病性突變女性的風險預測。

◆ 初潮年齡:女性月經初潮年齡每早一年,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RR)就會增加5%。

◆ 更年期的年齡:與平均自然年齡相比,絕經年齡越大,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每年增加2.9%。

◆ 分娩:35歲以前生育可提供預防乳腺癌的長期保護,其中第一次生育年齡尤其重要。如果年齡小於20歲,與無生育婦女相比,長期RR降低70%。隨著第一次足月分娩年齡的增加,對同胎的長期保護逐漸減少,35歲以後開始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未產婦女要高

◆ 母乳哺育:母乳餵養每12個月,乳腺癌的RR降低約4%,母乳餵養給予的保護不僅限於ER陽性乳腺癌。

圖1 乳腺癌風險調節因子和人群頻率

◆ 鉬靶密度(MD):測量MD的方法有很多種,對於與乳腺癌風險最相關的測量方法存在爭議。乳腺成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工具,包括四類(幾乎完全脂肪、分散密度、非均勻密度和極高密度)。BI-RADS評估的局限性包括,它提供了密度的粗略分類估計(而不是連續測量),並且取決於讀報告者。BI-RADS共有五個版本,2017年發布的版本包括對先前術語的澄清,以幫助進行風險分層。

圖2 高、低MD之間的生物學差異

◆ 超重和肥胖:雖然高BMI指數對絕經前婦女有保護作用,但絕經後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 缺乏身體鍛鍊:與BMI介導的風險降低無關,與運動最少的女性相比,中度到劇烈運動與乳腺癌風險降低約20%相關。

◆ 飲酒:來自護士健康研究的數據顯示,每天飲酒5~10 g(即每周喝3~6杯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不喝酒的女性高15%(RR 1.15),每天至少飲用30 g(即每天至少2杯)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高50%(RR 1.50)。

◆ 生活方式:婦女健康倡議(WHI)飲食調整試驗表明,在長期隨訪(19.6年)中,減少脂肪攝入和增加蔬菜、水果和穀物的消耗,可使乳腺癌風險相對降低5%(HR 0.95)。

目前可用的預防措施

患乳腺癌風險較高的婦女有幾種降低風險的選擇,包括手術、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選擇(後者也適用於中等風險的婦女)。

圖3 英國和美國的乳腺癌預防指南

◆ 雙側乳房切除術:是降低乳腺癌風險的最有效措施,雖然指導方針建議限制在風險大幅度增加的婦女。目前還沒有關於這種幹預措施的隨機試驗,但觀察性研究表明,它能降低90%的風險。

◆ 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是降低卵巢癌和輸卵管癌風險的有效方法。

◆ 改變生活方式:改變非遺傳風險因素,如肥胖、飲酒和缺乏體育活動,是預防乳腺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臨床可降低風險的藥物:對於那些患乳腺癌風險較高但不願接受(或希望推遲接受)降低風險乳房切除術的女性,或者風險有所增加但還沒有上升到需要手術治療程度的女性,降低風險藥物是一種重要的預防選擇。

◆ 開發新型預防劑:策略之一是通過修改現有藥物的劑量和給藥系統。

總結展望

迄今為止,世界大多數地區的乳腺癌預防主要側重於無目標的、以人口為基礎的教育幹預(如增加體育活動和減少BMI和酒精攝入量),這些仍將是乳腺癌預防的適當組成部分。

然而,仍需系統地瞄準目標,做到精準預防,重要的起點是通過一個系統和準確的方法來評估每個婦女的乳腺癌風險。雖然目前存在風險評估模型,但是其準確性需繼續提高。為特定的乳腺癌亞型開發更好的風險評估算法,並在不同種族的人群中得到驗證,這是一項優先任務。

通過關注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並將其納入有效的風險評估工具,從而確定那些風險增加的婦女。對潛在風險機制的研究將有助於推動治療方法的發展,以有效地對抗或管理這些風險,並盡所能預防乳腺癌。

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和進行預防性治療是重要的兩方面,重點是改進激素療法(MHT和OCP),在不增加症狀控制和避孕效果的情況下,將重點放在改進激素療法(MHT和OCP)上乳腺癌的風險,雖然這可能始於高收入國家,但全球必須採取行動,優先重視婦女健康,精準預防乳腺癌。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深度解析!有效預防乳腺癌的多種關鍵措施!
    儘管經過了幾十年的實驗室、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如今全球人群的乳腺癌發病率仍然處於上升態勢,乳腺癌依然是誘發女性癌症相關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全球每20名女性中就有1名乳腺癌患者,在高收入國家中,這一比例高達八分之一;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就需要研究人員採取以人口為基礎的方法來降低可改變風險因素的暴露並採取精確的預防性策略,從而識別出乳腺癌風險增加的女性,並利用諸如風險降低藥物等措施來儘早幹預。
  • 作為女性「頭號殺手」,乳腺癌發病率高達24.2%,該如何預防?
    有一種疾病比較特殊,大部分人會以為她是女性才會含有的疾病,但是臨床上少部分男性也會患有這種疾病,它就是乳腺癌。作為女性「頭號殺手」,很多女性都害怕它的存在。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全球乳腺癌發病率高達24.2%,局女性癌症首位,而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趨勢,且每年近30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的情況。01乳腺癌的一些誤區1、男性不會患有乳腺癌?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鄭瑩:每年10萬女性死於乳腺癌,如何預防?
    乳腺癌對全球女性來說都是一大惡魔,也是中國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現有110萬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36.8萬例,10萬名女性會死於乳腺癌。如何早期發現和預防這一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呢?鄭瑩教授詳解:中國女性一生中不同年齡段患病風險不同,20歲前發病風險極低,隨後逐漸上升,50歲左右達到高峰,再逐年下降。我國人群中乳腺癌患病率為1.6/1000人。對一名女性來說,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積風險高達3.84%,死亡風險約1.0%。
  •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Nature子刊 | 國際合作揭開陰陽1蛋白與乳腺癌生長及耐藥的關係
  • 乳腺癌預防新策略:運動、飲食、疫苗,效果如何?
    原創 ezreal 醫學界腫瘤頻道 收錄於話題#SABCS9#乳腺癌18*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管住嘴、邁開腿是乳腺癌預防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何預防乳腺癌?這是廣大女性非常關注的問題。該研究涉及了NHS以及NHS II隊列研究中,8320名I-III乳腺癌患者。研究人對這些患者進行了中位時間長達13年的隨訪,收集她們的飲食信息以及醫療記錄。最終,有2146名參與者死亡,其中948例歸因於乳腺癌。在調整了一系列幹擾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低糖尿病風險飲食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13%的乳腺癌特異性死亡風險以及31%的全因死亡風險。
  • 女性如何預防宮頸癌和乳腺癌,這裡有方法
    核心提示: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預防宮頸癌,如何預防乳腺癌」的相關信息,如果你還有其他還有其他問題的話,可以諮詢我們的專家或者醫護人員哦,我們將為你提供很好的關於宮頸癌和乳腺癌的相關治療方案給你。
  • Cell Res:新研究表明預防乳腺癌有戲
    2016年6月2日/生物谷BIOON/--大約8名女性中就有一人將在她的一生當中患上浸潤性乳腺癌。這可能是使用人工合成性激素和其他環境因子導致的,也可能是BRCA1基因等發生突變導致的。平均而言,BRCA1基因發生突變的女性有高達87%的風險患上乳腺癌。截至目前,預防性手術切除是顯著降低乳腺癌風險的唯一方法,但是這也經常伴隨著術後併發症。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2019年2月24日,Nature官網正式上線了一個新子刊:Nature Food。這是一本在線期刊,將於2020年1月正式啟動。
  • 什麼是乳腺癌 預防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的女性朋友有乳腺方面的問題,有的女性朋友甚至患上了乳腺癌。那麼什麼是乳腺癌?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呢?乳腺癌的症狀又是怎樣的?怎樣預防乳腺癌?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乳腺癌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 Nature子刊:「絕經後骨折」預防存在巨大漏洞,新策略能否奏效?
    大約有50%的白人女性在絕經後至少發生過一次骨折,在其他種族中,比例可能有所差異。不過,隨著壽命的延長,在大多數地區,處於危險中的女性人數和骨折發生的總數都在逐步增加。許多國家目前關於脆性骨折的管理和預防策略,是利用臨床危險因素對≥60歲的女性進行篩查,在某些情況下還會進行BMD水平的檢測,然後對那些被認為是高風險的人群進行抗骨折幹預。
  • 最新研究:129名患者親測,巧妙的斷食方法,有助於乳腺癌的治療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乳腺癌,它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降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 20世紀50年代,有2位科學家發現,血液中的一個「神秘因子」-IGF,這個「神秘因子」像胰島素一樣,可以將葡萄糖從血液中吸收到細胞裡,所以叫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
  • 預防乳腺癌的9種方法,還有比這更全的麼?
    本文由盛諾一家原創編譯,轉載需經授權 現在,每八名女性中就有一人會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但幾乎所有的癌症病例(90%或更多)都與生活方式有關,而不是基因。為了降低乳腺癌風險,請遵循以下來自醫生和科學家的建議。
  • 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適量吃豆製品可以預防乳腺癌
    然而,「女性常年喝豆漿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卻一直在網絡上流傳。受此觀點的影響,很多女同胞都不再敢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那麼,豆漿含雌激素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植物雌激素,是一類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非甾體類化合物,因為生物活性類似於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就屬於其中之一。
  • 如何預防乳腺癌?日常做好5點,幫你避開「女性殺手」
    眾所周知,臨床上99%的乳腺癌都出現在女性身上。女性應該積極預防該疾病,否則乳腺癌一旦出現,身體受到影響,許多不良症狀會發生。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有可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來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這樣才能夠維持乳腺功能正常。女性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夠避免乳腺癌發生呢?1、合理飲食如果女性想要有效預防乳腺癌,平時應該注意飲食的健康。
  • 預防乳腺癌要做兩件事: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殳慧平 王家鈴 方序 孫美燕    淘寶論壇前不久聯合體檢機構,對杭州、上海、廣州、北京四大網商共74名員工進行了體檢,結果非常不樂觀。在接受體檢的女性員工中,94.87%的人被檢出乳腺增生。醫學專家說,導致乳腺增生的一大原因是精神壓力太大,人體內分泌失調。
  • Nature 子刊:浸潤性乳腺癌治療前景
    2016年6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瑞士有超過5700名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每年幾乎有1400名患者死於該病許多入侵形式的乳腺癌中的癌細胞表面有很多HER2受體,這將導致癌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發展。有很多種抗體如曲妥珠單抗和帕妥珠單抗可以識別HER2受體,這在乳腺癌治療中已經使用許多年了。然而,這些抗體不能殺死癌細胞。相反,癌細胞可以使它們處於休眠狀態,這樣癌細胞在任何時間裡都可以自由生長複製。
  • Nat Genet:基因組學研究揭示導致乳腺癌發生的原因
    2020年5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最近,一項對涵蓋26.6萬名女性的遺傳研究的分析表明,人類基因組中有32個新位點的變異似乎影響了乳腺癌的患病風險。該發現被認為首次將此類風險變異與多種乳腺癌亞型相關聯起來。文章作者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權威機構報導:預防乳腺癌新方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在美國,八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很可能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因此許多人認為,預防這種疾病是消除乳腺癌的唯一方法。但不幸的是,目前尚未找到這樣的方法,但這並沒有阻止研究人員嘗試。作為領先的乳腺癌組織,蘇珊·科門(Susan G.
  • 每20分鐘就有1個唐氏兒降生,孕媽該如何避免生出智力低的唐寶?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唐氏症候群日,唐氏症候群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很陌生,但是對於有唐氏患兒的家庭來說,確實一輩子的陰影。人們對唐氏患兒的普遍印象就是,先天愚型或先天性智力低下。那麼,孕媽該如何做才能避免生出唐氏兒呢?如今發達的醫療技術難道就不能杜絕嗎?
  • 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原標題:乳腺癌基因風險因突變類型而異 好萊塢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為防乳腺癌和卵巢癌先後切除了乳腺、卵巢和輸卵管,引起世人對兩個相關基因BRCA1和BRCA2的關注。研究人員7日說,這兩個基因的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但具體風險程度因突變類型而異。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