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某幼兒園一名老師暑假中被查出患有肺結核病,隨後該園28名孩子、4名教職工查出也感染上了結核桿菌,其中5名孩子確診為結核病。江陰市疾控中心證實了上述說法,確診患上結核病的5名孩子目前休學在家,進行治療性服藥治療,另有23名感染結核桿菌的孩子正進行預防性服藥治療。」
結核病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中肺結核多發,我國發病人數居世界第二位。北京結核病控制研究所資料顯示,我國是肺結核患者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的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據人民日報資料顯示,全球每年150萬人死於結核病,我國每年新增150萬,死亡13萬。而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控制中心《2017年11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發病、死亡統計表》顯示,僅2017年11月就有89976名肺結核患者,其中死亡數達188人。可見結核病在我國的發病形勢已經非常嚴峻。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除了頭髮和指甲),以肺部最多(佔80%以上)。肺結核有傳染性,肺外結核一般沒有傳染性。結核菌是通過飛沫傳播的,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噴出帶結核菌的飛沫到空氣中,被健康人吸入而傳播。感染結核菌後90%的人憑藉自身抵抗力不會發病,少部分感染者因抵抗力弱而發病。結核病潛伏期為4~8周。
肺結核的症狀表現
結核病發生在不同部位,尤以肺結核多見。肺結核的症狀表現可能並不典型,尤其是輕症的感染或處在疾病早期,症狀表現與普通的感冒十分相似。
肺結核的常見症狀包括:
1.全身症狀:發熱最常見(長期低熱,低於 38 度)、食慾減退、體重下降、疲倦、失眠、月經不調
2.咳嗽:一般肺結核患者為乾咳或少量白色痰,如果出現大量黃色膿痰,可能伴有細菌感染
3.咯血:血液隨咳嗽咳出,或表現為痰中帶血
4.固定位置胸痛、呼吸困難
因此,肺結核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為何肺結核多發於學校?
這與肺結核的傳播方式有關。
肺結核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如果患者咳出的痰或飛沫中含有結核桿菌,其他人吸入後就可能感染。但也有一些患者,儘管感染了結核病,但不會排除結核桿菌,就不會傳染給別人。
學校或幼兒園作為人群密集、通風較差的場合,是非常適合結核傳播的。
寶寶接種卡介苗還會感染嗎?
人類發明卡介苗已經有 90 多年的歷史,但結核病至今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人們對於卡介苗預防結核病有大量研究,但結論並不完全一致。
從未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的嬰兒在出生時即接種卡介苗的免疫效力 >70%,但大齡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的效力不一。因此,卡介苗並不能提供 100% 的保護。
一項分析研究表明,接種卡介苗可以將活動性結核病的風險降低約 50%,對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型肺結核也可有效預防。
整體來說,儘管卡介苗無法完全預防結核病,在結核發病率低的國家和地區甚至不會把卡介苗作為常規疫苗,但世界衛生組織仍然建議在高發地區普遍接種。
結核病的防治措施
如家中有結核病患者,應作好病人家庭的消毒隔離工作。做到食、睡與小兒分開,保護小兒不受傳染。為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應嚴格隔離治療,病人的痰應深埋,被痰汙染的物品應煮沸20分鐘後洗淨再用,不能煮沸消毒的用品可用3%來蘇水刷洗,放日光下暴曬。
不口對口給小兒餵食物。不讓小兒在地上爬行。保持玩具清潔。牛奶一定要煮沸後才能吃。
常帶孩子做戶外活動,鍛鍊身體,注意營養以增強抵抗力。
託兒所、幼兒園保教人員及炊事員應定期查體,一旦發現活動性結核患者,即應離開工作崗位徹底治療。
大力推廣卡介苗接種,以增強小兒特異性免疫力。
嬰幼兒要接種卡介苗,減少結核病的發生。
因為早期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對症,導致最終死亡的結核病患者並非少數。專家提醒,患者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務必及時就醫,切勿自行吃藥治療。且結核病治療須聯合用藥,療程至少6~8個月,耐多藥結核需24個月。一定要到專業防治機構就診,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患者需堅持全程規律用藥,切忌中途停藥。遵醫囑定期複查,及時掌握病情對症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