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紅安:「1+4」方案強化教育實踐活動分類指導

2020-12-0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湖北紅安縣針對參加單位和人員點多面廣線長、情況千差萬別的實際,在堅持總體要求的同時,注重分層分類指導,精心制定「1+4」活動方案,增強教育實踐針對性、實效性。

突出問題分類「找」。 緊盯「四風」問題不散光、不走神,分類找準找實「部門病」、「行業病」、「 疑難病」。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重點整治軟骨病、浮躁病、梗阻病、享樂病、懶散病等機關「五病」,著力解決工作應付、標準不高、時效不強、服務不優等問題。鄉鎮重點解決不關心群眾冷暖,脫離群眾,工作方式方法簡單,責任心不強,長期「走讀」,工作不專心,在位不在崗等問題。村、社區重點解決服務群眾的意識和能力不強,侵害集體和群眾利益,辦事不公,優親厚友,謀取私利等問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重點解決宗旨意識淡薄、不正當競爭、汙染環境、社會責任缺失、損害公共利益、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等問題。

具體要求分類「定」。 針對機關、農村(社區)、非公企業等不同層次黨員幹部,在學習時間、讀書筆記、對照檢查材料等上,分別提出不同的具體要求和剛性規定,便於基層操作和掌握。明確規定,縣直單位、鄉鎮集中研學時間不少於3天,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讀書筆記不少於8000字,其他黨員幹部不少於6000字。村、社區集中研學不少於2天,黨員幹部讀書筆記一般不少於3000字,其他黨員不作硬性要求。對縣直和鄉鎮領導班子和成員,統一要求要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對村、社區、非公等基層組織只要求列出條目式問題清單。

教育方式分類「選」。 對鄉鎮和縣直單位提出「八學四查抓好學習教育,即:個人自學、專家導學、集中研學、組織送學、交流互學、現場教學、案例助學、檢查促學,群眾所思所盼大調查、百姓所怨所恨大排查、「四風」問題大清查、身邊典型大摸查。結合村、社區的特點,提出開展「七個一」活動,即:黨組織書記作一次動員講話、「第一書記」講一次黨課、鄉鎮駐村幹部至少作一次專題輔導,通讀一遍學習讀本、請先進典型介紹一次事跡、觀看一次《作風決定成敗》教育專題片、集中開展一次專題討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採取小型、業餘、分散的方式抓好學習。對老弱病殘和文化程度不高的黨員,採取上門送學、結對幫學等方式組織學習。對外出流動黨員要利用網絡和手機平臺、郵寄學習資料等方式組織學習。

實踐載體分類「創」。 以承精神、惠萬民、促發展為主要特點,各基層單位在承接好縣委確定的「發揚紅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大討論、「三帶三全」、「十百千萬」工程三大載體的同時,提出務實有效的實踐載體。鄉鎮以幹部駐村「五聯五助」(聯貧困戶、「五保老人」、留守兒童、低保戶、信訪戶;助貧、助困、助學、助技、助穩)活動為載體;縣直單位以「三轉三立」(轉變思想觀念、轉變工作作風、轉變行為方式;立標準、立規矩、立形象)活動為載體;村、社區以「三增一創」(增能力素質、增服務功能、增報酬待遇,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活動為載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以「四為四服務」(為黨旗增輝、為企業增效、為業主分憂、為職工代言;服務社會、服務企業、服務職工、服務人才)活動為載體。(紅組)

相關焦點

  •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60問
    1.開展黨的群眾路線的總要求?  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  2.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四風」包括哪些內容?  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要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 廣東:動員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簡榕蓉報導  7月29日下午,廣東省氣象局召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動員部署全省氣象部門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8督導組組長卞光輝對廣東省氣象部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指導意見和工作要求。省局黨組書記、局長、省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許永錁作動員講話。      會議指出,全省氣象部門教育實踐活動從現在起到明年7月,自上而下分兩批進行。第一批為省氣象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廣州市氣象局;第二批為地(市)氣象局機關、直屬單位和縣級氣象機構。
  • 新餘一中開展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圖)
    為了踐行素質教育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讓學生充分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該校組織基礎年級學生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開展2020年秋季校外社會實踐活動。  物化成果 美好回憶  「學校要搭建好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的展示平臺,讓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成果物化,變得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文化,才能推動學校素質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學校黨委書記鍾梅春說道。
  • 當前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後續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
    11月中旬,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組織5個調研組,分別到內蒙古、遼寧、浙江、福建、山東、廣西、重慶、貴州、陝西、甘肅等10個省區市,採取隨機走訪、個別訪談、實地查看等方式,對教育實踐活動整改後續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和督促檢查。
  •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不斷創新事業單位體制機制,穩步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行業體制改革,積累了有益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奠定了基礎。
  • 美國科學教育中的探究與實踐
    提出問題(科學)和明確需要解決的難題(工程);建立和使用模型;計劃和實施調查研究;分析和解釋數據;運用數學和計算思維;建構解釋(科學)和設計解決方案(工程);基於證據的論證和辯論;獲取、評價和交流信息。這些「實踐」代替了「研究」,強調了「做」與「學」無法真正地分開,更廣義地體現了科學學習的特點。
  • 螢石礦枯竭後,湖北紅安可能要有國內首家螢石礦山公園了!
    3月30日,湖北紅安縣螢石礦山公園在華河鎮趙河管理區礦山舉行了開工典禮儀式。 曾經的紅安螢石礦,有著「紅安小香港」之稱,直到二十世紀末,歷經50多年的開採,螢石礦逐漸枯竭,紅安螢石礦這才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 湖北紅安一腦癱患者在集中觀測點死亡 當地成立調查組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湖北紅安縣政府網站消息,1月29日,網上有帖文稱「家人疑似新冠肺炎被隔離,湖北17歲腦癱兒獨自在家6天後死亡」,該事件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經確認,死者父親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紅安縣政府已成立調查組,結果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紅安縣政府網站截圖。
  • 湖北大學:服務地方治理現代化 探索「卓越治理人才」培養模式-光明...
    作為以公共利益、公共價值為導向,為地方黨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部門培養政務管理和服務人才的湖北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以服務地方治理現代化需要為宗旨,探索並實踐「1+2+3+4」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耦合和人才自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要的共贏。
  • 山東大學黨委常委班子召開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按照中央部署和山東大學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體安排,11月24日,山東大學黨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在中心校區知新樓校董廳召開中央第44督導組組長祝家麟,教育部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到會指導並講話,督導組副組長袁自煌、教育部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賈德永、教育部監察局副局長陳瑞武、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時培偉、山東省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傅華峰等出席會議。山東大學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黨委書記李守信主持會議。
  • ...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
    ,通過 「五個三」即:堅持「三契合」,引企入校共建學徒基地;規劃「三條路」,推進招生招工一體化;抓牢「三完善」,落實學徒管理的保障作用;抓細「三相同」,強化學徒質量的提高;強調「三結合」,發揮評價考核的全程激勵作用等實踐路徑,創新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有效提高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2007年,湖北紅安8人被害的未破之案!
    至今未破的中國十大懸案之「紅安12.26八人遇害案之謎」2007年12月26日晚,湖北紅安縣,新集鎮黎明石灰廠發生一起特大兇殺案,包括老闆汪世書在內,共8人被害!33歲的汪發華是最早發現命案的人,也是石灰廠唯一倖存的工人。
  • 改革開放40年來湖北監獄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以2003年1月《國務院批轉司法部關於監獄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作為標誌,全國性自上而下的監獄體制改革拉開帷幕,湖北是首批試點省份。至2004年底,湖北監獄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基本實現了監企分開、監社分開和收支分開。監獄體制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監企雙方「職責上分、工作上合、目標上統」的新型機制初步建立,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成為監獄的中心工作。
  • STEAM教育行業周報(1.4-1.10)
    5、招聘 | 華南碧桂園學校(小學)重點課程項目招STEAM 科學教師負責教授小學生 STEAM 課程、科學課程,開發學生的科學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指導學生參加創客類、機器人、航模、編程等各項科學競賽;參與學校教研活動,負責科學 STEAM 課程持續開發,優化本校科學課程體系。
  • 市商務局開展「垃圾分類實踐日」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知曉率、參與率,共同營造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11月11日,市商務局全體人員黨員幹部,關於開展「垃圾分類實踐日」活動,宣傳安排進社區、進家庭,通過走進家庭,與居民進行面對面服務指導,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
  •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
    中共教育部黨組2018年7月4日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二、總體目標  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諮詢服務、預防幹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不斷擴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心理健康素質普遍提升。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預防、識別、幹預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 塔城市:「四色」分類問題管理法
    各單位將工作隊入戶摸排的各類問題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分類,拿出解決問題方案,並重點將解決問題進度進行公示,以「紅色」標記尚未解決的矛盾問題;以「黃色」標記正在解決的問題;以「藍色」標記已解決的問題;以「綠色」標記群眾評議。此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並形成長效機制,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繼續深入推廣。
  • 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中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4個省級示範城市要初步形成黨建引領、宣傳發動、體系建設等經驗做法。到2022年,成都、德陽、廣元不斷鞏固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成果,形成一批示範片區。攀枝花、瀘州、綿陽、遂寧的中心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
    疫情背景下的高中生勞動教育實踐時間:2021/1/7 10:37:50 來源:第一教育專業圈    作者:顧敏霞 萬志超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結合中央關於全面加強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和本校關於「人人皆可資優」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具有勤儉、奮鬥、創新和奉獻等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勞動價值觀
  • 保定市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和開學工作指導方案來了!
    近日,市教育局印發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和開學工作指導方案。6.控制人群聚集活動減少不必要的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大型會議等情況;停止各類學生社團活動;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和學生在校園內不聚集、少聚集。(二)合理安排教育教學1.調整教學安排為減少學生之間接觸頻次,加大學習交流間距,要合理調整教學方案,通過錯時上課、錯季考試等多種方式組織教學活動。(1)錯時上課。