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閱讀理解拿滿分?掌握這6大技巧,輕鬆突破考場「假象」難題!
首先,我想問一下大家,語文老師中的重點是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各位在心裡都有了答案。
無非就是基礎、閱讀理解和作文。
基礎無可厚非,需要長期的積累沉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升的。只有靠持續的輸入才能夠穩步輸出。
那麼閱讀理解作為語文三大重點之一,難點到底在哪裡?
昨天有位家長私下跟我溝通,孩子目前正上六年級,但是回回考試閱讀理解都是「丟分大戶」!
每次考試差都是因為閱讀理解扣分太多,才上小學,語文就只能得七十分左右。
家長覺得孩子閱讀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對整體文章的感受不夠。有的時候會讀不出來文章背後所要表達的深層次的東西。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寫得非常簡單,不會去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問題的回答。
可以說這是做閱讀理解題目的「大忌」!
孩子這樣的成績不免讓家長懷疑,學校的老師有沒有認真教學生,孩子在學校到底有沒有認真去學習。
在學校每天上那麼多課,這點東西都不能講明白嗎?
總歸說來,還是老生常談。我經常跟學生說的,方法和技巧,對於百分之九十的題目都非常重要。
閱讀理解一直都是失分重災區,正常一道閱讀理解題,普通同學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數!
但是閱讀理解這類型題目又牽連甚廣,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學習知識,吸收知識的能力比別人強很多。
長期擴充知識儲備,提升智力,擁有更好的解決能力,情商也會更高!
那麼孩子在面對閱讀理解的時候,為什麼覺得這麼困難呢?
無非就是因為以下四點:
不會理解——文章每個字都認識,卻理解不了文字背後的含義。
不會審題——沒有看清題目的要求,沒審清楚題目的要點,找不到答題的方向
不會概括——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概括內容過多,沒有概括到重點上
不會答題——明明寫了一大堆,卻和得分點擦肩而過,總是丟分
難道真的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夠努力嗎?
上面我說了,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所謂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我一直致力於針對孩子們學習中的難題,去研究適合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帶著答題套路去考試,總比摸石頭過河要強很多!
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去注意過閱讀理解的題型?有沒有去找過其中一些規律?
我相信閱讀理解困難的孩子,是不知道的。
要想做好閱讀理解,就必須培養題型意識,掌握八大必考的題型(概括內容、把握中心、理解內容、賞析詞語、賞析句子、分析標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
拿《長城》這篇文章為例
第一,採用科學方法,先看題在看文章,帶著問題閱讀,勾畫出「泥土」
第二,腦海中出現「八大題型」內容理解,採用「22解答公式」詞語含義題,輕鬆高效拿滿分
用理科思維去破解閱讀題目。將八大經典題型統統掌握。
只需22個答題公式,4步科學答題步驟,一張知識網絡圖,全面破解閱讀理解難題!
在我的文章中,經常提到思維導圖,可能有的家長對於思維導圖還比較疑惑,不知道具體有什麼作用,那麼下面我就用一張圖片給大家解釋一遍:
可以說思維導圖是學霸都在使用的學習工具。但是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了解決孩子們平時的閱讀理解難題情況。
由於期末將至,孩子們都想在期末的時候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所以下面我就先給大家分享10個快速提升閱讀理解分數的小技巧。
一、文章開頭的作用
1、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記敘文)
2、開篇點題,提出中心(中心論點)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論點或論題(說明對象),激起讀者閱讀興趣。
二:句子比較分析題常見題意:
原句換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與改句哪個好?刪詞句。
答題方法及步驟:
1、表明觀點(行不行,哪個好);
2、分析原句優點;
3、分析改句缺點。
三: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1、必須用第一人稱;
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四: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採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五:劃分段落、層次
概括段意、層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線索,藉助文章中的過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詞語,表時間變化的語句,表地點轉換的語句,還要注意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六:理解詞語在選文中的意思和在語境中的含義
解答這類題目,要注意兩點:
一是這個詞可能不再具有詞典中的含義,而是特定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二是要理解詞語的語境含義首先必須正確理解詞語所在的語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實在是標緻極了」一句中的「標緻」。
其實在語文這門課程中,閱讀理解掌握了,基本上考試也都是九十分以上了,很多同學不知道閱讀理解有答題套路,所以大部分的時候就只能拿到題目一半的分數。非常可惜。
好了,今天的閱讀理解技巧就說到這裡,如果把這篇文章吃透了,相信期末考試閱讀理解至少多拿10分!當然了,閱讀理解的內容也還沒有分享完,後面還會繼續分享的!
我專攻語文分數提升,孩子語文成績薄弱的家長可以關注我,我會長期分享各大重點板塊的方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